变量施药关键技术综述

来源 :中国农机化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量施药技术以提高农药利用率,降低农业成本,适当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药残留,减轻环境污染为目的 ,是精准农业领域的重要课题和施药技术的发展方向.从变量施药关键技术中的田间信息采集方式、变量施药控制方式和变量施药控制算法三个方面进行综述,首先阐述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和基于实时传感器技术的田间信息采集技术;其次分析包括变压力调节式、药液浓度调节式和脉宽调制式的变量施药控制方式,并剖析各控制方式的优缺点,脉宽调制式因其具有更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和流量调节性能,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最后对当前最主要的变量施药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PID控制算法以及BP神经网络)进行概述与研究,了解到对不同算法进行组合和改进有利于提高变量施药控制性能.针对国内变量施药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旨在为我国变量施药技术的发展与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稗草是安徽省稻田主要的恶性杂草之一,近年来安徽省多地区稗草对市面上常用除稗剂均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为初步探明安徽省稻田稗草的抗性分布及机制,采集安徽省主要稻区稗草种群样本51份,通过室内生测法,施用二氯喹啉酸、双草醚、唑酰草胺和五氟磺草胺4种常用除稗剂,对稗草种群抗药性进行初筛.结果表明,安徽省主要稻区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性频率最高,已达34.8%,对双草醚、五氟磺草胺、唑酰草胺的抗性频率则分别为21.7%、13.7%、9.8%.其中,有2个种群(2016B2和B24)对4种除稗剂都表现出明显抗药性,
针对胡麻田间杂草藜,选用48%灭草松AS 3000、3375、3750、4125、4500 mL/hm25个浓度进行防除,在药液中添加助剂GY-Tmax,研究助剂对灭草松防除藜的增效作用,并对胡麻生长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添加助剂喷施48%灭草松AS不同剂量处理,药后45 d株防效提高7.5~37.5个百分点,鲜重防效提高2.9~32.3个百分点,增效极显著.喷施48%灭草松4500 mL/hm2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最高,分别为85.0%和94.6%.添加助剂GY-Tmax喷施3375 mL/hm2
天然橡胶是国家的重要战略物资,随着近年来的胶价低迷,造成大量的胶工流失,大片胶园出现弃割弃管的情况.为解决上述出现的情况,基于PLC的控制方式,研发一款能够通过架设在树上软轨移动的全自动针刺采胶装备,对采胶机主要各运动部件进行结构设计,并搭建自动采胶的控制平台,包括PLC的编程、人机界面的设计等,分析行走装置的钢丝软轨绷紧原理与刺针的刺入原理,为采胶机的运动与作业设计提供理论支撑,最后通过对传统的割胶方式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胶机作业每针刺的耗时相对传统割胶刀较快,约为10 s/株,后期可以配合乙
为研究弧形扎膜钉齿设计合理性和作业可靠性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弧形扎膜钉齿在土壤中的受力情况,并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模态仿真与静力学仿真,最后根据田间试验结果验证设计与仿真试验的合理性.通过理论分析可知,弧形扎膜钉齿结构参数和机具牵引力对其在土壤中运动时的受力情况影响显著;通过对弧形扎膜钉齿的模态分析可知,其1阶固有频率为788.15 Hz,远大于外界激励频率,弧形扎膜钉齿不会发生共振;通过对弧形扎膜钉齿的静力学分析可知,弧形扎膜钉齿的最大变形为6.7058 mm,最大应变为3.8
针对江苏地区油菜免耕播种机作业时存在易堵塞、种床清洁率低等问题,设计一种齿盘式秸秆移位装置,通过运动力学分析确定秸秆移位的重要影响因素,使用离散元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试验,得出秸秆移位装置工作时的最佳参数组合,最后进行台架试验验证仿真试验准确性.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秸秆清除率与位移偏角以及前进速度均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当前进速度一定时,位移偏角越大,装置的秸秆清除效果越好;当位移偏角一定时,前进速度越大,装置的秸秆清除效果越好.当前进速度为0.6 m/s、位移偏角为30°时,秸秆清除率达到最大值64.70%.台架验
针对开沟作业过程中作业深度、宽度依靠人工监测,存在人工工作量大、实时性低等问题,研制果园开沟深度宽度监测装备.通过设计果园开沟深度宽度监测平台,结合LabVIEW上位机人机交互系统与Arduino单片机下位机数据测量系统,最终完成果园开沟深度宽度监测装备的研制,实现开沟作业过程中开沟宽度、开沟深度、作业时间等参数的实时监测、计算、显示与保存等功能.试验结果表明,开沟深度为25 cm时,装备测量误差最大为3.1 cm;开沟深度为30 cm时,装备测量误差最大为2.7 cm;开沟深度为35 cm时,装备测量误
面向养殖水体,传统光谱法对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检测模型构建的基础:源域(现有样本库)与目标域(检测地水体)间光谱数据独立同分布.但是当源域与目标域分布间存在差异时,由源域得到的低误差模型常在目标域上表现下滑.针对该问题,提出面向UV-Vis光谱的域对抗训练网络(DAUVwpNet),将分布不同的源域和目标域数据映射至相同分布的特征空间中,使其在该空间的分布距离尽可能接近,从而在特征空间中对源域训练的目标函数也可以迁移至目标域上,以降低模型在目标域的误差.试验表
使用植保机械进行化学农药的喷洒是防治作物病虫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施药喷嘴作为植保机械的关键部件,对作业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目前植保机械的迅速发展,施药喷嘴的种类和型号不断增加,作业时喷嘴的选型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使用喷嘴不当造成的雾滴飘失距离远、沉积结构差等问题常有发生,使得研究施药喷嘴的喷洒性能变得十分必要,从而为田间作业施药喷嘴的选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撑.目前施药喷嘴主要分为液力雾化喷嘴和离心雾化喷嘴,简要介绍这两种喷嘴的分类和特点,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其喷洒性能的研究进展,包括雾化性能和沉积飘移特
为改善鹅种蛋孵化性能,以辐照度均匀度、孵化机容蛋量和安全性为指标,基于TracePro Expert光学仿真软件对孵化机内LED灯带布置进行仿真和安装设计,同时选用不同LED光照进行种蛋孵化试验,以确定最佳孵化期光照方案.结果 表明,在所设计的小型孵化机内,灯带条数为3条,水平间距为25 cm,安装高度距离蛋表面20 cm时为最佳布置方案,此时辐照度均匀度为0.692,满足建筑照明最低标准.与传统的黑暗条件孵化相比,辐照度为0.5~0.6 W/m2的LED红光和白光显著提高鹅种蛋孵化率,分别提高4.39和
加强冬季垂直绿化植物筛选和应用研究有助于提高我国南方冬季园林绿化水平.以滨柃(Eurya emarginata)、含笑花(Michelia figo)和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3种常绿灌木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基质和轻基质进行垂直栽培,通过对控水和复水处理中株高增长量、总生物量、根冠比、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等抗旱性能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筛选最佳栽培基质和水分管理措施.结果 表明,三种植物抗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