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仿写能力指导探析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gforr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学生仿写能力的培养,并进行科学有序的训练。教师可通过聚力仿写、科学指导、内化迁移等方式,帮助学生实现从仿写到创作的突破性提升。
  关键词
  作文教学 仿写 科学训练 知识迁移
  一切学习都是从模仿起步。写作也是如此。课文,就是提供给学生进行仿写的主要对象。学生从课内外范文和名著名篇的阅读学习中汲取营养,了解社会生活,积累丰富的语言,习得写作技法,然后进行仿写。经过仿写指导与训练后,学生的立意、取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能力会得到提升,写作也水到渠成地进入创造阶段。
  一、循循善诱,聚力仿写
  仿写是一种传统的写作方法。朱熹说:“古人作文写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从古至今,很多人都承认作文是一种技能,也都认可了仿写的意义和作用。郭沫若曾告诉大家自己的诗歌创作经验:“我有一个写作秘诀,就是先看人家的书再写。”张志公先生也曾说:“需要正确处理模仿和创造的关系。模仿,是学生的必经之路。”教育老前辈的精辟论述,使人有茅塞顿开之感。
  造成当前作文教学被动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仿写这一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环节。在进行记叙文作文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从教材中自主选择一篇记叙文的开头进行模仿。通过仿写,学生可能会很快写出较满意的开头。这比教师不停地强调写作要“开门见山”效率更高。由此可见,仿写指导是初中作文教学的必由之路,也是重要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二、属意积累,科学指导
  积累是模仿的基础,是写作创新的源泉。这里所说的积累,涵盖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多方面内容。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这一门课,也要学好其他功课;课外还要多读书报,广泛接触社会信息;在生活中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一言以蔽之,“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为了帮助学生更科学地进行积累,笔者在班级开设了“积累课”(每周45分钟),从积累的途径、方法、范围等多方面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训练,以此强化学生的积累意识,养成积累的习惯。
  古人强调“诗教”。一方面,它可以培养人的道德情操,使人“温柔敦厚”“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另一方面,可以让人学习语言,把话说得漂亮。传统作文教学的最大弊端就是重方法训练、轻语言积累。如今,我们仍强调“诗教”,教学目标也不外乎上述两个方面。
  语言的积累对写作的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语言丰富的人,写起文章来文从字顺、生动流畅,表现力也强。我们熟知的许多大文豪,都是语言的“富翁”。一般人写文章,积累3000个语汇就够了,而英国诗人拜伦、雪莱掌握了8000至9000个,莎士比亚掌握的语汇是25000个。丰富生动的语言,使得他们的思维十分活跃。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积累时,应重点明示几个途径,一是课内外名著名篇中的典范词汇,这些都是经过作家精心加工、认真提炼而成的;二是富有地域特色的鲜活的生活语言,这些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三是充分发挥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的作用,正音释义,准确使用。
  三、赏析范文,内化迁移
  仿写是写作的开始,不是写作本身,更不是写作的结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確提出,初中生写作“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要想“有创意地表达”,首先要学习有创意的文章,模仿别人的创意表达。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学情,紧扣教材,从文章的语言、结构、选材、立意、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仿写,之后再引导学生尝试推陈出新,最终让学生扔掉仿写的拐杖,畅行自由创作之路。
  1.语言的模仿。
  教材中的选文语言文字都十分精练、优美。教师引导学生有意灵活模仿选文中的语言,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在上完《孤独之旅》后,笔者让学生模仿此文写一篇散文。一名学生写的《遥远的思念》一文文质兼美,尤为动人。不过,教师在鼓励学生对文章进行模仿时,必须明确告知他们并反复强化一个观念:模仿不是抄袭。在仿写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厘清模仿与抄袭的区别、借鉴与创作的关系。如果教师发现学生有抄袭行为,可与其进行适当的交流,防止他们养成不良的习惯。
  2.选题的模仿。
  孔子说:“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仿写作文教学中,教师也要训练学生这种举一反三的思维。比如,学生学完《故宫博物院》后,笔者让他们仿写一个建筑群;学完《我的老师》后,就让他们写自己的老师、同桌。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直接仿写原题。比如学生学完《春》和《背影》后,也以“春”和“背影”为题写作文。通过仿写,学生强化了类比思维的训练,并在与原文的比照中寻找差距和努力的方向。
  教材中的选文从内容到形式既全面规范又千姿百态。学生既可以模仿文章整体的谋篇布局,也可以模仿局部的层次安排,以及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比如学生在写题为“告别童年”的作文时,就可以借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一些过渡方式。
  3.表现手法的模仿。
  教材中不同的选文运用的表现手法也不尽相同。学生可以将这些表现手法灵活地运用在作文中。比如,笔者让学生仿照《谁是最可爱的人》的表现手法,围绕中心从不同的角度选取典型材料,写题为“我校的活雷锋”的习作;模仿学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逐层深入、环环相扣的说明事理的表现手法;模仿学习《昆明的雨》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托物寄意的表现手法。
  茅盾说得好:“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仿写的“垫脚石”作用,让学生在不断的仿写实践中提高写作水平,从而走向创作的更高层次。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戴泽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雍正朝始,清政府对云、贵彝族聚居地区进行了改土归流,吴三桂作为清初清廷在西南疆域的代理人,在彝族文献《布默战史》《吴三桂野史》中有着不同的形象塑造:《布默战史》将之视作仇人,而《吴三桂野史》中则对其带有一丝同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吴三桂在不同时期对待彝族群众的政策态度不同,另一方面也归因于记忆群体所接受的记忆不一。同时,虽然两本书反映的事件有所差异,但也反映了云、贵彝族地区对于国家的认同。
摘要  城市学校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比例逐步增大,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学校可以实施“低”“缓”“增”“实”的德育策略,加强班集体建设,夯实德育基础工作,实现家、校和社会形成合力,帮助该群体融入城市学校的学习与生活。  关键词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德育工作 “低”“缓”“增”“实”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实现了由基本温饱到全面小康质的飞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空前
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锤炼学生品格,培养核心素养,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生态,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聚焦均衡办学背景下多元复杂、参差不齐的生源状况,创新推进“新三好”评价机制。所谓“新三好”,即在学校做“合格·特长”的好学生,在家庭做“勤俭·孝敬”的好孩子,在社会做“公德·责任”的好公民。这一评价,着力于系统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公民意识,着力于学生志存高远、勤学上进、健康生活的自主发展,让不同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依法执法则是治理有效的重要实现手段.法律是国家意图在文本上的体现,国家意图能否落实有赖于法律实施.中国是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法律肩负着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帮助学生了解乐府诗“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的特征;  2.根据诗句特点设计探究活动,逐层推进,深入文本内部;  3.从七言诗句中读出“苦”,从问句中读出“悲悯”,通过三言诗句深化对主题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诗歌,了解乐府诗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白居易的一首诗——《卖炭翁》。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生朗读。)  师:很好,但如果你把第一节读得
在异文化田野调查中,彝族诗人阿库乌雾通过视阈的广阔性和视角的平行,保证了其民族志研究对象在形象上的丰富内涵和真实性。在旅美诗集《凯欧蒂神迹》中,他创作了大量与印第安神话、历史和信仰相关的诗篇。这些诗篇既是异文化田野调查作用于诗人情感的艺术结晶,也是诗人对印第安文化的深度描写和忠实记录。《凯欧蒂神迹》创造性地实现了民族志与诗歌的结合,以诗歌为“世界语”,对于深化世界对印第安民族的了解,促进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与互鉴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影响了人们的阅读习惯。随着人们对报纸需求的减小,党报的发展也受到了冲击,在这种环境下,党报必须加快改革与转型,确保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依然有着较强的舆论引导力。本文主要对新媒体时代下党报面临的发展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借力新媒体做好党报转型的具体措施和路径。
近年来,对课堂教学的研究,逐渐从章中课拓展到章首课和章尾课,分别对应“前建构”“中建构”和“后建构”,进而形成了完整的整章教学系统。现以“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章尾复习课为例,具体阐述“后建构课堂”的内容和方法:建构基础知识结构、建构思想方法结构、聚焦能力素养立意。
【设计思路】《三体》被誉为中国科幻小说“天花板”,其中不乏科幻小说的精彩情节,更包含着作者的人文情怀。我采用专题研究的方式带领学生深度阅读《三体》,找寻科幻外衣包裹着的人文情怀,设置有趣、有深度的话题,激发学生阅读科幻小说的兴趣,感受作者的宏大叙事视野和博大胸襟,引导学生思考宇宙、人类和未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赛课”已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较为常见的方式之一。结合两年的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赛课活动,从参与的教师所展现出来的教学基本功可看出,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水平,体现“用教材教”的理念,应重视平时的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