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的方向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inimm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赛题
  2010年第3期“同题作文擂台赛之校际PK台”的赛题是“墙”。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墙:有形的墙和无形的墙。院有院墙,城有城墙,人与人之间、心与心之间也会有“墙”。墙有土墙、石墙,也有人墙、情感的墙、观念的墙。墙,有时是一种保护,有时也是一种阻碍。墙,有时需要建设。有时需要拆除……筑一堵墙,可以多一分约束与安全;拆一堵墙,可以少一分封闭与隔膜。请以“墙”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字数在800字左右。
  
  墙的方向
  邱安琪
  
  越过那堵墙,便是天堂了。
  他在心中默默地念着,像是在给自己打气。这是一个蓄谋已久的计划。他要逃离这个地方,这个在他看来充满了压抑、苦涩的校园。也许是一时脑热吧,也许是青春期的叛逆吧,总之他受够了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他信誓旦旦地对自己承诺,要在初三毕业前留一个不平凡的回忆给自己。
  这确实是一个简单的计划。校园最南面的树丛向来寂静,因为传说这里闹过鬼,所以打扫卫生的同学从不问津此处。最重要的是那堵墙不高,他踮起脚尖就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他早就想好了一个帅气的翻墙姿势,他会用臂力把自己提升上去,只要迅速带过脚,落地就是新大陆了。他站在墙面前,一遍又一遍想象着自己飞身翻过墙的样子,快感在他的心中不停涌动。
  可他还是犹豫了,他再一次踮起脚尖往外望去。视野突然变得开阔起来,这真是一个五光十色的城市。他感叹了起来。他又回头望了望教学楼,那栋苍白的教学楼像一个濒死的病人。他还清晰地看到某个教室的课桌上那一摞书本,他的书桌上也有那么一摞,关于中考冲刺的。这时,一阵冷风吹过树丛,他不禁打了一个寒战,也为学校的一切打了个寒战。这样的学校,早该逃离了。他再一次坚定了自己的信心。
  对着墙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先将脚踮起来,沉着地环视了一圈。外面的空气迎面扑来,清新且散发着自由的味道;外面的喧哗也冲进耳蜗,嘈杂热闹:外面的色彩交织在眼前,鲜艳活泼。外面的……那个……卖廉价饰品的人……好像是妈妈。他的目光突然定格在一个小角落。他慌张地蹲了下来。他听见自己的心急速跳动的声音。他再一次小心翼翼地踮起脚尖,看到那个流动小摊旁的女人对每一个路人都笑脸相迎,全然不在乎白眼似的推销着。
  他不敢再看了,他颓然地蹲下了。那兜售声像钢针一样刷刷飞进他的耳朵里。他开始嘲笑自己,嘲笑自己那些叛逆的、愚蠢的、寻找刺激的想法。
  上课铃声响了起来,他直起身来向教学楼走了两步,又停下来朝身后望去,那堵墙依然挺立在那儿,他对着墙笑笑:“谢谢你。”
  一堵墙,拉住了少年迈入迷途的脚步。
  指导老师!林惠恩
  
  这样看风景更有味道
  陈 晗
  
  “呵呵,我爬上来了!”好友两脚踩在小区的围墙上,一只手撑着墙头,另一只手打战似的向我挥舞着。
  “不骗你,在墙头真的能看清隔壁那家院儿里的桃花,艳得很!你不是一直想看吗?”好友往墙那边望望,又看看我,叫得更殷勤了。我连连摆手,连连摇头,一直向后退,退到墙角,坐下。
  想起了那么一件事。
  六年级的孩子,全身透着一股不羁的野。短短一个暑假,上山、下溪、捉蚱蜢、捣鸟窝……我跟着乡下的堂哥,到处疯。
  玩到全身的骨头都累得发软了,我才会捧一杯热茶,坐在奶奶家门口的小石椅上,抬头看小院围墙后头腾起的染上夕阳颜色的一缕缕炊烟。那炊烟悠闲地飘向天空。随风散去,无处可寻。
  “美!”我呷一口茶,情不自禁地在心中默念。那厚实的围墙挡住了我对美的追求。它那么新,那么坚实,那么不可逾越。在它身上,连一个指甲盖大小的洞也找不出来。
  很多时候我只好对着墙发呆,捧着茶遐想。墙后是不是有一问小草房?小草房里是不是有一个小灶?小灶旁是不是有一位戴花镜的老奶奶?老奶奶是不是摇着安乐椅等待自己的孙儿放学归来?安乐椅旁边是不是还卧着一只黄色的小猫。在幸福地晒着太阳?
  美好而温馨的画面扇着无形的翅膀,在我的心中翩跹。一种渴望越来越强烈——我一定要爬上那堵墙,去看看墙后的世界。
  于是我找来了-堂哥。踩着他的肩膀,攀、蹬、跨,我把手撑在墙头,兴奋地迫不及待地向墙外望去。
  三两间矮小的土坯房裸着灰暗的皮肤,屋檐下一群并不洁白的大白鹅聒噪着乱跑。妇人倚着门板,敲打着手中的铁碗,扯着嗓子吼孩子回家。
  草房子、炊烟、老奶奶……在我爬上墙头的一瞬间集体失踪。炊烟上的夕阳也没有那么温馨可爱了。
  我已经忘了那时我是如何下墙的了,只记得那种忧伤与失落持续了很久,很久。
  好友还在不停地向我招手。我笑了笑,告诉他我真的不想上去了。瞧,那朵长在最高处的粉嫩的桃花像是经历了无数艰险终于攀上最高枝头的勇者,它鸟瞰大地,自豪的红晕浮上面颊。
  “美!”
  我托着下巴,抬头隔着墙静静欣赏。
  这样看风景,更有味道。
  指导老师:林惠恩
  
  “陷身”这堵墙
  刘夏鑫
  
  我只要一上QQ,就会选择“我在线上”的状态。我一直对“隐身”的人“深恶痛绝”,既然上了QQ,就该聊天吧?何必筑一堵墙把自己藏起来?
  不知何时有了可以查出“隐身”好友的软件,我毫不犹豫地下载了,从此便热衷把“隐身”的好友一个个揪出。每当揪出“隐身”的好友,听见“滴滴”的声音,看着一个个灰暗的头像有了色彩,我心里就会有强烈的满足感。即使那些回复不冷不热,即使聊天的时间很短,但只要看着越来越挤的界面。我便很开心,那堵“隐身”的墙被这个小小的软件毫不费力地拆毁了,每个线上好友都无处可逃。但好景不长,知道我有这个“本事”以后,有的人索性不上QQ了,真叫人郁闷。
  有一次,我恰巧要用电脑做电子小报。习惯性地把QQ打开,头一次迫不得已选择了“隐身”。我开始工作,却不断有“滴滴”、“滴滴”收到信息的提示音传来。我第一次对这种声音感到厌烦,却还是耐着性子把窗口一个个打开,看到是无关紧要的消息后,便直接关闭。可“滴滴”声没有停止,反而越“滴”越欢。我本想置之不理,等小报做完再说,不料没过多久,跳动的小企鹅突然不动了,十几个窗口一下子跳出来,本来老旧的电脑不堪重负,死机了。
  我简直要抓狂,重重拍下鼠标,索性关掉电脑。房间一下子安静了,而那“滴滴”声却如同魔咒一样还在耳边回荡。
  为什么现在觉得那声音刺耳了?自己之前不是也用同样的“滴滴”声烦过别人吗?心里突然很堵,到现在我才发现自己从前的所作所为有多烦人。
  不记得是谁跟我说过,“隐身”是一种态度。或许吧!选择“隐身”总有自己的理由。或许正在做些要紧事,或许想一个人静静想些事情,聊天不是上网的主要日的,QQ也只是一种方便的联络工具,就跟手机、电话、电子邮件一样。用“隐身”筑起一道墙,只是为了不被打搅。而我却自作多情地以为推倒那堵墙是为 了大家好,以为只有那样才算“亲密无间”……真傻,这样换来的,只能是反感吧!
  我重新开机,卸载了那个软件,也筑起了“隐身”这堵墙。
  指导老师:林惠恩
  
  一堵墙
  董鑫鑫
  
  我和父亲之间,隔着一堵墙。我既不能走到他那边去,父亲也不能走到我这边来。
  不知道为什么,我和父亲总不能好好待在一起:也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一说话,说不了两句就要争吵。我也想过要和父亲和平相处,但这好像比孟姜女哭倒长城还要难。
  如今,不得不跟父亲单独待在一起的时候,我就选择沉默。有时候觉得他好像有话要说,但最终他什么也没说。
  这天是周一,要去学校了,可持续了一夜的雨却没有停。开始,我并没有因此而担忧。我想,和同村的她们几个一起步行去好了,但当我背起书包去叫她们时,才发现她们竟然都已经走了。
  她们居然没来叫我。一种被遗弃被背叛的感觉油然升起,我伤心、委屈、难过、愤恨,热泪在眼里酝酿。我又背着书包回到家里。父亲看见我,问了一声:“怎么又回来了?”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他的声音是那样关切而温和,我终于哭了出来。
  我抽抽搭搭地说:“她们都走了,没人来叫我,没人等我。她们都走了。”
  父亲迟疑地说:“要不我送你?”
  我赌气说:“不用,我不想去了。跟老师请个假,明天再去。”
  父亲坚决起来。说:“那不行!走吧,我骑摩托送你。”
  我停止了哭泣,看了父亲一眼,心里有一种别样的感觉。
  到离学校不远处,我们赶上并超过了步行的她们。父亲和她们打了声招呼,我生气地说:“理她们干啥呢!”父亲说:“你这孩子!怎么总这么任性!本来都是好朋友呢。现在你不是比她们来得还早?还气什么呢?去吧。别让人难为情。大家都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她们到校后,赶紧向我解释这个解释那个的,我笑着说,没什么。我想,如果没有父亲的教导,我一定不会这么平静。
  星期五放学,该同家了,我一眼就看见父亲等在校门口,满脸笑容。坐在摩托车后面,我看到父亲的头上有几根白发,鼻子忽然抑制不住地直发酸。我在想,我和父亲之间,有什么不可调和不可沟通的?哪一次争执,不是我任性刻薄,无理取闹?这墙,原来是我筑的,只在我心里。
  泪水轻轻滑落。两旁的风呼呼擦过,我把头靠在父亲的后背上,感觉又踏实又温暖。那堵无形的墙,一下子消失了。
  指导老师:董丽娟
  
  墙的阴影
  常光明
  
  那时家里的生活并不宽裕,刚到城里,我们是租房子住的。爸一直买不到合适的房子,所以总是要搬家。
  搬到这个地方让我很是高兴。当我第一次穿过这条僻静的小径时,就喜欢上它了。我爱它的寂静,爱路边那一大片绿油油的田野和一望无际的天空。
  以后,每一个早晨和傍晚,我都要独自走过这条僻静的小路。因为这是上学最近的小路,也是最安静的一条路。那时我刚上小学四年级。晚上,走别的没有灯的小路,我都会怕;唯有走这条小路我不怕。可能是因为对它太熟悉了吧!
  我日日在这条小路上走着,看朝霞看落日,看清晨的露水,看黄昏的枯草。这条小路见证了我从学校归来的所有情绪,也见证了我渐渐变长的鞋子。
  人生如意的时间太短,不如意的事情又太多。不如意,仿佛是生命中最自然的规律。不如意,居然也降临到我的头上。
  忘记具体是哪一个日子了,初一的暑假我从老家回来,突然发现这条僻静的小路上起了一堵墙,一堵厚厚的、红红的、高高的、坚固的墙。墙把那一片绿油油的田地和一望无际的天空跟我隔开了。墙斩断了自然与我的融合。我无法再让思想信马由缰了,因为它无法跃过那堵墙——那堵厚厚的、红红的、高高的、坚固的墙。
  每天,我得在墙的阴影下走过,就像走在一条狭窄的暗道里。我看不见耀眼的朝阳,看不到绿色的田地。这条小路失去了以往的阳光,失去了迷人的色彩。那些大人!因为他们怕日晒,所以他们砌起了这堵墙。墙能遮挡阳光,制造阴凉。因为他们缺乏安全感,所以他们砌起了这堵墙。墙能把所谓的“小偷”挡在外面,稳定治安。这条小路从前是一条生动的小路,现在却变成了一条普通的小路。这条小路以前是很少人走的,现在却成了热闹的避暑小道。
  墙真是人类世界的特别产物。这么好的一条小路,被一堵墙给毁了!
  指导老师:翟乐峰
  
  拆去那堵墙
  蔡志杰
  
  小时候,总以为父母什么都有,什么都懂,我有什么问题都要仰起小脸问他们,还总爱缠着他们说话、撒娇,觉得我们之间可以无话不谈。
  渐渐地,我长大了,心中的烦恼早已不再向父母倾诉,至于撒娇,那更是没有的事儿,那纯粹是小孩子幼稚的行为。有时父母也想和我说些什么,但我都以功课紧、要做作业为由避开了,还觉得他们很烦。有时我也想和父母说说话,但是。张张嘴,却什么也说不出口。
  渐渐地,我和父母之间筑起了一道墙,谁也没想去穿越。我们的交流越来越少,甚至还伴随着争吵。直到那一个周末。
  在学校已经五天了,回家就图个放松。可妈妈却一直追问:“你们又考试了吧?考了多少?你回来怎么也不说一下?……”我本来就很心烦,又想起只考了几分的卷子,更加生气。“我不知道!你怎么不去问老师呀!他改的卷子,又不是我改的!”我大声吼着,然后扔下书包,摔门而去。可是妈妈还不罢休,依然在身后大声地问:“你去哪里呀?还没有吃饭呢!”我连头都没回,大步走了。
  我径直去了姑姑家。我以为他们什么也不知道,心安理得地在那里看起了电视。后来,姑父回来了,说:“你还不回去呀?和你妈生多大的气呀?”我很不高兴地说:“你怎么知道的?”姑父笑了:“长大了呀!什么也不想让大人知道了?”我依旧不高兴:“她太烦人!人家一回家就问这问那的,真烦!”姑父突然生气了:“问你怎么了?她不该问吗?她是你妈!是生你养你的人!快给我回家去!真是个不懂事的孩子!”我立即呆住了。
  是啊,她是我的妈妈,给了我生命,还有衣食无忧的生活,成日里为我操劳,凭啥不能问我的成绩?我又有什么资格去吼她呢?她也只不过想关心我,爱护我,我为什么就这样不领情呢?我实在是不孝之子。
  想到这里,我赶紧跑着回了家。推开门,桌上已经摆满了我最爱吃的菜。我拿起筷子尝了一口:“呀!妈,真好吃!”我夸张地叫道。妈妈抬起头,高兴地笑了:“你个小馋猫!”饭间,妈妈一直给我夹菜,并向我诉说,前一段时间因为忙生意忽略了我,希望我能谅解。我也趁机向父母倾诉了近段时间的烦恼。我知道,我与父母之间的那堵墙已经消失了,家中又回到从前其乐融融的样子。
  现在,我才明白《傅雷家书》中那句话的含义:孩子有苦恼不向父母倾诉,不向父母说出自己的苦闷,又该向谁诉说呢?
  指导老师:孔伶俐
  
  伊织小结
  这期的擂台赛,竞争很激烈。为了让更多同学有机会登上我们的擂台,伊织从参赛的河南各学校代表队的优秀稿件里,又精选出三篇,组成“河南省联队”,以便展示更多学校的作文水平和风貌。参赛的和观赛的。不妨都把这期当成一个展示的舞台,能入选的都是“擂主”。但作为“校队”,福建连江县启明中学的实力不可小觑。邱安琪构思了一篇精致的小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都十分生动,值得加分。陈晗的文章颇具哲理性。她抑制了好奇心,守住了自己的遐想空间,跟“河南省联队”常光明的文章一样,都有对独立的思考,非常难得。刘夏鑫的文章是最令伊织惊喜的一篇,真实、鲜活、时尚,相信一定能引起同龄的你的共鸣。“河南省联队”的董鑫鑫与蔡志杰讲述的是同一类问题,也是这个年龄段的高发问题,一起刊登出来,相信会给苦恼中的你一点启发。这么多优秀的文章,难分高下,所以伊织决定为以上每位同学各送出一份精美礼品。同时感谢周玲霞、毕庆勇、穆彩萍等老师的参与。欢迎大家继续支持我们的擂台赛。
  2010年第9期“同题作文擂台赛之个人show场”的赛题是“老师”,一个人一生的老师实在是太多了。婴儿会模仿周围的人做动作、说话,那么周围的人就是他的老师:从幼儿园上学起,我们会拥有一个又一个的“职业老师”。在家里,父母就是我们的老师。举止言行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成年了到社会上,很多优秀的人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老师可以是一个生动的人,一棵挺拔的树,甚至一本静默的书。请以“老师”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字数在800字左右。有教师节的这个月,再有你们神采飞扬的文章,9月的杂志一定会意义非凡哦!请按目录页地址来稿或发电子邮件到:vi—Vianlee728@163.com。时间很充裕,到2010年6月25日才截稿,一定素有创意、有真情、有文采地用心写哦!
其他文献
杀小儆大不管用  刘 婉    漫画中,一把明晃晃的刀下是一群无辜被杀的鸡。而一旁的凳子上,一只猴子趾高气扬,完全无视一旁杀鸡之人的愤怒。乍看这幅漫画,忍不住发笑,笑那杀鸡之人的愚昧,“杀鸡做猴”演变到如今,竟会是这般情景!  猴子不干活,却不能杀掉它。只能靠杀鸡来吓唬吓唬。是因为猴子珍贵,能敲锣鼓耍把戏的猴子更是稀有,而鸡却很多。出于这种心理,人们往往不愿意去惩罚那只虽然犯了错却还有用的猴子,
期刊
早上,我对着镜子刮脸,看着,看着。突然觉得很不顺眼。镜子里这张苍白的、眼角布满皱纹的脸似乎在笑着,在向什么人献殷勤。哦,想起来了!  昨天在实验室门口遇见了那个走运的年轻教授,一个在职称提升方面坐直升机的人。他提升得快,并不是由于他聪明过人、才华出众,而是因为他会一个劲儿地往上爬。刚答辩了副博士论文,钻营的手段和媚上的功夫使同事们十分震惊。  我们彼此都没有好感,只是勉强点头招呼。就是在门口碰见的
期刊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小城里,住着一个小提琴手。他整天坐在窗前,每当黄昏降临,他才穿上燕尾服,夹起小提琴,向市中心广场走去。  他站在广场中央,高声喊道:  “喂!乡亲们!走出你们的家门,听听我的演奏吧!”  但是,谁也没有来听他的音乐,只有几个偶尔过往的行人……  有一次,这位音乐家突然想到:也许是我这把提琴不好吧。需要找一种特殊的木材,做一把使人人听了都为之倾倒的琴。于是他动身到森林中去寻找。每
期刊
大河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人们对河川的感情,确乎尽为这两句话所道破。诗人千百言,终不及夫子这句口头语。  海确乎宽大,寂静时如慈母的胸怀。一旦震怒,令人想起上帝的怒气。然而,“大江日夜流”的气势和意味,在海里却是见不着的、  不妨站在一条大河的岸边,看一看那泱泱的河水,无声无息,静静地,无限流淌的情景吧、“逝者如斯夫”,想想那从亿万年之前一直到亿万年之后,源源不绝,永远
期刊
我有一次到乡下过年。怎么说呢?并不是想在那地方写什么东西,只是想住几天,感受一下乡下过年的气氛,还想听听鸡叫和鸟叫,再看看羊,看看牛,还有水井、草垛。我自己也无法确定我想做什么,心思原是散漫的。但村子对我总是有无限的魅力——或者就什么也不看,只看看那一张张陌生的脸。  天快黑的时候,我听到了隔壁的动静,隔壁的老太太像在和什么人说话。农村的房子,因为房盖儿都是通着的。她说什么我都能听得很清楚。“又一
期刊
它们(惊散的黄羊)弹跳而去的姿态不像逃窜而像是在表演和炫耀……  (周 涛《边防的魅力》)    把这两句话作一番对比是很有意思的。前面汪曾祺的那句妙语是一句纯粹的白描,作者对人物的喜爱之情完全隐藏在句子后面,与此相反,在周涛的这个句子之中,作者对黄羊这种野生动物的喜爱和欣赏则毫不掩饰地溢于言表。如果说汪曾祺是在努力地把抽象的文字转换成明丽的视觉形象,那么,周涛则是要努力激发读者的想象,让读者参与
期刊
写作文,无非是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其中的“感”,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事物的整体感觉和印象等;二是由事物引起的感想、评议和思考等。本文所说的“感”,指第一种情况。在写作中,先写自己的所见所闻,紧接着就写自己的“所感”,形成层次分明的由眼观到心感的构句、构段形式,文章会显得思路清晰、内容生动丰富,可增加文章的文采和新意。这种写法,在一篇文章里可能不会经常用到,但可形成文章的亮点,给人留下深刻
期刊
小时候家里穷。下雨了,满地蛤蟆乱蹦,我逮住一个就往家跑,一边跑一边喊:“娘,娘,有肉吃了!”娘赶紧打掉我手里的蛤蟆,捂住我的嘴,把我往屋里拖。丢人啊。穷得要吃蛤蟆肉。  我家屋后的小胡同里,一棵老槐树下,有块捶布石,滑溜溜凉丝丝像蛤蟆背。小学三年级,我虚岁10岁,穿着腰里打褶的粗布老棉裤,坐在捶布石上,手直抖,腿直颤,总觉得身后老槐树上的节疤,成了一只只大眼,瞪着我,说:“偷书的小贼!”我心里分辩
期刊
本部[学习出版社杯,成长的季节]全国初中师生征文大赛落下帷幕  本刊讯2010年的10月,天气格外凉爽。《中学生阅读》初中版编辑部与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学习出版社杯,成长的季节”全国初中师生征文大赛落下帷幕。经评委认真评选。评出学生组征文一等奖10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30篇,优秀奖60篇,组织奖10个。(获奖名单见本期第46-47页)  获奖证书和奖品图书将在本月内隆
期刊
我们见到你是在沙特阿拉伯馆前长长的队伍之中。  你排在我们后面,五十岁上下,是一位干练的女性。你为排长队做了周全的准备,手中有简易板凳,拎包里有食物和饮料,还有两根鲜嫩的黄瓜。你很会说话,很能和周围人说笑打发时间,你对我们这两个老头老太说,你已经是第二次排在这支队伍中了。你说沙特馆的电影好看,好看,再排一次队也很值,  “为什么好?”老太太问。  “就是好看啊。”  老太太就问你:“你知道沙特馆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