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硫氧还蛋白基因表达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ding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携带人硫氧还蛋白(hTRX)的重组腺病毒对柯萨奇B3(CVB3)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雄性Balb/c小鼠60只,4周龄,体重l2~14 g,分为3组,即对照组、心肌炎组和hTRX组,每组20只。hTRX组及心肌炎组小鼠腹腔注射100 TCID50的CVB3病毒0.1 ml,对照组同时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接种病毒前2 d,hTRX组小鼠心包腔穿刺注射滴度为2.5×108 pfu/ml的TRX重组腺病毒30 μl,心肌炎组小鼠心包腔穿刺注射滴度为2.5×108 pfu/ml的空载体重组腺病毒30 μl。于接种病毒的第7天将小鼠处死取心脏。心脏病理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病理改变,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核因子κB(NF-κB)蛋白含量,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含量。

结果

(1)各组小鼠心肌组织光镜观察结果:心肌炎组小鼠心肌炎病变检出14只,hTRX组检出5只,对照组未检出。光镜下观察可见,对照组小鼠心肌组织未见炎性细胞浸润及坏死灶,细胞排列整齐,呈圆柱状,细胞质丰富红染,胞核卵圆,位于细胞中央;心肌炎组小鼠可见局灶性心肌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hTRX组小鼠可见点状心肌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2)各组小鼠心肌组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心肌炎组小鼠心肌细胞肿胀、大量肌丝溶解、线粒体肿胀空化。而与心肌炎组相比,hTRX组小鼠心肌细胞肿胀较轻、肌丝溶解较少、线粒体肿胀空化较少。(3)各组小鼠心肌细胞核中NF-κB的蛋白含量:心肌炎组小鼠心肌组织细胞核NF-κB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F=6.237,P<0.01), hTRX组则低于心肌炎组(F=6.009,P<0.01)。(4)各组小鼠心肌组织中TNF-α和IL-1β的蛋白含量:心肌炎组小鼠心肌组织TNF-α和IL-1β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F值分别为8.670和8.462,P均<0.01),而hTRX组则均低于心肌炎组(F值分别为7.542和7.219,P均<0.01)。

结论

hTRX可减轻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心肌损伤和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hTRX可下调NF-κB、TNF-α和IL-1β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前臂平衡压(Parm)是否有助于预测容量负荷试验对ICU少尿患者增加尿量的效果。方法前瞻性观察研究。选血流动力学稳定[平均动脉压(MAP)>65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120次/min,动脉血乳酸<2 mmol/L]且连续3 h尿量<0.5 ml·kg-1·h-1的少尿患者,以30 min输注乳酸林格液500 ml进行容量负荷试验,记录容量负荷试验前后MAP、
期刊
期刊
拟探讨CD276及CD133在结直肠癌(CR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276及CD133在CRC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显示,CD276、CD133在CRC组呈高表达,均高于腺瘤组及非腺瘤性息肉组,CD276及CD133单一表达和双阳性表达均与CRC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生存相关,提示CD276及CD133在CRC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且与CRC的不良预后相
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方法评价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的视网膜微观结构损伤,并探讨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 Ab)在这一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海军总医院收治的伴有视神经炎(ON)的40例(59只ON眼)NMOS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AQP4 Ab是否阳性分为两组:AQP4 Ab阳性NMOSD组(简称抗体阳性组),25例(37只ON眼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