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万户消失的地方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ry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久以来,对人类来说,青海湖总是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就是在今天,对外地人来说,青海湖还是十分神秘的;对本地人来说,青海湖也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有一种说法:到青海,不去青海湖,等于没到过青海;而作为青海人,没去过青海湖,就不算真正的青海人。
  可是,你真的去了青海湖,面对那浩浩淼淼的自然奇观,又会在激动之余,显得十分迷惘。即使离开青海湖,你也会带着满脑子的疑问,甚至会产生新的向往,渴望再到青海湖,一睹青海湖的壮观景象,细细体味青海湖的神秘之处。
  
  海心山的来历
  
  历史文献记载,青海湖“魏周千里,唐八百里”。后来,青海湖的面积不断缩小,现在的青海湖周长360多公里,总面积4 635平方公里,海拔3 195米,平均水深19米,含盐量6%,湖水透明度达9米以上,湖水含氧量特别低。
  青海湖古称“西海”。称青海湖为西海,是因为它地处西域,水面开阔,浩浩荡荡,形同大海,与南海、东海并列齐名。唐朝时,当地吐蕃民族称青海湖为“错温波”,意思是蓝色或青色的湖。
  晴天的青海湖,一片湛蓝,远远望去,浩浩淼淼,无边无际。青海湖为什么这样蓝?青藏高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咸水湖?对很多人来说,一直是个猜不透的谜。
  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青海湖一带是蒙古王爷的势力范围。他们统治青海湖期间,给青海湖起了一个古怪的名字“赤秀洁莫”。在蒙古语中,赤秀洁莫的意思是“万户消失的地方”。
  这名字,来源于一个美丽的蒙古族传说。
  很久以前,青海湖是一片平坦的大草原。那里草美水美,牛羊肥壮,人们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
  有一天,一个粗心大意的神仙来到这里。他口渴得厉害,又不愿到远处的小溪中去饮水,于是就地挖出一眼泉水,饮水解渴。喝足水以后,他扬长而去。没走多远,他身后潮水汹涌而起,一时间,巨浪滔天。神仙慌了,急忙搬来一座山压在泉眼上。泉眼压住了,草原却变成了汪洋大海,生活在草原上的上万户人家,被水吞没了。
  从此,草原上有了青海湖。神仙搬来的那座山,还压在青海湖中,名叫“海心山”。
  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不足为信。从地质考察的结果来看,地壳运动前,这里是一片汪洋。海底隆起时,青海湖地区陷落,形成一个巨大的泄水湖,把海水泄入黄河。后来,第四纪造山运动出现,青海湖东岸的日月山迅速崛起,封住了青海湖的泄水口,青海湖中的海水流不出去了,青海湖成了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整个青海湖是第四纪造山运动的杰作,湖中的海心山,当然也是那个时期出现的,是造山运动神奇的产物。
  海心山位于青海湖湖心偏南的地方,面积约1平方公里,形状如一只螺壳。自然造化的精彩之处在于,海心山的颜色为乳白色。从远处看海心山,犹如蓝色的湖面上漂浮的一叶白帆,给人无限的遐想。
  海心山主要由花岗岩和麻岩构成。山谷中有泉水,不过,泉水同青海湖的水不同,都是淡水。海心山四周环水,远离尘世,环境幽静,一直被出家人看成是一处难得的仙境。过去,不少僧人曾在这里修行,企图成仙成佛。有一个时期,海心山上庙宇林立,钟声悠扬,诵经之声不绝于耳。可惜,这里生存环境恶劣,一到冬天,天寒地冻,暴风肆虐,与世隔绝。后来,大多数僧人逃离了海心山,那些古建筑,也大都毁于年复一年的暴风雪中。现在,海心山上,还有几处庙宇和僧人的住所,远远望去,似海外仙境中的楼阁,如梦如幻。
  
  鸟儿王国探秘
  
  青海湖最大的秘密,在鸟岛自然保护区。要真正了解青海湖,就要去鸟岛自然保护区看看。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包括三块石、砂岛、鸟岛、海心山、海西皮以及大小泉湾,总面积600平方公里。尽管青海湖中的五个小岛都有鸟禽栖息,但是,位于布哈河口三角洲上的鸟岛,才是鸟儿的王国。从空中俯瞰,鸟岛像一只游动的巨大蝌蚪;站在地面远望,鸟岛又像仰起的鲸鱼头。神奇的鸟岛位于自然保护区的中心,长约500米,宽约150米。就是这样一个小岛,竟住着10万多只候鸟,拥挤程度难以想象!如果你登上鸟岛,就会发现,这个小岛上禽鸟如织,鸟巢密布,鸟蛋遍地,连个放脚的地方都没有。早在宋代,就有这样的诗句来描绘鸟岛上鸟蛋的数量:“进海一只船,出海一船蛋。”
  登上鸟岛,仿佛走进了喧闹的鸟城,举目所望,万鸟沸腾,令人眼花缭乱。这里,天上群鸟齐飞,遮天蔽日;地上群鸟成堆,站的、趴的、跑的、水上游的,全都是鸟,鸟与鸟相挤,鸟与鸟相撞,鸟与鸟相叠……羽毛艳丽的棕头鸥、灰白色的海鸥、乌黑发亮的鸬鹚、斑斓多姿的斑头雁、举止优雅的天鹅……白色、黑色、灰色、杂色、黑白相间的鸟,把整个鸟岛装饰得五彩缤纷。
  岛上的鸟,有的安分守己,不叫不动,有的却好闹成癖。它们或直着脖子,放声歌唱;或脖颈相交,卿卿我我,闹个不停;或扇动翅膀,扭动腰肢,使劲儿跳舞;或领着小鸟,在沙滩上奔跑;或尖叫着,把小鸟往湖水中驱赶……
  更有趣的是鸟的叫声。那些时高时低的声音,有的似唱,有的似叫,有的似哭,有的似笑,有的似窃窃私语,有的似高声喧闹……
  一个荒凉的高原小岛,为什么能吸引10万多只各种候鸟?
  原来,鸟岛周围有一个绝妙的食物链。鸟岛旁是布哈河,河水常年冲积的泥沙,造成了布哈河浅水面,水面上有20多种营养丰富的浮游植物;这些浮游植物,是青海湖湟鱼的理想食物;湟鱼又是很多水鸟的理想食物。这里还盛产禾本科嫩草、眼子菜(又名鸭子草)和藻类,这些东西又是斑头雁等水禽的食物。同时,大批鸟粪和羽毛进入湖水,又肥沃了湖区,滋养了鱼草。此外,鸟岛地温高,岛上有几眼清泉,即使-30℃也不结冰。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也为候鸟生存创造了优越条件。
  除了特殊的自然条件外,还有一个特殊的人文环境,也从一个方面保证了候鸟良好的生存状态。青海湖周围,生活的是藏族牧民。他们不伤鸟,不捡鸟蛋,也不吃鱼,世世代代与鸟和平相处,成为候鸟的天然盟友。
  正是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候鸟把鸟岛看成了自己的天堂。每年4 月间,成千上万的斑头雁、棕头鸥、赤麻鸭、鸬鹚等候鸟,从中国的南方和东南亚各地来到鸟岛,在这里筑巢造窝,繁育后代。9月到10月间,它们又带着新生的儿女,纷纷飞向南方过冬。
  鸟岛上,数量最多的鸟是斑头雁、鱼鸥、棕头鸥和鸬鹚。这四种鸟,被称为鸟岛王国的“四大家族”,占鸟岛鸟禽总数的70%以上。
  从表面看,鸟岛上群鸟嬉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杂乱无章,实际上,很多鸟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鸟群与鸟群之间,有一个固定的疆界。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除了巢区的边缘地带有些鸟禽可以互相交叉行动外,巢区的界限还是相当分明的,每种鸟,都有自己的领地,自己的生活区。更有趣的是,这种领地是世袭的,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他们从不会搞错自己的领地。
  候鸟凭什么识别自己的领地?特别是新生的候鸟,第二年如何识别自己的出生地?这又是一个谜。
  斑头雁人口众多,是鸟儿王国的大家族。从体形上分,斑头雁在鸟类中属于大型游禽。它的个头之大,完全可以同家鹅相媲美。斑头雁全身羽毛为浅褐色,身上有斑纹。每年夏秋之季,它在鸟岛繁殖后代,冬季到来之前,即携带幼雁飞往南方过冬。斑头雁善于远飞,可以从青海湖鸟岛飞到东南亚一带过冬。
  同斑头雁相比,鱼鸥是个游泳好手。它个头大,头部呈黑褐色,上体灰白,颈部和腹部的羽毛纯白。雏鸥出世,小巧玲珑,就可以随“父母”下水学游泳。鱼鸥不与鸬鹚为伍,对被称为堂兄弟的棕头鸥,也十分冷淡,不过,与美丽的斑头雁却能和平相处,共同生活。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它们的生活习性不同,鱼鸥吃鱼,鸬鹚吃鱼,棕头鸥也吃鱼,相互之间,有着根本的利害冲突。而斑头雁,却是个吃草的角色,同鱼鸥之间没有饮食矛盾,所以能和平相处,互相尊重。民以食为天,鸟也如此。有时候,鱼鸥和棕头鸥为了争一条鱼,会斗得你死我活。
  棕头鸥是鸟岛王国的“小美人”。它形体如鸽,头部棕褐色,腿和嘴是红色,背部华丽,其余地方一片洁白。棕头鸥动作灵活,善于在湖面上飞翔。棕头鸥以鱼类为食,却先天不足,没有潜水的本领,因此捕不到大鱼,只能捉些小鱼充饥。棕头鸥虽个头不大,却好斗成性,有很强的自卫能力。如有敌来犯,它们一定群起攻之,死不后退。有时候,它们同来犯之敌作战,即使群鸥捐躯,最后剩下一只,也要血战到底。如果你误入棕头鸥的领地,立刻就会受到它们的袭击。开始,它们的进攻总是带有警告性质。如果你执迷不悟,它们就会使出杀手锏——“粪雨武器”,成千上万只棕头鸥从你头顶掠过,排泄出雨点般的粪便,洒得你满身鸟粪,一身恶臭。
  鸬鹚又名鱼鹰,也有南方人叫它“水老鸦”。这家伙嘴尖、颈长、腿短、尾秃,全身羽毛乌黑发亮,好像披着一身青铜色的盔甲。鸬鹚勇猛而颇有心计,是捕鱼的能手,也是鸟岛上的游泳和潜水冠军。鸬鹚捕鱼,大多数情况下是单兵作战,但遇到大鱼,又会群鸟集合,协同作战,捕获大鱼后分而食之。在日常生活中,鸬鹚也发挥了这种优势,成为鸟岛上的一霸,占据了鸟岛东南方向的向阳地带,建立了鸟岛上的“国中之国”。平时,鸬鹚严守自己的国土,其他鸟儿,是不敢轻易进入的,入侵者往往被勇敢的鸬鹚打得头破血流,落荒而逃。
  在鸟岛,不同的候鸟有自己的领地,有自己的生活圈。不过,对整个鸟岛王国来说,鸟岛又是所有候鸟的领地。平时,候鸟之间,各过各的日子,甚至“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但是,如有外敌入侵,岛上所有的候鸟就会不约而同地群起反击。
  有人做过潜心研究,发现鸟岛上的候鸟之间,实际上有个强大的防御体系。如遇到外敌入侵,不管是从天上、地上来,还从水上来,鸟儿们都会很快联合起来,根据来敌的路线、数量和实力等情况,组成一个坚固的防御体系,痛击来犯之敌,保卫自己的鸟儿王国。
  青海湖附近的草原上,狐狸较多。狐狸历来就是鸟禽的天敌。每年春天,青海湖冰化前夕,一些早到的候鸟,会成为狐狸捕杀的对象。狡猾的狐狸,会在即将融化的冰上匍匐前进,潜入鸟岛,乘机捕杀候鸟。一天,一只狐狸爬上一块浮冰,用长长的尾巴作桨,轻轻地划动湖水。那块浮冰驮着狐狸,慢慢地向鸟岛漂去。当狐狸快要接近鸟岛时,鸟群发现了它。仿佛是有人一声令下,群鸟尖叫着向狐狸冲来,它们有的从地面向狐狸进攻,有的从空中向狐狸进攻。那些空中进攻的鸟,向狐狸发射雨点般的鸟粪,那鸟粪,如密集的机枪子弹,打得狐狸晕头转向,顷刻之间,狐狸身上满是鸟粪,看不出原形。狐狸吓坏了,慌忙掉转身,踩着破碎的冰块,狼狈逃蹿,有几次差点落入湖中。
  鹰是草原上的一种大型食肉类飞鸟。青海湖周围的草原上,鹰特别多。因此,鹰也就成了鸟岛居民的主要天敌。有人在鸟岛目睹了一次鸟与黑鹰的恶战,竟看得心惊胆战。
  那天,一只凶猛的黑鹰偷袭鸟岛。土坡上,一只放哨的小鸟发现了黑鹰,立即鸣叫报警,接着,更多的鸟儿报起警来。一时间,鸟岛上空叫声尖厉,犹如急促的防空警报声。很快,全岛的鸟儿们紧急行动起来。首先,一群斑头雁凌空而起,飞向黑鹰。接着,鱼鸥、棕头鸥等一些英勇善战的鸟起飞,冲向黑鹰。不一会儿,天空中群鸟暴飞,黑压压一片,把黑鹰包围得水泄不通。蓝天上,一场群鸟斗黑鹰的大战开始了。
  战斗中的候鸟,显得空前的团结。它们像有人指挥似的,把黑鹰团团围在中间,采取人间常用的“车轮”战术,一轮接一轮,轮番向黑鹰进攻。它们有的猛扑上去,狠啄黑鹰;有的从上俯冲下来,撞击黑鹰的脊梁。黑鹰前后左右上上下下八面受敌,顿时乱了方寸,毫无还手之力。天空中,万鸟齐鸣,羽毛飞扬,鸟粪飞舞,如千军万马厮杀。不一会儿,凶猛的黑鹰寡不敌众,仓皇败走。群鸟欢叫着,犹如高奏胜利的凯歌,纷纷落在鸟岛上。
  鸟岛上的候鸟,为什么在敌人来犯时,能空前地团结一致?在同入侵之敌的战斗中,群鸟为什么作战有力,进攻有序,是谁、用什么办法指挥群鸟战斗?这些,也都是谜。
  
  日月山下水倒流
  
  日月山古名“赤岭”,离青海湖不远,是青海湖风景线上的一个景点。
  日月山横卧在青藏公路上,海拔3 520米,前有湟水,后有青海湖,一面是辽阔的草原,一面是崇山峻岭。过去,这里是汉区和藏区的分界处。日月山的神秘之处,是当地藏、汉人民赋予它过多的神秘传说。由于过多的神秘传说,日月山成了远道来的游客神往的地方。
  传说,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时,唐太宗为了安慰文成公主,赐她一面日月宝镜。这面宝镜十分神奇,如果把它对着长安方向,可以从镜面上看见故乡长安城和家中亲人。一路上,文成公主边走边看,热泪涟涟。到了赤岭,她看到成千上万的草原人民前来迎接,也看到了美丽的草原,心中十分激动。她知道,个人事小,国家事大;思乡事小,和亲事大。为了断绝思乡的念头,她一扬手,把日月宝镜摔在赤岭上。只听“啪”的一声,镜子破为两块,转眼变为两块石头,一块像日,一块像月。从此,赤岭改名“日月山”。
  文成公主进藏后,日月山成了唐朝和吐蕃交换物资马匹的地方,成了唐朝使者进藏、吐蕃使者出藏时,互换马匹、迎来送往的地方。
  日月山下的水,都向东流,惟有一条河,滔滔不绝,向西流去。这就是有名的“倒淌河”。
  倒淌河的水,为什么倒着流?
  传说,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过日月山后,弃轿乘马,进入茫茫草原。这时,文成公主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思乡之情,滚烫的泪水簌簌而下。泪水落地,汇成一条河水,哗哗东去。文成公主一看慌了。她怕河水东流,会流到长安,被长安的亲人看见,为自己担忧,于是急忙向苍天祷告,请求河水改向西流。
  文成公主的诚心感动了河神,河水立即改变方向,掉转浪头,向西流去。这样,倒淌河的奇观出现了。看到河水倒流,文成公主十分欣慰。她放眼万里草原,深感责任重大,于是,义无反顾,一心一意,直赴拉萨,顺利和亲,谱写了一曲藏汉人民团结的壮丽凯歌。
  过去,日月山上建有文成公主的行宫。随着岁月更替,行宫不复存在了,人们又在行宫旧址上盖起了“日亭”和“月亭”,以怀念文成公主进藏和亲的壮举。
其他文献
从兰州的宁卧庄宾馆就要出发了。我数了数,一行12部车,其中5辆豪华旅游大巴,还有警车开道,好不威风。
祁连山绵绵延延,曲曲折折,像海浪一样滚滚滔滔向天边推去。
期刊
针对量子遗传算法存在储存量大和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量子遗传算法。该算法采用角度编码方式表示染色体,从而减少编码的存储空间。引入小区间方法初始化量子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由于种种原因,某些民族将一个或几个数字视为十分神秘的东西,加以崇拜或禁忌,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数字习俗。
羌族是古老而富有特色的民族,居住在四川省岷江城山谷地区的羌族保留了3000年古老的习俗,在漫长的历史中为了防御外敌和自己发展的需要,羌族逐渐形成了防御堡垒的形式,而桃坪羌寨古堡集中反映了这种特点。  桃坪羌寨位于四川阿坝自治州理县,距成都163公里,是九寨沟、成都至大草原等旅游精品路线上的重要景点之一。  桃坪羌寨古堡历史悠久,至今已保存2000多年。羌寨中最具特点的碉楼有30米高,共有9层,是古
猪咬尾症又称“反不适应症”,是应激综合征的一种表现形式。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猪程度的不断提高,发生猪咬尾症的现象逐渐增多,且一旦发生难以制止,引起微生物入侵和细菌感染,常可
光子晶体以其特殊的周期结构和可以对光子传播进行调控的特性被称为“光学半导体”,被认为是未来光子工业的材料基础。近年来,光子晶体的结构、制备和光学特性研究受到全球范围
奶牛"两病"是指奶牛的结核病和布鲁氏杆菌病,属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为探索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在缙云县的适应性和可行性,试验选择大长金三元杂种保育仔猪4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头。试验组饲养于发酵床栏舍,对照组饲养于普通水泥
车出兰州    乍暖又寒,气温骤降。冷雨。早七点出发。  出兰州城,但见漫山遍野,白雪皑皑。这个冬天全国瑞雪普降,南方得以欣赏多年难得一见的奇景,而兰州一冬少雪,早开春了,今天才又补了一场。夫人给我的行囊里加了三样东西:两件衣服,一把雨伞。其实用不上,毕竟春天了,而且穿得足够暖和;这点雨,显见也是小打小闹。  我坐在与司机并排的座位上。暖气开得很热。  兰州6家媒体,10家旅行社,由省旅游局的何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