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习中辩证思维能力培养途径探究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zhao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经济和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高中生如何在信息爆炸时代辨别事物真相和信息真假就显得极为重要,因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势在必行。历史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综合素质,真正达到读史使人明志的目的。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能帮助学生站在客观角度思考历史事件和问题,提高学习质量。对此,笔者在本文从多方面分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反面批驳历史,梳理主次脉络
  批判思维是一种基于否定和质疑为基础的思维模式,更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质疑和否定梳理事件主次脉络,即在教学过程中将同类事件放在一起比较,并基于多角度分析,再运用批驳的方式阐述观点,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的主次脉络。基于历史角度的批判性思维要求学生能推理和分析历史事实和结论,确定历史事件的精确性与真实性。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惯性认为教材提供的知识内容和教师提供的辅助性材料就是历史真相,基本很少对其反思。对此,教师可借助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质疑,增强批判性思维能力。
  以《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的教学为例。教师要打破传统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以组织讨论的方式指导学生掌握知识。首先,肯定三民主义对推动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然后,站在批判角度分析三民主义存在的局限性,最后,让学生运用自身观点阐述对该部分内容的见解。学生在整个探讨学习过程中可以畅所欲言,自由表达对知识的见解,但并非脱离教师掌控,需要教師在旁给予点拨和指导,便于学生正确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引导学生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时要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质量。
  二、加强普遍联系,树立发展观念
  相关教育者提出,高水平教育和积极思考有着紧密联系,对高中历史教学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高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时要先改变学生已有的思想观念,从不同事物间的普遍联系着手并将其融入学生思维体系当中,便于学生系统化掌握知识,并高效应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当中。
  以《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教学为例。历史教师在教学初期先为学生讲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历程,同时,站在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的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和相关影响。这样,学生就能在脑海中对该章节内容产生系统化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引导学生分析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原因,着重讲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生、发展、壮大等一系列过程,促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此同时,高中历史教师要站在时代发展角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能正确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规律与特征,并在此过程中合理推断发展结果。通常事物发展规律为不同事物间的普遍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从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事物特殊性)和阶级社会共性(事物普遍性)两个角度着手,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三、合理分析矛盾,把握社会规律
  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有前因后果。高中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时可运用矛盾分析法,即站在事物两面性角度分析事物与事件的矛盾,借此把握历史事件和社会发展规律。
  以《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教学为例。本节课的重难点为儒家思想对中国发展产生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运用辩证分析法思考,能站在客观角度理解儒家思想利弊并形成“矛盾”思维,在后续学习中也能自主辨析知识,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发展规律和影响,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各个学科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高中历史作为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能促使学生基于客观角度理解历史事件,以及运用历史发展眼光分析相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因而,高中历史教师应结合学生学情和教学内容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其他文献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意义  历史学科给我们一个纵览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机会,让我们从中学到宝贵的经验,从而变得更加睿智。通过历史学习,也能让我们感受到中华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文化,让优秀的文化和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在对历史事件的学习中,我们也能够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从而以历史的眼光去分析当下的事物,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历史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初中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如将历史问
我的家乡在一个十分偏僻的小山村,十多年前,那里没有英特网,也没有4G网络信号。道路都是黄泥路,一场大雨就“困住”了我们:走在泥泞的小道上就像下水田一样让人寸步难行,摩托车沿着路辙缓慢行驶也会溅得人一身泥水,而大货车只能歇工。如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奋勇向前,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重承诺,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信号基站在山间架起,上网通信又快又方便;宽敞、干净的水泥马路直接铺到了各家各户的门前;畅通的物流带来了丰富的物资供应,不用出村就能买到心仪的物品;以前过年过节才能
在学校,他是电教委员、科学社的社长;在社区,他是为青少年讲解科普知识的志愿者;在视频平台,他是拥有40多万粉丝的“UP主”;在江苏卫视《了不起的孩子》节目中,他是现场表演制作无人机并试飞成功的“科学达人”;在2018年第四届“科学3分钟”全国科普微视频大赛中,他是唯一一个进入总决赛的小学生,与他同台竞技的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博士生……他就是长沙市西雅中学初二学生黄昊伟。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而这一年龄段也是学生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此时的他们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判断是非能力不强。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培养初中生的宪法意识,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宪法意识的必要性  1.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与法治观为基本的科目,其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以及法律
在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运动健儿以88枚奖牌的成绩完美收官,中国国家跳水队不负众望,延续了“梦之队”的辉煌。年仅14岁的全红婵是此次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中年龄最小的运动员。这个7岁才第一次接触跳水的女孩,在人生第一场国际大赛上,用“零水花、三跳满分”的成绩惊艳全场,一举夺得本届奥运会女子10米台跳水冠军。
一、课题背景汽车落水后,很多人会惊慌失措,一时无法进行理性判断,导致大多数情况下逃生失败。我们想设计一种装置,实现在汽车落水后,车内人员在破窗逃生前能正常呼吸,从而提高车内人员的逃生成功率。
近年来,我国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思想发展不容乐观,有的学生心理问题严重,令人担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养为己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也提出,高中历史课程,通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健康教育是时代的要求、社会发展的要求,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教师要合理利用和整合教学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
大象为什么北上?原有栖息地被破坏、食物匮乏等都可能是“大象旅行团”迁徙的原因。但仔细分析,倘若仅仅是为了寻找食物和更换栖息地,北方的食物可能更加匮乏,栖息场所更加不适宜生存。因此有人认为,这或许是亚洲象固有迁徙本能的一次觉醒,也可能是某次太阳活动异常引起的磁暴启动了这种本能。
问题引领式教学是当前各个学科教师广泛应用的教学方式。采用问题引领式教学能较好地彰显课程标准提出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目标,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问题引领式教学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对此,笔者在本文从多方面分析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应用问题引领式教学的策略,希望给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一、基于兴趣设置问题,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政治相对枯燥,难度较大。如果教师仍
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任务越来越繁重,而且需要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也比较多,此时,如果教师仍然采用“灌输”的方式根本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分析、探究、思考和总结相关知识点。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结合案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