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要持续比指数做得好;第二,要比大部分同行做得好。”
见到Charlie有点意外,他居然打着一条绿色领带。笔者认识Charlie多年,他保持一贯的客气有礼,说话不躲藏。
Charlie是私募机构世诚投资掌门人陈家琳的英文名,他曾任全球最大主动管理型QFII——富通“扬子”基金的基金经理,该基金在他管理的2004年底至2007年9月期间,收益率超过550%,陈家琳因此名噪A股。
2007年10月,时年37岁的陈家琳转战私募,一直低调。这一次,又是因为业绩,世诚投资被市场关注。
去年股灾频发,世诚投资持股几乎一直超过半仓,当年收益率超过70%。第三方机构好买基金数据显示,世诚旗下多只产品五年业绩排名进入全行业前10名。
近日,笔者调研世诚投资。调研中,陈家琳不避讳谈股灾损失。他还主动提到,与大多数私募不一样,世诚投资更看重相对收益,而不是绝对收益。
减仓并降低股票组合的贝塔值
上月,多家券商高喊在A股“大干”,世诚投资却在减仓,并降低股票组合的贝塔值。
贝塔值反映个股相对股市整体的价格波动情况。降低股票贝塔值,意味着选择波动率更低的股票,持股对大盘涨跌反映更迟钝,这是一种典型的防守做法。
“不同的股票,贝塔值差了可能有5倍。”陈家琳说,“去年股灾2.0的时候,很多投资人把仓位降到了3成,照样还跌得稀里哗啦,就是股票弹性太强,贝塔值太高。”
陈家琳说“现在一边涨,一边我们就在卖了。而不是说哪天开始暴跌,跌20%,受不了了,要把它卖掉。对不起,那时候你已经错过了最好的卖出机会。”
卖股票的同时,还要尽量把贝塔值降下来。陈家琳说,万一有不确定性,暴跌的时候,这样至少跌得比别人少一些。
为何减仓?陈家琳说了两个原因:第一是市场判断;第二是投资者心理承受能力。经历了股灾1.2、2.0、3.0之后,投资者短期获利了结心态更明显。
陈家琳称,过去三年,A股成长股股价不断创新高,但业绩跟不上股价涨幅,现在市场需要消化一下高估值。
目前,世诚投资的股票仓位大约60%,明显低于公司80%持仓的历史平均水平。
陈家琳说,与择时相比,自己更看重资产配置,通常最低仓位也在50%左右。因此,60%的仓位也不能说明他是乐观的。
陈家琳说:“我们不会说,只留一成仓位,友情参与一下就好。”
均衡持股
在陈家琳看来,择时在成熟市场有一定作用,但在A股市场效果不明显。
国外研究显示,判断一个人有没有选股能力需要18个月,但判别一个人有没有选时能力需要54年。如此看,择时在成熟市场的效果似乎也有限。
“择时你可以对99次。但只要错一次,很可能就是致命的错误。”陈家琳说,“要控风险,我可以在行业、个股选择上面做组合嘛。”
陈家琳介绍,自己主要投资五六个行业,持有20多个股票。“在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上,你再错,还能错到哪里去?不会是一个致命错误。”
目前,世诚公司投资集中于医疗服务、智能制造、消费、传媒文化和金融领域,几乎全部是长三角、北京、深圳的上市公司。其中,长三角公司持股市值占比超过80%,这也是世诚投资事先设定的投资比例。
为何集中在长三角?陈家琳说:“不是说增加选择,你就能增加收益,或者能改善波动。我们就专注一点,把眼前能做好的事情做好,就够了。”
陈家琳是上一轮牛市中转战私募的基金经理。2008年4月成立了第一个产品扬子二号。产品成立之初,他判断错误,4000多点积极建仓,随后市场一路跌至1600多点。
陈家琳在懊恼的同时也为自己的中长期业绩感到欣慰:因为持股均衡,8年下来,扬子二号在绝大多数年份的收益保持在市场的前20%左右。
“不是很出挑,从没有进入市场的前10名,未来也不会有。但我们绝大部分年份都能维持在前20%,累计下来的效果就不错。”他说,“我们一年期排在市场前20%,3年期就进入市场的前3%左右,5年期业绩进入市场的前1%。”
反观行业,去年国内开始新一轮“公转私”浪潮,著名的公募基金经理在起跳大赚之后,很快回身被打下神坛。
“不是说他们的能力发生了变化。成也是市场,败也是市场。”陈家琳说。
他认为,这些基金经理一直盯着成长股。过去都是成长股的天下,没有经历过大幅向下调整,一旦出现变化,那些重仓押注成长股的做法就是灾难。
陈家琳还提到,包括自己在内,国内私募机构的一把手几乎都是投资出身。很多私募如果合规、风控、运营缺失,没有中后台业务支撑,良好的投资业绩就很难复制。世诚是最早设独立合规岗位的阳光私募之一。
在陈家琳看来,私募机构需要把自己定位搞清楚,在两三年的中周期里面,自己大概是怎么样一个风险水平和收益预期,要把它描述清楚。投资者自己要判断,是否适合大开大合的风格。“他(押注成长股的基金经理)如果真的偏离原来风格的话,你反而无所适从。他哪天说自己去买银行股了,你也受不了。”陈家琳说道。
更注重相对收益
事实上,陈家琳在股灾中也没能躲过去。
据他介绍,股灾1.0时,世诚产品跌了20%;股灾2.0时,世诚产品跌幅超过10%。今年股灾3.0,最多时跌了15%,反弹之后净值回升。
但他认为,在股灾里下跌都正常,基本上反映了自己的风格。“如果不跌,或者跌很多,可能都偏离了我们既有的轨道。”
他说:“因为我们投资组合比较均衡,暴跌时可能比同行少跌了一些。我们并没有在暴跌时跑进跑出,所以在7、8月反弹时,或多或少也捕捉到一些反弹。”
据陈家琳介绍,世诚投资的换手率一直没有超过200%。今年一季度,公司旗下典型的主流产品换手率在20%出头。
他提出,有些机构,去年6月中旬涨了100%甚至200%,7、8月一把下来,10个里面有9个逃不掉;又因为受不了暴跌减仓,反弹也没抓到,两边打脸。
“市场很公平,你说,前面涨的我都享受到了,后面暴跌跟我没关系?”
陈家琳称,与其他私募相比,他更注重相对收益,不强调绝对收益。在他看来,短期追求绝对收益,很多时间也做不到,也没有意义。
而长期只关注绝对收益,每年赚5%,看起来买了个股票产品,“但你还不如去买个信托产品,每年还有10%,买固定收益产品至少还有5%到6%呢。”
他从两个方面理解相对收益:第一,要持续比指数做得好;第二,要比大部分同行做得好。“就像巴菲特讲的,如果只是跟标普500一样好,投资者为什么要给我钱?同样,A股市场也一样,长线投资最好是买指数基金,又便宜又省力,为什么给你钱?”
他提出,只要把这两个超额收益都做好,时间看得稍微长一些,绝对收益一定是正的。但反过来,这个结论不见得成立。哪怕一直有绝对收益,每年赚5%,如果全市场5年时间下来平均赚10%,意义也不是很大。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聪明投资者”,由作者授权刊登。)
陈家琳
生于1970年,199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专业,2001年获香港大学MBA,25年金融行业从业经验。曾供职于海富通基金管理公司、里昂证券公司、嘉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目前为上海世诚投资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兼负责人。
见到Charlie有点意外,他居然打着一条绿色领带。笔者认识Charlie多年,他保持一贯的客气有礼,说话不躲藏。
Charlie是私募机构世诚投资掌门人陈家琳的英文名,他曾任全球最大主动管理型QFII——富通“扬子”基金的基金经理,该基金在他管理的2004年底至2007年9月期间,收益率超过550%,陈家琳因此名噪A股。
2007年10月,时年37岁的陈家琳转战私募,一直低调。这一次,又是因为业绩,世诚投资被市场关注。
去年股灾频发,世诚投资持股几乎一直超过半仓,当年收益率超过70%。第三方机构好买基金数据显示,世诚旗下多只产品五年业绩排名进入全行业前10名。
近日,笔者调研世诚投资。调研中,陈家琳不避讳谈股灾损失。他还主动提到,与大多数私募不一样,世诚投资更看重相对收益,而不是绝对收益。
减仓并降低股票组合的贝塔值
上月,多家券商高喊在A股“大干”,世诚投资却在减仓,并降低股票组合的贝塔值。
贝塔值反映个股相对股市整体的价格波动情况。降低股票贝塔值,意味着选择波动率更低的股票,持股对大盘涨跌反映更迟钝,这是一种典型的防守做法。
“不同的股票,贝塔值差了可能有5倍。”陈家琳说,“去年股灾2.0的时候,很多投资人把仓位降到了3成,照样还跌得稀里哗啦,就是股票弹性太强,贝塔值太高。”
陈家琳说“现在一边涨,一边我们就在卖了。而不是说哪天开始暴跌,跌20%,受不了了,要把它卖掉。对不起,那时候你已经错过了最好的卖出机会。”
卖股票的同时,还要尽量把贝塔值降下来。陈家琳说,万一有不确定性,暴跌的时候,这样至少跌得比别人少一些。
为何减仓?陈家琳说了两个原因:第一是市场判断;第二是投资者心理承受能力。经历了股灾1.2、2.0、3.0之后,投资者短期获利了结心态更明显。
陈家琳称,过去三年,A股成长股股价不断创新高,但业绩跟不上股价涨幅,现在市场需要消化一下高估值。
目前,世诚投资的股票仓位大约60%,明显低于公司80%持仓的历史平均水平。
陈家琳说,与择时相比,自己更看重资产配置,通常最低仓位也在50%左右。因此,60%的仓位也不能说明他是乐观的。
陈家琳说:“我们不会说,只留一成仓位,友情参与一下就好。”
均衡持股
在陈家琳看来,择时在成熟市场有一定作用,但在A股市场效果不明显。
国外研究显示,判断一个人有没有选股能力需要18个月,但判别一个人有没有选时能力需要54年。如此看,择时在成熟市场的效果似乎也有限。
“择时你可以对99次。但只要错一次,很可能就是致命的错误。”陈家琳说,“要控风险,我可以在行业、个股选择上面做组合嘛。”
陈家琳介绍,自己主要投资五六个行业,持有20多个股票。“在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上,你再错,还能错到哪里去?不会是一个致命错误。”
目前,世诚公司投资集中于医疗服务、智能制造、消费、传媒文化和金融领域,几乎全部是长三角、北京、深圳的上市公司。其中,长三角公司持股市值占比超过80%,这也是世诚投资事先设定的投资比例。
为何集中在长三角?陈家琳说:“不是说增加选择,你就能增加收益,或者能改善波动。我们就专注一点,把眼前能做好的事情做好,就够了。”
陈家琳是上一轮牛市中转战私募的基金经理。2008年4月成立了第一个产品扬子二号。产品成立之初,他判断错误,4000多点积极建仓,随后市场一路跌至1600多点。
陈家琳在懊恼的同时也为自己的中长期业绩感到欣慰:因为持股均衡,8年下来,扬子二号在绝大多数年份的收益保持在市场的前20%左右。
“不是很出挑,从没有进入市场的前10名,未来也不会有。但我们绝大部分年份都能维持在前20%,累计下来的效果就不错。”他说,“我们一年期排在市场前20%,3年期就进入市场的前3%左右,5年期业绩进入市场的前1%。”
反观行业,去年国内开始新一轮“公转私”浪潮,著名的公募基金经理在起跳大赚之后,很快回身被打下神坛。
“不是说他们的能力发生了变化。成也是市场,败也是市场。”陈家琳说。
他认为,这些基金经理一直盯着成长股。过去都是成长股的天下,没有经历过大幅向下调整,一旦出现变化,那些重仓押注成长股的做法就是灾难。
陈家琳还提到,包括自己在内,国内私募机构的一把手几乎都是投资出身。很多私募如果合规、风控、运营缺失,没有中后台业务支撑,良好的投资业绩就很难复制。世诚是最早设独立合规岗位的阳光私募之一。
在陈家琳看来,私募机构需要把自己定位搞清楚,在两三年的中周期里面,自己大概是怎么样一个风险水平和收益预期,要把它描述清楚。投资者自己要判断,是否适合大开大合的风格。“他(押注成长股的基金经理)如果真的偏离原来风格的话,你反而无所适从。他哪天说自己去买银行股了,你也受不了。”陈家琳说道。
更注重相对收益
事实上,陈家琳在股灾中也没能躲过去。
据他介绍,股灾1.0时,世诚产品跌了20%;股灾2.0时,世诚产品跌幅超过10%。今年股灾3.0,最多时跌了15%,反弹之后净值回升。
但他认为,在股灾里下跌都正常,基本上反映了自己的风格。“如果不跌,或者跌很多,可能都偏离了我们既有的轨道。”
他说:“因为我们投资组合比较均衡,暴跌时可能比同行少跌了一些。我们并没有在暴跌时跑进跑出,所以在7、8月反弹时,或多或少也捕捉到一些反弹。”
据陈家琳介绍,世诚投资的换手率一直没有超过200%。今年一季度,公司旗下典型的主流产品换手率在20%出头。
他提出,有些机构,去年6月中旬涨了100%甚至200%,7、8月一把下来,10个里面有9个逃不掉;又因为受不了暴跌减仓,反弹也没抓到,两边打脸。
“市场很公平,你说,前面涨的我都享受到了,后面暴跌跟我没关系?”
陈家琳称,与其他私募相比,他更注重相对收益,不强调绝对收益。在他看来,短期追求绝对收益,很多时间也做不到,也没有意义。
而长期只关注绝对收益,每年赚5%,看起来买了个股票产品,“但你还不如去买个信托产品,每年还有10%,买固定收益产品至少还有5%到6%呢。”
他从两个方面理解相对收益:第一,要持续比指数做得好;第二,要比大部分同行做得好。“就像巴菲特讲的,如果只是跟标普500一样好,投资者为什么要给我钱?同样,A股市场也一样,长线投资最好是买指数基金,又便宜又省力,为什么给你钱?”
他提出,只要把这两个超额收益都做好,时间看得稍微长一些,绝对收益一定是正的。但反过来,这个结论不见得成立。哪怕一直有绝对收益,每年赚5%,如果全市场5年时间下来平均赚10%,意义也不是很大。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聪明投资者”,由作者授权刊登。)
陈家琳
生于1970年,199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专业,2001年获香港大学MBA,25年金融行业从业经验。曾供职于海富通基金管理公司、里昂证券公司、嘉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目前为上海世诚投资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兼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