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将“自主、合作、探究”融入数学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调动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要布置明确的学习任务,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要善于把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突破教学重难点;要通过科学评价,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激发学生竞争意识。
关键词:数学教学;合作学习;调动;积极性;竞争意识;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6-0097-01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我国全面实施了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计划。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對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构建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高效课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自主、合作、探究”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把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引入数学课堂,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究,让学生在互相帮助、优势互补中共同进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四方面对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一、善于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调动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是课堂教学的主宰,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被动的教学方式效率低下,不利于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调动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树立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善于为学生的合作探究营造轻松、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提高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互动。例如,在教学相对枯燥乏味的“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先出示一张红色的正方形纸,将纸对折后,用剪刀剪出心的形状,展示给学生看。然后,将剪好图形的纸展开,这时一幅“心心相印”图就会栩栩如生地映入学生的眼帘。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导入轴对称和对称图形的新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布置明确的学习任务,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在新课改开始实施阶段,许多教师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方面做了许多尝试。不少教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逢新知必合作探究,遇问题必小组讨论。课堂教学氛围确实显得异常活跃,但浮华背后学生的学习效果却极为低下。为了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师要布置目的明确、难度适宜的探究任务。教师布置的合作探究任务要以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为宜。例如,在进行“梯形的性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针对其中一道“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的判断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探讨,每组学生都要为自己的判断找到充足的证据。通过探讨、辩论,他们对梯形的本质属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合作探究中对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完成了知识的内化。
三、把握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通过合作探究突破教学重难点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往往具有片面性,而新编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开放性、创造性较强的知识,为了弥补学生独立思考角度单一的缺陷,教师可以在有一定难度的新知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通过同组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交流,可以集思广益,顺利突破教学重难点。例如,在“多边形内角和”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在对四边形、五边形内角和进行推导的基础上,经过讨论、质疑、计算、反思、总结,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成功地归纳出来,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
四、科学评价,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激发学生竞争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成功取决于合作学习的效果,为了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教师要善于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实现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有机结合、对学生参与积极性评价和探究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小组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的有机结合。通过科学、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团队精神不断增强,竞争意识得到充分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不断提高。
总之,教师的教学行为决定着新课改的成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全新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与探究的积极性,让不同层次、不同思维方式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集思广益、优势互补、共同提高,让数学课堂更具活力,更具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景峰.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2]董学成.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09).
[3]钟一鸣.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7(04).
关键词:数学教学;合作学习;调动;积极性;竞争意识;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6-0097-01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我国全面实施了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计划。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對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构建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高效课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自主、合作、探究”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把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引入数学课堂,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究,让学生在互相帮助、优势互补中共同进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四方面对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一、善于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调动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是课堂教学的主宰,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被动的教学方式效率低下,不利于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调动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树立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善于为学生的合作探究营造轻松、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提高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互动。例如,在教学相对枯燥乏味的“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先出示一张红色的正方形纸,将纸对折后,用剪刀剪出心的形状,展示给学生看。然后,将剪好图形的纸展开,这时一幅“心心相印”图就会栩栩如生地映入学生的眼帘。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导入轴对称和对称图形的新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布置明确的学习任务,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在新课改开始实施阶段,许多教师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方面做了许多尝试。不少教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逢新知必合作探究,遇问题必小组讨论。课堂教学氛围确实显得异常活跃,但浮华背后学生的学习效果却极为低下。为了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师要布置目的明确、难度适宜的探究任务。教师布置的合作探究任务要以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为宜。例如,在进行“梯形的性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针对其中一道“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的判断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探讨,每组学生都要为自己的判断找到充足的证据。通过探讨、辩论,他们对梯形的本质属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合作探究中对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完成了知识的内化。
三、把握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通过合作探究突破教学重难点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往往具有片面性,而新编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开放性、创造性较强的知识,为了弥补学生独立思考角度单一的缺陷,教师可以在有一定难度的新知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通过同组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交流,可以集思广益,顺利突破教学重难点。例如,在“多边形内角和”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在对四边形、五边形内角和进行推导的基础上,经过讨论、质疑、计算、反思、总结,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成功地归纳出来,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
四、科学评价,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激发学生竞争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成功取决于合作学习的效果,为了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教师要善于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实现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有机结合、对学生参与积极性评价和探究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小组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的有机结合。通过科学、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团队精神不断增强,竞争意识得到充分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不断提高。
总之,教师的教学行为决定着新课改的成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全新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与探究的积极性,让不同层次、不同思维方式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集思广益、优势互补、共同提高,让数学课堂更具活力,更具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景峰.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2]董学成.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09).
[3]钟一鸣.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