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时期易州敬氏家族考述

来源 :中国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me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元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变革的重要时期。以儒起家的易州敬氏,自敬嗣晖至敬自强凡六代,历经了金元时期社会的巨大变动。敬嗣晖等敬氏三代在金朝均以进士及第入官,入元后的三代则因当时入仕途径的限制,多经人举荐入仕。在金元之际入仕途径发生重大变动的情况下,家族影响力在其成员仕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诗书传家是敬氏家族传家六代之久的重要方式。敬氏家族在金元政治,特别是礼制袭替方面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敬氏的姻族多为北方名族,其交游相从者多为当时名士。
其他文献
智能新闻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在为传媒业带来变革、为公众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伦理学上的问题和争论,包括新闻从业者的主体性问题、算法是否存在不透明和偏见的问题、报道是否涉及隐私泄露的问题等等。应该从新闻从业者职业素养的提升、技术的完善、法律法规建设等几个方面来理性推动智能新闻的发展。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是规范智能新闻发展的关键。
会议
海昏县得名于“海昏江”,西汉官府在海昏江边置县时,沿袭先人因水命名、因水定城的习惯与原则,故而有了“海昏县”名称由来。对于“海昏”二字,最初应该来源于本土古越族人方言“晦浑”,“晦浑”是对上缭水泛滥频繁的现象表述,因此称上缭水为“海昏江”。本文还对西汉海昏县的地理范围进行了考察。对西汉海昏县地理范围的初步确定,为进一步研究海昏侯国的自然资源、民族人口、社会生活、经济结构等提供基础支撑。
在西方信任研究方兴未艾之际,福山将中国归属于“低信任社会”之列。福山之说依托于林语堂和韦伯的学术判断,尤其是延续了韦伯对中国传统的印象式概括,是一种典型的“实体性思维”。侯旭东的《宠: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以下简称《宠》)旨在突破这一框架,采用关系思维,系统发掘西汉社会君臣关系这一传世史料记载的信任研究领域。在这一全景式画卷中,有若干剖面尚可进一步掘发,以兹呈现出信任生态史的动态多棱,“汉宣中兴”背后所潜伏的信任危机即是一例。对这一案例进行分析,可加深对中国传统社会信任网络中掣肘源的认识,而
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特殊经济区域,海盐产区同明代地方农业区一样,饱受自然灾害尤其是海潮灾害的侵扰。然而海盐产区在为国家提供大量盐税的同时,荒政建设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像农业区那样从明初开始即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备灾仓储体系;也未能形成较为完善、系统的救灾机制,灾害防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不如农业区。一旦遭遇严重灾害,海盐区常因缺乏充足、稳定的备灾粮储,无法为灶民提供及时、有效的粮食救济;地方政府亦因海盐产区管理的独立化,不愿施与援手。因此,灾荒期间灶民的境遇比地方百姓更为艰难。在海盐产区灾害防治上,被动举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全球信息化的实现,作为未来人才培养基地的教育系统首先受到巨大的冲击,当代信息技术带给教育系统的不仅是手段与方法的变革,而且也包括教育观念与教育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