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载深海追梦

来源 :知识就是力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曾是人类迁徙与拓展的屏障,随着人类持续探索的脚步,这一屏障正逐渐被打破。人类的活动踪迹从海岸线和陆架海域,延伸至大洋深处;我们的视野也已从海面,穿透到海床,并拓展到海底深部岩石圈。从先民憋气潜水采珠寻宝到奋斗者号于2020年11月成功抵达10909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悠游采样,人类目前已经具备去往地球上任何深度海域的能力。
  65年前,海洋地质学家发现了海底磁异常条带,认识到海底存在扩张和洋壳增生现象。60年前,多波束声纳测深技术兴起,目前已在全球5%~10%的海域获取了多波束地形数据,预计在2030年将完成所有海床全覆盖的高精度地形测量。40多年前,海洋地质学家发现海底不仅存在热液喷口还有;令泉喷口,那里生长着繁盛的且不依赖光合作用的奇特生物。20年前,26个国家联合设立自动探测漂流浮标(Argo)计划,目前海面上有3918个Argo浮标正通过卫星实时为我们传送海洋温度、盐度、洋流等数据,帮助我们了解各个海域的海洋环境状况。我们的认识也逐渐系统全面,从波浪、潮汐、洋流的运动规律到海底板块的聚散离合,从海洋沉积环境的变迁到全球气候变化,从海洋渔业捕捞到海底矿产资源勘探,从海洋环境生态到地球生命起源……海洋的奥秘在不断探索中如画卷般缓缓展開,海底的轮廓如拼图般逐渐清晰。

  中国的海洋事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50年来发展却异常迅速。1964年,国家海洋局成立,开展了大量沿海的调查测量工作,包括水深测量、重磁测量、潮汐观测和海图制图等。1978年改革开放,海洋调查进入开拓和改革时期,逐渐从近海走向中远海,从小面积测量走向大面积普测。1984年,中国首次组织南极科考队前往南极,建立中国南极长城站,此后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相继落成。不久后,中国的第5个南极考察站——罗斯海新站也将竣工。1994年,GPS技术和多波束测深技术在国内普及,中远海地形测量和地质地球物理与环境调查相继开展。2005年至2006年大洋一号科考船完成了中国首次大洋环球科学考察。2012年,中国组建国家海洋调查船队,科考船建设迎来高潮,科学号、向阳红十号、嘉庚号、大洋号、雪龙二号、深海一号、海洋地质九号等相继下水,目前中国科考船保有量已突破60艘。
  无人无缆潜水器,如潜龙一号、潜龙二号、潜龙三号等;水下遥控机器人,如海龙一号、海龙二号、海马号等;载人深潜器,如蛟龙号、勇士号、奋斗者号等相继登场,快速迭代,争奇斗艳,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深海探测能力,使中国成为国际“深潜俱乐部”里名副其实的大国。
  随着调查技术和装备的提升,中国的海洋调查不再局限于渤、黄、东、南四大海,而是早已挺进四大洋,深入南、北两极腹地。中国人对海洋的认识也不再止于海洋表层,而是走向深海以及海底深处,到达了太平洋、印度洋国际海底区域圈矿;我们对海底的构造岩浆演化,洋中脊、俯冲带、板内海山等地球动力学过程,洋底资源与成矿等重要科学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保障中国在国际海底矿区的勘探和开发、维护中国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权益提供科技支撑。
  未来海洋的调查和研究将走向信息化、数字化、实时化、自动化、系统化和透明化。水下机器人的大量使用将极大提升海洋调查的效率,海底观测网的布设将为实现海底实时监测提供基础。在不久的将来,“透明海洋”将成为现实,“数字地球”也将成为可能。而问题的核心,将回到人类如何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2021年是联合国发起的“海洋科学十年”计划起始之年,科学全面地认识海洋规律、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有效地保护和治理海洋环境,扭转海洋健康衰退趋势,让海洋继续为人类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其他文献
大黄鱼及其姐妹种小黄鱼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都是中国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在本研究中,我们从大黄鱼的基因组序列中开发了499,638个微卫星DNA位点,并选取了其中22个四碱基重复
海洋占地表面积了0.8%,海洋及海洋生物塑造了地球的特征,并使之成为宜居之地。我们赖以呼吸的氧气,有一半来源于海洋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除此以外,海洋还是一个巨大的热量储库。近半个世纪以来,海洋吸收了整个地球气候系统中超过90%的热量以及超过30%人类活动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减缓了全球变暖的速率;当今的海洋也为渔业、运输、能源、旅游等行业提供资源,支撑着至少30多亿人的生计。可以说,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
分析了我国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现状,指出我国绿色金融在支持绿色技术创新上仍存在资金支持方式有待进一步改善、资金缺口持续扩大等方面的问题,提出需从夯实政府基础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从远古时期的独木舟,到世界上最早的海洋调查船——19世纪英国的挑战者号,到如今可以探索深海大洋的海洋地质九号和进入两极科考的雪龙号等大洋科考船,人类从未停下探索海洋的脚步。那么如何有效地探索海洋,为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海洋探测技术的奇妙世界。
期刊
从理论层面梳理分析了金融科技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并运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2011年2018年省级面板数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科技显著提高
内蒙古是黄河流经的重要区域,流域面积位列全国第二。近年来,随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内蒙古围绕黄河流域的重点开发,推出了一系列实际举措,将沿黄生态经济带打造成高集聚度、绿色低碳的示范经济区。当前抓住沿黄经济带发展契机,对寻找区域经济增长点,培植优质税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介绍了当前沿黄经济带发展现状,对沿黄经济带发展瓶颈期、改革阵痛期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内蒙古自治区沿黄经济带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基于现实背景、研究现状及统计年鉴数据特征,以陇南地区的农户为研究对象,结合陇南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分析了陇南地区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调研和数据统计分析,总结出了农户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行为的特征和制约农户参与农产品电商的因素。
分析了医院后勤物资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医院内部审计要充分发挥监督与服务的职能,提高后勤物资管理的科学合理性,尽可能减少库存占用和资源浪费,并对医院后勤物资的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一些工作思路和方法。
从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出发,探析了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及创新物流模式、优化农产品物流政策、拓宽农产品物流渠道、整合农产品物流要素等相应的建议,以期推动农产品物流科学、健康、持续发展。
海藻森林是由海藻构成的海底森林,主要由大型褐藻组成。海胆作为大型褐藻的天敌,它们大量摄食褐藻,对海藻森林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导致越来越多的海胆荒地出现。而海獭能够捕食海胆,因此被认为是保护海藻森林的关键物种。褐藻、海胆、海獭正在海底上演一场海胆荒地阻击战,战况如何?人类又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