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学术界非常重视主观量的研究。主观量是语言的主观性在量范畴上的具体体现。从广义上讲,主观量是一种带有主观的感受、态度和评价意义的量。副词“就”是表达主观量的语表手段之一,副词“就”在有数量或数量短语的句法结构中,表示的是说话者对事件的主观评价、态度,而不只是表示行为动作在短时间内发生。本文从句法、语义指向、语序、语用四个层面对副词“就”的主观量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从句法结构谈副词“就”的主观量
(一)主语+数量+就+谓语
量的大小通过一定的比较才能表现出是大量还是小量。这里的“比较”不是针对比较句中的比较,而是社会成员中的“心理参照量”与“实际量”的对比。而“心理参照量”分为显性参照量和隐性参照量。
例(1),他5点就回来了。
在例(1)中,说话人的焦点落在数量“5点”上。这个例句中,说话者所期待的时间要晚于“5点”,因此数量词“5点”早于期待量,是主观小量。
(二)主语+谓语+就+数量
在这一句法结构中,“就”表主观大量时,数量词语出现在它的右边,而且要加“了”。如果句末没有“了”,那么必须要有后续成分。
(2)他来时就六点了。
(3)吃完饭就8点,还看什么电影?
在例(2)中,说话人的焦点落在数量“六点”上,在这里说话人强调的是期待量或参照量要早于实际量。因此,说话者认为实际量“六点”要晚于说话的期待量,表主观大量。例(3)中,虽然句末没有“了”,但有一定的语境,也就是后续成分作比较,使得数量词“8点”表示比预期量要晚。总之,时间点“六点”“8点”是时间晚量、主观大量。
(三)数量短语+就+动词+数量短语
(4)两个人就喝了五瓶汽水。
单独来看,这个句子是有歧义的,一表示“两个人喝汽水喝得太多”,一表示“两个人喝汽水喝得太少”。副词“就”前的数量“两个人”既可以表示主观小量,也可以表示主观大量。当“两个人”表主观小量时,副词“就”后的数量短语“五瓶汽水”因受主观小量的影响,表主观大量。反之,当“两个人”表主观大量时,“五瓶汽水”则表主观小量。
(四)限定范围的词语单/只/光/仅+就+数量短语
(5)目前,仅新疆就已拥有14个对外开放的内陆口岸。
(6)一年光学费就七八万元。
(7)单精装本就首印了80万册。
在这样的句法格式中,说话人的焦点落在数量上,“就”指向数量短语“14个”“七八万”“80万”。因为前边有表示限定范围的词“仅、光、单”等,使副词“就”后面的数量短语带有主观大量的色彩,表示说话者主观上认为实际量“14个”“七八万”“80万”已经超过自己的期待量或心理参照量,因此具有主观大量的意味。
二、从语义指向层面谈副词“就”的主观量
在单量式中,即“主语+就+动词+数量”这一句式,“就”后指时,并不是所有的都能表主观量。这就需要运用语义指向分析与焦点理论相结合,去判断其是否表主观量。
在双量式中,即“数量短语+就+动词+数量短语”这一句式,如果句中没有明显的表示主观量的标志时,“就”可以前指,也可以后指,也可以双指,“就”指向句子的哪一成分可以表主观量,就需要从语义指向层面上去探究。
(8)三个人就喝了六瓶啤酒。
(9)三个人就喝了六瓶啤酒。
(10)他就喝了一杯酒。
例(8)中,说话者把重音放在前面的数量短语“三个人”,“就”前指,指向三个人。在这一结构中,“三个人”表示主观小量,后面的数量短语“六瓶啤酒”因受“三个人”主观小量的感染,而成为主观大量。说话者要强调说明的是动作的发出者,也就是施事者的数量小于期待量或现实量。
例(9)中,说话者把重音放在后面的数量短语“六瓶啤酒”,这一结构中,“就”后指,指向“五瓶啤酒”,那么“六瓶啤酒”在说话者看来是表示主观小量的。而“三个人”因受“五瓶啤酒”主观小量的感染,而成为主观大量。说话者要突出的是受动者的数量要小于期待量或现实量。
例(10)中,在“我们都喝了四杯酒,他就喝了一杯酒”语境中,“就”指向“一杯”,这时焦点落在数量“一杯”上,表示说话人认为他喝酒喝得少,表主观小量。在“我们喝了酒吃了菜,他就喝了一杯酒”,这时焦点落在“酒”而不是数量“一杯”,这时说话人只是客观描述他的情况,没有作出主观评价,因此不表主观量。
三、语序的颠倒引起主观量大小的不同
(11)小王当局长就四十岁了。
(12)小王四十岁就当局长了。
上述例句中,数量词语“四十岁”在“就”前和“就”后表主观量的情况不同。例(11)中“四十岁”表主观大量,例(12)中“四十岁”则表主观小量。可见,语序的不同对副词“就”表主观量的情况有一定影响。
例(11)中,数量词语“四十岁”是在标记词“就”的后面,这是无标记的语序,说话人对晋升局长的期待量小于四十岁,这里的“四十岁”就表主观大量。例(12)中数量词语“四十岁”位于标记词的前面,则是有标记的语序,说话人对晋升局长的期待量大于四十岁,这里的“四十岁”就表主观小量。
四、从语用层面談副词“就”的主观量
在双量式“A就B”中,如果没有轻重音的标记或没有明显的主观量的标志时,这个句子是有一定歧义的。例如:“三个人就喝了六瓶啤酒”。这句话在脱离语境的情况下,是有歧义的。我们既可以理解为“三个人喝六瓶啤酒,他们喝得太少了”,也可以理解为“三个人喝六瓶啤酒,喝得太多了”。因此,在言语交际中,由于语言表达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借助上下文或人们在社会中所积累的常识,就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义。
在“我们四个人喝六瓶啤酒,他们三个人就喝了六瓶啤酒”这一语境中,通过两个命题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就”前指“三个人”。和“四个人”相比,三个人显然表示主观小量,而后面的宾语“六瓶啤酒”因受“三个人”主观小量的感染,成为主观大量。
在“我们三个人喝八瓶啤酒,他们三个人就喝了六瓶啤酒”这一语境中,通过“三个人喝八瓶啤酒”与“三个人就喝了六瓶啤酒”的对比,可以看出“就”后指“六瓶啤酒”,这是指说话者主观上认为“六瓶啤酒”比期待量要小,因此是主观小量。而“三个人”在这“六瓶啤酒”主观小量的感染下,而成为主观大量。
五、结语
副词“就”表主观小量时,数量词语出现在他的左边或右边。副词“就”表示主观大量时,数量词语出现在它的右边,而且要加“了”。当“就”前有“仅”“只”“单”“光”“才”等表示限制范围的副词时,副词“就”后的数量词语则表主观大量。
副词“就”前后有数量,并不一定表主观量。只有当焦点落在数量上,副词“就”才能表主观量。此外,副词“就”表示主观量的大小也会因语境、语序、语义指向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我们在研究副词“就”表主观量时,还需与句法、语义、语序及语境相结合,尤其在语用背景下运用语义指向理论去判断说话人的焦点是否落在数量上,做到全面分析与探究。
(河北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现代汉语主观量副词研究”(项目编号:SY13115);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复句中的主观量考察”(项目编号:HB15YY044);河北省第二批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官话方言主观量表达研究”。
一、从句法结构谈副词“就”的主观量
(一)主语+数量+就+谓语
量的大小通过一定的比较才能表现出是大量还是小量。这里的“比较”不是针对比较句中的比较,而是社会成员中的“心理参照量”与“实际量”的对比。而“心理参照量”分为显性参照量和隐性参照量。
例(1),他5点就回来了。
在例(1)中,说话人的焦点落在数量“5点”上。这个例句中,说话者所期待的时间要晚于“5点”,因此数量词“5点”早于期待量,是主观小量。
(二)主语+谓语+就+数量
在这一句法结构中,“就”表主观大量时,数量词语出现在它的右边,而且要加“了”。如果句末没有“了”,那么必须要有后续成分。
(2)他来时就六点了。
(3)吃完饭就8点,还看什么电影?
在例(2)中,说话人的焦点落在数量“六点”上,在这里说话人强调的是期待量或参照量要早于实际量。因此,说话者认为实际量“六点”要晚于说话的期待量,表主观大量。例(3)中,虽然句末没有“了”,但有一定的语境,也就是后续成分作比较,使得数量词“8点”表示比预期量要晚。总之,时间点“六点”“8点”是时间晚量、主观大量。
(三)数量短语+就+动词+数量短语
(4)两个人就喝了五瓶汽水。
单独来看,这个句子是有歧义的,一表示“两个人喝汽水喝得太多”,一表示“两个人喝汽水喝得太少”。副词“就”前的数量“两个人”既可以表示主观小量,也可以表示主观大量。当“两个人”表主观小量时,副词“就”后的数量短语“五瓶汽水”因受主观小量的影响,表主观大量。反之,当“两个人”表主观大量时,“五瓶汽水”则表主观小量。
(四)限定范围的词语单/只/光/仅+就+数量短语
(5)目前,仅新疆就已拥有14个对外开放的内陆口岸。
(6)一年光学费就七八万元。
(7)单精装本就首印了80万册。
在这样的句法格式中,说话人的焦点落在数量上,“就”指向数量短语“14个”“七八万”“80万”。因为前边有表示限定范围的词“仅、光、单”等,使副词“就”后面的数量短语带有主观大量的色彩,表示说话者主观上认为实际量“14个”“七八万”“80万”已经超过自己的期待量或心理参照量,因此具有主观大量的意味。
二、从语义指向层面谈副词“就”的主观量
在单量式中,即“主语+就+动词+数量”这一句式,“就”后指时,并不是所有的都能表主观量。这就需要运用语义指向分析与焦点理论相结合,去判断其是否表主观量。
在双量式中,即“数量短语+就+动词+数量短语”这一句式,如果句中没有明显的表示主观量的标志时,“就”可以前指,也可以后指,也可以双指,“就”指向句子的哪一成分可以表主观量,就需要从语义指向层面上去探究。
(8)三个人就喝了六瓶啤酒。
(9)三个人就喝了六瓶啤酒。
(10)他就喝了一杯酒。
例(8)中,说话者把重音放在前面的数量短语“三个人”,“就”前指,指向三个人。在这一结构中,“三个人”表示主观小量,后面的数量短语“六瓶啤酒”因受“三个人”主观小量的感染,而成为主观大量。说话者要强调说明的是动作的发出者,也就是施事者的数量小于期待量或现实量。
例(9)中,说话者把重音放在后面的数量短语“六瓶啤酒”,这一结构中,“就”后指,指向“五瓶啤酒”,那么“六瓶啤酒”在说话者看来是表示主观小量的。而“三个人”因受“五瓶啤酒”主观小量的感染,而成为主观大量。说话者要突出的是受动者的数量要小于期待量或现实量。
例(10)中,在“我们都喝了四杯酒,他就喝了一杯酒”语境中,“就”指向“一杯”,这时焦点落在数量“一杯”上,表示说话人认为他喝酒喝得少,表主观小量。在“我们喝了酒吃了菜,他就喝了一杯酒”,这时焦点落在“酒”而不是数量“一杯”,这时说话人只是客观描述他的情况,没有作出主观评价,因此不表主观量。
三、语序的颠倒引起主观量大小的不同
(11)小王当局长就四十岁了。
(12)小王四十岁就当局长了。
上述例句中,数量词语“四十岁”在“就”前和“就”后表主观量的情况不同。例(11)中“四十岁”表主观大量,例(12)中“四十岁”则表主观小量。可见,语序的不同对副词“就”表主观量的情况有一定影响。
例(11)中,数量词语“四十岁”是在标记词“就”的后面,这是无标记的语序,说话人对晋升局长的期待量小于四十岁,这里的“四十岁”就表主观大量。例(12)中数量词语“四十岁”位于标记词的前面,则是有标记的语序,说话人对晋升局长的期待量大于四十岁,这里的“四十岁”就表主观小量。
四、从语用层面談副词“就”的主观量
在双量式“A就B”中,如果没有轻重音的标记或没有明显的主观量的标志时,这个句子是有一定歧义的。例如:“三个人就喝了六瓶啤酒”。这句话在脱离语境的情况下,是有歧义的。我们既可以理解为“三个人喝六瓶啤酒,他们喝得太少了”,也可以理解为“三个人喝六瓶啤酒,喝得太多了”。因此,在言语交际中,由于语言表达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借助上下文或人们在社会中所积累的常识,就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义。
在“我们四个人喝六瓶啤酒,他们三个人就喝了六瓶啤酒”这一语境中,通过两个命题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就”前指“三个人”。和“四个人”相比,三个人显然表示主观小量,而后面的宾语“六瓶啤酒”因受“三个人”主观小量的感染,成为主观大量。
在“我们三个人喝八瓶啤酒,他们三个人就喝了六瓶啤酒”这一语境中,通过“三个人喝八瓶啤酒”与“三个人就喝了六瓶啤酒”的对比,可以看出“就”后指“六瓶啤酒”,这是指说话者主观上认为“六瓶啤酒”比期待量要小,因此是主观小量。而“三个人”在这“六瓶啤酒”主观小量的感染下,而成为主观大量。
五、结语
副词“就”表主观小量时,数量词语出现在他的左边或右边。副词“就”表示主观大量时,数量词语出现在它的右边,而且要加“了”。当“就”前有“仅”“只”“单”“光”“才”等表示限制范围的副词时,副词“就”后的数量词语则表主观大量。
副词“就”前后有数量,并不一定表主观量。只有当焦点落在数量上,副词“就”才能表主观量。此外,副词“就”表示主观量的大小也会因语境、语序、语义指向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我们在研究副词“就”表主观量时,还需与句法、语义、语序及语境相结合,尤其在语用背景下运用语义指向理论去判断说话人的焦点是否落在数量上,做到全面分析与探究。
(河北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现代汉语主观量副词研究”(项目编号:SY13115);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复句中的主观量考察”(项目编号:HB15YY044);河北省第二批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官话方言主观量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