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年一班搞乐队的老朋友们,我是拉琴的,所以80多岁还可以上台,吹奏的就不行了,还有的已经去世,人不多了。”
上海培养了中国第一支爵士乐队,培养了中国第一批流行爵士乐乐师,郑德仁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一把大提琴,跟随了他60余年……走近郑德仁家,每每能听到里面传出来的钢琴声,那是他的妻子倪琴芳在为钢琴课“备课”。这是一个音乐之家,夫妻二人到老都在享受音乐为他们带来的乐趣和荣耀。
演奏只为稻粱谋
我的父亲是海员,经常出海去国外。我家七个姊妹弟兄,两个姐姐,两个妹妹,两个弟弟。我是广东人,小时候住在虹口,在四川北路那边,那里住着很多广东人。我上的学校也是广东学校,学校气氛很活泼,有很多文艺活动,也搞乐队。我从小就喜爱音乐,我们读小学时就学五线谱了,有了点基础。后来我念的是暨南大学附中,这是个华侨学校,非常活跃。我在中学里学小提琴和小号,学校里有个小乐队,我们一起排练,老师是个音乐教授,他经验很丰富,什么都教。我一开始学的是小号,但我长得矮小,老师就说你不要学小号了,于是我就又学了小提琴。
高中毕业时,本来就要升入暨南大学的,正好碰上太平洋战争爆发。暨南大学是国立大学,要搬到昆明去,加入西南联大。但是我不能去,我爸爸是海员,常年在国外,两个姐姐出嫁后,我是长子,下面还有四个弟妹,还有妈妈,我要是走了,一家人怎么生活呢?所以我就只能留在上海找工作了。
我那时18岁(1941年),找了一份工作,在青年会图书馆整理图书,但还是负担不了家里6个人。后来我们一起搞音乐的同学们就组成一个乐队,到夜总会去试试看。夜总会老板倒是很欢喜我们,因为我们年轻啊,20岁不到一点,我们一般演奏流行歌曲,还带了两个歌手。那个夜总会叫高士满,英文名是cosmo。那里工资很高,当时人们一般工资才几十块钱,而我是一个月两三百,老板跟我们签了三年合同,我终于能养家了。这个夜总会很高级,原来是上海美国妇女总会(原址在如今的南京西路、成都北路口),后来美国人走了,被买下来做了夜总会。
高士满每天都是高朋满座,很热闹。那里还有个菲律宾乐队,我们是凑凑数的,主要是他们在演奏,那时上海都是菲律宾乐队,搞爵士音乐。我在那里听他们演出,很喜欢,我跟菲律宾乐队一起混了三年,就这样我也学会了爵士乐。
在夜总会过了一年后,我觉得不满足,因为是业余水平,我决定去考音乐学院。1943年我考上音乐学院,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去乐队。我会流行歌曲,又学会了爵士乐,现在又学了古典音乐。经过音乐学院的学习,基本功就比较好了。那时我的老师都是外国人,比如白俄。
我学了三年大提琴之后,战争结束,日本人投降。这时上海有个工部局乐队(当时的租界政府乐队),我们的老师好多都是这个乐队的,每个礼拜都会有一场演出。当时我们一边跟他们学,一边就看他们排练,看他们演出。每天过得很充实。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就接管了工部局乐队。这个乐队原来全是外国人,他们需要一批中国人补充进去,那么我们音乐学院就有12个同学补充进去。我是其中之一,那是1946年。
乐队后来改名上海市政府交响乐团,经常开音乐会,我在上海也有一点小名气了。我白天在乐团,晚上还是在夜总会工作。这时候我父亲回来了,他退休了没工作,全家都依靠我一个人。
百乐门的第一支华人爵士乐队
晚上我们自组的这个乐队是自由职业,并不固定地方。高士满老板换了,我们也走了,后来就到了仙都饭店(现在南京路食品公司六楼),那是家音乐餐厅。
这时候,杰米
上海培养了中国第一支爵士乐队,培养了中国第一批流行爵士乐乐师,郑德仁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一把大提琴,跟随了他60余年……走近郑德仁家,每每能听到里面传出来的钢琴声,那是他的妻子倪琴芳在为钢琴课“备课”。这是一个音乐之家,夫妻二人到老都在享受音乐为他们带来的乐趣和荣耀。
演奏只为稻粱谋
我的父亲是海员,经常出海去国外。我家七个姊妹弟兄,两个姐姐,两个妹妹,两个弟弟。我是广东人,小时候住在虹口,在四川北路那边,那里住着很多广东人。我上的学校也是广东学校,学校气氛很活泼,有很多文艺活动,也搞乐队。我从小就喜爱音乐,我们读小学时就学五线谱了,有了点基础。后来我念的是暨南大学附中,这是个华侨学校,非常活跃。我在中学里学小提琴和小号,学校里有个小乐队,我们一起排练,老师是个音乐教授,他经验很丰富,什么都教。我一开始学的是小号,但我长得矮小,老师就说你不要学小号了,于是我就又学了小提琴。
高中毕业时,本来就要升入暨南大学的,正好碰上太平洋战争爆发。暨南大学是国立大学,要搬到昆明去,加入西南联大。但是我不能去,我爸爸是海员,常年在国外,两个姐姐出嫁后,我是长子,下面还有四个弟妹,还有妈妈,我要是走了,一家人怎么生活呢?所以我就只能留在上海找工作了。
我那时18岁(1941年),找了一份工作,在青年会图书馆整理图书,但还是负担不了家里6个人。后来我们一起搞音乐的同学们就组成一个乐队,到夜总会去试试看。夜总会老板倒是很欢喜我们,因为我们年轻啊,20岁不到一点,我们一般演奏流行歌曲,还带了两个歌手。那个夜总会叫高士满,英文名是cosmo。那里工资很高,当时人们一般工资才几十块钱,而我是一个月两三百,老板跟我们签了三年合同,我终于能养家了。这个夜总会很高级,原来是上海美国妇女总会(原址在如今的南京西路、成都北路口),后来美国人走了,被买下来做了夜总会。
高士满每天都是高朋满座,很热闹。那里还有个菲律宾乐队,我们是凑凑数的,主要是他们在演奏,那时上海都是菲律宾乐队,搞爵士音乐。我在那里听他们演出,很喜欢,我跟菲律宾乐队一起混了三年,就这样我也学会了爵士乐。
在夜总会过了一年后,我觉得不满足,因为是业余水平,我决定去考音乐学院。1943年我考上音乐学院,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去乐队。我会流行歌曲,又学会了爵士乐,现在又学了古典音乐。经过音乐学院的学习,基本功就比较好了。那时我的老师都是外国人,比如白俄。
我学了三年大提琴之后,战争结束,日本人投降。这时上海有个工部局乐队(当时的租界政府乐队),我们的老师好多都是这个乐队的,每个礼拜都会有一场演出。当时我们一边跟他们学,一边就看他们排练,看他们演出。每天过得很充实。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就接管了工部局乐队。这个乐队原来全是外国人,他们需要一批中国人补充进去,那么我们音乐学院就有12个同学补充进去。我是其中之一,那是1946年。
乐队后来改名上海市政府交响乐团,经常开音乐会,我在上海也有一点小名气了。我白天在乐团,晚上还是在夜总会工作。这时候我父亲回来了,他退休了没工作,全家都依靠我一个人。
百乐门的第一支华人爵士乐队
晚上我们自组的这个乐队是自由职业,并不固定地方。高士满老板换了,我们也走了,后来就到了仙都饭店(现在南京路食品公司六楼),那是家音乐餐厅。
这时候,杰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