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尔衮摄政以后,为了巩固摄政王的地位,打击自己主要的政敌豪格,贬抑郑亲王济尔哈朗,拉拢、分化两黄旗大臣,重用同母兄弟,从而使多尔衮达到独断专权的结果。
【关键词】多尔衮;摄政;八旗贵族;变化
一、分化、拉笼两黄旗
多尔衮掌权以后,两黄旗的势力大大下降,为了独揽皇权,就逐步分化和瓦解两黄旗大臣。多尔衮为了巩固摄政王的权威,积极收买拉拢两黄旗大臣,惟有“索尼不附”。
多尔衮成为摄政王之后,对索尼以“赐鞍马”等相利诱,但是“索尼不附”表现了对皇权的衷心。顺治五年三月多尔衮以索尼五年前谋立肃亲王豪格为君一事,将他遣守昭陵。鳌拜战功卓著,但与多尔衮却“意向参差,难以容留”。顺治五年多尔衮以贝子屯齐等讦告鳌拜于崇德八年与图赖等六人谋立肃亲王,私结盟誓,廷议应死,并得旨罚赎。
两黄旗大臣中忠于皇权的人的命运尚且如此,反过来那些买主求荣、背信弃义的人,如谭泰、何洛会等则是加官晋爵,飞黄腾达。
顺治即位后,谭泰便投靠了多尔衮,深为索尼、图赖等正黄旗将领所不满。后来图赖等再度表达义愤,要求必须处罚谭泰,多尔衮遂将其下狱。顺治七年多尔衮又让他当了吏部尚书。在多尔衮摄政时期,何洛会“讦肃亲王与两黄旗大臣扬善、俄莫克图、伊成格、罗硕将谋乱”。他的行为深受多尔衮赏识,赐给籍没俄莫克图、伊成格的家产,授世职二等甲喇章京,特擢为内大臣,成为多尔衮身边的重要人物。
多尔衮就这样采取分化拉拢的手段枝解了顺治帝的基本支持力量两黄旗,将其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凡是依附他的人,便会青云之上,凡是不依附他的人,就会随意降黜,到此时多尔衮掌握了两黄旗和自将的正白旗,权力集于一身,完全控制了朝政。
二 、排挤济尔哈朗
福临即位,两王辅政的格局形成后,辅政初始,就已明显地露出多尔衮揽权、济尔哈朗退让的迹象。顺治元年正月济尔哈朗召集内三院等谕之曰:“嗣后凡各衙门办理事务或有应白于我二王者、或有记档者,皆先启知睿亲王。其坐立班次及行礼仪注,俱照前例行”。同年十月三日,“以摄政王多尔衮功最高”,特命礼部官员为他“建碑纪功”;济尔哈朗被加号为信义辅政叔王,在名分上二人區别显著。
顺治四年正月,有人告发济尔哈朗建王府,其“王殿台基逾制”,又擅用铜狮龟鹤,也超过了他本人的身份。结果多尔衮罚济尔哈朗2000两。顺治五年三月,贝子屯齐、尚善、吞齐喀等揭发郑亲王济尔哈朗在太宗在世时,索尼、图赖等两黄旗大臣谋立豪格为君,结果被多尔衮革去济尔哈朗亲王爵,降为郡王,罚银五千两。
顺治五年多尔衮命济尔哈朗为“定远大将军”,统兵征讨湖广“逆贼”即李自成余部。此次奉命出征,打败了大顺农民军。顺治六年八月,济尔哈朗奉命“班师回京”。当济尔哈朗在顺治七年正月返回北京时,多尔衮没派任何人迎接。同年四月,多尔衮赐凯旋之郑亲王济尔哈朗、郡王勒克德浑等金银有差。他仍然是孤立无援,无权无势。因此多尔衮集大权于一身,以致“关内、关外,咸知有睿王一人。”
三 、迫害政敌 —— 豪格
多尔衮成为摄政王之后,权力更加膨胀。为了树立绝对皇权,多尔衮继续打击异己,而豪格则是多尔衮首当其冲要对付的政敌。
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顺治元年四月他对何洛会、扬善、伊成格、罗硕大发牢骚,发泄对多尔衮的不满。他说:“我未经出痘,今番出征”,摄政王派“我同往,岂非特欲致我于死乎”。豪格还召甲喇章京硕兑,对他说:“尔与固山额真谭泰,郎舅也,尔可说令附我”等等。
豪格散布这些流言蜚语显然不得人心。多尔衮乘势对豪格加以打击。豪格本人也几乎丧命。“诸将请杀虎口(豪格)”,只是由于幼帝福临终日啼哭不食,才得以免死,但受到没收七牛录人员,罚银五千两,废为庶人的重惩。多尔衮为加强中央集权,对豪格的打击并没有结束。不久多尔衮派遣豪格率军进入山东,大获全胜。当阿巴泰接替他,豪格凯旋回京时,却不见郊迎,不获宴劳,不得赏赐,多尔衮对其颇事冷落,有意贬低豪格。
顺治三年三月多尔衮又派遣豪格征张献忠大西军。在四川他连败张献忠领导的大西军。顺治二年多尔衮以豪格出征四川地方全未平定,将希尔艮冒战事隐瞒,显系“旧念未除”。又将“为伊而死”之“罪人”杨善之弟机塞,升为护军统领。“免肃亲死,幽系之,夺其所属人员”,不久死于狱中。多尔衮逼死豪格,顺势将他名下的正蓝旗据为己有。四、重用兄弟 大权独揽
多尔衮在摄政时期,重用同母兄弟阿济格、多铎作为左膀右臂,以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两白旗是多尔衮辅政且掌握皇权的基本力量。
多尔衮摄政以后,视阿济格和多铎为羽翼,委以重任。顺治元年四月多铎和阿济格随同多尔衮率军,由盛京出发,向山海关进军,准备进取中原。此战役中,阿济格率领万骑为左翼,多铎率领万骑为右翼,打败李自成,多铎晋为和硕豫亲王,阿济格晋为和硕英亲王。不久,多尔衮又派出两路清兵,分头追剿大顺农民和进攻南明弘光政权,这两路大军的统帅分别由阿济格和多铎担任。
在崇德八年的皇位争夺战中,多尔衮曾得到其兄弟阿济格和多铎的权力支持,在议立嗣君的会议上,二人“跪劝睿王即帝位,睿王犹豫未允”,虽然以后兄弟三人在个别问题上,出现在过矛盾和分歧,但在重大问题上意见是一致的,都是两白旗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出发点。
清朝建立和全国统一后,他被封为“皇叔父摄政王”和“皇父摄政王”。国家大政,一切事务都被多尔衮所垄断,生杀大权皆操于他一人之手。自加封“皇父”之后,权力达到顶峰,其地位空前巩固。 顺治七年十二月,多尔衮病逝于喀喇城,谥号“成宗义皇帝”。
【参考文献】
[1].《清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M]
[2].《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7月[M]
[3].吴忠匡:《清代满汉名臣列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M]
[4].蒋良骐:《东华录》,中华书局,1980年4月[M]
[6].朱诚如:《清朝通史》(顺治朝),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1月[M]
【关键词】多尔衮;摄政;八旗贵族;变化
一、分化、拉笼两黄旗
多尔衮掌权以后,两黄旗的势力大大下降,为了独揽皇权,就逐步分化和瓦解两黄旗大臣。多尔衮为了巩固摄政王的权威,积极收买拉拢两黄旗大臣,惟有“索尼不附”。
多尔衮成为摄政王之后,对索尼以“赐鞍马”等相利诱,但是“索尼不附”表现了对皇权的衷心。顺治五年三月多尔衮以索尼五年前谋立肃亲王豪格为君一事,将他遣守昭陵。鳌拜战功卓著,但与多尔衮却“意向参差,难以容留”。顺治五年多尔衮以贝子屯齐等讦告鳌拜于崇德八年与图赖等六人谋立肃亲王,私结盟誓,廷议应死,并得旨罚赎。
两黄旗大臣中忠于皇权的人的命运尚且如此,反过来那些买主求荣、背信弃义的人,如谭泰、何洛会等则是加官晋爵,飞黄腾达。
顺治即位后,谭泰便投靠了多尔衮,深为索尼、图赖等正黄旗将领所不满。后来图赖等再度表达义愤,要求必须处罚谭泰,多尔衮遂将其下狱。顺治七年多尔衮又让他当了吏部尚书。在多尔衮摄政时期,何洛会“讦肃亲王与两黄旗大臣扬善、俄莫克图、伊成格、罗硕将谋乱”。他的行为深受多尔衮赏识,赐给籍没俄莫克图、伊成格的家产,授世职二等甲喇章京,特擢为内大臣,成为多尔衮身边的重要人物。
多尔衮就这样采取分化拉拢的手段枝解了顺治帝的基本支持力量两黄旗,将其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凡是依附他的人,便会青云之上,凡是不依附他的人,就会随意降黜,到此时多尔衮掌握了两黄旗和自将的正白旗,权力集于一身,完全控制了朝政。
二 、排挤济尔哈朗
福临即位,两王辅政的格局形成后,辅政初始,就已明显地露出多尔衮揽权、济尔哈朗退让的迹象。顺治元年正月济尔哈朗召集内三院等谕之曰:“嗣后凡各衙门办理事务或有应白于我二王者、或有记档者,皆先启知睿亲王。其坐立班次及行礼仪注,俱照前例行”。同年十月三日,“以摄政王多尔衮功最高”,特命礼部官员为他“建碑纪功”;济尔哈朗被加号为信义辅政叔王,在名分上二人區别显著。
顺治四年正月,有人告发济尔哈朗建王府,其“王殿台基逾制”,又擅用铜狮龟鹤,也超过了他本人的身份。结果多尔衮罚济尔哈朗2000两。顺治五年三月,贝子屯齐、尚善、吞齐喀等揭发郑亲王济尔哈朗在太宗在世时,索尼、图赖等两黄旗大臣谋立豪格为君,结果被多尔衮革去济尔哈朗亲王爵,降为郡王,罚银五千两。
顺治五年多尔衮命济尔哈朗为“定远大将军”,统兵征讨湖广“逆贼”即李自成余部。此次奉命出征,打败了大顺农民军。顺治六年八月,济尔哈朗奉命“班师回京”。当济尔哈朗在顺治七年正月返回北京时,多尔衮没派任何人迎接。同年四月,多尔衮赐凯旋之郑亲王济尔哈朗、郡王勒克德浑等金银有差。他仍然是孤立无援,无权无势。因此多尔衮集大权于一身,以致“关内、关外,咸知有睿王一人。”
三 、迫害政敌 —— 豪格
多尔衮成为摄政王之后,权力更加膨胀。为了树立绝对皇权,多尔衮继续打击异己,而豪格则是多尔衮首当其冲要对付的政敌。
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顺治元年四月他对何洛会、扬善、伊成格、罗硕大发牢骚,发泄对多尔衮的不满。他说:“我未经出痘,今番出征”,摄政王派“我同往,岂非特欲致我于死乎”。豪格还召甲喇章京硕兑,对他说:“尔与固山额真谭泰,郎舅也,尔可说令附我”等等。
豪格散布这些流言蜚语显然不得人心。多尔衮乘势对豪格加以打击。豪格本人也几乎丧命。“诸将请杀虎口(豪格)”,只是由于幼帝福临终日啼哭不食,才得以免死,但受到没收七牛录人员,罚银五千两,废为庶人的重惩。多尔衮为加强中央集权,对豪格的打击并没有结束。不久多尔衮派遣豪格率军进入山东,大获全胜。当阿巴泰接替他,豪格凯旋回京时,却不见郊迎,不获宴劳,不得赏赐,多尔衮对其颇事冷落,有意贬低豪格。
顺治三年三月多尔衮又派遣豪格征张献忠大西军。在四川他连败张献忠领导的大西军。顺治二年多尔衮以豪格出征四川地方全未平定,将希尔艮冒战事隐瞒,显系“旧念未除”。又将“为伊而死”之“罪人”杨善之弟机塞,升为护军统领。“免肃亲死,幽系之,夺其所属人员”,不久死于狱中。多尔衮逼死豪格,顺势将他名下的正蓝旗据为己有。四、重用兄弟 大权独揽
多尔衮在摄政时期,重用同母兄弟阿济格、多铎作为左膀右臂,以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两白旗是多尔衮辅政且掌握皇权的基本力量。
多尔衮摄政以后,视阿济格和多铎为羽翼,委以重任。顺治元年四月多铎和阿济格随同多尔衮率军,由盛京出发,向山海关进军,准备进取中原。此战役中,阿济格率领万骑为左翼,多铎率领万骑为右翼,打败李自成,多铎晋为和硕豫亲王,阿济格晋为和硕英亲王。不久,多尔衮又派出两路清兵,分头追剿大顺农民和进攻南明弘光政权,这两路大军的统帅分别由阿济格和多铎担任。
在崇德八年的皇位争夺战中,多尔衮曾得到其兄弟阿济格和多铎的权力支持,在议立嗣君的会议上,二人“跪劝睿王即帝位,睿王犹豫未允”,虽然以后兄弟三人在个别问题上,出现在过矛盾和分歧,但在重大问题上意见是一致的,都是两白旗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出发点。
清朝建立和全国统一后,他被封为“皇叔父摄政王”和“皇父摄政王”。国家大政,一切事务都被多尔衮所垄断,生杀大权皆操于他一人之手。自加封“皇父”之后,权力达到顶峰,其地位空前巩固。 顺治七年十二月,多尔衮病逝于喀喇城,谥号“成宗义皇帝”。
【参考文献】
[1].《清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M]
[2].《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7月[M]
[3].吴忠匡:《清代满汉名臣列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M]
[4].蒋良骐:《东华录》,中华书局,1980年4月[M]
[6].朱诚如:《清朝通史》(顺治朝),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1月[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