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如何抢抓机遇,开好局起好步?

来源 :产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ue_h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四五”开局之年,四川如何抢抓机遇,开好局起好步?把地理盆地建设成为全国经济“高地”。对此,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做了详细解读。
  打造重要增长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
  2020年以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高频词,高居热度榜。“十四五”开局之年,四川如何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
  彭清华: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开局起步之年和成势见效之年。五年看头年,今年是关键。我们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抓好重点突破、实现成势见效。
  我们把成都、德阳、眉山、资阳4市作为“内圈”,把绵阳、乐山、遂宁、雅安4市作为“外圈”,加快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内圈同城化、全域一体化,充分发挥成都辐射带动作用,打造融合一体、高质量现代化的成都平原经济区,进一步做强发展主干、增强极核带动功能。
  我们抓南北两翼支撑,南翼川南经济区重点是加快推动宜泸沿江协同发展、内自同城化发展,做强产业、交通、教育、医疗等优势领域,打造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北翼川东北经济区重点是促进区域内各城市振兴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动接受成渝经济辐射,融入和配套成渝发展。
  我们抓基础设施建设,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今年上半年将投入使用,加快推进一批铁路建设和高速公路建设,推动川渝重大交通项目出进度、见形象。抓国家和省级新区建设以及毗邻地区合作,加快建设天府新区以及四个省级新区,抓好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川渝高竹新区、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等合作平台建设。
  加快共建西部科学城、西部金融中心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加强民生改善协同,去年川渝已实现95项政府服务事项通办,今年将进一步推动学历公证、失业登记、电子社保卡申领、新生儿入户、结婚登记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通办,解决热点难点民生问题,让双城经济圈建设更好惠及群众。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科教兴川
  在以“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十四五”开局之年四川有何新的考虑和部署?四川如何推进化解工农业领域“卡脖子”问题,有什么“独门绝技”和比较优势?
  彭清华:四川是我国创新版图中的一个重要区块。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多次在川进行重大科研布局,四川拥有132所高等院校、50所央属科研机构、171个国家级创新平台、60多名两院院士,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尤其在空天科技、生命科学、先进核能、电子信息等领域优势突出。四川具备了落实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任务的基础和条件。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全力化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今年要高标准规划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在空天科技、生命科学、先进核能、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组建天府实验室、创建国家实验室。要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支持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成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建设,打造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的技术转移网络。我们还狠抓人才和机制两个关键点,继续推进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打通创新资源流动壁垒,注重培育企业创新能力。
  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作为西部大省,四川将如何找准自己定位,打算在哪些关键节点上进一步发力?
  彭清华:党中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一场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无论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都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一环,也都是我国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部分。
  四川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帶联结点,是我国西向南向开放门户,经济总量接近5万亿元,户籍人口近9100万,常住人口8300余万,市场主体超过680万户,产业门类完备,具有扩大内需的市场腹地、协同开放的区位优势、成链集群的产业基础,有责任有条件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在战略牵引上,我们坚持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在方向路径上,既着力厚植支撑国内大循环的经济腹地优势,又提升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功能;在目标定位上,着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我们将发挥人口和市场规模优势,持续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消费中心,不断释放消费潜力。发挥工业化和城镇化后发优势,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同时还发挥科教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基地。
其他文献
当建筑的建造由科技概念重新定義,将围绕科学生成全新的形式。这里,或是处于现代科技工程领域的前沿,可进行交流学习,接受专业指导的场所;或是以博物馆的方式呈现,展示出城市不断发展的决心。 科技类建筑如同一个巨大的却又满溢实用色彩的现代雕塑,为所在区域增添未来的质感,由知识的底蕴,向着人们无限畅想的“假设”进发。
期刊
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今年以来全球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双跌,诸多经济体的服务贸易出口缩水严重,而7月时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已开始止跌回升,8月份中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3%,比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服务业复苏进程继续加快。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份额,各方在服务贸易领域倾力施为,既要有宽广的大视野,也要有专业的纵深力。  服貿会提振经济复苏  当前,服务业创造了全球经济总量的70%、就
期刊
在依然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与波云诡谲的世界经济环境变幻中,2021年的5G产业踏上了新的征程。这一次,商用进程最快、技术路线趋前、应用业态创新的中国5G不止于再度刷新一组组亮眼的数据,而是在进退有据间更显几分韧性。  一年多以来,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加快5G发展战略布局,发展进程最快的中国5G坐稳世界第一梯队之实,收获足量订单,迎来众多合作伙伴,也不免遭遇种种狙击,“壁垒”与“污蔑”的明枪暗箭似要困住我
期刊
1月5日,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12部门印发了《关于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进一步促进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以及更大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一、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一)释放汽车消费潜力。优化汽车限购措施,各有关城市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城市交通拥堵程度、污染治理目标、交通需求管控效果等,对现行非营运小客车指标摇号、拍卖等制度进行优
期刊
大型赛事是体育健儿的竞技场,是体育品牌的突围盛典,也是文创品牌实现飞跃的大好机会,数量可观、购买力强的赛事周边文创产品是一块味美的蛋糕,有创意者得之。  赛事火了,产品呢?  日前,将于明年8月在成都举办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相关文创产品已经出炉,成都大运会国潮系列时尚挽肩袋、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特别纪念版、成都大运会中性字母笔套装等在成都地标宽窄巷子直播带货,反响良好。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
期刊
重庆和成都共创全新中欧班列品牌  1月1日,中欧班列(成渝)号首列班车从重庆团结村站发出,驶向德国杜伊斯堡。与此同时,从成都发出的班列将行至波兰罗兹。这是一个由重庆和成都共同创立的全新中欧班列品牌,也是全国首个两地合作開行的中欧班列品牌。它翻开了中欧班列发展新篇章,也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新动力。  广州首创开办企业5G智慧优享服务  1月11日,据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该局与广州移动通信有限责
期刊
四川新增8家国家级外贸基地  1月11日,四川省商务厅网站公布,四川新增8家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涉及医药、纺织服装、机电产品、专业化工、新型材料等行业。其中,2020年新认定的有3家,分别是成都国际商贸城功能区、遂宁经开区、广安经开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贡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绵阳市5家老基地顺利通过考评,纳入国家级外贸基地序列。  2021年成都新增商业数量将翻
期刊
互联网医疗是连年持续增长的全球医疗业务中占比颇重的一大领域,众多企业在这个受疫情影响反而加速发展的领域内布局搏杀,竞争激烈程度只增不减,但因市场整体态势向好,各方都对杀出重围保持信心。  乘风政策腾飞  近年来我国关于互联网医疗的相关政策密集出台。2017年,《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支持“电子处方流转院外”,为互联网医生开具电子处方开绿灯;《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放宽医
期刊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将实施9大工程22项重大任务,其中之一是谋划打造新型卫星互联网。这是全国范围内,首次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围。  《方案》明确  探索建设天基智能卫星互联网,拓展“卫星+智慧城市”“卫星+安全服务”等应用服务能力。实施“星河”智能卫星互联网建设重大工程,建设人工智能(AI)卫星总装工厂、地基AI卫星运控网、
期刊
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专家企业家座谈会征求对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纲要意见建议时强调,要着力巩固经济稳定恢复增长的基础,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继续直接面向市场主体发展需求,保持必要合理的财政货币政策力度,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克服困难、增强发展能力;要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