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脑脓肿影像表现的脑膜瘤病例报告及分析

来源 :医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txwd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李某,女,68岁。2011年3月因发热伴头痛入院。在当地市级医院做头颅M R I检查,报告左侧额叶可见直径约16m m稍长T1等T2类圆形病灶,边缘尚光滑,病灶周围可见明显长T1T2水肿信号,增强扫描可见欠均匀环形强化。头颅MR增强扫描显示,左侧额部见一大小为21×20×16 m m环形强化影,病灶中心未强化,病灶周围见长T ;1信号。印象左侧额叶占位性病变,考虑胶质瘤可能性大,转移瘤不能除外。经脱水降颅压,抗感染及补液等治疗,患者病情好转,为明确颅内病变转往北京某著名脑科医院就诊。再次做头颅MRI检查,平扫:左额底可见类圆形等T1、等T2信号占位,边界较清楚,左侧额叶内可见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增强:左额底异常信号可见环形强化,囊壁较厚尚光滑,大小约20×20×15m m ,临近脑膜可见线样强化。诊断:左额底异常信号:1.结核性脑脓肿2.脑脓肿3.转移瘤。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神清语利,双瞳孔左:右=3:3m m,光反应灵敏,粗测双眼视力视野无缺损,眼动充分,面纹对称,粗测听力正常,伸舌居中,四肢感觉正常,肌力级,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共济协调。入院后经左额入路做病变全切除术。术中见病变位于左额底,病变呈实性,色灰白,质地较硬较韧,血供一般,大小约2×3×3c m,病变与脑组织、大脑镰和颅底硬脑膜有粘连,基底位于大脑镰及颅底。术后给予脱水、抗炎、抗癫痫、对症治疗,患者恢复顺利,复查头部MRI呈术后状态,病理报告混合型脑膜瘤伴坏死。患者出院后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复查脑MRI均未见异常。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分析奥美拉唑、西米替丁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取100例应激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用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
目的探究匹多莫德与抗病毒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丰富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手足口病患儿240例,取患儿家属同意后,将患儿随机分为三组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超声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支架分流术(TIPSS)后内支架血流动力学情况及其在随访中的价值.方法2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行TIPSS,术后应用彩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的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3年3期间因病需静脉输液小儿94例,按计划分为2组,每组47例,分别给予其综合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腋下静脉留置针技术在新生儿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80例患儿采用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及时抢救.结果:所有患儿穿刺成功,得到及时救治,痊愈出院.结论:采用腋下静
目的探讨横切口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非脱垂子宫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拟于我院行良性疾病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非脱垂子宫患者88例,按数字随
目的为了增加脊柱损坏患者的早期检出率并防止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探讨和研究螺旋CT和X线检查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抽取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00
加替沙星为人工合成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抗菌谱广,尤其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为验证加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进行临床研究,并与左
目的重新认识早期复极综合症的心电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门(急)诊就诊和健康体检发现的79例早期复极综合症(ERS)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及临床特点。结果79例ERS患者都表
目的探讨梅毒血清学方法筛查血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站2014年4月~8月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1500份,采用TPP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原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