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藏家携未来而来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rish_z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来都知道“后生可畏”,不知不觉,80后、90后新晋藏家也悄然攻城略地,在收藏界逐渐有一方自己的天地。
  业界有位名宿评价这个现象时,曾经说过一句很意味深长的话:“60后、70后藏家普遍比较谨慎,收藏也是由低往高,讲求一个次序;80后、90后藏家则没有任何禁忌或者界限,他们的心是完全打开的,可以一下子直接进入最顶端。”
  他们生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多元的社会属性注定这个收藏群体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他们,大多有能力、有事业、财力雄厚;
  他们,求知欲很强,善于吸收新知识,通常有海外教育背景;
  他们,很有个性,拒绝归类和被标签化;
  他们,从小就接受艺术熏陶,在没有经济压力之下,对艺术的热情更趋于纯粹,功利心逐渐减弱,只为个人审美和兴趣而收藏;
  他们,是最日常的艺术消费者,也是最忠实的艺术参与者,当然也是最积极的艺术推动者……
  尽管是80后、90后新晋藏家,听起来很年轻,但是他们中的不少人已经开始真正的人生沉淀,又通常在一个高起点上,懂得策略性、系统性地为自己构建收藏方向与主题,所以他们的进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让收藏界前辈们吃惊也欣慰。
  拥抱变化,未来已来。他们就是未来。 (菡阁)
  新晋藏家FREESTYLE 董萍
  因为一档《中国有嘻哈》栏目,“freestyle”成为最火爆的年度词语,代表一种自由前卫的表达。毫无疑问,80后、90后新晋藏家已经是一个有着自己freetyle的存在。他们成长在新媒体时代,他们没有思想和观念的负担,他们受过更好的教育。对他们而言,社会更加开放、互联网技术更加发达,有更多的专业艺术机构可以借助。他们站在时代的肩膀上,是时代的宠儿。他们趣味更加当代,他们不屑于用艺术赚钱,他们更愿意用艺术取悦自己。他们起点更高,走得更远,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更重要的是,他们代表未来。
  他们代表未来
  “80后、90后‘新晋藏家’的概念初步可以成立,苗头已经有了,他们是新兴力量,代表未来,虽然这股力量还比较弱小,但不容忽视。可以说新兴买家代表未来,可能很快整个社会的主流审美就是由他们决定。”
  作为大学生(广州)艺博会的掌门人,李峰认为新一代年轻收藏群体的出现,已经势不可挡。他主理的大学生(广州)艺术博览会,主要定位于万元到数万元的艺术品,面对的群体也主要是80后、90后的年轻收藏群体。因而他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这些年轻的艺术爱好者。
  李峰观察到,和以往的藏家相比,新晋藏家在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经济状况上有很大不同,他们对艺术的认知、趣味和审美也和父辈有着非常大的不同。新晋藏家和年轻艺术家基本是同时代的人,在很多方面相近,所以年轻艺术家的创作更容易引起新晋藏家的共鸣。
  已经有十余年历史的广州艺博会,在广东是重要的艺术品交易平台。广州艺博会艺术总监彭文斌,对于80后、90后这一批新收藏群体也有类似的观察。
  实际上,新晋藏家的身份更多元,可能是“富二代”、演艺界年轻明星、年轻的自主创业者、有投资意识的文化精英、鐘情书画的艺术经纪人,以及文化艺术品机构的青年才俊。
  掌握大量数据的彭文斌认为:“新晋藏家们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很多有国外留学生活的经历。从职业上来看,这一批收藏群体有几类人:第一类从事金融和投资行业;第二类是新兴产业创业者;第三类是IT行业从业者;第四类是从事设计、广告、媒体行业,他们对艺术的关注也会非常明显。”
  他们趣味更当代
  显而易见,因为成长环境不同,80后、90后新晋藏家与他们前一代人截然不同,这体现在他们全新的审美和趣味、新的收藏方法及新的收藏门类和藏品。
  “年轻藏家的趣味是可以期许的——他们的趣味一定是越来越好,因为他们的知识背景非常完备,有国际化视野,有健全的知识结构,他们更愿意在精神方面投入开销。相比之下,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则不太愿意为一两万块艺术品买单。”李峰说。
  对于新晋藏家的收藏偏好,李峰的观察是,新兴买家对于油画比国画更有兴趣。他们对于中国画传统趣味不是很感兴趣,但对实验水墨、当代水墨则有很大的兴趣。相比写实主义作品,新买家更喜欢表现主义作品。他们追捧那些画面打破常规,在题材和色彩上追求自我的作品。
  相对于传统艺术,当代艺术往往能吸引更多的新兴藏家。艺博会总监彭文斌在与新晋藏家的接触中,他观察到新兴买家的收藏审美倾向更加注重当代性。相比于60后、70后藏家,他们希望作品更有思想性,更在意作品的表现形式,更注重设计感,更强调个性化,甚至更在意作品新兴的装裱形式。
  “他们可能看不懂传统中国画,或者传统的东西不太好融入他们的生活空间、公共空间。他们可能更加倾向于新水墨或者新工笔,而不是传统的人物花鸟。他们喜欢作品能融入多元的设计元素,更加讲究构成,喜欢艺术品有独特的材料和表现技法,对综合材料的运用也是很关注。对于那些一眼就能看明白的艺术品,他们不是很感兴趣。”彭文斌说。
  陈晓勤,自媒体艺术维C创始人。她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吸引了几十万热爱艺术的80后、90后年轻藏家。从她运营公众号的经验来看,80后、90后新兴藏家的审美趣味就像打怪兽一样在不断进化。她觉得他们学习意愿和能力非常强烈,因此他们不断在提升和改变自己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陈晓勤自身也是一个很好的80后藏家代表。在她收藏起步时期,偏向于同时代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因为她觉得这些作品更能表达她对这个时代的感受。她的收藏兴趣经过治愈系、抽象艺术、新水墨,而现在则比较喜欢艺术家梁铨、周力的作品。假如未来财力允许,她希望收藏徐累、沈勤的作品。
  他们收藏更重个人审美
  所有艺术市场的观察者,几乎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相对老一代藏家而言,年轻的藏家们更热衷于收藏自己真正喜欢的艺术品。他们对收藏的定义,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投资手段,而是更注重收藏给自己带来的精神享受。   实际上,60后、70后的藏家,很大一部分是从投资的角度作收藏,他们可能对作品并没有感觉,他们买回去的作品很大程度可能是被封存起来。而新兴藏家不同,他们对投资的概念也不是非常明确,假如他们不喜欢作品本身,即便有投资收藏的价值,也不会出手。
  如果说真正的收藏,是基于一种对艺术家和艺术品的热爱和认可,艺术品并不会在短期转手交易获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80后、90后尽管年轻,但他们更多是这种真正的收藏家。
  “新晋藏家们喜欢这些作品和艺术家,往往凭借第一直觉收藏。他们愿意和作品进行对话,他们和艺术家之间是对等的。艺术家的创作和观念会激发他们的购买。真正的收藏是上瘾的,他们可能会不停地关注这个艺术家。”彭文斌说。
  根据掌握的数据,彭文斌认为大部分新兴藏家都是根据个人审美来购买艺术品,所以他们的第一选择是个人审美情趣。其次才考虑艺术品增值。而他们之中购买艺术品作为资产配置的群体是少数,占比在20%-30%之间。
  尽管并不注重投资获利,但是80后、90后新晋藏家在收藏上更有规划。新藏家们在—定的时间内持续地、按部就班地构建自己的收藏体系,比如他们会在这两三年内收藏表现艺术,再过两三年收藏抽象艺术等,这说明他们在收藏理念上的提高和成熟。
  他们把艺术用于生活
  对于新晋藏家的特点,大家似乎还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新晋藏家对收藏已经变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需求。他们注重公共空间的美学,喜欢在办公环境、家庭公共空间中,用艺术品来彰显自己的品位和自我性格。
  作为很多80后、90后藏家的艺术顾问,彭文斌常常光顾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空间,他发现这些年轻人,很喜欢在自己的空间中呈现艺术品。新藏家对艺术品的大胆呈现,令人赞叹。假如定期去他们的空间,经常都会有惊喜和意外。
  例如,一位80后地产界的年轻藏家,在他个人的生活空间中挂满了当代艺术品。他会每个季度调整一次艺术品的陈列,他还会根据自己心情选择艺术品。这位新藏家还喜欢在家里开PARTY,他也会根据PARIY主题来调整家里的艺术品陈列。
  再者,一位热衷于收藏的外资公司高管。他在现代办公环境中放置了佛像、书法等艺术品。他的办公室更像一个富有禅意的美学空间。这位藏家希望自己即使是在办公的时候,也能享受艺术生活。
  而最让彭文斌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在微电影和纪录片方面创业的80后藏家,他邀请艺术家为自己的空间量身定制进行设计,用收藏的影像、观念和装置把整个办公空间装饰起来,从而在会客厅里打造了一片莫奈的荷塘——投影在客厅地板上的水是可以流动的,荷花是可以绽放和收拢的,鱼群是可以游动的。
  毕竟,对80后、90后新晋藏家而言,唯一重要的就是,你有freestyle么?
  群像
  中国的收藏家群体正在更新换代。他们有海外经历,有家传出身,他们以自己的艺术眼光、资金实力在收藏界去碰机遇、拼未来。这个不容忽视的新晋群体大多数是80后、90后,但与年龄相比,他们的“新”更体现在收藏中:新的审美趣味、新的收藏方法论、新的运营理念以及新的收藏门类。
  佛像收藏“革新者”詹氏姐弟 雨葭
  詹氏姐弟,即詹文静、詹皇台,出身于收藏世家,继承父辈三十余载收藏经验,成立佛像堂古雕塑馆。发表多篇学术文章,对古代木造像研究起到开拓作用并形成系统,目前已收藏囊括唐宋辽金元明清时期古代木造像数千尊。
  尽管都是80后,“佛像堂”詹氏姐弟——詹文静、詹皇台,却已然是木雕造像领域在国内数一数二的资深藏家。得益于有三十年鉴藏经验的詹父言传身教,佛像已是他们生命里不可或缺的存在。木雕造像本身的历史温度以及所承载的生命力,是打动他们内心的根源。
  到目前为止,詹氏姐弟经手收藏了数千尊古代木造像艺术品。不同于父辈的收藏,詹氏姐弟坚持木造像的学术研究,策划展览,以及佛像艺术在空间中的当代呈现。
  更重学术性收藏
  “父亲请回来的佛像就放在家里,我们从小就看着,感受那种气场,自然而然就懂得了如何辨别新老,好像突然有一天就开窍了。”姐姐詹文静如是说出自身的佛像缘。弟弟詹皇台也觉得,“多年来,关于木造像的知识,我们都是在耳濡目染过程中学到的。身临其中,在古代造像的新老鉴定、特征辨别等方面也就认知更多,从而对造像的解读也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体会。”
  由父亲带领入门,从十年前开始,詹氏姐弟开始全身心投入到木造像的鉴藏事业中。收藏传承于父亲,兄妹俩从小受到熏陶,过眼东西无数,这使得他们有着过硬的实战经验,同时遵循父亲的传统,注重东西稀有性与品位。又因为时代环境的不同,两代人收藏方式却有着极大不同,新一代的有自己的新玩法。
  “父亲早年把全部精力投入在寻找更多更好的藏品,也多有藏品买卖交易。我们对造像有新的解读,包括古代造像的新老鉴定、特征辨别等,我们开始了学术性方面的研究和收藏,会不间断地举办一些展览。我们除了欣赏木雕造像的美,还要了解它的制作工艺以及它背后的文化价值。”詹文静说。
  詹文静认为,做前人没做过的事情,才更有意义。相比其他门类,木雕造像的学术性收藏会更困难一些。一方面,木造像由于历史和材质原因,精品存世量稀缺,因此能接触到木造像的人群基数也就较少;另一方面,国内博物馆的收藏数量不多,比较多的精品木雕造像早年流失到国外,国内寺庙流传下来的极少,有句名言:“无宋木不成馆”,国家博物馆要建立体系必须要花費大额资金去国外收购,所以这很大程度局限了能依据实物去做专项研究,种种原因也导致少有前人相关研究史料可以作为参考,更多的是靠自己平常收藏积累的经验来作考证。
  在弟弟詹皇台看来,木造像的收藏与传承更是要“软硬”结合。“拥有一个门类的藏品只是硬件,如果你说不出它背后的文化、收藏的价值和故事,单纯地买卖硬件,是传承不下去的。近些年,我们结合父辈到现在几十年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一些我们自己关于木造像的研究理论和看法,让这些木造像和它们背后的文化价值、故事结合在一起,并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现代传播方式进行推广,才能让更多人了解、认同和保护这个门类,它们的价值才不会被冷落和埋没。”   玩空间的高手
  詹氏姐弟经营的“佛像堂”隐匿于广州闹市的独栋别墅中。佛像堂陈设着来自不同时空的造像,上至唐辽宋,下至晚清,囊括儒释道三教。踱步细览,尊尊佛像姿态平和,庄严而精美,流转舒缓的古琴声缓缓在耳际淌过,清幽的禅意花艺摆设恰如其分。
  詹父的收藏重点是关注每一尊佛像本身,并没有考虑怎么和环境搭配与陈设。与父辈相比,詹氏姐弟除了研究木造像的文化价值,更欣赏它的美感之融入空间中的呈现。
  佛像堂内的佛像陈列独具匠心,数百尊佛造像陈列错落有致。极具设计感的现代风格空间里,点缀着字画、盆景、古典家具。每层楼采取不同的色调和设计以搭配不同风格特点的木造像。米黄、芥黄、深灰、浅灰,大地色系的背景与佛像的静穆融为一体,灯光投射时,光与影在每一帧眉目的神情和流云般的衣带里起承转合,雕像周身的气度更显栩栩如生。这一切归功于兄妹二人对空间的精心营造,创造出一种简约之美。
  詹皇台是一个玩空间的高手,佛像堂的陈设即是他的杰作。关于佛造像的陈列,他认为不同的空间服务于不同的目的。有信仰需求的人,请佛像回去,陈设的供奉形式感更强一些。佛像放置于公共空间,布局就会干净简洁,每尊佛是空间中的画龙点睛之笔,让整个空间活起来,艺术气息也就会出来了。古代造像也可以像当代艺术一样,作为陈设引发某种氛围。
  融于生活的美感
  置身于佛像堂之中,品位各具特点的雕塑,在各个朝代之间穿梭自如,心随之平息了波澜。尊尊木造像在跨越时空后仍保有历史的温度,衣带间行云流水的线条将造像之美传递得淋漓尽致,木质上刻画的细腻纹理流露出不可名状的意蕴,层叠交错的大漆略显斑驳却仍可窥见当年精湛工艺。
  “佛像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它可以与生活融合在一起。它是美的缩影,完全可以把它当成室内雕塑去陈设,并与屋内家具相呼应,它会散发出自己的气场。每当我看到这些雕塑,感觉整个人都安静了下来。因为木造像是纯手工雕刻而成,具有极大的随机性、不可逆性和不可复制性,所以能够给我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鲜感。”詹文静说。
  詹氏姐弟认为,对木造像的鉴赏,应该从艺术和宗教上双重解读,对宗教的恭敬之心和对工匠的尊敬之态都必不可少。成就一尊造像既少不了雕刻者虔诚的信仰和对佛像的敬畏之心,也少不了雕刻者对造型的严苛要求和精湛细密的工艺。品读一尊造像,若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造像之美,再从多个维度去解读雕刻者想传达出来的意蕴,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姐弟同心同行
  兄妹俩继承了家族收藏的大业,根据性格特点进行分工合作。一个主外,姐姐负责宣传推广方面;一个主内,弟弟擅长于对空间的陈设、藏品的管理等硬件。
  姐弟俩分工搭配,合作默契,性格互补。他们会关注佛像是否传神,关注它的工艺美术高度。如果大家发生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就会重新审视一件藏品,避免了一意孤行。有时候大家都会坚持自己的观点,两个人也会折中处理。
  “木造像不管是从造型、线条风格、材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代,都有各自不同的审美,它的可赏性、可观性,可研究的维度都是非常大的。未来我们希望可以做一些好玩的事情,比如多办一些展览,因为很多人很难有机会看到精美的木造像。木造像是雕塑艺术,取材容易普品量存世很多,精品量却很稀缺,加之千百年来的战乱和保存状况不尽如人意,保存下来的精品更加稀少,这是一种不可复制的美感和形态。”
  大隐隐于市。佛像堂所陈设的佛像,由两代人精心挑选,辗转各地收藏而来,或海外流归,或宫廷遗留、市场拍卖,每一尊都来之不易。它们或曾居庙堂之高,或身藏内室之深,在历经时空流转后,辗转集聚于这一方静室,仍得一番荡气回肠的雅致之味。
  卢骁:影像收藏推动者 雨田
  泰吉轩画廊负责人,他不仅是一位影像收藏者,同时也研究经典大师的历史典故与作品市场,并致力于推动中国的影像收藏。
  80后影像藏家卢骁,在北京专营影像作画廊“泰吉轩”已经十年之久,在中国影像市场的起步阶段,能够如此坚守,卢骁无异于是那个最先试吃螃蟹的人。
  在影像收藏还不为人所知时,卢骁已经收藏了大量经典作品;在国内缺少影像艺术研究时,他已将自己的珍藏捐献给国家美术馆;在国内藏家仍然稀少时,他坚持引进高水准的艺术影像,提升藏家的眼光和格调。
  把世界影像史的经典留在中国
  卢骁经营“泰吉轩”画廊十年之久。学生时代,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的卢骁,就是一个狂热的摄影发烧友,喜欢钻研摄影、观赏画册。在2007年,他偶然看到了著名摄影师约翰塞克斯顿的原作。世界顶级大师的原作,给他很大的震撼,完全不同于以往他在画册中所见。
  约翰塞克斯顿开始,卢骁入手自己的第一件藏品。原本为了更好地收藏,他特意到美术院校学习美术史课程。慢慢地,卢骁理解到,西方艺术史上的经典其实只收藏在西方的博物馆中。而影像史上的大师作品仍未进入西方的博物馆,且价格并不十分昂贵。
  卢骁注重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只要是世界影像史上的名家名作,他都倾力收藏。经过多年收藏累积,他在构建了自己影像藏品完整体系,并把他自己的部分珍藏捐献给了中国美术馆,他希望把世界影像史的经典留在中国。若干年后,外国人要看影像史的经典,就要到中國来。
  以高水准的艺术影像培育藏家
  每天,卢骁都要与时间赛跑,为收集网罗全球顶尖摄影师的作品。他常感叹影像作品虽然价格不高,但到好作品可遇不可求,很多都已经被世界重要美术馆收藏,好作品转瞬即逝,留给他的时间越来越少。
  2013年春节,卢骁前往日本,会见了日本影像大师石元泰博,并与对方谈拢收藏一批他的作品。大年初二会面,初八他回到北京,但到了正月十五,他便收到了石元过世的消息。大师家属发给卢骁一份文件,告知他石元的作品将被捐献给高知县的博物馆,此前谈好的购藏一事也瞬间化为泡影,每每谈起此事,卢骁言语中依旧带着几分遗憾与惋惜。   卢骁还代理国际上一些在世的影像艺术家,循序渐进地培养本土的影像收藏市场。“目前国内影像收藏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还有相当的距离。所以我目前以引进国外优秀的影像艺术家的作品为主,以高水准的作品让藏家跟着学习。
  卢骁认为,即使国际影像大师的作品,也不算很贵,几千美元可以买到国际影像大师的原作,且影像作品还处于价值上升期,大多数中国藏家在权衡后都可以接受。卢骁觉得未来10年摄影藏家的培养期,依旧任重道远。
  影像,是艺术也是生活
  卢骁喜欢静谧、阳光且“正能量”的作品,不太喜欢纪实摄影,但安德烈科特兹的作品除外。他收藏的题材涵盖风景、人体、肖像到景物等,这些作品往往以一种纯粹的美好直抵人心。通过收藏,卢骁掌握了丰富的艺术史知识,也提升了生活品质,他从作品中获得美的启示。他的藏家,也同样有许多人因为影像收藏而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品质。
  几年前,一位藏家从卢骁手中购买了影像作品,回家挂在墙上。收藏规模渐渐扩大,专门购置了柜子。起初被父母不理解为何花大价钱买这些影像作品,后来父母慢慢接受甚至学着欣赏这些摄影作品。有一天,父母主动提出,在家里挂上一幅影像作品了。这位藏家欣喜于艺术对家人的熏陶。这位藏家的小孩也经常光顾他的画廊,感受摄影收藏乐趣。
  经过十年,卢骁在中国培养了越来越多的影像藏家,他的画廊“泰吉轩”的运营也逐渐收支平衡,但他并不急于扩张自己的经营。对卢骁而言,藏家的成长才是他走下去的最大动力。
  周俭:90后古物猎人 刘星辰
  高古陶瓷、金器藏家,一个“90后”,互联网从业者。
  周俭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身份,一个是“90后”互联网人,另一个是高古陶瓷、金器藏家。从他略带酷感的外表中,完全看不出他竟然对老东西抱有浓厚的兴趣。
  八年前,他从工地上收集的一小袋“古陶瓷片”被古董商以350元买走,他的收藏爱好就一发不可收拾,从收藏古瓷到金器,他在心中已经开始策划未来两年将要做一个金器展,通过展品展示宋代女性生活的细节,感受那个时代的美丽与哀愁。周俭,一个90后“古物猎人”,通过收藏修炼心性,沉淀智慧。
  古陶瓷片开启收藏
  周俭是“90后”这一辈中比较资深的藏家。2005年央视节目《百家讲坛》风靡全国,马未都先生所主讲家具和陶瓷节目,让14岁的周俭从此对古玩兴趣产生了兴趣。加之他的学校在湖南长沙“清水堂”古玩街附近,每天上下学时总会路过,耳濡目染不少东西。之后,周俭开始看书研究这些古董,兴趣日渐浓厚。
  2009年,湖南城市改造,大规模修建地铁。那时周俭在“猫扑”论坛上加了一个古玩爱好者QQ群,他从群主那里听说地铁工地上有一些瓷片,周俭去工地上收集了一袋子20余片古瓷片。就在第二天,一个古董商找到周俭愿意以350元交易这些瓷片,这成为周俭通过收藏赚到的“第一桶金”。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周俭觉察到这些不起眼的老东西,其实有着隐秘的价值,而收藏可以发现它们的价值。
  这些老瓷片带周俭走进了收藏。这看似偶然,其实是兴趣、好奇和自我学习的必然。和大多数人所认为的“收藏是有钱人的游戏,离自己很远”不同,周俭认为任何一种市场都会有空白区和机遇的存在,但前提是你要花心思、肯实践。机遇留给有准备的人,社会也是公平流动的。
  升级收藏金器
  大学毕业后,周俭进入文化互联网行业。已经通过收藏高古陶瓷颇有底气的他,201 5年底开始收藏金银器。因为高古陶瓷的价格已经不低,市场趋于饱和,陶瓷他已经买不动了。他偶然接触到金器,发现金器是相对冷门的项目,品相精美好看,价位自己也可以接受。
  周俭收藏的第一个金器是一对宋代的镂空錾刻凤凰耳环,他自信地说,这是目前他所接触到的品相最好的一对耳环。2016年夏天,周俭开始大量收藏金器首饰,到目前他所收藏的宋元明金器已有40件左右,数量上宋明各占一半,但宋代金器的价值远大于明代。
  尽管入手收藏金器仅仅一年,周俭已经颇有研究。他说,金器主要分为首饰和器皿两大类,器皿相对较少。宋代的金器有一定的存世数量,品类多样,做工精细,加之当时开放的社会环境和流动性的通畅,龙凤题材较多,这是后代不多见的。相比之下,明代的这种情况就少见了。宋代的金器很细致,没有土豪气,表现有张力,錾刻工立体。另外,金器不似陶瓷,仿制非常困难,因为古代的手工錾刻难以复制。
  談到金器的价格,周俭说金器比较稳定,近两年基本波动不大。收藏金器一般以克为计价单位,宋代素工的金器一般每克700元,普通做工的每克1000-1500元不等。周俭目前所接触到的最贵的价格是每克1万元。收藏购买金器要从做工、稀缺性、品相、成色等方面综合考量。
  目前国内金器的藏家不多,以江浙地区藏家为主,这也是历史原因造成,因为江浙地区的宋元明墓较多。国外的大收藏家手中都会有金器收藏,但成系列者暂时没有。苏富比曾经举行过一次金器专场,但之后就再也没有同样的专场出现过。
  周俭说,收藏金器可以获得探究的乐趣和成就感。金器形制大大小小,式样多种多样,很多都是书里没有看到过的生货。例如2017年他在甘肃博物馆见到了一个元代墓出土的葫芦耳环,墓中其他器物都定位元代,而单就这一耳环定位明代。这种缺少文献参考难以准确定位的情况,周俭遇到过多次。
  实际上,葫芦题材的金器,从唐代至明代各朝都有制造,但金器方面的书大多都把葫芦耳环定为明代。但周俭依据出土资料和博物馆资料,并且请教了一些古玩行的前辈,发现这次确实是博物馆的失误了。周俭觉得,小小的金器收藏,可以填补自己很多认知上的空白。
  收藏带来多重快乐
  周俭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很阳光的90后大男孩,如果不深入聊天,你绝对想不到他有这么多收藏。这个“90后”在和古董结缘后,成为一个年轻的“古物猎人”。
  收藏首先带给周俭很多快乐,让他乐此不疲,“让快乐会更快乐,让不快乐会变快乐”。在快乐之余,收藏还会让他静下来。周俭以前是体育特长生,性格比较急躁,经由收藏,他心态变得平和了许多。他觉得收藏确实会修炼一个人的心性。   周俭说,信息时代带给收藏很多便利。互联网可以让人快速获取知识,就算相隔千里万里,通过微信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身处信息时代,老一辈藏家们踏实的作风依旧值得学习,行业内的规矩也必须遵守。
  周俭收藏金器,并没有太多考虑经济价值,能打动他的东西他就会购藏。他和同好者相约,再收藏两年,共同做一个金器展览,展示宋代女性生活题材。
  尽管还是一个年轻的90后,周俭却阅历丰厚。古董启发周俭:人终究是渺小的,不论何种年龄段都要时刻保持谦和的心态,这是任何时代都不会变的精神内核,也是收藏的魅力。
  王增业:设计跨界者 易隶
  西南少数民族服饰收藏、研究者;独立民艺观察者、民艺转化提倡者。致力于挖掘、整理、研究中国传统器物之审美,并加以传播。在探寻传统手工艺的延续同时,推动传统审美的当代设计应用,使其符合当代实用及美学标准,促进其市场化。
  王增业过去在互联网行业从事设计工作。从2005年至今,王增业开始致力于考察、收藏并整理研究西南少数民族服饰,至今已经收集传统织、绣、染藏品数千件。十多年前,在他刚开始收藏西南少数民族服饰时,这还是一个没有什么升值潜力的“冷门”,十多年后,这些藏品已经升值数倍,成为一物难求的“热门”。
  和很多藏家不同,跨界收藏者王增业的收藏是为了研究,为了提取传统中的经典,为了将传统与现代发生连接,为了创造属于中国人的日用之美。他抛开了收藏界的一些所谓“标准”,拒绝跟随大潮流,坚持用自己的学术眼光进行收藏。
  发现资料中的错误
  在走进王增业的工作室,极具理工男的特色,一目了然,除了标配的桌椅空调和摄影器材,尽是堆叠的藏品和书籍。王增业的收藏,要从大学时代说起。当时他在长沙读设计专业,一直在寻找设计中应该具备的核心要素。偶然的一次机会,到湘西地区的同学家里做客,少数民族的服饰让在中原地区长大的王增业觉得眼前一亮,就是这样的不一样,开始了接触西南少数民族服饰。
  西南地区多山,相对封闭,能够阻挡部分外来文化的冲击,遗存了大量古时中国的审美符号,同时又在历代传承中凝聚着手艺人的情感与智慧,很多纹样从古流传至今,意味深长。这样原生态又有生活气息的藏品,对于学设计出身的王增业来说,无疑是瑰宝。
  早期入门收藏,王增业碰壁颇多。大学期间,抱着对学术的敬仰,王增业寻找了与西南少数民族服饰相关的书籍,或是去博物馆细看藏品,他逐渐发现,可读又可靠的数据很稀缺。比如说,很多书里提到蜡染的灵魂是“冰纹”,当他真正收集到很多蜡染物件的时候,才发现多数类型在制作时其实要避免冰紋,出现冰纹,其实是说明涂蜡不匀、手艺不精。
  类似这样的谬传,如果只是看书或者道听途说,没有真正实地考察接触过实物,是很难发现的。为了能充分收集一手资料,王增业亲自走进了当地寻找实物。尽管前期他也收了一些不对的东西,但也是在不断的研究中,学会了选择和判断,慢慢走上了学术型的收藏道路。
  王增业的藏品,以清代至民国时期的织绣染藏品为主,历经近两百年。很多藏品是在一个家族里经过了四五代的传承,幸运地被保留下来。在王增业看来,宫廷制下的产物,虽然用料做工实属上等,但经过层层筛选与标准严格限定后,手工艺人的创造受到了局限,即使是手工生产制作出来的东西,也仿佛一个模子刻出的饼,生命力犹如终止。
  在王增业的公众号里一篇“壮族拼布被面之韵”的文章中,王增业曾写道:传统拼布是时间的一种艺术,一气呵成不了。有时候,一代人完不成的物件也会由下一代人接着完成,便也会在同一被面上出现两种风格,这也是生活的印记。
  2015年,王增业连同壮族设计师清穗、著名壮族摄影师梁汉昌发起,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百衲——壮族拼布被面展》,展出精选的26件珍贵的壮族传统手工拼布被面,主要来自广西天峨和南丹的壮族家庭,时间跨度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将传统与当下连接
  对于很多收藏的人来说,藏品的品相尤为重要。相同的两个物件,一件保存完好,一件略有瑕疵,价格与升值空间将相去甚远。有瑕疵的老物件往往不是收藏界的宠儿。但对王增业来讲,每一件都具有收藏或研究价值。
  王增业的收藏品涉及各类纺织品,尤其青睐挑花、蜡染、拼布三大工艺类型,甚至包括有几十年历史的棉线、麻线。他的收藏重点,在对于藏品进行审美、纹样、工艺的层层研究。通过实物、历史等多层面分析,对传统织绣染的审美脉络进行梳理。他的研究基于大量的藏品,建立纹样数据库与传统配色数据库,并在编写相关设计教材。
  入手收藏十二年以来,王增业已经收藏了数千件藏品,却未出手过。对王增业而言,收藏的目的不是投资,而是为了借由藏品探究审美内在规律。他不希望这些藏品最终的归宿,仅仅是成为博物馆里供人们观赏的一件文物,而是与当下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关系。
  实际上,王增业一直在思考如何将传统与当下连接。他认为时代迅速改变,但风格永存。
  王增业一直保持对于当下的批判,他认为目前有形式和内涵都十分明确的“日式风格”,让人一望即知这是一件日本风格的设计品。相较于日式风格,中式风格却面临着风格界限模糊的现状。王增业认为,只有充分剖析与研究过中国传统物件形式的内在,才能找到内在的规律性,从而转化成当代的“中国风格”。这些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织染绣的藏品中,如同记录中国传统美学的档案,值得他深入研究。
  将藏品进行多领域跨界
  从2015年“郑州国际手工展”特邀展览开始,王增业不断受到很多展览、沙龙与演讲的邀约,他会在展出自己收藏的同时,基于自己对藏品的研究,分享他对中国美学的新发现。
  王增业现在的梦想仍然是做设计,他的初衷始终没变。他从设计师跨界到民族服饰收藏家,实则是从设计工作者转身为设计研究者。大学时,他认为设计汽车这种大型产品,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而在持续的收藏中,他觉得设计大众每天都能用到的小物,才是更有意义的事情。   从自己的收藏和对藏品的研究出发,王增业有很多计划正在展开。他希望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织染绣方面的博物馆,研究如挖掘和保护传统。他希望联合设计师、高校、学者等社会资源,进行多元融合设计;他希望将对传统的研究成果进行产品的转化,开发出适合当下人们生活的物品……他希望他所收藏的藏品,可以成为设计研究的核心发动机。
  他的步调走得更缓而不急,他在思考何谓“自然”的设计?人们都喜欢“自然”,自然是什么?怎样的器物应该是具备“自然”精神的?而怎样的器物可以以自然的状态呈现出中国的美。
  好物
  这些新生代的收藏家讲究个性,追求品质,不随波逐流,收藏取向也更任性,更自由,只为个人审美和喜好而藏。他们勇于接受新事物,表达着这个时代的新共识和新需要。这也促成了市场的包容性,一批极具个性化的新藏品在兴起,并成为当今社会另一番收藏新风尚。
  只为个人趣味买单
  这些充满个人好恶与趣味的收藏品,在拍卖场上并非主流拍品,多收集于民间、古玩市场,甚至旧物店中。但它们却与收藏者个人的生活、情感、记忆交织在一起。越来越多新生代的藏家们,愿意为自己的好恶买单。
  电影道具
  近年来,电影道具和周边产品的收藏魅力日益彰显,越来越多的电影道具和周边产品频现国际拍卖行并拍出高价。例如2016年在《星球大战7》正式公映前,苏富比拍卖行与著名日本设计师Nigo联手推出了首个《星球大战》电影珍藏品拍卖专场,包括“黑武士”头盔复制品、亲笔签名光剑、经典电影海报等,最终成交额达5022万美元。另外,类似的《变形金刚》《碟中谍》《007》等经典系列电影都拥有一大批粉丝,其道具和周边衍生品都日渐成为影迷争先收藏的“古董”。
  电影道具和周边商品收藏热的兴起,反映的不仅仅是藏家对电影的喜爱,更重要的是这些藏品寄托了影迷对那个时代的念想与眷恋。在海外,影视道具收藏已发展得比较成熟,不仅品种丰富,品质也很高,除了道具、手稿等外,各种衍生品也琳琅满目,而且制作精美,还有限量版的衍生品可供收藏。在国内,一些制作精美的国产影视道具也在收藏界掀起了不小的热潮。不可否认,一部成功的影视应会带动相应的受众群体去购买或收藏衍生产品。
  陶瓷娃娃
  李晨求婚用的定制版娃娃,让俄罗斯裔的加拿大艺术家Marina火了一把,但在艺术圈却已不是新鲜物了。这个艺术家在6岁时因为看到泰坦尼克号沉船上的一个瓷娃娃,经受了半个世纪的侵蚀都没有改变,就立志要做世界上最美的陶瓷娃娃。其创立的玩偶奢侈品牌Enchanted Doll,以制作精良的瓷玩偶聞名,光是皮肤就需要烧制10多次,衣饰不仅都是手工定制,并且所使用的材料、金银绸缎都是真品。价格从几千、上万到几十万、上百万不等。其实很多玩偶艺术家,包括中国本土的艺术家们的作品都很抢手,例如孙东旭。两年前她的作品都处于等半年的状态,如今所有预定的娃娃都要排到明年去了。
  “新艺术运动”时期饰品
  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后,东方丝绸开始在欧洲流行。丝绸图案自由、随意、优雅、富有变化的装饰特点迎合了当时欧洲对浓郁东方情调的追求,因而形成了早期的新艺术风格。“新艺术运动”(Art Nouveou)约从1880年到1910年,是一场跨越近30年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的运动。那个时期倡导并开创全新的自然风格,经常以花卉和昆虫为题材,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和有机形态;装饰上同时受东方风格影响,尤其是日本江户时期的装饰风格与浮世绘的影响,很多亚洲格的主题出现,新艺术运动,An的另一主要特征,强调手工艺。此件购于法国巴黎拍卖行的铜鎏金首饰盒(1880-1900年),极具新艺术运动时期的特点。首饰盒上竹子与小鸟雕刻的元素结合,突显当时的自然风格,并显露出东方风格;从各处细节的讲究可以看出,盒盖四边手工篆刻了花卉纹饰,由于手工制作的原因,盒盖与盒身之间只有一种盖法才可完全吻合。全铜制作,表面鎏金为纯金,内衬丝绒保存完好,堪称同时期罕见的顶尖作品。
  中式盆景
  盆景的收藏过程,也是不断栽培、护理盆中植物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收藏。因而,盆景不仅可以装点、美化居室,它与收藏者之间的互动,也增添了无穷收藏趣味。
  盆景一般分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常用的植物有榕树、榆树、松树、柏树、九里香等,树龄越老、养护得越好的植物本身就价值不菲,但它不能被简单概括为植物栽培,其核心是盆景呈现的艺术性,即景、盆、几(架)几个不可或缺部分的恰当配合,它们之间需要相互联系、映衬,形成统一的视觉整体,营造出一定的艺术意境。
  盆景的收藏,需要有露天场地,具备良好的通风和日照条件;收藏者需要花费不少精力和时间护理盆景,浇水、施肥、除虫、翻盆、遮阴等,不得怠慢;需要一定的艺术修养,收藏者需要具备生物、艺术等方面综合知识。不管什么盆景,只要有生命它就会生长变化,要经常修剪攀扎。如果不常整理,几年后就会变得面目全非,价值也会一落千丈。
  老建筑构件
  这件悬于广州藏家施政先生“大干云集”文化会所之物,是古建筑上的牛角,主要悬于走廊之上,客人必由此牛角下经过而登堂入室。此物木质为香樟,共八件,二侧构图由花卉图案装饰,刀法精湛,构图严谨且优美,寓意如花的日子。牛角向下的一面,其中四块上,每块分别刻有福、禄、寿、喜四字。另四块,每块刻花一朵。刻意经过此阶而入,必福禄寿喜临头,还有锦上添花之意。
  这些老建筑的构建上,图案总有许多寓意,把人们对生活的憧憬、民间的故事,都刻画于木板之上。收藏家施政先生,热衷于收藏民间建筑物上的构件以及老家具,目前已经收藏百余件,用于自己的生活空间和会所之中。这种收藏情结缘自他从童年生活在恬静如画的山村。从对这些老物件的凝视中,他仿佛见到早已仙逝的长辈乡亲,老物件成为他怀念已逝的亲人与美好故乡的信物。   连环画
  《阿Q正传》是赵延年木刻连环画代表作之一。他用犀利的刀法、夸张的造型和强烈的黑白对照,将小说中的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把小说中主人公那种狭隘、愚昧、落后、麻木、可悲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让鲁迅塑造的灵魂在其墨色刀刻中缓缓复活,具有高度的时代特征和艺术境界。
  连环画是一种扎根在老百姓心底的收藏门类,特别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人的共同记忆。那时候以中国传统历史故事为题材的连环画有《水浒传》《东郭先生》《十五贯》等。可以说,连环画是一种用造型来展现绘画技巧,以文字说明讲述故事发展始末的美学艺术。
  旧物仓
  每个年代的人回忆起小时候的生活,总会想起家里曾经用过的物件:20世纪50年代的自行车、60年代的缝纫机、70年代的收音机、80年代的铁皮玩具……随着时代的变迁,家里的用品总被新物件所取代。当在博物馆、文化遗产基地看到老房子里的花地砖、电视机,照片里的小木马、三轮自行车,又不禁想起那些曾经,伴随着无奈的感慨,总是会说“都丢了”。
  然而,有一个叫“旧物仓”的地方,总是不停地捡这些人们丢掉的“破烂”,堆积成仓后,重建了一个“旧物仓”:旧物成为了可以做展览的展品,老花砖拼成了咖啡馆的墙身,曾经的桌椅板凳又可以被喝咖啡吃蛋糕的客人使用,挂满了旧食器的中古厨房,盛饭上菜的都是老碗碟,装不下太多行李的老皮箱、凸肚老式电视机、已经生锈的月饼铁盒,大大小小承载着家庭记忆的旧物件,都被重新载入了新的场景。
  数字艺术
  与传统架上艺术相比,数字艺术是一种跨学科、跨媒介的实验艺术,具有更多元的形态和想象空间。它以数码技术为基点,兼容了摄影、录像、视频、声音、装置、互动等综合手段和材料进行创作,形成独特的艺术场域效应,已经在不经意中深入到当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中去了。西方和欧洲的美术馆、艺术机构、收藏家对于数码绘画艺术收藏已不鲜见,部分作品在艺博会和拍卖会上创出惊人价格。
  随着数字艺术家阵容的日渐强大,也吸引了一群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年轻藏家,他们对观念性强或前卫的艺术作品接受度会更高。近年来我国大量数字艺术家亮相国际艺坛,其杰出的创作成果也开始受到国外博物馆和重要收藏家的青睐,比如知名的数字艺术家繆晓春、冯梦波、曹斐、卜桦、徐文恺、胡介鸣、崔岫闻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数字艺术在我国已经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各大艺术院校纷纷成立相关教学机构,国家也将数字艺术作为重要文化产业予以大力支持。对于具有独特眼光的收藏家来说,或许投资收藏数字艺术品是一个前瞻性的举措。
  艺术玩偶
  这只著名的艺术玩偶是2007年底,日本艺术家奈良美智与中国香港How2work合作限量生产的300只SleeplessNight(Sitting)人偶雕塑,以7500港元在一周内销售一空,一年不到便升值了十多倍。至2016年的巴黎苏富比拍卖会中更以37.5万港元的价格售出。
  这里说的艺术玩偶,不是平常的儿童玩具,而是备受全球潮流艺术爱好者疯狂的Art Toy,这些玩偶限定发行,跻身苏富比艺术品拍卖,是一尊尊当世珍藏的塑料雕塑作品,他们都出身自潮流或艺术界的当红艺术家:村上隆、KAWS、奈良美智、Michael Lau、Ron English、Kathie Olivas、Gary Baseman……在这个意义上,玩偶是艺术品的代名词,是艺术家的跨界衍生品,是当代潮流艺术的另类藏品。
  近两年艺术玩偶的收藏圈突然火了起来,受到很多年轻藏家的追捧,价格也随之被抬高很多,经常新产品一出就被一抢而空,想买到一手正版的玩偶是越来越难了。玩偶市场的未来发展很被业内人士所看好,尤其那些全球知名的艺术家的作品,如Gary Basman、KAWS等人的作品都被列为升值大户。
  觉察
  作为艺术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拍卖市场对于藏家的变化拥有着最敏锐的嗅觉。很多国际一线拍行早就开始对新晋藏家下功夫研究和开发。随着80后、90后新晋收藏群体的壮大和收藏品位的变化,他们会否开启一个新的艺术品拍卖时代?
  日渐改变拍场格局的新力量 雨田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拍卖市场的风向似乎又到了一个新旧交替的转折点。从50后、60后过渡到70后、80后,现在甚至出现了90后藏家进入拍场参与拍卖的情形。年轻藏家群体的加入无疑为拍卖行业注入了更多的新生力量。
  但就金字塔顶端的藏家而言,这股新生力量已经悄悄地改变着国内的收藏格局。2016年美国《ARTnews》杂志公布的“顶级藏家200强”名单中,上榜的中国藏家有陈泰铭、郑志刚、王健林、刘家明、刘銮雄、陆寻、刘益谦和王薇夫妇以及乔志兵共8位中国藏家(族)。其中,陈泰铭、王健林、刘銮雄为50后,刘益谦、乔志兵为60后,郑志刚、陆寻为80后,从年龄分布来说,中国艺术品藏家群体已经出现了新的趋势。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魏蔚就曾表示:“我过去两三年见到了很多新面孔,他们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其中很多都是富二代,对艺术品的热情普遍很高。”
  新老藏家的交替,是艺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我们不必局限地关注80后、90后藏家这一群体本身,他们引起的收藏群体层次性和收藏方向的多元化才是最值得关注的。除了书画、瓷器这些传统板块他们广泛参与外,当代艺术更是日渐成为80后、90后藏家发力的板块。
  Q&A
  华艺国际拍卖现当代艺术部的李卉仟如,长期接触80后、90后藏家的她,对于这个群体感触颇深。被问及这一群体在拍卖市场上的表现,李卉仟如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收藏·拍卖》:在你了解的80后、90后新晋藏家中,他们在审美趣味、收藏方向上有哪些新的特点?
  李卉仟如:首先,80后、90后藏家的受教育程度、范围相比他们的父辈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拓宽,这得益于普遍的海外学习经历,他们对源于西方的各种艺术形式的接受程度更高。因而,艺术收藏对他们而言,已经变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需求,这一点从很多方面都能看出来,包括他们对身边各类事物的外观、设计都有所要求,审美水平的确向前跨进了一大步。
  概括来说,80后、90后藏家最大的特点是:他们更热衷于收藏自己真正喜欢的艺术品,这一点非常难得。即他们对收藏的定义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投资手段,而是更注重收藏带来的精神享受。
  至于收藏的方向,80后、90后藏家往往更青睐表现艺术、抽象艺术和新媒体艺术等,他们的收藏趣味更为多元化,喜不喜欢对他们来说是首要的,不会拘泥于哪位艺术家、哪种艺术形式,甚至很多连拍卖行都不熟悉的艺术家作品,只要他们喜欢,也会欣然接受。
  《收藏·拍卖》:80后、90后新晋藏家进军拍场无疑让收藏市场更多元化,目前他们的市场表现如何,在哪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李卉仟如:在拍卖市场,单从当代艺术收藏这个板块来讲,80后、90后占30;‘左右。但就目前整体而言,藏家群体虽然在更新换代,尚不足以撼动国内艺术市场的力量格局。新一代的藏家或许已经逐步进入了市场,但他们手中可支配的收藏资本,并不能与老一辈的藏家所匹敌。那些破纪录的拍品,买主仍然是大家熟悉的王健林、刘益谦等。另外,新一代藏家倾向的现当代艺术,更多是出自爱好和增值。或许,当这一代藏家接过财富的接力棒时,艺术品拍卖市场自然就会愈加成熟和多元了。
  《收藏·拍卖》:今后,你认为拍卖行将会在拍品征集和专场设置方面如何应对这些新晋藏家的收藏需求?
  李卉仟如:这一点应从两个方面来讲。首先,我们更关注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这些艺术家也希望在市场上有更好的表现。同时,年龄上的接近也让他们的作品更适合80后、90后藏家,更能引起他们在情感上的共鸣。
  另一方面,对于已成名的一些当代艺术家,诸如早年的“四天王”(张晓刚、岳敏君、方力钧、王广义),80后、90后藏家喜欢的也会收藏,所以在某种程度上80后、90后藏家整体拓宽了当代艺术板块的收藏范围。
  此外,80后、90后藏家在收藏上更有规划,他们会在—定的时间内持续地、按部就班地构建自己的收藏体系,比如他们会在这两三年内收藏表现艺术,再过两三年收藏抽象艺术等,这样的做法也表明他们在收藏理念上的提高和成熟。
其他文献
了解艺术博览会的人可能会知道,广州艺博会是中国最早举办的艺术博览会,然而其定位模糊和形象低端却直为业内所诟病。随着北京、上海艺博会的发展以及香港艺博会的异军突起,广州艺博会想跻身名副其实的“中国三大国际艺术博览会之一”,似乎并不容易。  毗邻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根植于藏富于民的珠三角地区,广州艺博会选择了一条“艺术品普及消费”之路。随着中国艺术博览会行业整体水准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
期刊
有一句话是怎么说的?“活在哪里都是活在时间里”。  明明是一句废话,却挺耐人寻味。  这句式套在收藏上,不妨说,收藏什么都是收藏时间。收藏品承载着远古的历史和文化,收藏品的价值除了艺术性,还有历史所赋予的深厚的文化积淀;收藏这一行为,缘于我们对于逝去的时光的留恋和回忆……一件流传有序的古画,印满了历代藏家的印章、题跋,传承至今,画面恐怕已经模糊,色彩也已黯淡,可是我们仿佛依然能够感受到前辈的体温、
期刊
2015年10月30日,南京博物院与陕西博物院,两馆联袂策划举办了“南腔北调”传统戏曲艺术展。江苏被公认为中国南戏的主要发祥地,南京博物院当是江南历代戏曲文物的收藏重地,山西是中国戏曲的重要发祥地,在金元时期见证了北方戏曲的辉煌,享有“戏曲摇篮”的美誉。两大博物馆一南一北,接江南水乡之软糯声腔与中原黄河之金石曲调,映射中国戏曲之漫漫历史时光。让观者得以在南戏北曲的交响中,走进传统的精神世界,倾听祖
期刊
曾经长久凝望过一幅漆画里的星空,而且有一种被吸入黑洞无法自拔的沉迷感,当时的想法是,确实再无一种媒介可以在虚与实中如此完美地反映皎皎银汉了……  当然,也再无一种媒介可以如此苛刻地需要现场亲临,其他方式不足以需要视觉如此高度而又细微的敏感。  但是这样的媒介,已经不是在印象中的传统漆艺了——完全来自千年前从战国时代就已经繁衍,直到汉代就进入中国美学巅峰,一直存活到现代从无断层的技艺活化石。而这活化
期刊
漆画,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绘画品类,经历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成长方式。最早的漆画附属于古代漆器上,而真正意义上的漆画从上世纪60年代初始到80年代第六届全国美展才成为独立画种,至今不过50余载。在当代艺术多元化观念的感召下,漆画从一开始的崇尚装饰,到现在的多元化面貌,中国漆画的发展正由几代漆画人的不懈努力和勇于探索,不断向前推进。  脱胎于漆艺  中国漆画脱胎于中国漆器工艺,可以说是一脉相承。从漆工艺
期刊
壹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  2017年12月17日晚,备受关注的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在北京保利夜场以4.5亿元起拍,引发买家激烈争夺,经过20多分钟的角逐,数十轮的竞价,最终以8.1亿元落槌,9.315亿元成交,打破世界最贵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纪录,也是首件成功迈入1亿美元俱乐部的中国艺术品。根据全球艺术市场信息网Artprice年年初发布的排名,齐白石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中国艺术家之一。齐白石在
期刊
时序,展现当代漆艺的古今之变  由湖北美术馆、湖北省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大漆世界:时序——2016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于2016年9月9日在湖北美术馆正式开幕。本次展览由皮道坚、冀少峰、方勤联合策展,共邀请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美国、越南8个国家105位艺术家参展,展出作品近200件,可以说是一场国际性、高水准的漆艺盛宴。  本届展览着眼于“时间”的概念,将时间维度与时间品位方式
期刊
2015年注定对于每个人都是难忘的。股市海啸、房产低迷、人民币汇率指数出台……人们还没从日常投资与金融理念的裂变中回过神来,北京的艺术盛宴作为吸引投资渠道稀少的国人,仍成为大家重要探讨的热门领域。  “艺术北京”,仍是鲜活一员  提到北京的艺博会,人们是无法回避“艺术北京”这个历时十年的本土艺术博览会。如今,它在亚洲地区与其他博览形成强有力的竞争抗衡,可以说是北京地区最接地气的博览会、参与画廊最多
期刊
“山水”与其说是中国传统古典文化中文人寄情庙堂之外的一种抒情场所,不如说它更是一种传递人与世俗之外精神世界沟通的客体存在。9月3日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开幕的15位艺术家群展“山水间”,就探讨了在当代语境下,每个艺术家对“山水”的不同理解。当代艺术家理解山水,不仅要在空间的物理概念上寻找过去的“山水”。也需要跨越时间的深度,在历史的背景下建构属于当下的“山水”之境。  此次展览囊括了不同年龄段的艺术家和
期刊
入秋开始天干物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把画家谢晓冰位于番禺新造镇思贤村鱼塘上的一间工作室化为灰烬。据新快报报道,起火原因不得而知,画家声称被烧毁的百余件艺术品价值达数百万元。  火灾是全球公认对艺术品资产安全威胁最严重的三大风险因素之一,其危害程度仅次于盗窃和运输装卸。这起事故虽不排除有人为纵火的可能,但它给当事人造成的巨额损失,仍激起了业内对这类新兴资产安全的反思。  有人说,假使当事人给自己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