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剧: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路径

来源 :美与时代·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uc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史剧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学生中传播,展现了高校发展历程,凝结了时代精神内核,浓缩了历史文化积淀,是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路径。高校创作排演校史剧具有实践性、民族性、时代性,完善校史剧的发展路径是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校史剧;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上海市学校艺术科研一般项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高校艺术教育实践的研究”(HJYS-2019-B02);2019-2020年同济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项目“‘课程思政’背景下艺术教育实践育人平台建设”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1],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化。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校史剧承载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使命,依托校史剧让马克思主义思想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引领青年思想,帮助青年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是为党、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坚实一步。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存在的困境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才能培养思想积极进步、专业本领过硬的时代青年。但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实际开展中仍存在教育形式有待丰富、教育考核维度有待完善、教育辐射范围有待扩展等现实困境。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形式有待丰富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主渠道,课堂灌输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主要形式。伴随着互联网的渗透普及,线上授课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传统教学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但从本质上看,不论是线下课堂还是线上课堂,都属于灌输式教学,即通过理论灌输让学生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
  理论是对实践经验的凝练,可以指导实践,但不等于实践,纯粹的理论灌输往往不能引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共鸣,也难以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让学生知道马克思主义,更要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
  只有进一步丰富教育形式,依托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更有温度,更接地气。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考核维度有待完善
  现阶段,高校对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效果考核主要通过课堂表现、课程作业、期末成绩综合体现在课程绩点上。尽管课堂表现、课程作业完成情况可以相对全面地评估学生思想行为的一致性,体现在绩点分数上也更加直观,但考核的维度仍然不够全面立体。
  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是多方面的,鼓励学生在学习上认真勤勉,也应鼓励其热心班级事务,积极参与学院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不断推动自身的全面发展。对理论的真正认同并不只反映在考试成绩上,更体现在日常践行中,只有将理论投入生活实践才能实现从认知认同到行为认同的升华,做到知行合一。
  因此,高校对学生思想的考评也应该是多维度的,并通过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册和第二课堂成绩单加强对学生思想全面评估的量化。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范围有待扩展
  现阶段高校的马克思主義大众化教育,辐射范围多局限于高校内部,缺少对社会资源的吸收及回馈。社会群众缺少接触学习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的机会,线上学习资源也往往缺少交流互动,难以解答心中所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是要让更广泛的人民群众接受理论熏陶。高校不是孤立于社会的象牙塔,而是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有责任有义务将理论传播到社会基层,让人民群众意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增进理论自信的过程中提升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因此,高校应依托学生社团组织、教师组织为推动师生面向社会基层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提供组织保障,规避在面向社会群体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与群众生活实际结合不紧密,表达方式不接地气等问题。
  二、校史剧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不论时间长短,每一所高校的建校史都是中国发展的缩影,是中华民族在不同时期奋发图强的写照。校史剧在艺术加工的基础上将高校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人物、重要事件进行再还原。通过完整的表演叙述,展现凝结在校园人物身上历久弥新的时代精神,增进表演者与观众对高校发展的认知,对中国建设变迁的认同,对中华民族图强进步的自豪。
  “实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特征。”[2]校史剧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组织表演观看校史剧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实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有利于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校史剧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抓手
  校史剧具有实践性。首先,校史剧是基于高校发展历史进行剧本创作,在高校师生共同参与下完成剧本编排及演员的挑选、排演。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参与校史剧的排演,是立足专业走出课堂,用实践检验理论的机会,有利于培养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是走出专业全面发展自我的契机,以提升自身鉴赏美、演绎美的能力。其次,校史剧演绎的内容不是抽象空洞的,而是具体实践的。校史剧中的每一幕都是以历史人物为主体、以某一历史事件为主线展开的艺术叙述。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剧《钱学森》、南开大学校史剧《杨石先》、吉林大学校史剧《唐敖庆》、天津大学校史剧《侯德榜》、北京交通大学校史剧《茅以升》等围绕杰出校友与母校发展的脐带联系展开表演叙述;同济大学校史剧《同舟共济》、西安交通大学校史剧《追忆西迁年华——向西而歌》等结合校园发展的重大事件与历史转折进行演绎。因此,校史剧的内容是围绕实践并指导实践的,在树立模范典型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校史剧是中华民族兴衰荣辱的见证
  校史剧具有民族性。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是属于中华民族的,镌刻着中华文化,彰显着民族精神。清华大学校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来源于中华传统经典《周易》;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论语·子张》;上海交通大学校训“饮水思源,爱国荣校”中的“饮水思源”出自南北朝《征调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有着不可磨灭的中华民族烙印,中国高校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前进是不可分割的。其次,校史剧是高校发展历史的演绎,是民族史的缩影。百年校史,每一个篇章都是民族同胞相濡以沫的见证。日寇侵华,同济西迁李庄办学,文脉不断;社会主义高校院系调整,上海交通大学内迁西安,推动新中国教育水平均衡发展。校史剧记录的是高校的发展史,也是中华民族的兴衰史。校史剧是高校师生的,因为它承载着师生的记忆;校史剧更是中华民族的,因为它寄托着民族的情怀,见证着危难困苦面前,一个又一个民族的奇迹。即便对于知名校友数量不多的高校,其校史发展依然可以折射出祖国科教事业的不息探索与蓬勃发展。
  (三)校史剧是时代主旋律的彰显
  校史剧具有时代性。首先,校史剧是高校发展在时间轴上的延伸,展现了其每一个时期的特点,凝结着时代的精神。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产物,见证了中华民族自我觉醒和教育救国的梦想;“五四”前后,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开辟了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基地;卢沟桥事变后,坚持教学一路西迁,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共建了西南联大,彰显着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和衷共济的精神。高校的每一个階段都是所处时代的彰显,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其次,校史剧反映着时代主流文化,维护着主流意识形态。校史剧编排撷取的每一个片段对今日的学子不仅是艺术教化,更是精神洗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中国的建立发展与中国共产党是密不可分的。高校通过校史剧引领学生回顾历史,领会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帮助学生在体会时代变迁中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校史剧的发展路径
  校史剧不同于一般的校园戏剧,它凝结着时代精神,传播着先进文化,是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抓手。通过对校史剧发展路径的完善可以进一步优化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发挥对高校学生思想引领的作用。
  (一)增强意识,明确校史剧在新时代高校建设中的战略定位
  增强意识一方面是增强高校领导对编排校史剧的意识。首先,认识到优秀的校史剧不仅是对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是对民族大义、对社会主流价值的传播。只有认识到校史剧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优势才能重视校史剧的编演,加大对校史剧建设的投入,为发展校史剧提供稳定的物质保障。其次,认识到校史剧是通过艺术表演对历史的再现,观看校史剧是让学生接受艺术的洗礼和文化的熏陶,是高校文化育人的有效方式,校史剧在高校的演出也应规范化、常态化。最后,认识到学生参与校史剧编演为在校学生实践育人提供了重要契机。对于专业学生而言,校史剧编演为他们提供了实践检验理论的机会。对非专业学生而言,让他们拥有了全面发展自我的机会,从而鼓励学生配合参与校史剧的编演。
  增强意识另一方面是增强高校教师参与校史剧相关工作的意识。校史剧编演需要征集素材、编订剧本、挑选演员,而这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高校相关专业老师的积极参与。只有教师思想重视并愿意积极配合,才能提高校史剧的编排效率,提高校史剧的舞台质量。此外,只有教师明确校史剧定位,才能鼓励学生走出课堂,主动参与校史剧排演,积极观看校史剧演出,才能真正提升师生对校园建设发展的认同与情感共鸣。
  (二)整合力量,加强校际合作以增进校史剧的辐射影响
  校史剧编演是一项大型工程,对于建校历史悠久、专业分布均衡的综合性高校而言,在整合校内各方力量的同时也应调动校外一切积极因素:即一方面引导校内专业师资与非专业队伍共同投身校史剧创作,在多方参与中展开头脑风暴,在协调配合中搭建工作团队;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校际交流,通过校际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借鉴经验,为打造制作精良的校史剧开拓发展空间。
  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之间发展仍有不均衡,各院校建校时间长短不一,可挖掘利用的历史资源不尽相同,高校办学规模、教师队伍配备、招生人数及学生质量也存在多方差异,因此,校史剧的编演要求、评价标准不能搞“一刀切”,而应该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结合高校区域特色、办学层次、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地区高校间的合作,在打造“一校一品”“区域一品”的基础上推动校史剧品牌化建设,充分挖掘整合区域高校各方优势,并在参与合作高校之间进行巡回演出,发挥校史剧教化育人的功能,提高校史剧的辐射影响。
  此外,校史剧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校际合作的基础上,应让精品校史剧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提升校史剧辐射力,让中小学生、国家公务人员、社区居民也有机会接受校园文化的浸染与熏陶。
  (三)服务大众,聚焦群众需求以提升校史剧的传播效果
  人民需要文艺,文艺同样需要人民。编演校史剧服务于校园文化,服务于高校师生,就应该尊重高校师生的意见建议,在剧本创作前期开展相关调研,了解青年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需求倾向,结合调研情况完成剧本创作与编排。同时,在校史剧正式上演后,也应完善意见反馈机制,让有想法的师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建议,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丰富校史剧内容。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反作用于人们精神世界后高校师生的艺术鉴赏力也不断提升。校史剧不是老古董,而是用艺术形式展现的时代画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都在不断推陈出新,向前发展,校史剧也应站在时代前沿,常演常新,把时代的呼声凝结于剧情发展,增强校史剧的魅力、感染力。
  此外,当校史剧走出高校,走向社会,服务更多的人民群众时,也应注意话语体系的转换和话语表达的调整,让校史剧以人民群众真正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才能不断焕发蓬勃生机。
  (四)规范管理,推动校史剧团队制作的模式化运营
  校史剧演出是高校师生团队合作的结果,打造一支优秀的校史剧制作团队是孵化精品校史剧的基本前提。因此,重视校史剧制作团队的规范管理,有利于推动校史剧的模式化运营发展,通过模式输出提升高校校史剧的辐射影响。
  首先,高校可以通过建立校史剧工作坊、校园戏剧社团以及学生会部门下设组织,保证校史剧制作团队日常运营和规范管理。
  其次,在校史剧团队人员选拔上应注重专业选拔与自主报名相结合。关注团队人员的专业背景、学习经历,主动争取吸纳表演、音乐等专业方向的学生,提升校史剧制作团队的专业化水平。将参与校史剧排演制作与学生第二课堂认定相结合,不仅鼓励有艺术特长及表演经历的学生加入团队,也欢迎满怀热忱、课余时间相对充足的学生进入校史剧制作团队。队伍人员素质往往是影响校史剧筹备排演的决定性因素,稳定专业高效的团队有助于保障工作有序推进,提升校史剧演出效果。
  最后,对于开设表演、摄影等艺术鉴赏类课程的综合性高校可尝试推动相关课程普及化,加强相关学分认定,提升学生整体艺术素养,推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高校校史剧的筹备排演提供后备人才保障。对于尚不能依托本校师资力量普及相关课程的高校应注重对校史剧制作筹备人员的专业化教育,通过开展专业培训,提高团队人员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54.
  [2]冯刚.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35-38.
  作者简介:杨智勇,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本文在介绍虚拟仪器技术的涵义、组成和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虚拟仪器技术的突出特点,对虚拟仪器技术的应用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拜物教理论是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经典理论,齐泽克受精神分析的影响对拜物理论进行"虚假主动性"的解读。齐泽克对马克思拜物教理论的分析则通过对经典思想体系的重新认识,结合
运动镜头作为电影表达方式的载体对于表现特定的空间主题的强化至关重要,以电影运动镜头为出发点,探讨不同镜头呈现方式下的空间变化,在表达空间影像方面更好地服务于电影叙
我校是国家教委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下设6个学院和33个系、67个专业。现有本科生近八千人,255个行政班。45五名体育教师。自1978年以来,我校在实施《国家体育锻炼
卡西尔将人描绘为符号性的存在。人通过创造性的劳作,在符号的中介作用下走向抽象的概念领域,而这种人类独有的创造性能力,也正是其之所以自由的真正可能性条件。
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全面分析了新世纪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形势,进一步指明了国土资源工作方向.田凤山部长在贯彻中央座谈会精神会议上,提出了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精神必
期刊
叙事类文本中,人物语言的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常言道:言为心声。除部分对话“直抒胸臆”外,更多的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读者需要深入言辞的肌理,细
期刊
潘知常的《生命美学》《诗与思的对话——审美活动的本体论内涵及其现代阐释》《信仰建构中的审美救赎》三部著作赫然写着三个中心词:"生命""审美""爱",共同构成了生命"是什
作品标题:"新生FRESH"作品理念:"新生FRESH"创作工艺是中国宋朝时期的陶瓷传统技艺"木叶天目"的复活和活化。"木叶无双"的特色就是独特性和唯一性,取自天然的桑叶,再经128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