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试图从对高职院校近二十年高速发展的分析中,探索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的建构和创新研究的社会学视角。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阶层流动性既是对社会教育最终目标的描述,也是考察社会教育状况的试金石。高职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大学教育,如何在办学目标和方针上与大学教育形成鲜明的差别?
关键词:阶层流动性;学术性教育;技术性教育;合作;执行
中图分类号:G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251-01
高职院校在高速发展中普遍面临着一个方向定位问题,未来的高职院校是否会成为新的大学?未来的高职院校是否会面临生源枯竭的问题?未来的高职院校是否会成为一个全新的教育机构?看清方向才能走对路,如何在混沌中找到方向是高职院校的领导层必须认真思考的。
一、高职院校社会功能的反思
从我国的传统思想出发,学习是改变人生的一条捷径,无数贫寒子弟通过学习改变了人生际遇。现代的高考制度甚至被很多传统思想的人理解成现代的科举,当众多高考胜利者在苦读几年发现自己居然还要面临就业问题时,可想而知国人对于大学教育的失望情绪。然而我们的传统还是鼓励人们不断的涌向高考之路,抱着艺多不压身的思想继续求学之路。
在国内大学和高职院校的畸形发展中,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构建和创新就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缺乏基础性理论指导,校园文化成了形式主义的窠臼,所谓的创新也变成了一出出的闹剧。
二、阶层流动性与教育的关系
从社会学视角看,教育是保障社会阶层流动性的根本方法。现代社会的阶层不再是封闭和僵化的,现代社会的平等思想的基本表现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教育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基本人权,除了人身安全和生存基础条件的保护之外,教育肯定是优先于其他社会事项的。阶层流动性表现为纵向流动和横向流动,纵向流动又表现为向上的进取意向和向下的没落行为,横向流动又表现为扩展的改善意向和收缩的保守取向。
大学的学术性教育站在了人类更广阔的视野上培养社会精英就成了必然选择。然而社会经营的培养只能是广种薄收的模式,少数精英的成功路径并不能被大多数人复制。高职院校的技术性教育一定要区别于大学的精英路线,改善生存环境的方式有很多种,幸福不是英雄的专利。高职院校的技术性教育的基础就在于让学生们学会改善生存条件的技术,重点却在于让学生们理解改善生存条件的方法。社会阶层的划分可以有很多种,但是毕竟不可能面面俱到,过分关注于身份地位的改变并不能让人们获得应有的幸福感。改善生存条件并意味着一定要改变身份和地位,开拓视野发现更多的机会更重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社会身份,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就能享受到幸福。高职院校的技术性教育就应该放弃精英路线,重点在扩展学生的视野,在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校园文化建构的反思
校园文化自然是一种文化,但是文化却是最难定义的一个社会概念,传统的校园文化更多的关注的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由于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社区,因而校园文化一般取其精神文化之含义。即学校共同成员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内的精神总和。由此不难看出校园文化涵盖的范围有多广,很难从一个侧面了解整个校园文化。
以英美大学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文化,在校园文化上表现为:学术问题的自由思考、自由讨论;学生管理的自我约束;校园管理上的自由竞争等等。以法德大学为代表的平等文化,在校园文化上表现为:学术问题的平等对话;学生管理的平等无涉原则;校园管理上的公开公平等等。在这些共有的基础原则之上,各个大学依然发展出了各自特色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复杂性和传承性是高职院校在建构校园文化时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在复杂纷乱的文化现象中找到切入点?没有历史传承的开创性文化如何能保证其可传承性?
构建校园文化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教育的目的,为了明确的与大学的学术性教育有个区分,首先要明确技术性教育的目标。如果说学术性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术创新,那么技术性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高效率的技术应用。学术创新需要的是思想的碰撞,独立自由的尝试。高效率的技术应用自然不需要碰撞和实验,而是需要默契的配合和堅决的执行。合作和执行就是技术性教育的最高目标,我们就从最高目标的合作和执行开始构建全新的校园文化。
仅仅是有了建构校园文化的基础还不行,合作和执行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和制度里,更重要的是需要开创性的应用。
四、校园文化创新的基础
校园文化是由校园的共同成员一起参与创建和实践的,构建的校园文化最后也要作用到校园的共同成员身上。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贯彻合作和执行原则需要很多创新性的改变,教学不能是简单的一讲一听。技术性教育既然以技术的应用为目标,技术的学习就应该更多的侧重于学习能力的培养,现代社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学生必须要学会自学,很多技术性工作都是在简单技术培训后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的。学习的效率和实践中的工作效率才是学生真正要掌握的技能。具体课程还是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设计出更好的教学模式,要充分体现出合作和执行的原则,学校应该鼓励更多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和执行一样需要很多改变,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自我组织程度对实现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合作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学生的日常管理中更是要突出合作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让学生可以更多的接触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人之间组合成各种群体,尝试各种合作模式。这种尝试可以是教师指导下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发形成的。
归根结底校园文化是人建构的,最后也作用到人身上,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既是要有传承的,更是要有不断创新的。摆脱对传统大学校园文化的模仿,构建全新的高职校园文化,实践合作、高效执行。
作者单位: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李晓妍(1984— ),女,辽宁省沈阳市人,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学。
参考文献:
[1]刘军.阶层文化的冲突与整合[D].上海:复旦大学,2008.
[2]黄潇.中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
[3]李振英.中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比较与借鉴[D].广西师范大学,2005.
[4]王伟清.论技术性教育资源的基本性质[J].电化教育研究,2011,01.
关键词:阶层流动性;学术性教育;技术性教育;合作;执行
中图分类号:G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251-01
高职院校在高速发展中普遍面临着一个方向定位问题,未来的高职院校是否会成为新的大学?未来的高职院校是否会面临生源枯竭的问题?未来的高职院校是否会成为一个全新的教育机构?看清方向才能走对路,如何在混沌中找到方向是高职院校的领导层必须认真思考的。
一、高职院校社会功能的反思
从我国的传统思想出发,学习是改变人生的一条捷径,无数贫寒子弟通过学习改变了人生际遇。现代的高考制度甚至被很多传统思想的人理解成现代的科举,当众多高考胜利者在苦读几年发现自己居然还要面临就业问题时,可想而知国人对于大学教育的失望情绪。然而我们的传统还是鼓励人们不断的涌向高考之路,抱着艺多不压身的思想继续求学之路。
在国内大学和高职院校的畸形发展中,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构建和创新就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缺乏基础性理论指导,校园文化成了形式主义的窠臼,所谓的创新也变成了一出出的闹剧。
二、阶层流动性与教育的关系
从社会学视角看,教育是保障社会阶层流动性的根本方法。现代社会的阶层不再是封闭和僵化的,现代社会的平等思想的基本表现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教育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基本人权,除了人身安全和生存基础条件的保护之外,教育肯定是优先于其他社会事项的。阶层流动性表现为纵向流动和横向流动,纵向流动又表现为向上的进取意向和向下的没落行为,横向流动又表现为扩展的改善意向和收缩的保守取向。
大学的学术性教育站在了人类更广阔的视野上培养社会精英就成了必然选择。然而社会经营的培养只能是广种薄收的模式,少数精英的成功路径并不能被大多数人复制。高职院校的技术性教育一定要区别于大学的精英路线,改善生存环境的方式有很多种,幸福不是英雄的专利。高职院校的技术性教育的基础就在于让学生们学会改善生存条件的技术,重点却在于让学生们理解改善生存条件的方法。社会阶层的划分可以有很多种,但是毕竟不可能面面俱到,过分关注于身份地位的改变并不能让人们获得应有的幸福感。改善生存条件并意味着一定要改变身份和地位,开拓视野发现更多的机会更重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社会身份,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就能享受到幸福。高职院校的技术性教育就应该放弃精英路线,重点在扩展学生的视野,在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校园文化建构的反思
校园文化自然是一种文化,但是文化却是最难定义的一个社会概念,传统的校园文化更多的关注的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由于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社区,因而校园文化一般取其精神文化之含义。即学校共同成员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内的精神总和。由此不难看出校园文化涵盖的范围有多广,很难从一个侧面了解整个校园文化。
以英美大学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文化,在校园文化上表现为:学术问题的自由思考、自由讨论;学生管理的自我约束;校园管理上的自由竞争等等。以法德大学为代表的平等文化,在校园文化上表现为:学术问题的平等对话;学生管理的平等无涉原则;校园管理上的公开公平等等。在这些共有的基础原则之上,各个大学依然发展出了各自特色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复杂性和传承性是高职院校在建构校园文化时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在复杂纷乱的文化现象中找到切入点?没有历史传承的开创性文化如何能保证其可传承性?
构建校园文化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教育的目的,为了明确的与大学的学术性教育有个区分,首先要明确技术性教育的目标。如果说学术性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术创新,那么技术性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高效率的技术应用。学术创新需要的是思想的碰撞,独立自由的尝试。高效率的技术应用自然不需要碰撞和实验,而是需要默契的配合和堅决的执行。合作和执行就是技术性教育的最高目标,我们就从最高目标的合作和执行开始构建全新的校园文化。
仅仅是有了建构校园文化的基础还不行,合作和执行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和制度里,更重要的是需要开创性的应用。
四、校园文化创新的基础
校园文化是由校园的共同成员一起参与创建和实践的,构建的校园文化最后也要作用到校园的共同成员身上。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贯彻合作和执行原则需要很多创新性的改变,教学不能是简单的一讲一听。技术性教育既然以技术的应用为目标,技术的学习就应该更多的侧重于学习能力的培养,现代社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学生必须要学会自学,很多技术性工作都是在简单技术培训后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的。学习的效率和实践中的工作效率才是学生真正要掌握的技能。具体课程还是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设计出更好的教学模式,要充分体现出合作和执行的原则,学校应该鼓励更多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和执行一样需要很多改变,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自我组织程度对实现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合作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学生的日常管理中更是要突出合作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让学生可以更多的接触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人之间组合成各种群体,尝试各种合作模式。这种尝试可以是教师指导下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发形成的。
归根结底校园文化是人建构的,最后也作用到人身上,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既是要有传承的,更是要有不断创新的。摆脱对传统大学校园文化的模仿,构建全新的高职校园文化,实践合作、高效执行。
作者单位: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李晓妍(1984— ),女,辽宁省沈阳市人,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学。
参考文献:
[1]刘军.阶层文化的冲突与整合[D].上海:复旦大学,2008.
[2]黄潇.中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
[3]李振英.中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比较与借鉴[D].广西师范大学,2005.
[4]王伟清.论技术性教育资源的基本性质[J].电化教育研究,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