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前言
由于我国的教学背景,在大学之前,绝大多数学生基本以文化课学习为主,放在体育锻炼上的时间严重不足,进入大学后,闲暇时间增加,大学生进行充分的体育锻炼便有了充足的客观条件。
选择体育学院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进行探索,往往能够更好地了解在客观条件均具备的条件下时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一些相关因素,比较有参考价值和意义。体育锻炼的本质是一项身体运动,主要作用在于促进身心和谐,通过增强人类的组织结构和器官对刺激的适应性,使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有大幅度提升。它的三个主要因素分别为体质锻炼、卫生条件、外界环境。对于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有学者指出,学校对于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就是要培养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意识;其次学校方面也应大力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最后学校应保障在校大学生创造课外体育锻炼基本条件。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天津体育学院非体育专业体育锻炼学生的整体分析
由于本研究取样的被试虽然是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但是身处于体育院校,不仅大学中有大量场馆器材可以使用,学校本身也大力提倡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再加上周围其他同学的带动,即使是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也会对体育锻炼行为有较大的参与意向,这就导致了随机调查的结果中不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为极少数。由于本研究主要针对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因此不进行体育锻炼行为的小部分学生相关信息仅进行简单了解,不进行深入分析。
2.2 参加体育锻炼学生的调查分析
2.2.1 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主要动机调查分析
体育文化学院男生相对其他群体而言具有运动习惯的比例较少,参与体育锻炼通常较被动,在促进体育文化学院男生参与体育锻炼时一方面应注意外界引导,不能仅仅依靠自身的主动参与,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其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综合整体数据来考虑,学科上的分类对参与体育锻炼的原因影响较大,其中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学科的学生通常在参与体育锻炼时有较高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主要动机源于内部动机,而非外部因素。
2.2.2 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目的调查分析
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和放松心情的功能是最主要也是最易于显现的,这两个功能通常可以短时间内见效,因此对于普通的非体育专业学生而言吸引力也较大,而由于男女性别差异,导致在休闲娱乐和瘦身减肥上存在一定差异,学校可以根据这一结果有针对性的去引导不同性别群体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综合整体数据来考虑,男女性别差异对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影响较大,其中男生更重视体育锻炼的功能性,即强身健体,而女生则更在意体育锻炼的附加功能,如放松身心。
2.3 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场地器材运用情况调查分析
学生通常更倾向于使用校内场地,但校内场地以外的场地使用比例也不少。作为体育院校,校内场地通常足够专业且器械状况也通常较好,而學生可能由于校内场地拥挤、使用人数过多、场馆及器械使用限制等情况导致难以使用校内专业场地,进而选择其他场地进行体育锻炼,这往往不仅损害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也会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应该加强对校内体育运动场地的管理和建设,减少学生因校内专业场地难以使用而使用其他校外场地导致锻炼效果差、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等情况。
2.3.1 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主要形式调查分析
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男生参与球类运动最多,其他三类学生参与田径运动最多。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男生由于学科原因,性别分布中男学生偏多,球类运动更适合数量较多的人共同参与,因此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男生选择较多的球类运动可能是因为周围人群的带动和影响,其他三类学生多是参加田径运动,及跑跳等单人进行的活动,受到场地和参与人数的制约较小,但是相比于球类运动娱乐程度不足。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天津体育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总体而言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很好,绝大多数学生都有自身的具体运动计划,根据研究调查涉及的被试群体推断,约有92%的非体育专业学生会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仅约8%学生无体育锻炼的行为和习惯。
(2)天津体育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男生及体育文化学院女生有较多人具有运动锻炼习惯,而体育文化学院男生具有锻炼习惯的人数较少。
(3)天津体育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男生更重视体育锻炼休闲娱乐的功能而女生则更重视其减肥瘦身的功能;其中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男生参与球类项目较多,其他学生群体参与田径项目较多。
(4)天津体育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文化学院男生和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女生每天都锻炼的比例略高于体育文化学院女生和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男生,但差异不显著,总体来说学生们参与体育锻炼频率较高;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学生通常锻炼时间集中于1-2小时,体育文化学院学生的锻炼时间区间则相对分散。
3.2 建议
(1)学校除重视体育专项学生的训练情况外也应适当有针对性的促进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并增加趣味体育活动的举办。
(2)对于体育文化学院男生这一群体,学校应有针对性的提升其体育锻炼的兴趣,帮助他们形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3)针对男女不同的体育锻炼作用偏好,加以适当引导,促使更多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并进一步加强有锻炼习惯学生的锻炼意识与热情。
(作者单位:天津体育学院)
由于我国的教学背景,在大学之前,绝大多数学生基本以文化课学习为主,放在体育锻炼上的时间严重不足,进入大学后,闲暇时间增加,大学生进行充分的体育锻炼便有了充足的客观条件。
选择体育学院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进行探索,往往能够更好地了解在客观条件均具备的条件下时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一些相关因素,比较有参考价值和意义。体育锻炼的本质是一项身体运动,主要作用在于促进身心和谐,通过增强人类的组织结构和器官对刺激的适应性,使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有大幅度提升。它的三个主要因素分别为体质锻炼、卫生条件、外界环境。对于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有学者指出,学校对于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就是要培养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意识;其次学校方面也应大力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最后学校应保障在校大学生创造课外体育锻炼基本条件。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天津体育学院非体育专业体育锻炼学生的整体分析
由于本研究取样的被试虽然是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但是身处于体育院校,不仅大学中有大量场馆器材可以使用,学校本身也大力提倡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再加上周围其他同学的带动,即使是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也会对体育锻炼行为有较大的参与意向,这就导致了随机调查的结果中不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为极少数。由于本研究主要针对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因此不进行体育锻炼行为的小部分学生相关信息仅进行简单了解,不进行深入分析。
2.2 参加体育锻炼学生的调查分析
2.2.1 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主要动机调查分析
体育文化学院男生相对其他群体而言具有运动习惯的比例较少,参与体育锻炼通常较被动,在促进体育文化学院男生参与体育锻炼时一方面应注意外界引导,不能仅仅依靠自身的主动参与,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其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综合整体数据来考虑,学科上的分类对参与体育锻炼的原因影响较大,其中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学科的学生通常在参与体育锻炼时有较高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主要动机源于内部动机,而非外部因素。
2.2.2 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目的调查分析
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和放松心情的功能是最主要也是最易于显现的,这两个功能通常可以短时间内见效,因此对于普通的非体育专业学生而言吸引力也较大,而由于男女性别差异,导致在休闲娱乐和瘦身减肥上存在一定差异,学校可以根据这一结果有针对性的去引导不同性别群体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综合整体数据来考虑,男女性别差异对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影响较大,其中男生更重视体育锻炼的功能性,即强身健体,而女生则更在意体育锻炼的附加功能,如放松身心。
2.3 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场地器材运用情况调查分析
学生通常更倾向于使用校内场地,但校内场地以外的场地使用比例也不少。作为体育院校,校内场地通常足够专业且器械状况也通常较好,而學生可能由于校内场地拥挤、使用人数过多、场馆及器械使用限制等情况导致难以使用校内专业场地,进而选择其他场地进行体育锻炼,这往往不仅损害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也会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应该加强对校内体育运动场地的管理和建设,减少学生因校内专业场地难以使用而使用其他校外场地导致锻炼效果差、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等情况。
2.3.1 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主要形式调查分析
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男生参与球类运动最多,其他三类学生参与田径运动最多。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男生由于学科原因,性别分布中男学生偏多,球类运动更适合数量较多的人共同参与,因此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男生选择较多的球类运动可能是因为周围人群的带动和影响,其他三类学生多是参加田径运动,及跑跳等单人进行的活动,受到场地和参与人数的制约较小,但是相比于球类运动娱乐程度不足。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天津体育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总体而言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很好,绝大多数学生都有自身的具体运动计划,根据研究调查涉及的被试群体推断,约有92%的非体育专业学生会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仅约8%学生无体育锻炼的行为和习惯。
(2)天津体育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男生及体育文化学院女生有较多人具有运动锻炼习惯,而体育文化学院男生具有锻炼习惯的人数较少。
(3)天津体育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男生更重视体育锻炼休闲娱乐的功能而女生则更重视其减肥瘦身的功能;其中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男生参与球类项目较多,其他学生群体参与田径项目较多。
(4)天津体育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文化学院男生和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女生每天都锻炼的比例略高于体育文化学院女生和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男生,但差异不显著,总体来说学生们参与体育锻炼频率较高;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学生通常锻炼时间集中于1-2小时,体育文化学院学生的锻炼时间区间则相对分散。
3.2 建议
(1)学校除重视体育专项学生的训练情况外也应适当有针对性的促进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并增加趣味体育活动的举办。
(2)对于体育文化学院男生这一群体,学校应有针对性的提升其体育锻炼的兴趣,帮助他们形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3)针对男女不同的体育锻炼作用偏好,加以适当引导,促使更多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并进一步加强有锻炼习惯学生的锻炼意识与热情。
(作者单位:天津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