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习素养提升整体意识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l123456789zyl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六个方面,小学生处在数学学习的最基础阶段,教师只有掌握数学学习素养的培养路径,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一、由“总”到“分”,培养整体性、渗透式数学学习意识和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之初,教师可以结合实例,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表达,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整体意识的启蒙,引导学生形成对数学学科学习的整体认知。在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整体认知的同时,教师还应结合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制定阶梯式的学习目标,目标要具体、明确,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与教师一起从“0”开始,逐渐达成不同的阶段学习目标,最终到达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终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渗透和强化学生数学学习的整体意识,鼓励学生不断努力,培养其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数学学习以金字塔图式的方式进行展示,分为两个图。第一个图为“小学阶段数学学习整体目标图”,按照年级分为五个或六个等级,每个等级有等级目标,最后一个等级有小学数学学习“终极目标”,让学生清楚自己在小学阶段需要达到怎样的学习程度,需要不间断地一点点努力才能“到达山顶”。第二个图为“本学期数学学习目标图”,这个图对学生更有指导意义,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用“1”“2”等数字表示每一课,学生掌握一课的内容,就用小红旗表示已完成,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当小红旗越来越多,学生的成就感就越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不断提高。
  二、由“分”到“总”,培养分领域、阶梯式的数学学习思维和能力
  对于数学具体内容的学习是分领域的,整体上讲,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内容领域,这四个领域的内容在整体培育目标的基础上又各有侧重,各有相对独立的思维特点和学习途径。因此,教师首先需要清楚这四个领域所包含的内容类别、内容特点及对教学的整体需求,并理清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包含这四个领域的哪些具体内容,每个领域的学习内容又是如何排列的。相应的,对于这些内容的教学应该如何有效展开,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能力,这些能力如何实现逐渐提升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再结合不同领域的内容特点和教育目标,对學生进行有侧重、阶梯式的学习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在分领域、阶梯式数学思维和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再结合现实生活,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进行数学思维的拓展性训练和多种数学思维的整体性应用,培养学生集多个数学领域知识和多种数学应用能力于一体的数学综合思维和综合素养。
  例如,针对“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小学阶段培养的核心内容是“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对于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可以通过“认识图形”和“图形测量”两个途径进行落实,而对于“认识图形”途径,则可以通过“感知图形”“辨析图形”和“空间想象”三个逐渐提升的学习内容而逐级展开,再具体到“感知图形”,又可以通过“应用具体实物和模型让学生形成视觉上的图形感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用语言描述表达”“通过手动操作强化对图形的认知”这三个逐渐提升的阶梯式教学方法而进行,对于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能力培养,则从最具体、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开始,引导学生从点到面,从基底到整体,逐渐实现对本领域的阶梯式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数学思维的培养以及数学能力的逐渐提升。
  总之,对学生数学学习素养的培养,可以首先培养数学学习的整体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以分领域、阶梯式的数学基本思维和能力培养为主要路径,打好基础,再通过基于生活的数学应用去强化学生的数学综合应用意识,培养数学综合应用的思维和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吴 磊)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在语文课上开展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那么,如何真正做到让资料为教学说话,笔者结合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结合单元主题布置学习任务  在教学主题是“话语”的单元时,教材要求引导学生感受体会“言为心声”,并积累相关的词汇、成语、名言、警句等。在向
期刊
“从生活中提取,用到生活中去”,这是生活化教学的核心元素。这一“教育生活化”理念的提出,要求把生活化的教学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也应当充分体现“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促使学生所学到的信息技术能够来源于生活、寄托于生活,并最终运用于生活。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将“生活化”的理念寓于实践性较强的信息技术课堂之中呢?以下笔者将从五个方面来说明信息技术“生活化”的具体实施方法。  
期刊
《品德课程标准》强调:“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活动主动地进行构建。”道德知识难以用概念认知或辨析的方式获得,德育要完成道德知识的教学,就必须要考虑如何引发个体的行动,设计相应的活动。如何优化品德课堂的活动设计以促进活动的实效性?近期,有位教师执教《集体力量大》一课时,笔者有幸参与该教师的磨课活动,一起经历了品德课堂的活动设计的优化提升。笔者深切感悟到:活动设计要优化,关键是要遵循适切性、体验
期刊
一堂课就好像一首歌,有引子,有高潮,有起伏,有抑扬,有波澜,有结尾,这样课堂教学重点难点才能突出,教学效率才会提高。那么,怎样才能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呢?  一、要有琅琅读书的节奏  阅读课离不开朗读,好的朗读是有一定节奏的。对一篇课文而言,阅读的节奏应注意初读、细读、品读、诵读的层次安排。  例如,在教学《穷人》一文时,教师设计了朗读训练。(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流利。(2)着重细读描写
期刊
小学英语教学课堂缺少活力,学生缺少主动学习意识,大多处于被迫学习状态,这已成为制约小学英语教学效率的一大顽疾。如果教师运用精彩、独特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故事中所蕴含的词句,不仅可以激活英语课堂,而且能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  一、英语知识故事化,激活课堂活力  把英语知识融入简单的故事中,可以让枯燥的单词变得有趣,让困难的句式变得生动,直击学生的心灵,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去学
期刊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学习语言的基本知识。在语言知识的学习中需要不断完善语言的体验和积累。小学语文教材是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最好的媒介,其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教材中诗歌的语言元素进行积极挖掘,然后再转换成具体的形象让学生进行品味和感知,这样学生最基本的语言素材的积累就完成了。那么,在诗歌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呢?  一、在品味诗歌韵律
期刊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在讲授知识时,要根据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找寻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要从课堂效率出发,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提出几点高中政治情境教学设计的策略。  一、突出生活性,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越是离学生生活远的,学生越不感兴趣;相反,越是接近学生生活的,越能激发他们的共鸣。对于政治教学来说,也是如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如果单纯讲授知
期刊
常常激动于这样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和探究如涓涓细流充盈在教学的每一个细微处,教学的走向趋于多元,学生的表现摇曳多姿。的确,小学数学课堂应该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解放学生的手、口、脑,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知识的学习者、建设者和创造者。下面以二年级数学《辨认方向》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打造以生为本的高效数学课堂。  一、在生活中就地取材  关于数学中的“方向和位置”,小学不同年级段都有安排,
期刊
对于一部分初中生而言,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无疑是枯燥的,因为它总是以单项灌注和机械传输的“面目”出现,好多情况下,“苦口婆心的‘说教’,换来的却只是‘知’的表层体验”。事实上,这门课程的学习还可以是“柔软的、温润的、灵活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创造性地开发这门课程。比如,可以创设活泼的情境教学,融各种事件、绘本故事、当地学生的实际于一体,使道德认知像“盐”一样溶进情境的“汤”中,以此构建水一样“载歌载
期刊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教师来说,加强朗读的训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说话和写作能力。朗读也可以使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精妙,培育朗读者的语感,用声音來传情达意。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规范性的策略有哪些呢?  一、整体感知,规范阅读  感知课文整体的规范阅读,是让学生在课文的规范朗读中实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朗读开始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在字音读准的基础上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另一方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