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歌曲是一种声乐体裁形式,是欧洲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物,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以艺术歌曲为论述载体,通过对艺术歌曲在高师声乐教学中问题的探讨,试图为提高高师声乐艺术歌曲教学提出笔者的几点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艺术歌曲 演唱风格 高师 声乐教学 钢琴伴奏
艺术歌曲的演唱虽然采用传统的美声唱法,但在演唱风格上却和歌剧有着较大的不同,这对于声乐基础较差、音域较窄、音量较小的师范类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选择一些音域不太广、音量适中的艺术歌曲来演唱,是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的。下面笔者在阐述艺术歌曲演唱风格的基础上,就高师音乐专业艺术歌曲教学的现状和解决的方法陈述笔者自己的思考,进而为高师声乐教学改革、提高声乐教学质量提供帮助。
一、中外艺术歌曲概述
艺术歌曲是一种声乐体裁形式,是欧洲19世纪初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物,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艺术歌曲的歌词多为著名诗人的诗词经典,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较高的艺术水平。主题思想明确并和音乐结合成完美的整体,能够在较小的篇幅中表现出深刻的思想感情。作曲家在作品中根据诗歌的主题思想用优美抒情的旋律、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展示诗歌的诗情画意,使得旋律和诗歌的主题思想结合得浑然一体。艺术歌曲的演唱以钢琴伴奏为主要伴奏形式,伴奏和声乐旋律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为旋律声部起到烘托和渲染的作用,还能够为歌曲营造音乐氛围、描绘音乐场景,这是艺术歌曲区别于其他歌曲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艺术歌曲具有艺术思想深刻,音乐形象鲜明,旋律和钢琴伴奏融为一体,声乐演唱技术高雅之特征①” 。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的作曲家舒伯特,以及舒曼、勃拉姆斯和沃尔夫等作曲家在艺术歌曲方面的创作,充分展示了19世欧洲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和发展轨迹,这为后来法国、俄罗斯、波兰和匈牙利等国的作曲家创作艺术歌曲奠定了基础,他们也相继创作出大量优秀的艺术歌曲,为艺术歌曲这一音乐体裁的发展和二十世纪艺术歌曲的创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十世纪初,中国一些留洋学习音乐的作曲家如萧友梅、赵元任、青主、黄自等,他们开始尝试选用中国传统的优秀诗词与西洋乐器钢琴担任伴奏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创作,如刘半农作词、赵元任作曲的《教我如何不想他》、《卖布谣》,青主作曲的《我住长江头》、《大江东去》,黄自作曲的《春思曲》、《玫瑰三愿》等。这一批作曲家在建立和完善中国艺术歌曲创作风格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后人留下了一定数量的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优秀的艺术歌曲。“中国的艺术歌曲从一开始就具有既借鉴外国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又注重与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品质和民族情感表达的方式相结合的特点,这也是我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开拓者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之一②”。“就目前我国的艺术歌曲创作技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类:传统技法的艺术歌曲;现代技法的艺术歌曲;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③”。而传统技法是中国艺术歌曲创作方法的主流,它们既借鉴西洋的作曲技法,又保留中国民族特有的调式风格,二者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如著名作曲家丁善德创作的《爱人送我向日葵》、杜鸣心作曲的《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黎英海编曲的《小河淌水》、陆在易作曲的《我爱这土地》、《盼》等。
二、高师艺术歌曲教学现状
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声乐教师应指导学生广泛地涉猎各种风格、体裁的声乐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既包括歌剧咏叹调,又涵盖中外艺术歌曲。中国艺术歌曲应该近现代都有,外国艺术歌曲也应该包括德奥艺术歌曲,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法国艺术歌曲等。德奥艺术歌曲应主要演唱莫扎特、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理查.施特劳斯、沃尔夫、等作曲家的经典作品。但缘于多方面的原因,德奥艺术歌曲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少之又少,学生演唱的曲目主要集中在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上,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丰富学生的声音的表现力是很不利的。出现这种现象笔者以为是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我们的声乐教师对艺术歌曲的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多的把精力放在歌剧咏叹调的训练和演唱上,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教学水平;二是由于我们的声乐教师自己专业知识的局限,因而无法指导学生了解和演唱更多经典的艺术歌曲作品;三是由于大部分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只开设了意大利语音选修课,而没有开设德语语音课,学生不知道如何发音,所以就无从谈起德奥艺术歌曲的演唱了。最后一个影响艺术歌曲教学的重要原因就是钢琴伴奏问题。在艺术歌曲的演唱过程中,钢琴部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伴奏,难度很大,如果声乐教师采用即兴伴奏那艺术歌曲将会大大的减色,但绝大部分高师音乐院校受教学条件的限制,是没有像专业音乐学院配备专门的钢琴伴奏教师的。因此,钢琴伴奏师资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艺术歌曲的教学。鉴于以上几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要改变高师艺术歌曲教学现状,提高艺术歌曲教学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改变声乐教师对艺术歌曲的认识,加强高师声乐教师自身专业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作为高师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师,要广泛阅读和知晓具有代表性作曲家的代表作品,尽可能地熟悉多种演唱版本。如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天鹅之歌》,歌曲《致音乐》、《纺车旁的格丽卿》、《鳟鱼》等作品;舒曼的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生活》、《诗人之恋》,歌曲《献词》、《核桃树》、《莲花》、《你好像一朵鲜花》、《月夜》等作品;理查.施特劳斯的《万灵节》、《奉献》、《夜》等作品;莫扎特的《紫罗兰》、《致克罗埃》、《渴望春天》等作品。要准确把握德奥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即:“多样的音色、清晰的吐字、细致的语调,就成为衡量演唱者艺术表现和演唱水平的重要标尺。于是,就逐渐形成了以含蓄为贵,以阴柔见长的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④”。对每位作曲家的创作风格、作品的基本内涵要成竹于胸。对于作曲家相互之间的异同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样是浪漫主义音乐家,拿舒伯特和舒曼相比:气质上,前者就显得更质朴、自然,而后者更富诗意、幻想……和声上,舒伯特可以说还没脱出古典和声的旧框,而舒曼则开辟了浪漫主义和声手法的新领域,他常爱采用大小调交替以及模糊调性的离调手法,以制造一种诗意的朦胧气氛和充满幻想的意境。因此,在演唱舒曼的抒情性艺术歌曲时,必须具备能在高声区上减弱和运用轻声的技巧,才能表达出这种飘渺的、超脱尘世的遐想和神往的意境⑤”。 声乐教师还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欣赏中国的近现代艺术歌曲。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到现在,我国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作曲家,他们在艺术歌曲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萧友梅、黄自、赵元任、青主、陆在易、尚德义、刘聪……他们的创作既有采用欧洲传统作曲技法也有采用西方作曲技法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艺术歌曲的,还有介于前卫和传统之间的现代型作曲技法创作出的艺术歌曲。如陆在易创作的歌曲《我爱这土地》、《彩云与鲜花》、《盼》,刘聪作曲的《故园恋》、《鸟儿在风中歌唱》等就具有明显的现代特征,同时也是现代艺术歌曲中的精品。
(二)要提高学生演唱德奥艺术歌曲的能力,还必须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克服语言上的困难。可在二年级开设德语语音课供学习声乐的同学选修,还可邀请一些专家作专题讲座。通过以上方式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德语语音的基本发音规律,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歌词更好地理解歌词所要表达的内容,为较为准确地诠释德奥艺术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钢琴伴奏队伍师资的建设,提高钢琴伴奏的演奏水平。在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部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伴奏,而是与歌曲的旋律部分相融合,成为艺术歌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艺术歌曲区别于其他歌曲的重要特点之一。“在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不只是起到和声和节奏衬托的作用,而是在气氛渲染,意境烘托的手法下,伴奏具体色彩的变化,速度的急缓,音的延长与停顿,更深层地对歌词的内涵进一步挖掘,为演唱者创造出特定意境,从而加深艺术感染力,并与声乐旋律一起完成对音乐形象美的艺术塑造⑥”。在给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伴奏时,必须注意钢琴伴奏部分的艺术表现力。作曲家在作品中富于钢琴伴奏以音乐形象性,使得歌词、旋律、伴奏相互相成,融为一体,意境完美。如在歌曲《魔王》中以三连音来描写急迫的马蹄声,用低声部描写黑松林中的寒风呼啸声;在《纺车旁的格丽卿》中的不停旋转的或中断的纺车声;在《鳟鱼》中小鱼欢快地游泳以及跳出水面的景象等。而舒曼的艺术歌曲更使得歌声的旋律和钢琴伴奏的旋律相互交织,相互补充结合起来表达一种乐思,钢琴甚至还处于更主要的地位。有时歌声已尽而意犹未尽,任由钢琴将未尽之意说完。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艺术歌曲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为了改变高师音乐专业艺术歌曲教学的现状,我们必须改变声乐教师对艺术歌曲的认识,加强高师声乐教师自身专业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克服演唱德奥艺术歌曲语言上的困难;加强钢琴伴奏队伍师资的建设,提高钢琴伴奏的演奏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高师音乐专业艺术歌曲的教学乃至整个高师声乐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2][6]沈悦.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审美品读[J].音乐创作,2010.第二期
[3]莫纪纲.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指南[M].上海音乐出版社
[4][5]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华乐出版社
关键词:艺术歌曲 演唱风格 高师 声乐教学 钢琴伴奏
艺术歌曲的演唱虽然采用传统的美声唱法,但在演唱风格上却和歌剧有着较大的不同,这对于声乐基础较差、音域较窄、音量较小的师范类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选择一些音域不太广、音量适中的艺术歌曲来演唱,是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的。下面笔者在阐述艺术歌曲演唱风格的基础上,就高师音乐专业艺术歌曲教学的现状和解决的方法陈述笔者自己的思考,进而为高师声乐教学改革、提高声乐教学质量提供帮助。
一、中外艺术歌曲概述
艺术歌曲是一种声乐体裁形式,是欧洲19世纪初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物,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艺术歌曲的歌词多为著名诗人的诗词经典,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较高的艺术水平。主题思想明确并和音乐结合成完美的整体,能够在较小的篇幅中表现出深刻的思想感情。作曲家在作品中根据诗歌的主题思想用优美抒情的旋律、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展示诗歌的诗情画意,使得旋律和诗歌的主题思想结合得浑然一体。艺术歌曲的演唱以钢琴伴奏为主要伴奏形式,伴奏和声乐旋律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为旋律声部起到烘托和渲染的作用,还能够为歌曲营造音乐氛围、描绘音乐场景,这是艺术歌曲区别于其他歌曲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艺术歌曲具有艺术思想深刻,音乐形象鲜明,旋律和钢琴伴奏融为一体,声乐演唱技术高雅之特征①” 。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的作曲家舒伯特,以及舒曼、勃拉姆斯和沃尔夫等作曲家在艺术歌曲方面的创作,充分展示了19世欧洲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和发展轨迹,这为后来法国、俄罗斯、波兰和匈牙利等国的作曲家创作艺术歌曲奠定了基础,他们也相继创作出大量优秀的艺术歌曲,为艺术歌曲这一音乐体裁的发展和二十世纪艺术歌曲的创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十世纪初,中国一些留洋学习音乐的作曲家如萧友梅、赵元任、青主、黄自等,他们开始尝试选用中国传统的优秀诗词与西洋乐器钢琴担任伴奏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创作,如刘半农作词、赵元任作曲的《教我如何不想他》、《卖布谣》,青主作曲的《我住长江头》、《大江东去》,黄自作曲的《春思曲》、《玫瑰三愿》等。这一批作曲家在建立和完善中国艺术歌曲创作风格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后人留下了一定数量的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优秀的艺术歌曲。“中国的艺术歌曲从一开始就具有既借鉴外国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又注重与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品质和民族情感表达的方式相结合的特点,这也是我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开拓者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之一②”。“就目前我国的艺术歌曲创作技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类:传统技法的艺术歌曲;现代技法的艺术歌曲;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③”。而传统技法是中国艺术歌曲创作方法的主流,它们既借鉴西洋的作曲技法,又保留中国民族特有的调式风格,二者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如著名作曲家丁善德创作的《爱人送我向日葵》、杜鸣心作曲的《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黎英海编曲的《小河淌水》、陆在易作曲的《我爱这土地》、《盼》等。
二、高师艺术歌曲教学现状
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声乐教师应指导学生广泛地涉猎各种风格、体裁的声乐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既包括歌剧咏叹调,又涵盖中外艺术歌曲。中国艺术歌曲应该近现代都有,外国艺术歌曲也应该包括德奥艺术歌曲,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法国艺术歌曲等。德奥艺术歌曲应主要演唱莫扎特、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理查.施特劳斯、沃尔夫、等作曲家的经典作品。但缘于多方面的原因,德奥艺术歌曲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少之又少,学生演唱的曲目主要集中在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上,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丰富学生的声音的表现力是很不利的。出现这种现象笔者以为是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我们的声乐教师对艺术歌曲的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多的把精力放在歌剧咏叹调的训练和演唱上,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教学水平;二是由于我们的声乐教师自己专业知识的局限,因而无法指导学生了解和演唱更多经典的艺术歌曲作品;三是由于大部分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只开设了意大利语音选修课,而没有开设德语语音课,学生不知道如何发音,所以就无从谈起德奥艺术歌曲的演唱了。最后一个影响艺术歌曲教学的重要原因就是钢琴伴奏问题。在艺术歌曲的演唱过程中,钢琴部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伴奏,难度很大,如果声乐教师采用即兴伴奏那艺术歌曲将会大大的减色,但绝大部分高师音乐院校受教学条件的限制,是没有像专业音乐学院配备专门的钢琴伴奏教师的。因此,钢琴伴奏师资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艺术歌曲的教学。鉴于以上几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要改变高师艺术歌曲教学现状,提高艺术歌曲教学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改变声乐教师对艺术歌曲的认识,加强高师声乐教师自身专业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作为高师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师,要广泛阅读和知晓具有代表性作曲家的代表作品,尽可能地熟悉多种演唱版本。如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天鹅之歌》,歌曲《致音乐》、《纺车旁的格丽卿》、《鳟鱼》等作品;舒曼的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生活》、《诗人之恋》,歌曲《献词》、《核桃树》、《莲花》、《你好像一朵鲜花》、《月夜》等作品;理查.施特劳斯的《万灵节》、《奉献》、《夜》等作品;莫扎特的《紫罗兰》、《致克罗埃》、《渴望春天》等作品。要准确把握德奥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即:“多样的音色、清晰的吐字、细致的语调,就成为衡量演唱者艺术表现和演唱水平的重要标尺。于是,就逐渐形成了以含蓄为贵,以阴柔见长的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④”。对每位作曲家的创作风格、作品的基本内涵要成竹于胸。对于作曲家相互之间的异同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样是浪漫主义音乐家,拿舒伯特和舒曼相比:气质上,前者就显得更质朴、自然,而后者更富诗意、幻想……和声上,舒伯特可以说还没脱出古典和声的旧框,而舒曼则开辟了浪漫主义和声手法的新领域,他常爱采用大小调交替以及模糊调性的离调手法,以制造一种诗意的朦胧气氛和充满幻想的意境。因此,在演唱舒曼的抒情性艺术歌曲时,必须具备能在高声区上减弱和运用轻声的技巧,才能表达出这种飘渺的、超脱尘世的遐想和神往的意境⑤”。 声乐教师还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欣赏中国的近现代艺术歌曲。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到现在,我国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作曲家,他们在艺术歌曲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萧友梅、黄自、赵元任、青主、陆在易、尚德义、刘聪……他们的创作既有采用欧洲传统作曲技法也有采用西方作曲技法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艺术歌曲的,还有介于前卫和传统之间的现代型作曲技法创作出的艺术歌曲。如陆在易创作的歌曲《我爱这土地》、《彩云与鲜花》、《盼》,刘聪作曲的《故园恋》、《鸟儿在风中歌唱》等就具有明显的现代特征,同时也是现代艺术歌曲中的精品。
(二)要提高学生演唱德奥艺术歌曲的能力,还必须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克服语言上的困难。可在二年级开设德语语音课供学习声乐的同学选修,还可邀请一些专家作专题讲座。通过以上方式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德语语音的基本发音规律,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歌词更好地理解歌词所要表达的内容,为较为准确地诠释德奥艺术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钢琴伴奏队伍师资的建设,提高钢琴伴奏的演奏水平。在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部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伴奏,而是与歌曲的旋律部分相融合,成为艺术歌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艺术歌曲区别于其他歌曲的重要特点之一。“在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不只是起到和声和节奏衬托的作用,而是在气氛渲染,意境烘托的手法下,伴奏具体色彩的变化,速度的急缓,音的延长与停顿,更深层地对歌词的内涵进一步挖掘,为演唱者创造出特定意境,从而加深艺术感染力,并与声乐旋律一起完成对音乐形象美的艺术塑造⑥”。在给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伴奏时,必须注意钢琴伴奏部分的艺术表现力。作曲家在作品中富于钢琴伴奏以音乐形象性,使得歌词、旋律、伴奏相互相成,融为一体,意境完美。如在歌曲《魔王》中以三连音来描写急迫的马蹄声,用低声部描写黑松林中的寒风呼啸声;在《纺车旁的格丽卿》中的不停旋转的或中断的纺车声;在《鳟鱼》中小鱼欢快地游泳以及跳出水面的景象等。而舒曼的艺术歌曲更使得歌声的旋律和钢琴伴奏的旋律相互交织,相互补充结合起来表达一种乐思,钢琴甚至还处于更主要的地位。有时歌声已尽而意犹未尽,任由钢琴将未尽之意说完。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艺术歌曲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为了改变高师音乐专业艺术歌曲教学的现状,我们必须改变声乐教师对艺术歌曲的认识,加强高师声乐教师自身专业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克服演唱德奥艺术歌曲语言上的困难;加强钢琴伴奏队伍师资的建设,提高钢琴伴奏的演奏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高师音乐专业艺术歌曲的教学乃至整个高师声乐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2][6]沈悦.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审美品读[J].音乐创作,2010.第二期
[3]莫纪纲.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指南[M].上海音乐出版社
[4][5]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华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