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非豪宅 事实当澄清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k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倪方六先生在题为《被我们“误读”了千年的史实——陶渊明和杜甫的房子问题》(载《北京晚报》2012年10月14日第28版)一文的后半部分,就杜甫草堂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杜甫当年盖的并不是普通的房子,而应是豪宅或别墅级建筑。”
  事实果真如此吗?下面我们就分几个方面来加以讨论。
  一、草堂的建筑背景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后又攻陷长安,玄宗李隆基逃往四川,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得到消息,连夜从京师逃出,前往投奔肃宗,官拜左拾遗。其时房琯为相,请求亲自帅军讨贼,因兵败而罢相。杜甫“上书论琯有才,不宜废免。肃宗怒,贬琯邠州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属关辅饥乱,弃官之秦州,又居成州同谷,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杜工部集·王洙序》), 竟至“儿女饿殍者数人”(《旧唐书·文苑列传》),乃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冬携家带口,逃难来到成都。第二年春天,剑南西川节度使裴冕为杜甫卜居于浣花溪畔,后者才得筑草堂以栖身。
  二、草堂的建筑规模
  杜甫草堂的建筑面积有多大?杜甫自己告诉我们的是:“诛茅初一亩”(《寄题江外草堂》)。一亩,即60平方丈,折合成今天的计量单位,约为666.7平方米。但这只是“诛茅”(平整地基)的面积,即包括房前屋后空地、院坝等在内的总面积,不是实际的房屋建筑面积。杜甫诗云:“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绝句漫兴九首之二》)“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贫。”(《绝句漫兴九首之三》)可见他的茅屋较为低矮而褊窄;杜甫又云:“谁谓筑居小,未尽乔木西。”(《泛溪》)别人说他修筑的草堂不宽绰,他还自我解嘲说乔木西边还有空地。如果草堂是豪宅,别人能说它小吗?我们拿杜甫草堂和陶渊明的茅舍进行一下比较,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陶渊明说他家的住房情况是“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归园田居》)。这就足以证明,“十余亩”不是“八九间”草屋的建筑面积,而是宅基地的总面积,两者显然不可混为一谈。再把“十余亩”和“一亩”比较一下,就显出杜甫草堂的寒碜了,因为前者竟比后者大了十多倍!
  三、草堂的建筑质量
  杜甫草堂的建筑面积既然不大,那么建筑质量又怎么样呢?杜甫说:“敢谋土木丽,自觉面势坚。”(《寄题江外草堂》)敢,是岂敢的意思,也就是不敢。谋,意为谋求。面势,指建筑物的情势、外观。坚,牢靠。可见草堂不是华堂美宅,只是看上去还算牢固罢了。而实际上也并不牢固,待到八月秋高风起,茅屋即被吹破。杜甫在《田舍》《江涨》《客至》等诗中一再用到“柴门”“蓬门”之类的词语,还进一步写道:“畏人成小筑,褊性合幽栖。门径从榛草,无心走马蹄。”(《畏人》)“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野老》)如果草堂是华堂美宅,会是“门径从榛草”,会是“柴门不正”吗?前面说过,杜甫携家带口,颠沛流离,于战乱之际逃来成都,生活之窘迫可想而知,朋友的接济也很有限,他又哪里拿得出许多银子修豪宅建别墅?要是真住的是豪宅,是别墅,他还会有茅屋为秋风所破,长夜沾湿,苦等天亮的遭遇吗?他还会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感叹吗?
  四、究竟谁在“误读”
  倪方六先生说,他的推断“并非凭空猜测”,而是“有杜甫自己的诗为证”: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诗中所写的宅院,能是简简单单的草堂、破房子吗?
  四句诗引自《堂成》,堂成,即草堂刚刚建成。其时又哪来桤林之叶,碍日吟风;笼竹之梢,和烟滴露?原来这只是诗人缘江步行所见。郭知达《九家集注》引赵次公云:“桤林笼竹,正川中之物。二物必于公卜居处,先有之矣。”因此,仅凭桤林笼竹二物根本无法证明草堂规模如何。接下来,倪先生又说:
  杜甫又不断扩大“别墅区”,在广泛种植桃树后,草堂由一亩增至五亩;桃林建成后,又营建了竹林、桤林。而且,杜甫在《凭何邕觅桤林栽》(凤能按:应为《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栽的应是苗木,不是“林”)诗中给出了具体数据:“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也就是说,桤木林的占地有十亩之大。那么竹林又占地多大?一顷(百亩)之广。《杜鹃》诗中说得更直白:“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有竹一顷余,乔木上参天。”这样的地方能是一般穷人住的?算不算别墅?这恐怕比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更令人神往吧!
  唐代成都与今日成都,不可同日而语。唐代浣花溪尚在郊外,人口也较稀少。故杜甫在诗篇中留下“荒郊”“荒村”“荒僻”等语。他栽桃种竹,是为了美化周围的环境,利用的是浣花溪边的荒地。难道杜甫在房子附近种了树木,草堂就会变成豪宅、别墅?“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是对桤木成林后的设想,不是眼前的事实。何况“致阴”的对象是“溪边”,不是宅院。至于《杜鹃》诗中的“有竹一顷余,乔木上参天”,显然说的是“锦水边”有,不是“我”有。因为杜甫草堂建成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第二年严武奉诏入朝,杜甫“送武之巴西”。严武离开后,时任成都府少尹的徐知道趁机兴兵作乱,杜甫不得返回,“遂如梓州”(胡宗愈《成都新刻草堂先生诗碑序》)。叛乱平息后,重返草堂的杜甫在地皮刚刚被再度踩热不久,又逢严武病死,眼见大乱将作,再也在成都呆不下去,便于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极不情愿地举家逃向东川。从草堂真正建好的宝应元年到永泰元年,也就三年多时间;即使从经营草堂的“上元始”算起,也就五年。其间他还一度离开,去梓州、阆州客居了一段日子。须知,种竹栽树是受季节限制的,连吃饭都要靠人接济的杜甫更不可能请民工来办这事。因此,他不仅不可能种得了那么多竹,而且他种的树也不可能“上参天”。用这些被倪先生误读的诗句来质疑“这样的地方能是一般穷人住的?算不算别墅”,显得多么苍白!杜甫在《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六中写道:“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倘按倪先生的逻辑来推断,是不是住在浣花溪畔的黄四娘,也是一个拥有偌大花园的财主,她住的也是豪宅、是别墅啊?   五、“三重茅”应如何理解
  倪先生还写道:
  对草堂的工程质量,已故历史学家郭沫若曾作过考证,他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认为,杜甫草堂的茅草应有三重,这表明屋顶曾翻修过两次:“一般地说来,一重约有四五寸厚,三重便有一尺多厚。这样的茅屋是冬暖夏凉,有时候比起瓦房来还要讲究。”
  茅屋冬暖夏凉,确实不假,这取决于它是土筑的墙与茅盖的顶,隔热效果比瓦房佳。但住起来是不是比瓦房讲究呢,不是。稍微上了些年纪的四川人都知道一句谚语:“瓦房漏了,戳,茅房漏了,哭。”戳,就是拿竹竿捣一捣,让瓦片重新衔接好;哭,就是毫无办法。所以只有穷人才住茅屋。
  至于“三重茅”是不是如郭沫若先生所说,“一重约有四五寸厚,三重便有一尺多厚”呢,也不是。笔者生在四川乡下,住过30多年茅屋,且多次亲自参加过乡邻的茅屋建筑与翻盖,故对茅屋的方方面面都十分了解。盖茅屋是由屋檐边往房顶依次层层押草的,最后工序是坐脊。押草就是用竹竿压在稻草或麦草腰部,用竹篾拴在椽子上。每押一层,叫一重。重,就是层(《史记·项羽本纪》“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可证)。坐脊就是把屋脊压实,横盖厚厚的一层草,用平行的两根竹竿押住拴牢。茅屋盖得好不好,不取决于草的重数多寡,而取决于每重的厚薄,取决于盖房人手艺的高低。茅屋如果盖得讲究些,少说也要三五年才会翻修一次。由于资金与材料的不足,草堂拖拖拉拉地修建了一年以上时间,杜甫自己说是“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 寄题江外草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般学者认为作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秋八月,那时茅屋尚未完工,即杜甫所说的“断手”。惟其未完工,秋风才容易破屋。还没有“断手”的草堂就“曾翻修过两次”,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杜甫所谓“三重茅”,其实是多重茅。房上多重茅草被风刮走,一是说明风大,二是说明房子盖得不够结实。
  六、杜甫在草堂的生活状况
  倪先生除了说杜甫草堂“恐怕比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更令人神往”外,还据他的主观臆测于文末得出如下结论:
  由此可见,杜甫当时的生活和经济状况并不糟糕,他的“贫穷”实是后人对他当时生存状况的误会。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所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乃是房顶被大风刮坏后的写实,可我们却误以为他当年的生活很悲惨。
  那么,杜甫在居住草堂期间,是不是如倪先生所料,日子过得相当滋润?只要读一读杜甫写于这段时间的诗篇,就不难找出正确的答案。杜甫诗云:“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狂夫》)“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屏迹三首》之二)“蜀酒禁愁得,无钱何处赊。”(《草堂即事》)请看,是小儿子长期挨饿啊,是老婆一直为穷发愁啊,是自己无钱买酒浇愁啊!称别人“误读”、却对上述诗句只字不提的倪先生,是不曾认真读过书呢,还是有意回避呢?
其他文献
在我的收藏品中有一件东西是有特殊意义的——这是1937年秋天,我1岁半时用毛笔胡乱涂抹的一张笺纸。我的父亲、著名书法家刘孟伉在笺纸一旁写下如下一段话:“丁丑九月二十一日,藟儿弄笔之始。具此姿性而渍之以学,即艺术专家有何难到?存之以验其成。”这张笺纸父亲生前从未示人,连我也不知有此物。我是在父亲去世多年后,从父亲遗留的一本书中发现的。我之所以觉得它珍贵,倒不是因为它是我的“弄笔之始”,而是因为它明确
期刊
蜀汉重臣谯周劝说后主刘禅降魏,在史学界一直备受争议。东晋人孙盛评之曰:“周谓万乘之君偷生苟免,亡礼希利,要冀微荣,惑矣!”[1]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谓:“周处心积虑,唯恐刘宗之不灭,憯矣哉!”(《读通鉴论》)近年易中天先生《品三国》,则突破旧理念的禁锢,称:曹魏兵临城下,“蜀汉君臣无战意,……只不过他们主张跑,谯周主张降。他们也不反对降,只是担心降不了。”“没有谯周他们也会降。”迨三国文化的持续升
期刊
1989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专著《中国佛教与安岳石刻艺术》。1991年,该书修订出版。两版印行计15000册。在较为边缘化的石刻艺术研究的著书中,这个印数算是拉风的了。这是第一本研究四川安岳石刻艺术的专著,故被出版社认定“填补了一个空白”。鉴于该著与其研究的客体安岳石刻艺术属于“初公开”,石刻艺术界不乏普遍关注。自然,作为泛石刻艺术的研究,笔者应邀参加了94’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敦煌研究
期刊
在威尼斯运河码头下了“贡多拉”游船已是下午3时,旋即赶到集合地再乘海上游艇返回住地,而后坐上旅游大巴历经4小时行程就抵达奥地利边境了。这里所谓的国界,无非就是一个刷卡亭。司机打开车窗,抬手用卡一划,车就进入奥地利了,此举像国内乘公交车一样方便。原来,所有的欧盟国家都是卫星定位收费。夕阳西下时,车开进奥地利一小镇尽头,四周被森林覆盖的宾馆,迎面扑来一股带有草木味的清新空气和轻柔优美的圆舞曲旋律。大家
期刊
翻阅《成都龙泉驿百年契约文书(1754-1949)》,眼前便是一件件历史筛选出的契约文书,一个个诚信构建起的合约场景,一颗颗古驿散落下的璀璨珍珠,不禁怦然心动。遥想古道往来小憩驿站景,追思湖广入川客居东山人,感悟笔墨浓缩百年耕读情,不禁思绪万千。粗略清理苏氏家族相关契约文书,多达80余件,约占该书收录总数的三分之一,细思慢品笔道墨色,真可谓:民间书法,地域书法,耕读书法,诚信书法。  一、民间书法
期刊
2013年11月26日的 《海南日报》载记者调查说,近年来大学语文课一直饱受非议。有人直言大学语文是“高四语文”,教授内容和教法与中学没有太大区别,所以备受学生冷落,学校开课的热情也不高。北京某理工类高校的毕业生小李就向记者表示,他大一时上的大学语文课就是老师照本宣科,后来上课的人越来越少,即使去上课也偷偷干别的事。  这则报道引发我的思考:如果我还在任教,一定选《〈班婕妤赞〉校注》作大一同学的《
期刊
《论语》中孔子的这段话究竟该如何断句,早已是个老问题。据说,对这个老问题的公开辩论,是在“五四运动”前后。当时,打倒“孔家店”的,声言孔子有罪,理由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是要人民绝对服从,是专制理论,是愚民政策。而康有为、梁启超等认为这正说明孔子提倡民主。所谓愚民,只因断句有误,本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看来对这句名言断句圈点的位置不同,意义竟成是非两面。(至于另作析义
期刊
我的太师张大千先生,1899年5月10日生,四川内江人,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号季爰,法名大千,画室名大风堂。先生19岁(1917年)离开家乡后,基本上都在上海、北京两地从事绘画活动,1983年4月2日以85岁高龄病逝于台北。先生诗文书画师从李瑞清、曾熙,早年绘事得益于母亲启蒙,后致力于研习石涛、八大、青藤、白阳诸家,继及宋元各家。1927年,先生加入“寒之友”画会,会友有于右任、何香凝、经亨颐、陈
期刊
所谓文化,指的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文字是人们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是文化构成诸因素中最重要的载体。学术界将青铜器、城堡和文字的出现视为人类文明正式出现的标志,[1]显然是有道理的。  众所周知,中国
期刊
《世说新语》既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召集门下文人杂采众书编纂润色而成的一部笔记小说,又是一部记载汉末魏晋士人生活方方面面具有一定史料价值的社会百科全书。特别是梁刘孝标的注,博引古籍,作出了很多独特的是非评判,具有很高的史料和学术价值。魏晋以来,门阀士族不仅在政治上据有高位,在经济上也是享有特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经济消费方式呈现出畸形的状态。本文试以《世说新语》中具有代表性的王氏家族经济消费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