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0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社会文化氛围、家庭教育、校园文化对青少年科学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的影响和教育作用。指出青少年科技教育必须形成科学技术教育网络,推动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科学素养;社会文化氛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科技决定社会前进的方向,教育决定国家未来的命运,青少年则代表时代繁荣的希望。学校是培养教育青少年的主要场所,但是,周围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也无时无刻不在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很难完成科技教育的,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需要社会、家庭、学校携手共建立交桥,形成一个立体的科学技术教育网络。
  一、营造崇尚科学的社会文化氛围
  中科院、社科院曾搞过一次座谈调查,这些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中国的青少年缺乏两件东西:第一,缺乏科学精神;第二,缺乏科学幻想。这些信息给人以沉思和反省。如何在整个社会文化中形成崇尚科学的氛围,的确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宏伟目标。
  1.从影视文化视觉看对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教育
  目前,电视文化占据着青少年的大部分校外活动时间。作为宣传、出版部门,应为青少年着想,严格把好审批关,严禁把对青少年成长不利的影视片投放市场,各电视台对于播放的影视节目同样也应该有所选择,在制作和选择播放中不断提高影视文化水准,要考虑到青少年的特点和成长需要,并有意识地向青少年一代进行科学素养的渗透。
  2.从图书、电脑网络的发展看对青少年的科技教育
  随着21世纪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电脑网络的全球通达,必然会促进全球性的人文与科学的整合与互补。因此,在编写出版面向青少年的各种图书资料和输入电脑网络的有关信息资料中,在弘扬人文精神的同时,更应加强科学因素的渗透。
  3.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场所建设
  从学校教育的发展来看,学生的课余自主时间会越来越多;从人们的生活水平来看,会越来越高;从青少年的发展特点来看,精力旺盛,精神需求量极大,这些都表明建设青少年的活动场所非常有必要。希望有关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建设青少年科技教育场所,为青少年科技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帮助有科技潜力的学生早出成果。
  二、提高家长的科学教育水平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任期最长的教师,承担着抚养和教育的双重责任。在家庭教育的庞大队伍中,究竟有多少人能够体会到对孩子进行这种科学教育呢?因此,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科学教育水平,对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培养孩子善思好问
  现实生活中,封建家长制式的教育往往过早地扼杀了孩子好奇、好问的天性,使孩子成了人云亦云的“奴隶”。其实,“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某种程度上,善不善于提出问题,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重要尺度。因此,家长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保护和诱发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孩子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养成爱动脑筋、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要鼓励孩子大胆质疑,逐步教会他们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其创造思维能力也就逐步加强了。同时,也培养了孩子敢于怀疑优良品质,而这正是科学精神的主要内涵。
  2.引导孩子积极想象
  想象,作为思维过程的重要环节,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引导孩子广泛阅读书籍,善于观察各种事物,从作品中、书本上、图片上、电视上、电影上、电脑上及其它各种媒介中汲取大量信息,形成丰富的表象储备,扩大孩子想象的空间;要打破框框,突破常规,鼓励孩子大胆“奇思妙想”,引导孩子张开想象的翅膀,在科学的领空翱翔。
  3.塑造孩子良好的心理品格
  塑造孩子良好的心理品格是指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培养孩子优良的科技素质,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具有顽强的意志、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孩子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家长可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孩子,使孩子客观公正地看世界,避免主观偏见,进一步激发孩子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让学生懂得探索科技奥秘,掌握先进技术,都要付出辛苦劳动和一定代价,遇到挫折和失败要锲而不舍、不断进取。
  三、优化学校科技教育环境
  学校担负着祖国和家长的重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养主要来自于学校的科学施教,给学生以良好的教育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新世纪的科技创新将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解决各方面问题的动力机制。教育则需要为科技的持续发展提供后备力量。为此,学校要积极创设浓厚的科技教育环境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
  1.抓环境建设,做到科技教育“环境化”
  学校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必须进一步加大对科技教育的资金投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和必要的物质材料,使他们进行科技活动。要让让学生时刻关注科学的发展,感受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和善于观察事物的习惯,让学生了解在现代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此外,还要狠抓科技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科技素养,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技队伍,形成人人参与科技教育实践研究,处处开展科技教育实践活动的良好氛围。
  2.抓学科渗透,做到科技教育“学科化”
  科技教育内容知识面广、科学性强,与各学科具有紧密和显著的互补性,能活化学科科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科教育中的科技教育内涵,是小学开展科技教育的坚实基础。因此,在学校、教师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进行有机渗透。对于人文学科来说,可从有关科学资料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的科学态度,领悟、学习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达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整合。对于科学学科来说,除渗透以上教育内容外,更重要的是,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精确性和开放性,注意唤醒学生的创造灵感,培养他们善问、善思的良好习惯,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鼓励学生思维的创新求异,激发探究的兴趣的欲望。此外,在各学科的教学中,要针对各个学段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实践场所,适当利用课堂进行科学技术的再现,对学生进行科学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性主题活动。
  3.抓活动课程,做到科技教育“活动化”
  活动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科技教育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以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为载体,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人人喜爱的主题系列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教育,受到启迪;结合与科技教育紧密相连的节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广泛开展课外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发明创造的精神;设立《科学遐想》信箱,让幻想给学生插上理想的双翼,在科学的海洋上勇敢地遨游……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人民教育》,2001年第4期。
   2、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家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3、《小学科学科新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正> 一九二八年,我国文艺界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任何历史事件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
<正> 我省高等级公路建设方兴未艾,如何结合实际情况,合理使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十分重要。笔者是路线设计新手,本文叙述在学习、使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时,(
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以优化设计半干硬性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为研究目的。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应用半干硬性水泥混凝土,相较于普通混凝土,在实际施工中干硬性混凝土具备水
针对山区滑坡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以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为研究区,在地理信息系 统的支持下,开展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首先,选取地层年代、与断层距离、高程、坡向、
为研究不同纤维类型、组合方式和掺量对混凝土静态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分离式SHPB实验装 置对3种HFRC (AS- CSHFRC、AS- PHFRC、CS- PHFRC)进行不同气压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实验.
我们在评说一座城市是否宜居时,常常会考察它的诸多生活品质,诸如生活成本、方便、健康、舒适等。然而,我们却在有意无意间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平安。不是百姓不在意,而是平安如同空气,清新时,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可一旦出了问题就是大问题。  在民生问题诸方面,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生活不安全,其他民生问题解决得再好,其品质也会大大下降。确保了平安的品质,才谈得上其他生活品质。没有平安品质的支撑,“宜
在这人海茫茫的现实社会中,请问您最需要什么?是金钱美女,还是功名利禄?如果让我来回答,我就说:我最需要的是安全!  在我蹒跚学步时母亲给我指点:“孩子,绕过前面的石子。”在我飞车上学时身后传来父亲的叮咛:“当心路上的汽车啊!”现在,我和同事们每天恪守的信念是“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在人生的旅途上,安全伴我同行!的确,在我们离开母亲的搀扶,摇摇晃晃地行走在人生道路上以后,我们一
<正>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师范教育如何改革是一个很迫切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无疑是我们高师教育改
<正> 在崛起于新时期的中青年作家群中,金河是个引人注目的名字。他的短篇小说,思想上敏锐独到,艺术上各具风采,拥有广大读者。无疑,研究金河的小说创作,对总结新时期小说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