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关键时期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zafasaasassa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四化’同步的背景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发展信息化。”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所长王文生说,“中国幅员辽阔,全国目前有9亿多农业人口,分布在约59万个行政村,信息化差距是城乡主要差距之一,发展农村信息化是最薄弱、最重要的环节。”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我国农业现代化”
  近10年来,中国农业取得可喜成就,粮食实现“九连增”,农民收入实现“九连快”。但纵观国内外农业发展趋势,我国农业面临全球新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全球粮食与资源环境问题、传统农业发展非持续性等因素的冲击。作为破解这些难题的关键发力点,发展农业信息化刻不容缓。“在现代农业建设方面,我认为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必然条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信息化就没有我国农业现代化。”王文生告诉《经济》记者。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农业资源,比如: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等等,可以大大提高水、肥的利用率,增强水、肥效果,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田管理、农作物栽培管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畜禽饲养管理等,可以实现管理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在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新品种信息、农业新技术信息、农产品供求信息等知识传播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低成本地普及推广。”王文生指出。此外,农业信息化使农民、粮食创收成为可能。
  农业农村信息化试验区
  增强信息化辐射带动能力
  立足我国各区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程度差异较大的实际,顺应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形势,2011年,在农业部发布的《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业农村信息化试验区建设。重点开展3G、物联网、传感网、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该区域的先行先试,推进资源管理、农情监测预警、农机调度、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远程诊断、自动监控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信息化的试验示范工作,熟化农业农村信息化技术、完善运营机制与模式,增强该区域信息化辐射带动能力。
  王文生指出,农业农村信息化试验区的作用有三:一是先行先试,探索创新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模式和经验;二是示范带头,引领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发展;三是技术突破,熟化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中的应用。
  建设“国家大平台”,
  实现信息化“最后一公里”
  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给农业信息化带来了历史机遇。随着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农业信息化第一、第二个“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已得到初步解决,即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针对农业农村信息服务内容的选定。但如何把已有在线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农民易于理解的经验知识和语言,即第三个“最后一公里”已成为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2013年1月,由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构建与应用”获科技部批复立项。该项目以低成本、个性化、广覆盖、可持续为原则,建设农业信息化“国家大平台”,使突破我国农村信息服务“信息孤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为可能。担任此项目首席专家的王文生介绍,“国家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构建与应用”以农户及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科教部门、政府共同参与的高效运行机制,有机集成7个信息化示范省信息服务平台上的信息数据资源和应用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互联互通、互惠互动。“项目与7个信息化示范省信息服务站实现扁平化管理,并从生产一线直接采集第一手信息,实现‘平台上移,服务下延’,真正做到信息进村入户。”王文生表示。
  此外,通过该项目探索建立适合我国“三农”特点的农村信息增值服务模式和机制,从而催生一批增值服务新兴产业,实现我国农村信息服务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国家大平台”在繁荣农村社区、支撑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普惠城乡民生的重要作用。
  树立战略意识,发展农业信息化
  2013年5月6日,在农业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意见》中指出,力争用五年时间,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融合、与农民生产生活融合更加深入,农业部门行政效能明显提升,“三农”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农民获取信息能力显著增强。为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人力与技术的支持,更需要树立战略意识。
  王文生认为,应从以下五方面做起:首先,大力推进农业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其次,大力推进农业科研创新信息化;再次,大力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化;第四,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流通信息化;最后,大力推进农村管理服务信息化。
其他文献
近10年来,新能源飞速发展。然而,近两年世界各国新能源的发展都不尽如人意,问题颇多。由于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各国政府对新能源的补贴在大幅缩水或断补,而企业正面临着政策“断奶”的不适应,如何调节政府“没奶”,企业“要奶”的问题,是世界各能源国亟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新能源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水电、风电装机容量都是世界第一,光伏也成为了全球发电增长最快的国家。在这些傲人成绩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问题,致使新能
期刊
“Cindy(辛宝儿)不仅仅是漂亮女孩,更是音乐天才!她很快会在欧洲出名,在全世界出名!”她的经纪人Anita florek说。  “作为一名女士,Cindy非常敬业,有时候我们彻夜工作,她总是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让我感觉非常兴奋。”她的编曲人、音乐搭档波兰歌星TheDannyD说。  “她练声的时候的确能够达到四个半八度,有的时候甚至还超过了!”她的歌唱老师王明琦说。  “像辛宝儿这种女低音,
期刊
最近,湖北一家上市电力公司的高管频繁“换血”,甚至董事长请辞,但是高层变动都不曾引起业界震动,这家公司的一项非主营业务却引起业内哗然,就是公司股东表示不会放弃因管理不善、预期不准而一直不温不火进行中的生物质能源发电业务。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国内外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作为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世界第四大能源,为什么迄今在国内都没有形成大规模合理利用?相关自营企业为何还未找到盈利模式?一种人类从
期刊
脱口而出的流利英语、信手拈来的经济学术语、滔滔不绝快言快语中不失自嘲、时而低头沉思时而爽朗大笑,在《经济》记者走访的众多经济学家中,像他这一“范儿”的还不多见。受教于多位知名大师,曾在驻外大使馆工作,连续10年参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起草,他总只是轻描淡写,提醒记者“不值一提”。走进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毕吉耀的办公室,偌大的房间里简单而又朴素,几乎没有装饰,除了书柜就是满地堆积的资料和书刊
期刊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这也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后迎来的第一个海洋日。近年来,全球对海洋经济的开发与发展愈加重视,联合国将21世纪定义为“海洋世纪”。中国也在不断利用海洋经济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贡献。自2003年首次发布《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10年来,中国海洋经济以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整体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8%。2012年中国海洋生产总
期刊
新能源还未进入百姓常用字典,还带着“新”字成长在世,却已提前进入了“产能过剩”的尴尬境地。承载美好期望的新能源“并网”也困难重重,与传统能源、现存体制磨合不畅。近日新能源企业业绩下滑,集体落入低谷,部分严重者甚至已进入破产程序。看起来,新能源往前“冲”得太快了。目前我国新能源企业发展面临多重瓶颈,并未如预期般带领起一场能源革命,反而出现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为何?新能源的出路在哪里?
期刊
风电是技术较为成熟,可以大规模发展的清洁能源。2006年后,我国风电市场迅速扩大,并带动了国内风电制造业的成长与成熟。2012年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风电市场国,技术水平和制造业规模亦排名前列。但在近几年风电市场高歌猛进的同时,并网消纳瓶颈凸显,制造业竞争加剧,风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未来保障市场和产业规模持续发展,需要在技术和产业升级、政策和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创新。  风电市场集中和分散开发并重  2
期刊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十二五”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我国能源工业稳步增长,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实现数次腾飞,全国各地新能源企业迅猛发展。然而,各项问题也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显现。受到国际市场影响,许多新能源企业陷入危机,甚至面临倒闭。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如何?面临哪些问题?如何实现产业升级?《经济》
期刊
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支撑。在这一关键时期,应如何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对此,《经济》记者专访了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司长陈传宏。  《经济》:您认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陈传宏:纵观国内外发展趋势,我国农业持续发展面临许多挑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积极应对挑战。  挑战一,全球新科技革命对我国农业的挑战。21世纪以来,全球性的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生态技术为特征
期刊
自2011年9月上任以来,国际能源署署长范德胡芬(Maria van der Hoeven)女士每年都会来到中国。她关注全球能源经济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她希望创建一个新的全球参与制度,引入新的能源消费国。4月初,范德胡芬提出要加强与主要新兴经济体的合作,包括中国、巴西、印度、南非、印尼、 墨西哥和俄罗斯7个国家。5月29日,范德胡芬飞抵中国,第二天在上海参加了“2013上海国际电动汽车示范城市与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