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0月17日,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郭声琨专门做出重要批示:“今年7月,武警学院边防系学员陈洲贵同志因抢救落水群众,壮烈牺牲,献出了年仅22岁的宝贵生命。陈洲贵同志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危急关头,奋不顾身冲进大海,奋力抢救落水群众,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赞歌,用行动实践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陈洲贵同志是当代大学生的楷模,是全国200万公安民警的榜样。全国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要深入学习陈洲贵同志坚定信念、忠诚使命的政治品格,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忠诚履职、扎实工作,坚定不移地做国家政权捍卫者、平安中国建设者、公平正义维护者、群众权益保障者。”
舍生取义——生命的最美绝唱
2013年7月31日,福建东山屿南浴场,突如其来的巨浪,将6人卷入大海,此时正在东山家中休假的陈洲贵奋不顾身下海救出一人后,再次冲入海中,却消失在浩瀚无边的大海……
8月1日,家人在搜寻,公安部门专业救援队伍在搜寻,当地渔民也自发在搜寻……
8月4日,经过四天四夜的搜索,噩耗传来,陈洲贵遗体在马銮湾附近海域被发现。
痛不欲生的亲人、朝夕相处的战友,椎心泣血的声声呼唤,最终也没能唤回英雄的平安归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边防系十三队学员陈洲贵,将他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了22岁。
瘦高的个子,略黑的皮肤,腼腆的笑容,这个年轻而帅气的大男孩,是同学眼中的“超好人”、队干部眼中的好骨干、亲友眼中的好孩子;公安部颁发献身国防金质纪念章、二级英雄模范勋章、革命烈士、“为民献身模范学员” 荣誉称号,教育部追授“全国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是对他英雄壮举的最高褒奖。
陈洲贵在高中时期的文章《利与义》曾这样写道:在我的印象中,含“义”的成语特别多,比如“舍生取义”、“义薄云天”、“正义凛然”、“见义勇为”……我一直有一种感觉,人们一直没有放弃对义的追求……人们必须放弃利益、财富甚至生命来诠释“义”的价值。回顾他短暂的生命,陈洲贵时刻用行动在回答对“利”与“义”的选择。
自2010年考入武警学院,陈洲贵的军旅生涯刚刚走过3个年头,太多太多的绿色梦想等待他去实现,太多太多的人对他寄予厚望。可是,“少年贵”再也回不来了……
7月31日下午,福建东山屿南湾海边出现险情,海里突然起了巨浪,猝不及防间,有6人一下子就被卷入深海区。目击者描述,一个穿着迷彩服的小伙子,一边跑一边脱衣服,第一时间冲进海里救人。
获救的广东游客郭某哽咽地回忆当时的情景:“我正在浅海区游泳,突然一阵大浪就把我卷到了深海区,两只脚已踩不到沙地,整个人被海水淹没。我拼命呼喊救命,这时一位年轻人奋力向我游来,使劲把我推到了浅水区,迷迷糊糊中听到海里还有人在喊救命,年轻人似乎又去救别人了。事后,我才知道自己的救命恩人就是陈洲贵。”
在海边长大的洲贵怎么会不知道,事发海域水底暗流密布,地形错综复杂,水性好的人也不敢轻易下水。平时他是一个谨慎细心的孩子,每次来游泳都是结伴而行。看着他散落的衣物呈直线型排列,可以想象,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他没有丝毫犹豫和片刻迟疑。
陈洲贵牺牲的消息传出,学院的领导来了,为他带来了一套崭新的警服,“我们要让他以一个军人的标准姿态离开”;战友们来了,面对茫茫大海,一遍遍呼唤着最亲密的兄弟,送他最后一程;当地公安机关的领导来了,为他送来了见义勇为确认书,告慰英雄的在天之灵。武警学院崔芝崑政委紧紧握住洲贵父亲的手,十分悲痛地说:“每次放假前,我都千叮咛万嘱咐,开学时要一个不能少的回来,这次洲贵同学为民献身了,我们的队伍少了他一个,让人痛心,让人惋惜,但也让我们钦佩,让我们骄傲,我们要培养更多的像陈洲贵同志这样的优秀学员,继续完成他没有实现的军人理想,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忠义两全——军人的最高追求
英雄的壮举发生在瞬间,积淀在平时。
陈洲贵救人牺牲的消息在当地传开后,他曾经实习过的漳州市边防支队舰艇大队政委李锋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他说:“洲贵做出这样的举动,说实话,我并不感到意外,在实习期间我就发现,船艇保养、除锈上漆这些脏活累活他总是抢着干,海上执法、跳帮检查,这些危险事他总是冲锋在前,陈洲贵天生就是一个当军人的料,如果不是遭遇不幸,一定会是一名优秀的边防军人,对这一点我毫不怀疑。”这些评价在陈洲贵的队领导和战友中同样得到了印证。
陈洲贵的家乡东山是一个有着浓郁英雄气息的岛城,戚继光抗倭在此扎寨练兵、郑成功、施琅收复台湾在此出征,著名的东山保卫战在此打响,是举国闻名的闽南海疆英雄岛。从小就听着“东山抗战英雄八少年”故事长大的陈洲贵,从小就十分仰慕英雄,加上父亲——一个1978年老兵的熏陶,他对军营又生出一份特殊的渴望。
从小学到高中,陈洲贵就是一个模范生的“样本”。连续10多年担任班长,多次荣获漳州市、东山县“优秀班干部”和“三好学生”称号。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是:诚实谦虚、乐于助人,有着极强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是一个人见人爱的“阳光少年”。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陈洲贵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军校,最终被公安现役院校的最高学府——武警学院录取。
带着满心的期待,陈洲贵开始了军旅生涯。第一次打电话回家,他兴奋地告诉父亲,“我的选择太对了,武警学院就是我理想的军校!我们学院的毕业生中已经有30多个将军了,还有9名英模,在这里上学真是骄傲!我学的边防指挥专业回到家乡一定大有用武之地。”那时,当一名合格军人的信念就在他的心里深深扎根。
进入军校以后,陈洲贵非常珍惜每一次的锻炼机会。他经常说,“不学好本领怎么当好兵,忠诚可靠从何谈起”。强化训练中,由于身体协调性不好,动作总是显得不那么标准。从那时开始,无论骄阳似火,还是刮风下雨,总能在训练场上看到陈洲贵给自己加练,直到动作标准娴熟。在学习上他更是不服输,“学习就要下狠劲,各门功课都要学好。”英语底子薄、有口音,他就加班加点练习听力和口语,大二学年一次性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其他各门功课也都名列前茅。 入学之初,队里的藏族学员不太合群,与同学们交流少,他就主动和他们“拉关系”、“套近乎”。久而久之,大家都很好地融入了集体。自担任骨干后,他就干的更起劲了。工作中敢抓敢管,有思路、有办法,小谈心、小比武、小讨论等活动开展的都是有生有色,全班的凝聚力、战斗力大大增强。说起他所在的班集体,全队上下无不交口称赞。
队干部刘笑兵介绍说,洲贵不仅学习好、能力强,敢打敢拼,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思想上“根正苗红”。他是队里的入党积极分子,每次发展党员时找洲贵谈话,他总说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请组织再锻炼我一年。大三快结束了,队里把他列为党员发展对象,刘笑兵和他谈话,他又要“推辞”,刘队长急了,“是不是不想入党,怕受苦、怕吃亏呀?”陈洲贵一本正经起来,“真的想入党,就怕自己不合格。在咱们学院学习时间越长,受的思想政治教育越多,我就越没自信。不用说那些牺牲的烈士,就是身边的模范典型,我也还有很大差距!”刘笑兵乐了,“好小子,就冲你这觉悟,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员!”陈洲贵牺牲后,学院党委追认他为中共党员。洲贵没有等到他自己反复演练多次的入党宣誓,可谁又能说他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呢。
2011年校庆阅兵组建方队,由于名额限制,陈洲贵没有被选拔上。队领导还担心他会有思想疙瘩。没想到第二天他就出现在训练场上,主动承担起了后勤保障工作。一趟趟送水、送药,遇到伤病号二话不说背起就往医院跑,忙得不亦乐乎。其他同学笑话他有福不会享,他却说,十三队是一个团结的战斗集体,你们是战斗员,我是后勤兵,都在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可能正如他在《利与义》中所写的那样,“义”才是他所追求的。
有情有义——青春的最佳诠释
和其他年轻人一样,90后的陈洲贵喜欢打篮球,是系篮球队的绝对主力;爱唱闽南语歌曲,但凡活动总少不了他的身影;喜欢帮助别人,谁有什么困难总是第一个想到他。他就是这样一个热爱生活、乐观向上、浑身充满正能量的好青年。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陈洲贵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是东山县建兴制冰厂的一名普通职工,母亲没有工作,姐姐是东山县邮政局邮政储蓄所临时工,妹妹正在高中学习,家庭收入微薄,生活负担较重。从小就懂事的他非常体谅家里的实际困难。到武警学院上学后,他将每个月将津贴的一半补贴家用,另一部分存起来,只给自己留下必需的一点生活费。母亲节的时候,给妈妈寄去500元,父亲节的时候,把自己舍不得用的新皮带送给父亲。陈洲贵的姐姐说起弟弟来,悲痛之情难以自抑,“洲贵是我们家的顶梁柱,对父母特别孝顺,对妹妹的学习特别上心,说起来我这个作姐姐的还很惭愧。前两年我读大学时,弟弟自己省吃俭用,却时不时地给我寄生活费。”
在同学眼中,陈洲贵是大家公认的热心肠,真正把十三队的每一位同志都当成了自己的亲兄弟。入学军训时,因训练艰苦很多同学的脚都磨出了水泡,陈洲贵也不例外。但他却自觉地把打开水的任务揽到了自己身上。一次,他拎着五六个水壶,不小心滑倒,胳膊上划出了一个大口子,自己悄悄去医院缝了好几针。回到队里,却像没事人一样,照样出操、训练。同宿舍的同学发现后,要告诉队领导,他还连连阻拦,“我还要训练呢,不能因为我一个人影响了整体进度”。
陈洲贵的乐于助人是出了名的,有的时候还显得有些固执。与他同乡的边防系四队学员高俊鹏,讲述了这样一件小事,“今年暑假,我们结伴从北京坐火车到福州,中途认识一个在北京读书的小兄弟。后来,这个兄弟的车票丢了,洲贵一直安慰他,和乘务员解释,并挨个车厢寻找。19个多小时的车程,他找了16个小时!最后找来列车长,同意免费补票才罢休。”
尽管家里并不富裕,每每遇到救助孤残、捐款捐物等活动,陈洲贵却总是特别积极。廊坊市弘德家园孤儿院的孩子们可能还会记起陈洲贵,他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去看望他们,带去学习生活用品,还和他们一起聊天、做游戏,孩子们都喜欢这个可亲的大哥哥。
梳理陈洲贵的成长历程和思想脉络,我们不难发现,他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壮举,绝对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是一名军人忠诚、正义之心的驱使。
英雄已逝,浩气长存。陈洲贵的光荣事迹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多家媒体追踪报道他的先进事迹。家乡很多群众自发到海边祭奠英灵,到殡仪馆送别英雄。武警学院掀起了学习陈洲贵的热潮,大家通过各种形式寄托哀思,表达着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坚定了继承英雄遗志、献身公安现役事业的决心。像陈洲贵一样,做一名义字当头、俯仰无愧的“大写”军人和真正的共产党员。
舍生取义——生命的最美绝唱
2013年7月31日,福建东山屿南浴场,突如其来的巨浪,将6人卷入大海,此时正在东山家中休假的陈洲贵奋不顾身下海救出一人后,再次冲入海中,却消失在浩瀚无边的大海……
8月1日,家人在搜寻,公安部门专业救援队伍在搜寻,当地渔民也自发在搜寻……
8月4日,经过四天四夜的搜索,噩耗传来,陈洲贵遗体在马銮湾附近海域被发现。
痛不欲生的亲人、朝夕相处的战友,椎心泣血的声声呼唤,最终也没能唤回英雄的平安归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边防系十三队学员陈洲贵,将他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了22岁。
瘦高的个子,略黑的皮肤,腼腆的笑容,这个年轻而帅气的大男孩,是同学眼中的“超好人”、队干部眼中的好骨干、亲友眼中的好孩子;公安部颁发献身国防金质纪念章、二级英雄模范勋章、革命烈士、“为民献身模范学员” 荣誉称号,教育部追授“全国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是对他英雄壮举的最高褒奖。
陈洲贵在高中时期的文章《利与义》曾这样写道:在我的印象中,含“义”的成语特别多,比如“舍生取义”、“义薄云天”、“正义凛然”、“见义勇为”……我一直有一种感觉,人们一直没有放弃对义的追求……人们必须放弃利益、财富甚至生命来诠释“义”的价值。回顾他短暂的生命,陈洲贵时刻用行动在回答对“利”与“义”的选择。
自2010年考入武警学院,陈洲贵的军旅生涯刚刚走过3个年头,太多太多的绿色梦想等待他去实现,太多太多的人对他寄予厚望。可是,“少年贵”再也回不来了……
7月31日下午,福建东山屿南湾海边出现险情,海里突然起了巨浪,猝不及防间,有6人一下子就被卷入深海区。目击者描述,一个穿着迷彩服的小伙子,一边跑一边脱衣服,第一时间冲进海里救人。
获救的广东游客郭某哽咽地回忆当时的情景:“我正在浅海区游泳,突然一阵大浪就把我卷到了深海区,两只脚已踩不到沙地,整个人被海水淹没。我拼命呼喊救命,这时一位年轻人奋力向我游来,使劲把我推到了浅水区,迷迷糊糊中听到海里还有人在喊救命,年轻人似乎又去救别人了。事后,我才知道自己的救命恩人就是陈洲贵。”
在海边长大的洲贵怎么会不知道,事发海域水底暗流密布,地形错综复杂,水性好的人也不敢轻易下水。平时他是一个谨慎细心的孩子,每次来游泳都是结伴而行。看着他散落的衣物呈直线型排列,可以想象,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他没有丝毫犹豫和片刻迟疑。
陈洲贵牺牲的消息传出,学院的领导来了,为他带来了一套崭新的警服,“我们要让他以一个军人的标准姿态离开”;战友们来了,面对茫茫大海,一遍遍呼唤着最亲密的兄弟,送他最后一程;当地公安机关的领导来了,为他送来了见义勇为确认书,告慰英雄的在天之灵。武警学院崔芝崑政委紧紧握住洲贵父亲的手,十分悲痛地说:“每次放假前,我都千叮咛万嘱咐,开学时要一个不能少的回来,这次洲贵同学为民献身了,我们的队伍少了他一个,让人痛心,让人惋惜,但也让我们钦佩,让我们骄傲,我们要培养更多的像陈洲贵同志这样的优秀学员,继续完成他没有实现的军人理想,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忠义两全——军人的最高追求
英雄的壮举发生在瞬间,积淀在平时。
陈洲贵救人牺牲的消息在当地传开后,他曾经实习过的漳州市边防支队舰艇大队政委李锋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他说:“洲贵做出这样的举动,说实话,我并不感到意外,在实习期间我就发现,船艇保养、除锈上漆这些脏活累活他总是抢着干,海上执法、跳帮检查,这些危险事他总是冲锋在前,陈洲贵天生就是一个当军人的料,如果不是遭遇不幸,一定会是一名优秀的边防军人,对这一点我毫不怀疑。”这些评价在陈洲贵的队领导和战友中同样得到了印证。
陈洲贵的家乡东山是一个有着浓郁英雄气息的岛城,戚继光抗倭在此扎寨练兵、郑成功、施琅收复台湾在此出征,著名的东山保卫战在此打响,是举国闻名的闽南海疆英雄岛。从小就听着“东山抗战英雄八少年”故事长大的陈洲贵,从小就十分仰慕英雄,加上父亲——一个1978年老兵的熏陶,他对军营又生出一份特殊的渴望。
从小学到高中,陈洲贵就是一个模范生的“样本”。连续10多年担任班长,多次荣获漳州市、东山县“优秀班干部”和“三好学生”称号。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是:诚实谦虚、乐于助人,有着极强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是一个人见人爱的“阳光少年”。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陈洲贵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军校,最终被公安现役院校的最高学府——武警学院录取。
带着满心的期待,陈洲贵开始了军旅生涯。第一次打电话回家,他兴奋地告诉父亲,“我的选择太对了,武警学院就是我理想的军校!我们学院的毕业生中已经有30多个将军了,还有9名英模,在这里上学真是骄傲!我学的边防指挥专业回到家乡一定大有用武之地。”那时,当一名合格军人的信念就在他的心里深深扎根。
进入军校以后,陈洲贵非常珍惜每一次的锻炼机会。他经常说,“不学好本领怎么当好兵,忠诚可靠从何谈起”。强化训练中,由于身体协调性不好,动作总是显得不那么标准。从那时开始,无论骄阳似火,还是刮风下雨,总能在训练场上看到陈洲贵给自己加练,直到动作标准娴熟。在学习上他更是不服输,“学习就要下狠劲,各门功课都要学好。”英语底子薄、有口音,他就加班加点练习听力和口语,大二学年一次性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其他各门功课也都名列前茅。 入学之初,队里的藏族学员不太合群,与同学们交流少,他就主动和他们“拉关系”、“套近乎”。久而久之,大家都很好地融入了集体。自担任骨干后,他就干的更起劲了。工作中敢抓敢管,有思路、有办法,小谈心、小比武、小讨论等活动开展的都是有生有色,全班的凝聚力、战斗力大大增强。说起他所在的班集体,全队上下无不交口称赞。
队干部刘笑兵介绍说,洲贵不仅学习好、能力强,敢打敢拼,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思想上“根正苗红”。他是队里的入党积极分子,每次发展党员时找洲贵谈话,他总说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请组织再锻炼我一年。大三快结束了,队里把他列为党员发展对象,刘笑兵和他谈话,他又要“推辞”,刘队长急了,“是不是不想入党,怕受苦、怕吃亏呀?”陈洲贵一本正经起来,“真的想入党,就怕自己不合格。在咱们学院学习时间越长,受的思想政治教育越多,我就越没自信。不用说那些牺牲的烈士,就是身边的模范典型,我也还有很大差距!”刘笑兵乐了,“好小子,就冲你这觉悟,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员!”陈洲贵牺牲后,学院党委追认他为中共党员。洲贵没有等到他自己反复演练多次的入党宣誓,可谁又能说他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呢。
2011年校庆阅兵组建方队,由于名额限制,陈洲贵没有被选拔上。队领导还担心他会有思想疙瘩。没想到第二天他就出现在训练场上,主动承担起了后勤保障工作。一趟趟送水、送药,遇到伤病号二话不说背起就往医院跑,忙得不亦乐乎。其他同学笑话他有福不会享,他却说,十三队是一个团结的战斗集体,你们是战斗员,我是后勤兵,都在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可能正如他在《利与义》中所写的那样,“义”才是他所追求的。
有情有义——青春的最佳诠释
和其他年轻人一样,90后的陈洲贵喜欢打篮球,是系篮球队的绝对主力;爱唱闽南语歌曲,但凡活动总少不了他的身影;喜欢帮助别人,谁有什么困难总是第一个想到他。他就是这样一个热爱生活、乐观向上、浑身充满正能量的好青年。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陈洲贵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是东山县建兴制冰厂的一名普通职工,母亲没有工作,姐姐是东山县邮政局邮政储蓄所临时工,妹妹正在高中学习,家庭收入微薄,生活负担较重。从小就懂事的他非常体谅家里的实际困难。到武警学院上学后,他将每个月将津贴的一半补贴家用,另一部分存起来,只给自己留下必需的一点生活费。母亲节的时候,给妈妈寄去500元,父亲节的时候,把自己舍不得用的新皮带送给父亲。陈洲贵的姐姐说起弟弟来,悲痛之情难以自抑,“洲贵是我们家的顶梁柱,对父母特别孝顺,对妹妹的学习特别上心,说起来我这个作姐姐的还很惭愧。前两年我读大学时,弟弟自己省吃俭用,却时不时地给我寄生活费。”
在同学眼中,陈洲贵是大家公认的热心肠,真正把十三队的每一位同志都当成了自己的亲兄弟。入学军训时,因训练艰苦很多同学的脚都磨出了水泡,陈洲贵也不例外。但他却自觉地把打开水的任务揽到了自己身上。一次,他拎着五六个水壶,不小心滑倒,胳膊上划出了一个大口子,自己悄悄去医院缝了好几针。回到队里,却像没事人一样,照样出操、训练。同宿舍的同学发现后,要告诉队领导,他还连连阻拦,“我还要训练呢,不能因为我一个人影响了整体进度”。
陈洲贵的乐于助人是出了名的,有的时候还显得有些固执。与他同乡的边防系四队学员高俊鹏,讲述了这样一件小事,“今年暑假,我们结伴从北京坐火车到福州,中途认识一个在北京读书的小兄弟。后来,这个兄弟的车票丢了,洲贵一直安慰他,和乘务员解释,并挨个车厢寻找。19个多小时的车程,他找了16个小时!最后找来列车长,同意免费补票才罢休。”
尽管家里并不富裕,每每遇到救助孤残、捐款捐物等活动,陈洲贵却总是特别积极。廊坊市弘德家园孤儿院的孩子们可能还会记起陈洲贵,他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去看望他们,带去学习生活用品,还和他们一起聊天、做游戏,孩子们都喜欢这个可亲的大哥哥。
梳理陈洲贵的成长历程和思想脉络,我们不难发现,他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壮举,绝对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是一名军人忠诚、正义之心的驱使。
英雄已逝,浩气长存。陈洲贵的光荣事迹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多家媒体追踪报道他的先进事迹。家乡很多群众自发到海边祭奠英灵,到殡仪馆送别英雄。武警学院掀起了学习陈洲贵的热潮,大家通过各种形式寄托哀思,表达着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坚定了继承英雄遗志、献身公安现役事业的决心。像陈洲贵一样,做一名义字当头、俯仰无愧的“大写”军人和真正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