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新年伊始,春节元宵之际,绵延千里的陇原大地就会有无数支社火队活跃于乡村、城镇,喧闹的锣鼓声回荡在天地之间。
鼓是锣鼓乐中最重要的乐器,也是有史以来最古老的打击乐器之一。在甘肃这片土地上,鼓的历史几乎与地域的历史同样久远。从永登县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鼓到莫高窟壁画中所描绘的腰鼓、羯鼓、鼗鼓、毛员鼓、都昙鼓……从“鼓舞跳梁前致辞”(唐代白居易《西凉会》)、“万人鼓吹入平凉”(明代王土桢《秦中凯歌》)的词句描述到当今民间社火、庙会、节庆中的实际应用,数千年传承,经久不息,鼓以其独特的魅力仍活于当代人们的生活之中。
种类繁多的鼓,经不同的组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鼓乐。
甘肃锣鼓乐中常用的鼓有大堂鼓、同鼓、战鼓、墩子鼓、掌鼓、柿饼鼓、板鼓等10余种。以不同的组合显示了不同的地域风格:陇南锣鼓乐常以小件乐器为主,组合灵巧、明快而爽朗;陇东则以大件乐器为主,体现了豪放的气势;陇中及河西则多以大、小件相近配合,突出了音色的对比,显得热闹、红火。
不过,最能体现地域性格的是专用于表现锣鼓乐的形制较为特殊的鼓。
圆柱形双面蒙皮的桶状鼓,从大到小有十多种。其中,以兰州太平鼓为最,不仅形体最大(鼓长近1米,直径约500毫米),而且鼓队也庞大,最少数十人,忽而如出水蛟龙高扬过头顶,忽而如觅食雄狮低伏舔脚畔。表演者跳、跃、翻、转、进、退、穿、插,体现了粗犷、勇武的民风。咚咚的鼓声,如春潮、似惊雷,震撼人心,数里可闻。兰州太平鼓曾扬威于北京,获得了“天下第一鼓”的美誉。鼓形最小的数靖远县的跳鼓(鼓身长仅350毫米),鼓身上有一把手,演奏者左手持鼓,右手执鞭,边跳边打,颇为风趣。此外,还有定西县的桶子鼓、渭源县的八面鼓、敦煌市的太平鼓、景泰县的背鼓子、武威市的攻鼓子等。这些鼓鼓形不同,鼓点迥异,表演也大相径庭。有的鼓声凝重、动作稳健;有的鼓声清脆、动作轻捷;有的以表演夺人,特色鲜明。
以铁条为圈,上蒙羊皮,下有一柄状若扇面的单面皮鼓也有多种。大多为圆形,但大小不一,称谓不同。陇南、陇中大部分地方称“扇鼓”,武威地区称“宾鼓”(形制较小)。武山县则称“旋鼓”,其鼓形也与别处不同,为半椭圆形。这种单面鼓最初是民间巫师所用的器具,现在,多见于人们庆祝节日时的民俗表演中。这类鼓鼓点节奏灵活多变,舞步也较为复杂,显得热烈、欢快。
这些形制各异的鼓,几乎都有着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如太平鼓,传说在元、明之交,两军对峙于城下,明军借春节之际伪装成社火队,在鼓身中暗藏兵器混入城中,里应外合击败了元军。胜利后,军民击鼓欢乐,以示国家统一、天下太平,鼓也因之而得名。它寄托了人民对国泰民安的企盼。攻鼓子也有类似的传说,只是时间要追溯到远在舜“迁三苗于三危”时期,“三苗”部落争取生存与外族作战之时了。旋鼓则是为了纪念一位小牧童,他在黑夜突遇狼群,危急之中点起了篝火,敲着自制的羊皮鼓围着篝火旋转奔跳,最后惊退了群狼。此后,旋鼓即在武山县流传开来。这些传说,为甘肃的鼓韵又增添了一层美丽而神秘的色彩。
铿锵的鼓声在甘肃大地上已回荡了数千年,伴随着历史走过了和平与战争、繁荣与衰落、欢乐与苦难。然而,岁月的更迭并没有湮没千年鼓韵。那深沉、激越、热烈、慑人心魄的鼓声,那威武、雄健、粗犷、发人遐思的舞姿,凸显出了祖国西部古老、深厚且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底蕴和乐观、顽强、勇于进取的黄土之魂,给人以奋发拼搏、勇往直前的鼓舞与启迪。
鼓是锣鼓乐中最重要的乐器,也是有史以来最古老的打击乐器之一。在甘肃这片土地上,鼓的历史几乎与地域的历史同样久远。从永登县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鼓到莫高窟壁画中所描绘的腰鼓、羯鼓、鼗鼓、毛员鼓、都昙鼓……从“鼓舞跳梁前致辞”(唐代白居易《西凉会》)、“万人鼓吹入平凉”(明代王土桢《秦中凯歌》)的词句描述到当今民间社火、庙会、节庆中的实际应用,数千年传承,经久不息,鼓以其独特的魅力仍活于当代人们的生活之中。
种类繁多的鼓,经不同的组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鼓乐。
甘肃锣鼓乐中常用的鼓有大堂鼓、同鼓、战鼓、墩子鼓、掌鼓、柿饼鼓、板鼓等10余种。以不同的组合显示了不同的地域风格:陇南锣鼓乐常以小件乐器为主,组合灵巧、明快而爽朗;陇东则以大件乐器为主,体现了豪放的气势;陇中及河西则多以大、小件相近配合,突出了音色的对比,显得热闹、红火。
不过,最能体现地域性格的是专用于表现锣鼓乐的形制较为特殊的鼓。
圆柱形双面蒙皮的桶状鼓,从大到小有十多种。其中,以兰州太平鼓为最,不仅形体最大(鼓长近1米,直径约500毫米),而且鼓队也庞大,最少数十人,忽而如出水蛟龙高扬过头顶,忽而如觅食雄狮低伏舔脚畔。表演者跳、跃、翻、转、进、退、穿、插,体现了粗犷、勇武的民风。咚咚的鼓声,如春潮、似惊雷,震撼人心,数里可闻。兰州太平鼓曾扬威于北京,获得了“天下第一鼓”的美誉。鼓形最小的数靖远县的跳鼓(鼓身长仅350毫米),鼓身上有一把手,演奏者左手持鼓,右手执鞭,边跳边打,颇为风趣。此外,还有定西县的桶子鼓、渭源县的八面鼓、敦煌市的太平鼓、景泰县的背鼓子、武威市的攻鼓子等。这些鼓鼓形不同,鼓点迥异,表演也大相径庭。有的鼓声凝重、动作稳健;有的鼓声清脆、动作轻捷;有的以表演夺人,特色鲜明。
以铁条为圈,上蒙羊皮,下有一柄状若扇面的单面皮鼓也有多种。大多为圆形,但大小不一,称谓不同。陇南、陇中大部分地方称“扇鼓”,武威地区称“宾鼓”(形制较小)。武山县则称“旋鼓”,其鼓形也与别处不同,为半椭圆形。这种单面鼓最初是民间巫师所用的器具,现在,多见于人们庆祝节日时的民俗表演中。这类鼓鼓点节奏灵活多变,舞步也较为复杂,显得热烈、欢快。
这些形制各异的鼓,几乎都有着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如太平鼓,传说在元、明之交,两军对峙于城下,明军借春节之际伪装成社火队,在鼓身中暗藏兵器混入城中,里应外合击败了元军。胜利后,军民击鼓欢乐,以示国家统一、天下太平,鼓也因之而得名。它寄托了人民对国泰民安的企盼。攻鼓子也有类似的传说,只是时间要追溯到远在舜“迁三苗于三危”时期,“三苗”部落争取生存与外族作战之时了。旋鼓则是为了纪念一位小牧童,他在黑夜突遇狼群,危急之中点起了篝火,敲着自制的羊皮鼓围着篝火旋转奔跳,最后惊退了群狼。此后,旋鼓即在武山县流传开来。这些传说,为甘肃的鼓韵又增添了一层美丽而神秘的色彩。
铿锵的鼓声在甘肃大地上已回荡了数千年,伴随着历史走过了和平与战争、繁荣与衰落、欢乐与苦难。然而,岁月的更迭并没有湮没千年鼓韵。那深沉、激越、热烈、慑人心魄的鼓声,那威武、雄健、粗犷、发人遐思的舞姿,凸显出了祖国西部古老、深厚且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底蕴和乐观、顽强、勇于进取的黄土之魂,给人以奋发拼搏、勇往直前的鼓舞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