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计企业海上风电业务探索与实践调研

来源 :电力勘测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u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球海上风电产业不断升级,技术成本不断优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本文采用问卷调研、文献调研、线上视频交流研讨等方式对海上风电业务的开展情况、政策导向、技术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供各电力设计企业、行业内其他企业、政府决策和监管部门管理面向“十四五”乃至更长周期内发展海上风电相关业务时参考.
其他文献
玻璃鳞片涂层是火电炉后环保设施的主要防腐材料.国产玻璃鳞片涂层在工程应用中性能参差不齐,大多数寿命短、性能差.由于工程环境和材料防腐性能的复杂性,实验室常用的化学介质浸泡法难以区分和预测玻璃鳞片涂层的工程表现.自行研制了动态模拟湿法脱硫环境(FGD)的仿真腐蚀试验装置,在此基础上,研究了4组进口玻璃鳞片涂层和3组自制涂层的腐蚀性能.研究结果发现:样品在动态腐蚀环境中均有鳞片外露、表面牛毛纹、树脂碎屑、断口呈脱粘和台阶面的腐蚀现象;试样腐蚀后弯曲性能下降幅度达5% ~25%,硬度变化波动幅度在90% ~10
深入研究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燃煤颗粒物源排放特征、细化源排放信息,对于首都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圈内外标准测试方法开展的实测,从质量浓度、水溶性离子浓度和粒径分布等三个方面系统研究了典型超低排放后机组颗粒物排放特征.结果表明,经过超低排放改造后,该燃煤机组所排放可过滤颗粒物(Filterable Particulate Matter,FPM)和可凝结颗粒物(Condensable Particulate Matter,CPM)质量浓度处于同一数量级,数量占比基本保持在1:1;FPM中有机物占
为解决神华国华九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2号机组锅炉受热面结垢速率较高、高加疏水调节阀堵塞问题,采用全保护加氧处理工艺对两台机组给水系统、高加疏水系统进行加氧处理,向给水中加入低浓度溶解氧,满足给水系统防腐钝化要求,控制蒸汽中基本无氧,避免蒸汽中较高浓度氧可能促进过热器及再热器管道氧化皮剥落的风险,同时向零号高压加热器进汽管单独加氧以解决高加疏水系统腐蚀问题.加氧处理后,机组水处理化学工况由只加氨的氧化性全挥发处理(AVT(O))转变为加氧处理(OT),给水pH值由AVT(O)处理时的9.38调整至OT处理
有限元法(FEM)是换能器设计的重要手段.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的核心振子——超磁致伸缩材料在应用中存在电磁损耗、机械损耗和磁机耦合损耗等.而现有的有限元仿真软件中的磁致伸缩模块无法对超磁致伸缩换能器进行多场耦合下的损耗的准确计算,且难以获取不同工况下的材料参数,给换能器的设计造成了较大的误差.因此相比压电模块,有限元仿真中的磁致伸缩模块仍未得到广泛应用.该文通过对压电和磁致伸缩的机电耦合的有限元控制方程的数值比拟,利用压电模块实现了对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的有限元仿真,并利用材料复参数对损耗进行表征,实现了超磁致伸
鉴于近年来地磁暴侵害中低纬度地区电网事件的增加及强地磁暴引起的魁北克大停电事故,分析地磁暴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十分必要.受各种因素的约束,电力系统往往运行在极限稳定状态,地磁暴感应电流(GIC)会引起变压器无功损耗(以下简称为GIC-Q)增加,具有全网群发性和波动性的GIC-Q是否会增大系统失稳风险以及直流系统的加入是否会对电网抗磁暴能力产生影响尚未得到研究.从电力系统稳定的角度出发,研究长时间尺度下变电站GIC-Q的概率分布规律,结合GIC标准算例,在系统原有负荷的基础上将GIC-Q作为一种无功负荷
新疆石河子地区高能耗企业较多,冬天雾霾较为严重,大气能见度较低.基于该区域冬季环境温度低,较易获得冷源的自然优势,在新疆某电厂330 MW机组的脱硫塔除雾器上方设置冷凝凝并装置,利用两级冷凝循环系统,对湿法脱硫净烟气进行两级冷凝,一级冷凝温度约3~5℃,二级冷凝温度约10~20℃;通过脱硫净烟气降温,在烟气中建立过饱和水汽环境,促进污染物的相态转变与凝并长大,从而实现可过滤颗粒物、PM10、SO3及可凝结颗粒物等多污染物的协同脱除.结果表明:在湿法脱硫的基础上加装二级冷凝凝并装置可有效提高烟气中多种污染物
在现有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中,旁路烟道蒸发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系统相对独立和投资运行成本低等优势,但其运行稳定性及对主烟道系统的影响仍需研究验证.以2×350 MW机组末端废水旁路烟道蒸发零排放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技术比选、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并考察其运行情况.数据表明,在控制抽取高温烟气小于4%条件下,系统对锅炉效率的影响小于0.2%;蒸发器出口烟温控制在142~167℃,蒸发效果较好;空预器进出口烟气温差投运前后分别为217~227℃、223~231℃,一次风温投运前后分别为336
1月2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1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12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3. 8亿千瓦,同比增长7. 9%.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 3亿千瓦,同比增长16. 6%;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 1亿千瓦,同比增长20. 9%.
期刊
为探究脱硫净烟气降温冷凝过程中可凝结颗粒物(condensable particulate matter,CPM)的脱除特性,基于模拟氨法脱硫试验台,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了换热器内过饱和水汽环境的形成规律;利用氟塑料毛细管换热器对脱硫净烟气进行降温冷凝,促进净烟气中CPM相态转化、凝结长大与脱除;并利用美国EPA(U.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U.S.EPA)方法202对换热器前后烟气中CPM的质量浓度进行采样测试,考察了净烟气降温冷凝过程中CPM的脱除性能.结果
发展综合智慧能源是落实国家能源“3060”战略,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有效途径.综合智慧能源市场广阔,但用户需求定制化、个性化特征明显,传统的产品化、流程化、大规模批量复制模式难以开展.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还存在着对政策的研判不足,与市政规划结合不够,未能充分发挥规划引导作用,特许经营、价格备案等机制的应用还不够灵活等问题.针对新兴产业和市场细分,综合智慧能源服务商缺少商业模式的顶层设计和创新机制,导致项目推进缓慢、盈利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对综合智慧能源业务发展面对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对部分电力勘测设计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