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张亚君(1989—),女,汉族,山西朔州人,在读研究生,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研究方向:行政管理伦理。
摘要:江苏省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和城中村改造,逐步消除农村户籍,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统筹城乡的医疗保障制度。而后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得到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甚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肯定,要求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江苏模式”。而较有特点的是启动“小病免费,中病进入保险,大病统筹救助”的全民医保模式,实现了制度全覆盖;之后实施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门诊统筹办法突破城乡户籍界限,在解决二元医疗体系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尽管江苏省在医疗保障制度城乡统筹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实践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关键词:江苏省;医疗保障;城乡统筹
前言
从1999年江苏省开始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以来,江苏省城乡医疗保障体系正在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近年来开展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工作以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国家政策的正确领导下,江苏省部分发达地区正在积极探索新型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力争使得制度“一体化”,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的范围,以此达到“全覆盖”的目标,而到目前为止,这种新型的模式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小具规模。
1.保障覆盖面扩大,城乡医疗保险体系基本形成
首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几乎已经覆盖了全省。盐城市在2005年成为江苏省首个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试点,江苏省在2007年6月的时候在99个县(市、区)展开了以城镇未成年人、低保人员和困难群众为重点参保群体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并且江苏省财政还对一些特殊的参保人员进行了全额补贴。以前大学生的医疗问题一直得不到保障,直到2009年9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也将大学生纳入到了保险的试点范围,为了对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在校大学生进行全额补贴,2010年江苏省各级财政部门筹集了4282万元的资金来减轻大学生医疗问题的负担。同年底,江苏省在全国各个省市中第一个实现了城镇居民医保“全覆盖”的目标。其次江苏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逐年增多,并且基金运作无风险。“到1991年底,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仅有5万多人,到2009年底全省参保人数已经达到5151万人,18年增加了500多万人。特别是2001年以后,参保人数呈现较快增长。同时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和支出保持增长,基金稳定运行。1991年,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仅有7万元,基金支付2万元,节余5万元;2008年,基金收入实现361亿元,基金支付2674亿元,累计节余457亿元。并且新农合医疗保险广泛覆盖农业人口,2003年江苏省开展新农合医疗试点,仅有7个县(市、区)作为试点的地区,2006年已经达到40个,2008年全省覆盖农业人口的96个县(市、区)均实行了新农合医疗保险。2009年底,新农合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农业人口322401万人,306890万农民参保,参保率达9519%,比全国平均参保率高102个百分点。”[1]
2.建立健全医疗保障机制,科学规划资金筹集指标
为了使城乡民众的最低生活得到保障,政府急需加大对医疗保险的监察和管理的治理,实施最低生活水平准入的原则,科学规范所筹集的资金的份额。通过财政上的补偿措施,以及个人所交纳的费用,使两部分相得益彰,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医疗保障所存在的不同的问题。社会保险本身就是为民服务的保障政策,自我交费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使居民承担了自己的责任,更能体现社会保险造福于民的本质。对于一部分需要全额资金补偿的城乡群体来说,政府和当地有关部门能否切实从民众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的实施相关补贴政策,才是民众所关心的切身的问题。由于涉及到医保补助的预算和判决问题,入保的份额和所实行的津贴的力度,甚至保障资金的拨付情况,都成为考核当地医疗保险制度是否完善的依据。另外,对于一部分困难地区,用人力度不够,人才不能的到充分的发挥,各地所调整津贴补贴时,应作出特殊性质的考虑,不能以偏概全,实行“大通铺”的政策措举。所以,江苏省针对以上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第一,建立健全现有机制,简化筹资方法,灵活运营机制,使居民对社会保障概念的接受更为容易,并自愿参保交费,从而推进机制建设的进程。第二,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程度和广大居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民众对自身参保所获金额的数量要求也与日俱增,合理规划自身的筹资金额,保持其增长速度稳步增加。第三,为了达到较高水平的政策享受,政府的财政资金投入也相应加大。第四,对按照合理政策交费的民众,实施恰如其分的政策保护,确保民众能享受到切实利益;另一部分不能正常参保的居民,须要另交费后再进行甄别计算。
3.制定层次的统筹政策,提高基金的抗风险性
江苏省针对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提出意见,关于居民医保的统筹问题,达成一致,即通过防风险能力的提高和基金运转能力的增强确保医疗保险的合理规划。但是,实际情况并不理想,实现地级统筹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所以针对目前出现的现象,必须将政策,服务,管理三者落实到位。与此同时不忘鼓励现有工作组织的工作积极性。截至目前为止,江苏省城镇居民医保的实施基本实现了规范性,除了一些经办机构对医疗保险运营的程序和资金的提取力度不够规范外,绝大部分都是可以进行统筹管理的。但是从另一层面讲,管理水平仍需继续提升,而市级统筹取代县级统筹的方式,将会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将有条件的县区划入市级的管理范畴,进一步强化市级医疗保险资金调配的运营情况,增强城镇民众对于医疗保险的参与热情,保障保险的安全运作。根据医疗保险的运营机制,准备金的筹备也成了一大难题,对一部分区域的基金运营加大防范,从而改善风险来临时政府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基金的平稳运行。对于医疗保险机制一体化管理问题,要积极深入了解,探求各项指标的深度。在一体化进程中,认真研究城乡医疗保障及涉及层面问题的整合,建立健全各地医疗保障体制,制定符合相关制度的统筹政策,对基金面临的风险进一步评估和预防,宏观调控和微观措施并举,降低医疗保障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风险和所消费的成本。(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高和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性研究——基于部分经济发达城市的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武永生.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试点城市的比较——以昆山、成都和江苏省为例[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3]李佳佳,顾海,徐凌忠.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资源分配效应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3(4)
[4]顾海,张希兰,马超.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受益归属及政策含义[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摘要:江苏省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和城中村改造,逐步消除农村户籍,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统筹城乡的医疗保障制度。而后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得到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甚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肯定,要求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江苏模式”。而较有特点的是启动“小病免费,中病进入保险,大病统筹救助”的全民医保模式,实现了制度全覆盖;之后实施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门诊统筹办法突破城乡户籍界限,在解决二元医疗体系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尽管江苏省在医疗保障制度城乡统筹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实践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关键词:江苏省;医疗保障;城乡统筹
前言
从1999年江苏省开始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以来,江苏省城乡医疗保障体系正在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近年来开展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工作以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国家政策的正确领导下,江苏省部分发达地区正在积极探索新型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力争使得制度“一体化”,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的范围,以此达到“全覆盖”的目标,而到目前为止,这种新型的模式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小具规模。
1.保障覆盖面扩大,城乡医疗保险体系基本形成
首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几乎已经覆盖了全省。盐城市在2005年成为江苏省首个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试点,江苏省在2007年6月的时候在99个县(市、区)展开了以城镇未成年人、低保人员和困难群众为重点参保群体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并且江苏省财政还对一些特殊的参保人员进行了全额补贴。以前大学生的医疗问题一直得不到保障,直到2009年9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也将大学生纳入到了保险的试点范围,为了对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在校大学生进行全额补贴,2010年江苏省各级财政部门筹集了4282万元的资金来减轻大学生医疗问题的负担。同年底,江苏省在全国各个省市中第一个实现了城镇居民医保“全覆盖”的目标。其次江苏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逐年增多,并且基金运作无风险。“到1991年底,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仅有5万多人,到2009年底全省参保人数已经达到5151万人,18年增加了500多万人。特别是2001年以后,参保人数呈现较快增长。同时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和支出保持增长,基金稳定运行。1991年,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仅有7万元,基金支付2万元,节余5万元;2008年,基金收入实现361亿元,基金支付2674亿元,累计节余457亿元。并且新农合医疗保险广泛覆盖农业人口,2003年江苏省开展新农合医疗试点,仅有7个县(市、区)作为试点的地区,2006年已经达到40个,2008年全省覆盖农业人口的96个县(市、区)均实行了新农合医疗保险。2009年底,新农合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农业人口322401万人,306890万农民参保,参保率达9519%,比全国平均参保率高102个百分点。”[1]
2.建立健全医疗保障机制,科学规划资金筹集指标
为了使城乡民众的最低生活得到保障,政府急需加大对医疗保险的监察和管理的治理,实施最低生活水平准入的原则,科学规范所筹集的资金的份额。通过财政上的补偿措施,以及个人所交纳的费用,使两部分相得益彰,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医疗保障所存在的不同的问题。社会保险本身就是为民服务的保障政策,自我交费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使居民承担了自己的责任,更能体现社会保险造福于民的本质。对于一部分需要全额资金补偿的城乡群体来说,政府和当地有关部门能否切实从民众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的实施相关补贴政策,才是民众所关心的切身的问题。由于涉及到医保补助的预算和判决问题,入保的份额和所实行的津贴的力度,甚至保障资金的拨付情况,都成为考核当地医疗保险制度是否完善的依据。另外,对于一部分困难地区,用人力度不够,人才不能的到充分的发挥,各地所调整津贴补贴时,应作出特殊性质的考虑,不能以偏概全,实行“大通铺”的政策措举。所以,江苏省针对以上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第一,建立健全现有机制,简化筹资方法,灵活运营机制,使居民对社会保障概念的接受更为容易,并自愿参保交费,从而推进机制建设的进程。第二,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程度和广大居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民众对自身参保所获金额的数量要求也与日俱增,合理规划自身的筹资金额,保持其增长速度稳步增加。第三,为了达到较高水平的政策享受,政府的财政资金投入也相应加大。第四,对按照合理政策交费的民众,实施恰如其分的政策保护,确保民众能享受到切实利益;另一部分不能正常参保的居民,须要另交费后再进行甄别计算。
3.制定层次的统筹政策,提高基金的抗风险性
江苏省针对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提出意见,关于居民医保的统筹问题,达成一致,即通过防风险能力的提高和基金运转能力的增强确保医疗保险的合理规划。但是,实际情况并不理想,实现地级统筹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所以针对目前出现的现象,必须将政策,服务,管理三者落实到位。与此同时不忘鼓励现有工作组织的工作积极性。截至目前为止,江苏省城镇居民医保的实施基本实现了规范性,除了一些经办机构对医疗保险运营的程序和资金的提取力度不够规范外,绝大部分都是可以进行统筹管理的。但是从另一层面讲,管理水平仍需继续提升,而市级统筹取代县级统筹的方式,将会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将有条件的县区划入市级的管理范畴,进一步强化市级医疗保险资金调配的运营情况,增强城镇民众对于医疗保险的参与热情,保障保险的安全运作。根据医疗保险的运营机制,准备金的筹备也成了一大难题,对一部分区域的基金运营加大防范,从而改善风险来临时政府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基金的平稳运行。对于医疗保险机制一体化管理问题,要积极深入了解,探求各项指标的深度。在一体化进程中,认真研究城乡医疗保障及涉及层面问题的整合,建立健全各地医疗保障体制,制定符合相关制度的统筹政策,对基金面临的风险进一步评估和预防,宏观调控和微观措施并举,降低医疗保障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风险和所消费的成本。(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高和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性研究——基于部分经济发达城市的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武永生.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试点城市的比较——以昆山、成都和江苏省为例[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3]李佳佳,顾海,徐凌忠.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资源分配效应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3(4)
[4]顾海,张希兰,马超.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受益归属及政策含义[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