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提琴演奏中的肢体语言分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i25163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大提琴的演奏中演奏者的肢体语言是整个表演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就大提琴演奏中的肢体语言展开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大提琴演奏;肢体语言;分析
  引言
  大提琴的表演经常会使用一些必要的肢体动作,这些肢体动作可以有效的将大提琴的演奏变的更加丰富立体。但是由于大提琴的表演中还有着许多的限制,这就需要表演者充分利用有限的身体动作去配合大提琴的演奏。
  一、在大提琴表演中肢体动作的限制
  与戏曲、舞蹈以及其他的表演不同,乐器在演奏中使用的肢体语言是极其特别的,一般的舞蹈戏曲等表演其肢体动作是主要的表演方式之一,但是在乐器的表演中,肢体动作会受到两个极大的限制[1]。首先乐器的表演要受到乐器本身的限制,在大提琴的表演中,由于大提琴的体积相对较大,不容易控制,需要表演者在进行演奏的过程中把握住乐器,这就要求了在进行表演时,演奏者的肢体动作不能影响或者妨碍到演奏的质量,不可以由于表演的肢体语言动作幅度较大,反而影响了正常的乐器演奏,使得音乐失去了正确的发音和音色等。其次,在进行大提琴的表演时,由于不同的曲目会有着不同的音乐风格以及表演形式,这就要求了表演者在进行肢体动作是,肢体语言要与音乐的风格相互协調,肢体的动作应当要展现出曲目的特色,为整个表演增添色彩,但如果肢体动作的内容与演奏的音乐不一致,就会导致二者之间的不协调,让观众感到不适应,影响到演奏的正常发挥[2]。
  二、在大提琴表演中肢体动作的特点
  一些小型的乐器中例如小提琴、管弦乐器等,这些乐器在进行表演的时候,因为乐器的体积较小,所以演奏者可以进行更大幅度的肢体语言。但是大提琴则不同,大提琴在进行演奏时,需要用支架固定在舞台上,而表演者必须是在大提琴前坐好进行演奏,所以这就注定在进行大提琴演奏时,只能依靠躯干以上的部位进行肢体语言的表达。例如表演者的头、颈、甚至是面部的表情等,这就相对的增加了大提琴演奏时进行肢体语言的难度,这需要表演者有着丰富的表演经验,在这些小的肢体动作中表达出演奏曲目的思想感情,将音乐与肢体语言进行巧妙的结合。通常来说,在进行大提琴的演奏时,肢体语言的发挥主要由演奏者的个人形体所决定的[3]。不同人的身体特征也会不同,这其中主要包括了表演者的性别、身高以及身体的形态等。而在大提琴的表演时主要是依靠表演者的手部进行发力来进行的,这就要求了所有的肢体动作必须以此为中心,不能在进行表演时因为肢体的动作而影响到表演者手部的发力,在进行肢体动作时应当全身放松,让力量在表演者身体中进行自然的运动,要使得身体的运动自然连贯,将手部的力量通过弓子的运动发挥到肢体语言需要的部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表演者在进行演奏时,将身体的动作与演奏曲目的风格进行统一,使表演者逐渐的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
  三、肢体动作在大提琴表演中的重要意义
  所有乐器的表演都是需要艺术的融入,在进行表演时也都会逐渐的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表演方式。比如在大提琴的演奏时,肢体动作可以很好的将表演者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可以更好的将音乐中的隐藏的内涵抒发出来。如果在进行大提琴的演奏时缺少了肢体语言的辅助,就会感觉在音乐中少了重要的一部分,使得大提琴的演奏变的苍白无力,失去了表演的张力,无法与观众进行很好的共鸣。
  四、在大提琴表演中加入肢体动作的必要性
  在从前大提琴的演奏只是在听觉方面的艺术,但是在随着当代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于音乐的表演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在进行音乐鉴赏的同时对于现场的音乐表演形式也有了更多的要求,所以在大提琴的表演中加入了肢体语言可以将现场的表演变的更加的丰富立体[4]。同时在音乐整体的表现上可以更具美感,音乐的不同形式、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节拍都需要使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进行配合,在进行表演时,演奏者的手的摆动动作以及面部的表情等都需要与音乐相匹配。这样才能将音乐的美感完全的展现出来。
  五、在大提琴表演中肢体动作的应用
  (一)对曲目进行全面的理解
  许多刚刚接触大提琴的演奏者中,由于紧张或者其他原因在进行表演时经常忘记使用肢体语言或者只是简单的使用其他人的肢体语言,这种情况是很难将曲目中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的。由于不同的音乐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这些风格是以音乐的中心思想进行展开的,所以在進行大提琴的表演之前,就应当先对要表演的曲目进行详细全面的掌握,不仅包括了音乐想表达的意思,音乐的曲风、节奏等,同时也要对音乐的作者、曲目的创作背景,作者当时的心情等都要进行分析理解,在进行大提琴表演时还原出作者当时的创作曲目的感觉,使得作曲家与表演者可以在精神上进行统一,再通过进行表演时的肢体动作将作者的创作感受表现出来。肢体语言是大提琴的表演中演奏者进行由内而外的感情表达,是为大提琴的表演内容进行衬托。在现在的大提琴的表演中,各种曲目的风格迥异,所以在进行表演时也需要通过不同的肢体动作进行结合,其中包含了表演者身体的动作同时在手中进行运弓的动作也可以表现出演奏者的情感,通过手的有规律运动,可以使得整个演奏更富生命气息,在表演时更加具有感染力。在手腕进行运动时,可以与音乐巧妙的结合起来,使得表演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美感。运动的力度也可以将演奏的音乐更加的立体形象。这些在大提琴表演中的小的肢体动作,可以更好的将大提琴的表演形式丰富起来[5]。例如在德沃夏克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中,这首曲目本是作者为其好友,大提琴表演家哈努斯维汉所写,在这一曲目中充分的表现出了美国的国家特色,通过一些当地的民谣风格将作曲家对于祖国以及女友的复杂感情表现出来,在演奏者将这一曲目表达出来时,表演者应当将作曲家的复杂心情通过肢体动作充分的表现出来。
  (二)加强自身的表演能力
  大提琴的表演中演奏者的表演能力主要包含了两个部分,第一是表演者的舞台形象,而另一部分则是表演者的自身艺术修养。表演者的舞台形象是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与改进的,同时对于不同的表演曲目也要有适当的改变。同时表演者也应当将自身的艺术修养提升上去,使得表演者的肢体语言更富有内涵。在现代的大提琴表演中,已经将过去传统的表演形式与现代的许多元素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同时对于大提琴的外形等也做了许多的改良,大提琴的体积也在进行不断的优化,尽量减少大提琴体积的限制,使得在进行表演的同时可以有更多的身体条件去表现肢体语言,在现在的大提琴演奏中已经出现更多的肢体语言配合音乐来展开表演。这些不断创新的肢体动作使得大提琴的演奏给更加符合现代人们对于大提琴演奏的审美标准。
  结论:
  总而言之,在大提琴的演奏中加入适当的肢体语言可以使得整个表演更加的具有生命力,同时可以将音乐的美感更形象的表现出来。肢体语言可以说是大提琴的表演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张强.扬琴演奏中的肢体语言[J].当代音乐,2015,23:99-100.
  [2]徐天硕.试论流行手风琴演奏中的肢体语言[J].音乐时空,2015,21:68-69.
  [3]王佳琪.流行手风琴演奏中香颂风格的技法把握[D].上海师范大学,2014.
  [4]HuangLing.论大提琴在中国的发展及音乐创作的民族化历程[D].山东大学,2014.
  [5]张洪玮.钢琴演奏中肢体动作及肢体语言的分析与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税恋雅(1971.12—),女,四川省射洪县人,学历:大专,毕业于新疆教育学院,职称:初级,研究方向:大提琴演奏。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对河北省传统地域建筑文化及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我省传统地域建筑文化传承和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当前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对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希望对有关部门和人员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传统地域建筑文化;京津冀一体化;传承发展  一、河北省域传统地域建筑文化分析  河北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身处太行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改善。对于基层群众而言,文化的建设不仅仅是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更是对维护社会的基本稳定以及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事业的重要措施。基层群众的文化建设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建设人员以及相关部门立足于基层群众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规划方案以促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本文针对基层群众的建设与发展问题进行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传播事业在日本、法国、俄罗斯和英美等国家都取得了一定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不同国家的发展传播模式不同,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这些国家的传播发展情况也各不相同,目前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找寻合适的发展途径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国际传播;不同传播模式  引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外交事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现当代文学在日、法、俄、英、美等国
期刊
【摘要】:新时代的技术发展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环境,从计算机的出现以来,全球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数字设备在全球大规模的普及。在生活中充斥着各类数字设备的今天,信息数据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高效、准确的运用并传达这些信息数据成为了当今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图表;设计;受众人群;数据收集  当人类文明步入二十世纪后,对人类文明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手机、网络的出现
期刊
俗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言下之意是说再好的黄金也必然含有杂质,再优秀的人亦是肯定存在缺陷。实不相瞒,曾经我对这句话并没有太多的感慨,可当下,却在倏忽间发现这是多么高明的哲语。  曾几何时,我总是在想:凡事都应做到完美才是最好的,每个人都需要竭尽全力使自己的方方面面更为完善。可事实告诉我们,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根本无法实现。不过庆幸的是,正是因为大家都存在疏漏,才会活得更好。  有了疏漏
期刊
【摘要】:“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在俄国文学作品中的年轻的贵族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受到西方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虽为贵族子弟,却不满于上流社会的腐败糜烂,愤世嫉俗,可又无法逃脱;虽有崇高的理想,有所作为,但又脱离群众,无法得到成功,最终在碌碌无为,虚度人生,成为了社会的“多余人”。  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赫尔岑在对普希金的《叶甫根尼·奥涅金》做出评论时提出了“多余人”这个概念。作家屠格涅夫
期刊
【摘要】:称谓指的是人们之间相互的称呼,是语言的组成部分。称谓语历来是人们建立和保持联系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尤其在科学高速发展、讲求办事效率的今天,因此在言语交际中如何恰到地使用社交称谓语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文化差异;称谓  英汉称谓语文化差异原因分析  (一)宗法观念与法制思想的不同  中国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洗礼后,汉族已成为一个宗法观念极强的民族。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结构是宗
期刊
【摘要】:对于初中体育系而言,其中体育教学占有者重要的地位。由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虽然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得到相应的转变,但是从整体上看,初中体育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有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重要性,这对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产生严重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引言  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指的就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在教学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充分的调
期刊
【摘要】:面对现代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作为培养传媒人才的教育主体,高校需要根据时代需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策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实践氛围,促进跨媒体技能的新型传媒人才的培养进程。为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必须转变人才培养观念,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分析新时代新型传媒人才的培养路径,并提出有利于传媒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对中国传媒产业的后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型传媒人才;教学方法;实践技
期刊
【摘要】: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在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才能学得开心,学有所获。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具体来说,教师不仅要抓好课前预习,课上还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同时加强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学习兴趣;课堂提问  当前,新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