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照时代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rorw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t is for the sake of his sculptor "Urban Peasant" that Liang Shuo involves people's concern. Meanwhile Liang introduces into the artistic community the concerns of important social phenomena such as the "Peasant-worker Tide " which attracted the sociologists by the end of the 1980s, and the governmental "concern of the puny group"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Just as the peasant-workers appear in his works, Mr. Liang develops calm and simplistic characteristics in his artistic practice. The civilian consciousness of these sprats reflects the sculptor's humanistic sympathy and care. The practice with non-context significance is the realistic art with human concerns in current time. The ancient admonition "Great figures emerge from particular situation" is testified in Liang' s case. With his artistic attention focused on this era of time, Liang is inevitably focused on currently. The generality of history might be due to the logic of its own development.
   In is especially praiseworthy that Liang endows strong sense of currentness in his works, which is full of modern style. During his continuous practice in sculpture language, technique and expressive way, Liang comes to transform his experience into perceptive visual characteristics. He puts emphasis on realistic tradition and hides himself in the individualistic semiotic system. The existence of the sprats in the margin of social life is revealed vividly and profoundly through Liang' s humorous sculpture language. It is especially conspicuous that the sculptor is only a young man at the age of 28.
  
  时至今日,文化与文化间,艺术与社会间作为资源的利用和转化,逻辑的派生诸多艺术思考和实验,各种尝试和可能都能成为现实的同时,直接关照艺术与时代共时性的互动发展。
  


  梁硕因创作“城市农民”而走入人们的视野,同时也将上世纪80年代末出现并日益引起社会学界关注的“民工潮”问题,以及新世纪初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的社会话题,导入到中国的美术界。这是梁硕本人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和结构性变革,一大批从农村走出的正待进行“社会角色”转换的芸芸众生,一时涌现于界乎城乡之间的边缘地带,衍生出一个个的“城乡结合部”。或许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民工潮”现象迟早亦会随时代的发展而逐渐走进历史,但其作为当今的一个特定的社会“现象”的客观存在,体现着浓厚的社会形态、经济形态、政治形态乃至人文意识形态,而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从“当下”的意义上讲,也许关注“民工”现象,将成为未来人们解读今天这段特定历史文本时不可或缺的内容。诚然,社会学、经济学、文学甚至哲学等领域已经对其做出了一定的关注,但在艺术领域,特别是雕塑艺术领域则较为少见,最早而最有成就的关注恐怕始自梁硕。自古以来“时势造英雄”的古训,再一次从梁硕身上得到印证。关注时代,必然受此时代的观照。历史的公允性,或许正来自于历史发展的逻辑本身。至于是时代选择了他,还是他暗合了时代的需求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拥有并把握住这个机会。
  曾经有些艺术家们与民工“共舞”,通过暧昧的短暂接触以及其它方式,企图借此演绎前卫的语境导向。遗憾的是,这些人多因为本身创作动机纯粹性上的不足,以及受众接纳程度上的差异问题,导致他们昙花一现,未能走进人们的视野。而时年仅24岁的梁硕,直面现实生活的“零”距离体验,几年来延续着对“民工”主题不断深化的表现,将自我的真情实感与现实生活互为观照,渗溶一体,在作品强烈的自我生命个性的观照中彰显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其创作方式因贴切现实而真切,雕塑语言因真切而显鲜活,从而通过动人的情感力量来撼慑着都市人群的良知。
  可以说,梁硕的成功在于其艺术创作活动与现实生活的互为关注。也许,他的艺术实践和所作所为如同他竭力表现的“民工”一般极为平实。恰恰是这些平凡无奇的“小人物”身上凝重而敦厚的“平民意识”,却蕴涵着作者发乎人性本源的同情和关怀“情节”。梁硕的创作,无疑直接来自于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真实的感悟,并用自己的艺术实践揭示艺术“源于生活”这一现实主义创作的某些原则,至今仍然具有积极的活力和价值。对比曾把“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夸大为艺术创作的唯一准则的历史铭训,开放的时代和宽容的心境使人们以一种平和、客观的心境与目光去面对艺术,不同价值选择呈现出艺术“多元”的现实,昭示艺术在当今时代的发展更富有一种自觉的理性精神。正是时代的进步,使我们有理由面对“现实主义”,并视其为“多元”艺术中的“一元”。从而在文化的意义上为我们的“判断”,提供了界定的价值依循。这里,虽无意将梁硕的创作划归“现实主义”之列,但其创作风格和类型,显然源自学院教学模式所给出的一种途径。这并不意味只是一种简单地走向“传统”复归,而是凭依一个坐标系的参照,来有效显现梁硕的创作在“写实”雕塑这一领域所获取得的新发展,同时亦印证了时代自身的进步。作为个案,梁硕的创作无疑是成功的。
  


  细看梁硕的三组民工系列,不难看出梁硕的作品散发着一种强烈的“当下”的语意性。正如其名为《时尚农民8兄弟》作品的名称一样,他的作品从主题到表现形式都有一种“时尚性”,这是值得称道的。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时尚性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提高后出现的一种新文化现象。时尚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超速”频率发展的标识,更是一种人们审美欲求上的超前意识。文化的时尚性需要基于稳定的社会与开放的文化语境,因具备这两个因素,人们才有创造性、个性化,即时化的东西才会散发出来,扮靓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诚然,随着时代瞬息万变的发展,时尚永远是时尚,而时尚过的东西即会被遗弃、淡忘,从而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艺术则不尽然,诚如“民工”系列,作为作品所载体的一个特定的社会阶段,在实现过程中所展示出的作者的锐气、思想和孜孜以求的勤奋态度,在空间中使瞬间化为永恒。2000年,梁硕曾被评为当年中国“新锐艺术家”之一,足见社会亦是从“当下”的状态意义上所给予他的认同和推崇。
  此外,梁硕在艺术探索上的成功,也为人们认识和思考当前的雕塑教学起到了一定的媒介作用。我国目前学院派的雕塑教学,仍然在相当成份上传承着西方古典艺术影响下的特质。架上雕塑所遵循的科学性和经典性,系统的技能训练,以及注重生活、源于生活的创作方式,很大程度上规定着当前中国的雕塑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究竟是“道”的成分多一些,还是“技”的成分相对突出一些,其利弊不一而论。所幸的是,梁硕在这个必由阶段从领会学院派教学意图的同时,培养了自己冷静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敏锐的艺术观察能力;在不间断的实践积淀中,将自我感知和体验贯注于艺术创作,实现着对“规律”把握的“超越”。其作品风格是“写实”的,但在具体的表现上却又弥漫着个性化甚至有些夸张的激情。具体而言,就是用置身当下“平民”生活的“俗俚”话语,诙谐甚至有些调侃的审美意趣,消解了传统“写实”雕塑奉为至尊的严谨、经典的美学范畴和古典贵族化的文化气质。他在雕塑语言、塑造手法和表现方式不断实验的过程中,将自己的体验转化为被感知的形象特征,强调逼真、再现的“写实传统”,在相当具有个性张力的“符号”语系中淡然消隐。“传承”与“创新”的命题,似乎在他的作品中更得到一些具体的心得和诠释。或许,这会给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带来有益的启示。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