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慈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慈善是爱心,是一种责任,是人性的真善美。品德教育要让孩子从小树立慈善意识,提高孩子的思想道德素养。可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比较明显。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在品行上有一些与慈善行为相背离的现象。
场景一:早上,在上学路上,许多白发苍苍的老者佝偻着背,吃力地提着孙子、孙女的书包,蹒跚地行走着。而在他们前面的孩子,则把手插在衣兜里,边走边欣赏着路边的景色。偶尔,还会不耐烦地来一句:“奶奶(爷爷)快点快点,要迟到了!”于是,老者艰难地加快了脚步……
场景二:在品德课堂上,孩子们端端正正地坐着,大声地背诵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当讨论到“尊敬老人”的话题时,孩子们侃侃而谈,说得头头是道。
“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不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就很难想象他会关心他人、会热爱祖国和人民。以上两个场景折射出我们品德教育的缺陷——课堂教育与生活实际严重脱离。随着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慈善读本》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真实感人的事例对孩子进行慈善思想教育,最突出的是它设计了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人世间的真善美,受到慈善思想的熏陶。《慈善读本》为学生的品行提升提供了一个载体,也让教师真切地感受到品德教育必须回归生活,避免对学生单纯的说教,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地学习体验,实现知与行统一。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联系生活,对学生进行慈善理念的渗透呢?下面我结合平时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联系生活,激发情感
品德教材在编排上力求走进儿童的生活世界。可是,教材文本与儿童实际生活不可能完全一致、完全同步。教育活动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才能激发他们内心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材原有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的鲜活材料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活用教材,使教育获得更大实效。
在教学《现在的我能做什么》时,教材安排了几幅大人在田间劳作的插图,目的是引导孩子体会父母的辛苦,学会感恩。课前,我通过调查发现班级学生家长没有人从事农业生产。于是,在教学中,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地调整。讲课开始,我没让学生看插图,而是直接提问:“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能谈谈他们的工作情况吗?”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一个同学说:“我爸爸是货车司机。他常常要开车去很远的地方。有时候要一两个星期才能回来一次,很辛苦的。”话音未落,一个女孩子站起来说:“我爸爸是建筑工人。不管春夏秋冬,他每天都在工地上干活。有一次,他不小心从脚手架上摔下来,人都晕过去了。可是,病一好,他又马上去干活了……”泪花在女孩的眼眶里闪动。孩子们都沉默了。在沉默中,孩子们都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在沉默中,孩子们加深了对父母的爱。此刻,大家的表情里都充满了感动。
二、体验生活,丰富情感
著名心理学家列昂节夫指出:“活动,是积极对待现实的形式。”活动是教与学的中介,是实施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充分考虑学生感受,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在活动过程中,重视让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丰富其道德情感,使其获得真实的道德感悟。
在教学《让我们同行》时,我先播放我校师生为民工子弟学校捐书的录像,让学生带着丰富的体验走进课堂,组织学生交流感受。一个学生说:“我来自外地,我能在这所学校学习,比他们幸福多了,我能体会到他们生活的不易,我捐了五本书,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所能给予他们帮助。”另一个学生说:“虽然这只是我们一个不起眼的举动,但也是我们一份爱心,如果人人都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奉献一点爱心,我们的世界就会更美好……”他的话没说完,大家纷纷鼓掌。此时,无需更多的语言,我继续播放录像,并伴随着优美的《爱的奉献》的旋律。孩子们的眼睛亮亮的,和着旋律轻轻地哼着,爱,充盈着孩子们的心灵。
三、融入生活,感悟提升
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良好品德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儿童整体生活中实现的,需要时间、空间,需要课外活动的延伸。生活是大课堂,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提供了广阔天地。陆游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品德教育更是如此。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用亲身感受来获取知识,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获得经验并受到教育,逐步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在学习《父母的疼爱》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任务:回家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第二天,孩子们纷纷向我汇报:“我给妈妈捶背,妈妈很高兴。”“昨天放学回家我把地拖干净了,妈妈表扬了我。”“我画了一张画送给妈妈。”我发现孩子们仿佛突然间长大了,变得懂事了。真正反映了陶行知先生所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借此契机,我引导孩子们要学会把课堂所学知识和平时生活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总之,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慈善教育要素,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唤醒学生的爱心、责任心、感恩之心。慈善教育只有植根于生活的沃土中,才能开出芬芳迷人的花朵。
(本文作者系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西江小学教师)
场景一:早上,在上学路上,许多白发苍苍的老者佝偻着背,吃力地提着孙子、孙女的书包,蹒跚地行走着。而在他们前面的孩子,则把手插在衣兜里,边走边欣赏着路边的景色。偶尔,还会不耐烦地来一句:“奶奶(爷爷)快点快点,要迟到了!”于是,老者艰难地加快了脚步……
场景二:在品德课堂上,孩子们端端正正地坐着,大声地背诵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当讨论到“尊敬老人”的话题时,孩子们侃侃而谈,说得头头是道。
“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不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就很难想象他会关心他人、会热爱祖国和人民。以上两个场景折射出我们品德教育的缺陷——课堂教育与生活实际严重脱离。随着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慈善读本》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真实感人的事例对孩子进行慈善思想教育,最突出的是它设计了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人世间的真善美,受到慈善思想的熏陶。《慈善读本》为学生的品行提升提供了一个载体,也让教师真切地感受到品德教育必须回归生活,避免对学生单纯的说教,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地学习体验,实现知与行统一。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联系生活,对学生进行慈善理念的渗透呢?下面我结合平时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联系生活,激发情感
品德教材在编排上力求走进儿童的生活世界。可是,教材文本与儿童实际生活不可能完全一致、完全同步。教育活动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才能激发他们内心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材原有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的鲜活材料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活用教材,使教育获得更大实效。
在教学《现在的我能做什么》时,教材安排了几幅大人在田间劳作的插图,目的是引导孩子体会父母的辛苦,学会感恩。课前,我通过调查发现班级学生家长没有人从事农业生产。于是,在教学中,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地调整。讲课开始,我没让学生看插图,而是直接提问:“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能谈谈他们的工作情况吗?”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一个同学说:“我爸爸是货车司机。他常常要开车去很远的地方。有时候要一两个星期才能回来一次,很辛苦的。”话音未落,一个女孩子站起来说:“我爸爸是建筑工人。不管春夏秋冬,他每天都在工地上干活。有一次,他不小心从脚手架上摔下来,人都晕过去了。可是,病一好,他又马上去干活了……”泪花在女孩的眼眶里闪动。孩子们都沉默了。在沉默中,孩子们都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在沉默中,孩子们加深了对父母的爱。此刻,大家的表情里都充满了感动。
二、体验生活,丰富情感
著名心理学家列昂节夫指出:“活动,是积极对待现实的形式。”活动是教与学的中介,是实施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充分考虑学生感受,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在活动过程中,重视让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丰富其道德情感,使其获得真实的道德感悟。
在教学《让我们同行》时,我先播放我校师生为民工子弟学校捐书的录像,让学生带着丰富的体验走进课堂,组织学生交流感受。一个学生说:“我来自外地,我能在这所学校学习,比他们幸福多了,我能体会到他们生活的不易,我捐了五本书,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所能给予他们帮助。”另一个学生说:“虽然这只是我们一个不起眼的举动,但也是我们一份爱心,如果人人都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奉献一点爱心,我们的世界就会更美好……”他的话没说完,大家纷纷鼓掌。此时,无需更多的语言,我继续播放录像,并伴随着优美的《爱的奉献》的旋律。孩子们的眼睛亮亮的,和着旋律轻轻地哼着,爱,充盈着孩子们的心灵。
三、融入生活,感悟提升
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良好品德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儿童整体生活中实现的,需要时间、空间,需要课外活动的延伸。生活是大课堂,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提供了广阔天地。陆游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品德教育更是如此。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用亲身感受来获取知识,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获得经验并受到教育,逐步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在学习《父母的疼爱》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任务:回家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第二天,孩子们纷纷向我汇报:“我给妈妈捶背,妈妈很高兴。”“昨天放学回家我把地拖干净了,妈妈表扬了我。”“我画了一张画送给妈妈。”我发现孩子们仿佛突然间长大了,变得懂事了。真正反映了陶行知先生所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借此契机,我引导孩子们要学会把课堂所学知识和平时生活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总之,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慈善教育要素,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唤醒学生的爱心、责任心、感恩之心。慈善教育只有植根于生活的沃土中,才能开出芬芳迷人的花朵。
(本文作者系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西江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