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竞争不能靠“忽悠”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05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汉广汉人翟酺善于图书谶纬、天文历算,早年在长安街头给人摆摊算命,后来被朝廷征召为议郎,不久又升迁为侍中,前途一片光明。当时,尚书职位出现了空缺,皇上下诏让600石以上的大夫就有关天文、道术等问题进行考试,成绩优异者可以担任尚书。翟酺自恃才能高超,可又担心前太史令孙懿的才能高过自己,害怕孙懿被录用,于是开始算计孙懿。他深知孙懿的软肋——虽然有才,但十分胆小、迷信,翟酺顿时想出了一個办法。
  这一天,他去看望孙懿,坐下来以后什么也不说,就开始不停地哭泣。孙懿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哭泣,翟酺趁机把自己准备好的说辞抛了出来:“我用图谶算了一卦,图谶中说,有人将要因为有才智而被宦官所迫害。我看您的相貌似乎会应这个预言。我受过您的恩惠,所以对您大祸临头感到十分悲伤!”孙懿当场就被吓出了一身冷汗,紧接着便称病不参加考试了,因此,翟酺获得了第一名,被任命为尚书。不过,翟酺虽然凭一时的小聪明暂时赢得了竞争对手,但谁能保证他以后也会一直侥幸下去呢?毕竟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这种不光彩的竞争手段还是别用了!
其他文献
在1147年,大理国国君段正严(又名段和誉,即《天龙八部》里大理世子段誉的原型)退位前后,大理国渐渐出现末世气象:宫廷中,诸子争位,无日无之;外面,鼙鼓声声,出现叛乱。  段正严无法,只有禅位,出家当和尚:大理国是佛国,国君退位当和尚的很多,算是个传统。段正严之子段正兴便满面春风地登上宝座,幕后掌权者则是他的女婿高量成。  让段正严深感棘手的这次叛乱来自滇东三十七部。原来,三十七部当年跟着大理国开
南朝梁时,兰陵萧氏人才济济。比之仁慈得近乎虚伪的梁武帝和完美到令人望而生畏的太子兄长,萧纲似乎更易让人亲近。  萧纲是天才,五岁就能写诗作赋,华美的文字让父亲梁武帝大大惊讶了一把。梁武帝难以置信地将他叫到跟前,亲自考问。萧纲不假思索,援笔立成。梁武帝开怀而笑,朗声道:“此吾家东阿。”东阿王曹植有八斗之才,冠绝天下。  萧纲的确很像曹植,举手投足间洋溢着潇洒自信。从十岁开始,他就离京至各地任职,十几
汉宣帝时的河南太守严延年治理地方的手段就一个字:酷。古代死囚一般在秋后冬月处决,肃杀的天气总是让人无限伤感。但每年这个日子,都是严太守最开心、最有成就感的时候。他嫌杀人场面不够壮观,总把下辖各县的在押囚犯都集中到郡府衙门口集中斩决,每次都弄得血流数里,腥气满城。这个嗜好为他赢得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称谓——“屠伯”。  如果大体遵照法律行事,只是执法力度偏重,顶多算个“酷吏”。但严延年不一样,他追
刘文典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他虽是个文弱书生,在民族危难面前,却表现出了不卑不亢的硬骨气。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北平陷入日寇的铁蹄之下,刘文典因家庭拖累未能及时撤离,暂时蛰伏下来。随着北京日伪政权的建立,一些沉渣也随之泛起,刘文典的四弟刘蕴六也“顺应潮流”,很快在日伪政权中谋得了一个肥缺。一天中午,刘蕴六兴冲冲地去找刘文典报告“喜讯”,见到四弟回来,刘文典让夫人为其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
1896年,巴黎万国运动会。开幕仪式上,各国国旗伴着国歌依次升起。轮到中国时,却只有大清朝的黄龙旗在一片寂静之中缓缓升起,自始至终,没有音乐声,没有掌声,也没有人唱国歌。过了一阵子,在场的所有人开始大笑。他们嘲笑偌大的中国竟然连国歌都没有。  在一片嘲笑声中,一位年过七旬的中国老人拄着拐杖站起来,迈着步子走到黄龙旗下。他挺直腰板,神态坚毅,满怀深情地唱起家乡小调《茉莉花》。  这位老人就是大清权臣
947685号梦盒  画梦师彩面总是很平静——噢,好吧,我说实话,事实上,他是慵懒、懒洋洋、懒死了。这一点儿都不夸张,他甚至对工作也总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从早到晚,他都一个人呆在画殿里,白天对着窗外的阳光发发呆,或者“呼噜呼噜”地睡长长的午觉。  一直到了黄昏,他才算有点儿精神,晃晃悠悠地喘着粗重的气儿,将袍子下笨重的腿摆在地上,再晃晃悠悠地站起来,移动着庞大的身躯——咳,开始工作。  这时,夕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夕,上至道光、下至普通兵卒都认为洋人必败。为什么呢?洋人的膝盖不会打弯呗!别看洋人横行海上,大炮放得欢,一旦上岸,立马完蛋。两江总督在奏折中称,“夷人腰硬腿直,一击即倒”;主战派骨干、曾经的大理寺卿更是向朝廷提出必杀技:“对付洋人最好的办法是派伏兵藏在草丛里,用长竹竿击打他们的腿,必定稳操胜券。”  甚至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他初到广州禁烟时也底气十足,自认为手中有两张“王牌”
麟德元年(664年)春天,玄奘圆寂,“京城道俗哭泣,日数百千”,送葬时,“京邑及诸州五百里内送者百万余人”。与民间相比,官方的表示却是寥寥。唐高宗李治的神情尽管哀伤,但真正给出的待遇并不高,只是报销丧葬经费,允许僧尼吊丧,妥善保护经书。  相比于以前去世的其他高僧,玄奘未获追赠、追谥,更没有一个官员参加他的葬礼。如果李治真的很认可玄奘,这些荣誉应该一项不少,而且他的长子李显也应该去参加葬礼,因为李
参加过同盟会,后来在辛亥革命中掌握一省政权的人,在袁世凯当政的时候,大都被搞掉了,但山西军阀阎锡山是个例外。  本来就算阎锡山不激进,袁世凯也不能容忍这么一個来路很像革命党的家伙当家的。但是阎锡山乖巧得很,在袁世凯尚未跟革命党人闹翻之前,就已经进京表示了十二分的恭顺,并送上了大礼。当然,阎锡山也特别会装孙子,在袁世凯气焰熏天之际,他大事小事都听袁世凯的。袁世凯把山西的军队削了又削,一个省只剩下一个
《水浒传》中,穆弘差不多是个龙套,然而他的排名很高,竞排在了第24位,在李逵、史进之后,雷横、李俊之前。穆弘何以排名如此之高? 其实,按道理说,穆弘和宋江的关系应该不会太好:热心肠的宋江给了在揭阳镇街头卖艺的薛永(后来也上了梁山,坐第84把交椅)五两银子,而被穆弘的弟弟穆春追杀,好不容易逃到一个大户人家家里,以为安全了,谁知竟是从火坑跳进了火海,那正是穆弘家。然后,穆弘出现了,带着兄弟和家丁一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