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学校有责任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教因此,木文从小学管理的现状入手,提出教学体系、家校联系、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完善教学体系、加强家校联合监督工作的建议,希望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教学;管理
我国新课程的改革止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相应的,教育部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培养要求。教学管理的水平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但是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并不能充分发挥教学管理的作用。因此,分析小学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并给出适用的解决措施,是有效提高小学教学的质量的方式。
一、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体系不完善
我国早在很多年前就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却常常受到应试教育的阻碍。整体来说我国教育水平还不够高,尽管目前很多学校开始逐渐重视素质教育,并主动尝试创新,但是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作为支撑,教师在尝试过程中会感觉有心无力,出现这类的现象就是因为缺乏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来引导。导致出现了素质教育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内容的问题,不仅背离了初衷,也降低了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
(一)家校之间缺乏联系
受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对待独生子女,家长往往有求必应,导致学生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都比较小,但是培养最基本的独立还是很重要的。家庭作为学生教育的第一场地,理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但是实际上,很多家长并没有重视起学生的家庭教育,也不愿意与教师进行主动沟通,信息不对等最终会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管理工作中缺乏监督
部分学校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并没有安排特定的监督人员,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之下,管理工作团队中偶尔会出现“蛀虫”,挑战管理工作的权威,降低管理工作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学生如果不能在清朗的校园环境中成长,很容易建立错误的价值观,影响未来的发展。
二、应对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一)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教学管理理念是在倡导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环境下进行小学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关键点,因此,学校必须紧跟新课程改革的节奏,与其保持相同的步调共同发展。以往的旧教学管理理念过于注重教学的结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课堂上的主角都是教师,而学生则经常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毫无课堂体验,所以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热情也大大降低,这跟新课程改革所要求达到的教学效果相比可谓大相径庭。
教学管理理念的更新不是凭借一时冲动就能改变的,在改革之前,学校要从教学的全局出发,对小学教学管理有一个全面的思考,确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管理模式应要达到什么程度才是合理的,然后依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接受程度来制订切合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案,一定要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现象,全面提升学生的课堂教学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興趣。同时教师也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管理观念,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节奏,注重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而不只是追求教学的结果,更要注重教学的过程,不能一味地给学生增加学习压力,要做好引导工作,向学生传达养成终身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在以往的小学教学中,教师总是抽丝剥茧地将所有的知识分解,然后让学生吸收,这样做简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节省了教学时间,但是缺点在于学生没有经历自身对知识的思考过程,不知道所学习的知识和道理是怎么来的,因而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培养。所以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也要有所改进和创新。例如,在教授新的知识点时,教师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点的原理,而是让他们自己尝试着去探索知识点的特征、具体应用,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答案要比教师直接告诉得到的答案理解要深刻得多。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进行重建,通过各个教学要素的综合运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善教学机制,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管理实践活动。
(二)将教学评价标准综合化,支持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一个学生的标准不仅仅是学习成绩,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一个优秀学生的判定标准应该包括成绩、德育、身体素质乃至艺术修养等方面的综合化[3]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支持他们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使其自由地展现自己的风采。教育不能变成束缚学生的枷锁,而是要支持他们的梦想,使其自由地飞向蓝天。
我校教师在新课程改革推行的三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一直在如期进行,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年级设立了各种兴趣艺术社团,例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因为身体发育的原因,不宜参加太过剧烈的体育运动,所以低年级的兴趣艺术社团以韵律操这样的有助于学生骨骼生长发育,增强身体素质的适度体育运动为主。而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因为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所以供他们选择的兴趣艺术社团的种类十分丰富,体育方面的有武术、足球、篮球、乒乓球等有益身心、能够增强身体素质的兴趣艺术社团;艺术方面的有腰鼓、绘画、书法、舞蹈、合唱、器乐、诵读等兴趣艺术社团,并且都有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保证学生在各种兴趣社团中都会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我校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的这一系列改革举措并不意味着学习成绩这一评价标准对学生来说不重要了,而是希望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帮助教师了解除了学习成绩外,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在哪里,然后用学生在德育教育方面的表现、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方面的表现、在发展兴趣爱好培养特长方面的表现等多方面的综合化标准来评定其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好坏。
(三)提高教师素质
小学校长要做好管理,其中最主要的是在管理被贯彻的同时教师具有专业的水准。在不断的改革之中,很多老师观念陈旧,或者由于接受力度不强。在施行改革措施或者执行教育任务的时候,显得不“专业”。随着我们国家对小学教学工作的逐渐重视,要求教师不仅仅在教书育人方面下功夫,更重要的是不断培养全民发展的健全人刁一,在不断的教育中提供社会需要的人刁一,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业建设发挥出主要的建设作用。因此小学校长在改革的时候要结合老师的专业水平,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潜力,提高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同时更好的做好整个学校的管理工作。
结束语
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离不开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也离不开多重角色的共同努力尽管目前很多小学学校中仍然存在管理工作上的问题,但是只要校级领导提高重视,愿意为其投入时间精力,研究创新可实施的策略,就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希珍.浅析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赤子,2019,(4):258.
[2]盘永兰.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与对策[J].科学与财富,2019,(3):61-62.
[3]刘奕.浅析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28):107-108.
关键词:小学;教学;管理
我国新课程的改革止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相应的,教育部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培养要求。教学管理的水平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但是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并不能充分发挥教学管理的作用。因此,分析小学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并给出适用的解决措施,是有效提高小学教学的质量的方式。
一、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体系不完善
我国早在很多年前就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却常常受到应试教育的阻碍。整体来说我国教育水平还不够高,尽管目前很多学校开始逐渐重视素质教育,并主动尝试创新,但是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作为支撑,教师在尝试过程中会感觉有心无力,出现这类的现象就是因为缺乏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来引导。导致出现了素质教育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内容的问题,不仅背离了初衷,也降低了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
(一)家校之间缺乏联系
受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对待独生子女,家长往往有求必应,导致学生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都比较小,但是培养最基本的独立还是很重要的。家庭作为学生教育的第一场地,理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但是实际上,很多家长并没有重视起学生的家庭教育,也不愿意与教师进行主动沟通,信息不对等最终会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管理工作中缺乏监督
部分学校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并没有安排特定的监督人员,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之下,管理工作团队中偶尔会出现“蛀虫”,挑战管理工作的权威,降低管理工作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学生如果不能在清朗的校园环境中成长,很容易建立错误的价值观,影响未来的发展。
二、应对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一)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教学管理理念是在倡导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环境下进行小学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关键点,因此,学校必须紧跟新课程改革的节奏,与其保持相同的步调共同发展。以往的旧教学管理理念过于注重教学的结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课堂上的主角都是教师,而学生则经常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毫无课堂体验,所以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热情也大大降低,这跟新课程改革所要求达到的教学效果相比可谓大相径庭。
教学管理理念的更新不是凭借一时冲动就能改变的,在改革之前,学校要从教学的全局出发,对小学教学管理有一个全面的思考,确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管理模式应要达到什么程度才是合理的,然后依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接受程度来制订切合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案,一定要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现象,全面提升学生的课堂教学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興趣。同时教师也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管理观念,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节奏,注重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而不只是追求教学的结果,更要注重教学的过程,不能一味地给学生增加学习压力,要做好引导工作,向学生传达养成终身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在以往的小学教学中,教师总是抽丝剥茧地将所有的知识分解,然后让学生吸收,这样做简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节省了教学时间,但是缺点在于学生没有经历自身对知识的思考过程,不知道所学习的知识和道理是怎么来的,因而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培养。所以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也要有所改进和创新。例如,在教授新的知识点时,教师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点的原理,而是让他们自己尝试着去探索知识点的特征、具体应用,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答案要比教师直接告诉得到的答案理解要深刻得多。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进行重建,通过各个教学要素的综合运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善教学机制,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管理实践活动。
(二)将教学评价标准综合化,支持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一个学生的标准不仅仅是学习成绩,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一个优秀学生的判定标准应该包括成绩、德育、身体素质乃至艺术修养等方面的综合化[3]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支持他们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使其自由地展现自己的风采。教育不能变成束缚学生的枷锁,而是要支持他们的梦想,使其自由地飞向蓝天。
我校教师在新课程改革推行的三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一直在如期进行,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年级设立了各种兴趣艺术社团,例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因为身体发育的原因,不宜参加太过剧烈的体育运动,所以低年级的兴趣艺术社团以韵律操这样的有助于学生骨骼生长发育,增强身体素质的适度体育运动为主。而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因为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所以供他们选择的兴趣艺术社团的种类十分丰富,体育方面的有武术、足球、篮球、乒乓球等有益身心、能够增强身体素质的兴趣艺术社团;艺术方面的有腰鼓、绘画、书法、舞蹈、合唱、器乐、诵读等兴趣艺术社团,并且都有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保证学生在各种兴趣社团中都会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我校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的这一系列改革举措并不意味着学习成绩这一评价标准对学生来说不重要了,而是希望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帮助教师了解除了学习成绩外,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在哪里,然后用学生在德育教育方面的表现、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方面的表现、在发展兴趣爱好培养特长方面的表现等多方面的综合化标准来评定其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好坏。
(三)提高教师素质
小学校长要做好管理,其中最主要的是在管理被贯彻的同时教师具有专业的水准。在不断的改革之中,很多老师观念陈旧,或者由于接受力度不强。在施行改革措施或者执行教育任务的时候,显得不“专业”。随着我们国家对小学教学工作的逐渐重视,要求教师不仅仅在教书育人方面下功夫,更重要的是不断培养全民发展的健全人刁一,在不断的教育中提供社会需要的人刁一,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业建设发挥出主要的建设作用。因此小学校长在改革的时候要结合老师的专业水平,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潜力,提高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同时更好的做好整个学校的管理工作。
结束语
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离不开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也离不开多重角色的共同努力尽管目前很多小学学校中仍然存在管理工作上的问题,但是只要校级领导提高重视,愿意为其投入时间精力,研究创新可实施的策略,就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希珍.浅析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赤子,2019,(4):258.
[2]盘永兰.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与对策[J].科学与财富,2019,(3):61-62.
[3]刘奕.浅析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28):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