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学实验课初探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学实验课应该是在数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基于计算机、Pad或图形计算器等教学设备,借助数学软件进行数学学习与探究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数学自身和数学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它的设计应该遵循目的性、实践性、适切性、多样性原则。它的实施应该包括以下四个环节:创设情境,启迪思维;操作感受,展示过程;观察理解,猜想结论;验证反思,探索建构。它的发展受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支撑的制约。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实验教学设计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在进入了信息社会。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强调: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教育信息化不只是信息技术的运用,更加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革命,在突破时空限制、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的作用巨大,意义深远。作为现代教育重要基础的数学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势在必行。
  一、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学实验课的内涵
  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认为:“数学是既含有经验成分又含有理性成分的一种非封闭的演绎系统——拟经验的体系。”从数学的研究过程、数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来看,数学具有似真性、可证伪性的特点。数学实验课应该突出如何借助技术手段和实践操作,延伸、丰富和创新数学教学,更有效地帮助学生逐步构建并完善数学认知结构,巩固数学活動经验,强化数学洞察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并增强学生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与能力。
  数学教学既要重视知识结果的形式化、抽象化的一面,更要重视创造过程的具体化、经验化的一面。数学实验改变了让学生被动接受教材呈现或教师讲授的现成结论的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数学现实”出发,利用技术平台,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提炼等活动处理数据,解决问题,检验猜想,揭示规律——而充分发挥现代技术平台与数学软件强大功能,可保证数学实验课更好的学习效果。
  因此,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学实验课应该是在数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基于计算机、Pad或图形计算器等教学设备,借助数学软件进行数学学习与探究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学实验课的意义
  (一)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人们对数学的认识主要是概念、定理、公式和习题,认为数学是一种具有严谨系统的演绎科学,数学活动是高度抽象的思维活动。其实,G.波利亚曾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得式的演绎科学;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却是一门试验性的归纳科学。”数学不只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还有可感的直观实验。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数学学习的内容与方式。只使用纸和笔“做”数学的传统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我国数学家吴文俊从中国传统的数学机械化思想出发,创立了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吴方法”,实现了利用计算机进行推理证明的突破,成了“数学实验”发展的里程碑,获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称赞与广泛重视。当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数学研究的数学实验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
  (二)数学教育发展的需要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指出:“要实现真正的数学教育,必须从根本上以不同的方式组织教学,否则是不可能的。”自从2000年第九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达成“信息技术和数学应用正成为数学教育改革的重点”的共识以来,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学实验正日益成为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引起了众多数学教育界人士的关注与研究。
  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在国外,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实验早已进入了大学的实验室与课堂。美国的霍山学院早在1989年就开设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学实验课,并增设了导引性课程《数学实验室》。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也逐渐成为中学数学教材的特色。在国内,特别是高中,数学实验极少。我国现行的新课标高中数学教材中虽然有一些可以进行实验的内容,但是由于高考“指挥棒”的缘故,这些内容往往被略过。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大量的数学思维方法、数学计算模型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生产管理等各种领域中被成功地应用。数学与其他科学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呈现统一的新趋势。高科技本质上是数学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实际上是数字化技术,本质上也是数学技术。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
  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学实验课的实施途径
  (一)设计原则
  数学实验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其设计大体应遵循如下原则:
  1.目的性原则。
  必须在设计实验的内容、形式、方法以及评价等之前明确实验的目标,从而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使用新技术的能力。没有目标,数学实验课很可能会演变成为学生玩现代技术的信息课;目标不明确,数学实验研究就难以聚焦,效果自然难以显现。
  2.实践性原则。
  实验设计必须易于学生操作、观察和思考,从而让学生较好地实施实验过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领悟知识的形成过程。比如,在《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一课中,学生借助软件探究各类图像是关键。几经尝试,笔者发现,无论使用Excel、几何画板,还是GeoGebra,或不便于操作生成,或不易于观察比较。为了增强可操作性和最终效果,笔者利用Flash平台,自主开发了一个三角函数图像生成器(如图1所示)。该软件紧贴教材的相关内容,界面简洁友好,操作简单方便,去除了不必要的功能的干扰,从而确保学生使用时没有信息技术的障碍,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数学本身。   3.适切性原则。
  实验设计必须考虑内容、形式、成本、学生年龄与经验等的适切性。笔者曾听过一节数学实验课:《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高三复习)。学生分组围坐在六边形桌子旁,每人一个Pad。课前,学生登录管理系统,教师电子点名,并发放纸质学案。课上,教师安排学生完成学案上指定的例题,要求学生将解答写在学案上的空白处,然后利用Pad拍照并上传到教师的Pad中;等学生全部上传完毕,教师随机调取两名学生的解答图片进行点评与讲解。整节课重复着这样的操作。笔者认为,这里一个实物展台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至少教师可以在巡视的过程中获取学生的典型解法或典型错误,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而且操作简易。显然,这样的数学实验课就违背了适切性原则。
  4.多样性原则。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不同,数学实验课应该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从实验目的来看,可以是问题探究、数据分析、体验感知、自我诊断或综合实践等;从组织形式来看,可以有教师演示实验、学生独立实验、小组合作实验或师生共同探索实验等;从技术手段来看,可以基于固定机房或手持设备等,也可以不需要网络、基于局域网或基于互联网等。
  (二)实施流程
  数学实验一般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注重实测与直观,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将所研究的数学内容“可视化”。因此,数学实验教学的基本思路是:从问题情境(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出发,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研究步骤,在计算机(器)上进行探究性实验,提出猜想并验证或证明,以发现规律。根据这一思想,它应该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1.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实验教学开展的前提和条件。“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情境的设定在于引导学生积极生疑和释疑:利用外界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情感与认知活动,让学生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以深化理解和记忆。要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创设出符合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
  比如,在《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一课中,由于三角函数是对现实世界中周期现象的数学抽象,也就是研究现实世界中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因此笔者以可以控制转动的摩天轮动画为情境,体现出数学与现实的自然联系,引导学生聚焦摩天轮的一个座舱在转动过程中的位置变化情况,然后以动态演变的方式,将实物抽象成数学图形,提出数学问题:从运动的角度来看,摩天轮上的每一个座舱,都可以近似地看着在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你身处某座轮之中,如何计算现在你所在的位置?如何计算t秒后你所在的位置?由此,引导学生从感性观察到理性思考,利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经历并感受数学活动的完整过程。
  2.操作感受,展示过程。
  实验操作承上启下,是数学实验课的核心环节。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以小组合作或独立自主的形式开展数学实验探究:合理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工具,并对实验得出现象与数据进行观察比较,作出客观描述与主观判断。
  比如,在《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一课中,笔者引导学生利用三角函数图像生成器,分类输入不同的参数值,利用不同颜色的线条繪制相应的函数图像,并连续变化参数值,观察图像动态变化的规律。全班学生分成了三大组,分别研究单一参数A、ω、φ的变化对函数图像的影响;每组又分成了若干小组,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取参数值,绘制图像,在实验报告册上记录实验过程与观察结果等。
  3.观察理解,猜想结论。
  归纳与猜想是发明与创造的前提。G.波利亚曾经高度评价:“论证推理,即证明,只是数学家的创造性工作成果,而要得到这个成果则必须通过猜想。猜想是一种灵感,要产生灵感,除了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之外,还应该对面临的问题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归纳与猜想也是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数据分析等途径和手段,结合已有的数学基础和知识储备,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合情推理,提出假说。归纳与猜想是数学实验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体现,也是数学实验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
  比如,在《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一课中,笔者在学生实验尝试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出参数对函数图像影响的规律。首先,每组推选代表展示实验过程,交流各自想法;其次,教师加以总结,形成初步结论;最后,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单。
  4.验证反思,探索建构。
  通过合情推理提出猜想、得出结论之后并不意味着实验的结束,还需要进行理性思考和逻辑论证。“单凭观察所得经验,是绝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数学实验不同于物理、化学实验:对观察发现的规律,还需要严格地推理论证;同时,实验的目的在于理性思维的形成,即要借机引导学生养成求证与反思的良好思维品质。
  比如,在《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一课中,通过实验操作,学生从图形上认识到各参数对图像的影响,但是“形缺数时难入微”,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图像变化的本质是图像上点的变化,也就是点的坐标的变化,再从函数式的结构分析坐标变化的原因,从而不仅从“形”的表象上认识了规律,而且从“数”的本质理解了规律,实现了思维水平的提升。
  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学实验课的发展瓶颈
  虽然数学实验改变数学教学的尝试以及可能性让很多研究者感到兴奋,但是就目前而言,数学实验还没有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实质性改变。那么,哪些因素制约着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学实验课的发展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制约
  虽然数学实验课是围绕着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展开的,甚至就发展学生能力而言,在某些方面是显著优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但是,目前的高中数学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数学水平的考查基本上仍然依赖于纸质试卷,以对解题能力的考查为主,缺乏对信息技术与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比如,在很多地区,计算器尚未能进入高考考场)。这导致数学实验课的优势在短期无法显现,难以为师生所意识到,甚至有时显得可有可无。
  (二)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支撑的制约
  目前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快速发展的不是技术和产品的消费者和使用者(如一线教师),而是技术和产品的研究者和制造者。他们往往喜欢让平台或软件向感觉更新奇、功能更强大的方向发展,而一线教师则希望平台或软件能更切适、更简便、更有效。因此,一方面,教师的信息素养总是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一项技术尚未熟悉,又一项新技术便接踵而来,使得教师应接不暇——能跟上节奏的往往只是极少数的教师,且以年轻教师为主。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对数学实验课的支撑也显得不足:目前的软硬件大多不能很好地支撑数学实验教学的开展——比如,Matlab、Mathematica太过复杂,几何画板、超级画板侧重于形;数学符号输入与识别有困难,手写、触屏技术精度不够、反应延迟;系统不稳定,操作不简便等。这两方面的不协调制约了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也制约了数学实验课的推广。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数学实验室建构的高中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研究”(编号:Bh/2011/02/07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美】阿兰·柯林斯,理查德·哈乐弗森.技术时代重新思考教育[M].陈家刚,程佳铭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 【美】拉塞尔·L.阿克夫,丹尼尔·格林伯格.翻转式学习[M].杨彩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其他文献
某设备带插卡EMC测试中辐射超标,文中从插卡PCB和机箱导槽的电容耦合效应入手,分析了EMC测试超标的原因,通过在机箱导槽和PCB之间设计一个铍铜弹性夹片零件,增强了PCB的单板地和
简述了我国城镇绿地规划功能,从生态学原理阐述了物种生态习性、种群间关系、群落结构、群落演替、边缘效应、生物多样性、生态入侵、转基因生物及抗污染性等城镇环境绿化应
已有研究表明个人重要信息调控高级认知加工过程,如面孔识别、记忆、思维等。本研究的三项实验系统地测量了个人重要信息对知觉选择的影响。采用最近发展的自我连接学习范式,
探讨类别型状态不确定独立否定句(如"裙子不是蓝色的")的动态表征过程。实验1和实验2分别仅给被试提供"与事件备择选项一致的图片"(红色裙子)和"含有否定标签的与事件否定状
在新一轮建设司法制度的改革热潮中,司法责任制被置于基础且重要的地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中对于法官违法审判责任有了新的补充和原
在英语教学中,高职学生学习内驱力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语言学习效果上,导致语言能力增进不明显。本文基于学习动机理论从学习驱动力层面调查分析高职生英语学习问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比较研究了猪粪和蚓粪对Cu2+、Zn2+的吸附、解吸规律及吸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猪粪和蚓粪对Cu2+、Zn2+的吸附量均随着Cu2+、Zn2+浓度
直肠癌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中低位直肠癌比例高达50%,目前以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为原则的直肠癌前切除(AR)作为一种标准的保肛术式已被外科医生所认可,并在
采用气动喷丸方式,研究喷丸压力和喷丸时间等工艺参数对304不锈钢表面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方法检测了试样表层的晶粒尺寸和相组成,用显微硬度计测量了试样表层的显微硬度
概述了新兴的名为多点地质统计学(MPS)的地质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着重于该技术在石油工业储层建模方面的应用。MPS利用量化的、基于象元的模板,即训练图像,帮助建立地质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