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旅游是黄龙县的必然选择和惟一出路。用旅游承载文化,用文化丰富旅游,用体育激活旅游,在探索“文体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黄龙县逐步走出了符合县情实际的创新发展模式。
“我们黄龙县也有个梁家河村,要看黄龙的变化,就到梁家河村来。”在调查和采访中,黄龙县当地人每每这么说。
梁家河村可以说是黄龙县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默默无闻的省级贫困县,到无人不知的“黄土高原的香格里拉”,再到有口皆碑的“早知有黄龙,何须下江南?”短短几年时间,黄龙县秉承红色党建,实现绿色发展,走出了一条很接地气的“文体旅”融合发展的产业之路,富民之路。
生态是黄龙的惟一优势,是黄龙经济的惟一希望,生态旅游是黄龙的必然选择和惟一出路。
2017年3月,在黄龙县2017年旅游工作会议上,县委书记任高飞强调:生态是黄龙的惟一优势,是黄龙经济的惟一希望,生态旅游是黄龙的必然选择和惟一出路。据任高飞介绍,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结合部的延安市黄龙县,区域面积2752平方公里,辖五镇二乡,总人口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万人,属于省级贫困县。过去,黄龙县的经济结构以核桃、苹果、玉米等传统的农村自然经济为主,工业一片空白,旅游产业处于“零起步”状态。
刚成立不久的黄龙县旅游发展委员会负责人介绍说,黄龙县搞旅游还是近几年的事,真正起步是从2013年开始的。这一年,任高飞来到黄龙县工作,担任县长,2016年升任县委书记。根据黄龙县的实际情况,任高飞认真调研后,确立了“生态立县、旅游带动、统筹城乡、全面小康”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生态旅游的田园县城、适宜人居的美丽乡村”和“黄土高原上的香格里拉”建设目标。
按照这个设想,黄龙县希望通过生态旅游的深度发展引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缩短贫富差距;通过旅游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基础条件,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缩短城乡差距;通过生态旅游创新发展理念、整合发展资源、破解发展瓶颈,将小区建成景区,将街道建成街区,将田园建成公园,将民房变成客房,将农民变成股民,将上山变成上班,将资产变成资金,将政务变成服务。一句话,就是转变经营生产方式,把生态旅游作为黄龙县的战略支柱产业。
很多黄龙人还记得2015年春天那场主题为“相约黄龙,行游绿洲”的演唱会。这既是一场隆重热烈的新闻发布会,也是黄龙第一次面向全国和全世界发出的邀约。这场演唱会拉开了当年黄龙县四季旅游的序幕,从此,黄龙县有了自己一年一度的“旅游节”,春季踏青赏花、夏季避暑黄龙、秋天红叶节、冬季冰雪节等,成了黄龙脍炙人口的旅游四季。有数据表明,2015年黄龙县接待游客人数为85万人次,2016年升至152万人次,2017年已经达到240万人次。旅游收入分别为3亿元(2015年)、9.15亿元(2016年)和预计接近16亿元。全域旅游在黄龙县境内已经形成了一个旅游环线,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沿线农村的发展。
黄龙县的旅游起步虽然晚,但发展态势很好,具有后发优势。一方面,黄龙县很重视旅游的品牌宣传,主动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形式宣传和介绍黄龙。另一方面,注重从旅游业本身的标准体系加强建设。
在调研中,有几个细节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黄龙在全省第一个完成了县域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视信息推送。除了通过传统媒体宣传和推广黄龙的新形象,黄龙人更喜欢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形式介绍黄龙。我们发现,在微信朋友圈内,黄龙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转发的有关黄龙的信息点击量一般都在一万人次左右。第二,黄龙县景区和公路干线的厕所基本消灭了传统的旱厕。据介绍,黄龙县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原计划三年完成的任务,而且全部按照国家有关标准,一次配置改造到位。这在延安市也是行动最早、标准最高、成效最好的县区。第三,黄龙县的旅游标识从过境的高速、省道,到县域公路,一直到景区道路,实现全覆盖,尤其是景区标识,按照国家4A级景区的标准设置,全部采用中英日韩四种语言标识。第四,全员培训,人人都是形象大使,人人都是解说员。据悉,只有5万人口的黄龙县,2015年就有3万人参加了旅游从业培训,2016年参加培训的人有2万人次,累计举办了各种专业培训班100多期,年龄段从学龄儿童到60岁以下,几乎覆盖了全县所有适龄人群,真正做到了“人人都是黄龙的形象大使,人人都是黄龙的讲解员”,这在陕西的旅游景区中并不多见。
没有文化的旅游是短暂的,没有旅游的文化是灰色的。没有体育的旅游是沒有活力的,没有文体的民生是暗淡的。
“没有文化的旅游是短暂的,没有旅游的文化是灰色的。没有体育的旅游是没有活力的,没有文体的民生是暗淡的。”任高飞在谈到黄龙县旅游的前景时这样说。
当黄龙县的旅游业刚刚有了起色,任高飞就开始谋划黄龙县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他在思考,如何将文体事业转变为文体产业?让文体旅产业融合、产城人文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四化同步?经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度思考,任高飞提出,黄龙县的旅游应该走“文体旅”融合发展的道路,把文体事业做成文体产业,让眼前的“青山绿水”成为黄龙人可长久享用的“金山银山”。
近年来,黄龙县用旅游承载文化,用文化丰富旅游,用体育激活旅游,在探索“文体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逐步走出了符合县情实际的创新发展模式。2016年9月,黄龙县被列为陕西省第三批旅游示范县试点县区;2017年6月,黄龙山国家4A级景区及澽水源省级旅游度假区迎来了陕西省验收组专家,“醉美乡村大舞台”、陕西省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等大型文旅游活动和体育赛事的举办,均展现了黄龙良好的城市形象,增强了群众的自豪感,把“文体旅”事业在融合中做成“文体旅”产业,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群众幸福感。
据悉,自2015年以来,黄龙县坚持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驱动发展,先后举办丰富多彩的大型文化旅游活动50余场次。其中“醉美乡村大舞台”走进黄龙、首届黄龙房车旅游大会、延安市第二届广场舞大赛、红叶节、登山节、茶艺文化节、盛夏啤酒节、避暑节、多彩黄龙格桑花节、龙蟹美食节、森林冰雪节、芍药文化艺术节、延安电视台黄龙乐翻天、百家旅行社黄龙避暑推介会、黄龙过大年、陕西省少儿春节联欢晚会黄龙海选录制、漂流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围绕黄龙生态人文风情举办的文旅活动,提升了黄龙文化旅游发展品位,得到省内外游客的一致好评。同时,篝火晚会、水舞表演等常态化文旅活动共计举办500余场次,深受游客和市民喜爱。 高标准、高规格的体育赛事也纷纷落户黄龙,成为黄龙旅游业的又一亮点。三年来,黄龙县已相继举办承办了特色体育赛事20余场次,包括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暨陕西省首届阳光体育大会、陕西省山地自行车越野定向挑战赛、黄龙山千人徒步大赛、延安市老年门球赛、延安首届残疾人运动会、碧水湾网球邀请赛、青少年野地拉练夏令营、首届冬泳比赛、千人龙湖徒步行、沙地摩托车表演赛、陕西省7人足球赛等。随着越来越多的体育爱好者开始喜欢上黄龙,黄龙迎来了一个“体育+旅游”的文旅发展新格局。
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助推黄龙“旅游热”连年“井喷”,“文体旅”的融合发展转化为经济增长的优势逐步凸显。据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7月,黄龙全县接待游客167.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53亿元,同比增长120.5%、140.3%。黄龙县生态旅游服务业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4200人次,50%以上的贫困人口直接或间接在旅游产业中受益。围绕全域旅游成长起来的城投、林投、旅投等国有公司和石门峡漂流、树顶漫步等社会企业,依托旅游项目,开发旅游服务岗位,累计为精准扶贫户解决就业岗位1333个,人均年增收14400元,通过旅游产业扶贫1635人,人均增加收入4362元。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融合发展,实现一业兴多业,旅游促“四化”。
黄龙县始终坚持把经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大力做好“四篇文章”,整合资源,服务生态经济发展。
做好“山”的文章,靠山吃山。利用黄龙山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气候、土壤、水等自然资源,发展多元特色养殖和种植业,支撑农村产业转型。近两年来,先后成功培育中蜂养殖、大闸蟹、野山鸡、森林猪、香菇、苗木种植等特色产业。
做好“绿”的文章,以绿兴绿。始终将绿化作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的刚性约束,对所有市政建设项目实行绿化“一票否决”,强力推动城区绿化和园艺美化。以绿地代替水泥,以花草塑造景观,将森林和绿地搬进城市,让绿色下山、让绿色进城,将城市打造成森林绿地和“绿色银行”。
做好“水”的文章,依水用水。以洪水、涝水、污水、供水、节水“五水共治”和龙城水域、第二水源等项目建设,留住天上水、拦住地表水、保护地下水,确保城乡居民供水充足的同时,用水留住人、留住产业,以水的文化提升土地价值,改善城市面貌,助推生态旅游。
做好“土地”的文章,以地换地。在持续加快土地流转,助推农业集约发展的同时,用活旧村复垦、土地整理项目,提升耕地总量和质量;用好增减挂钩和占补平衡政策,实现城乡之间的耕地和建设用地指标合理转化、空间合理置换,增加县城核心区域建设用地总量,填好“土地银行”存单,最大限度提升土地集约效益。
以旅定农、以农促旅,加快了生态农业转型,构建“全域旅游”。2016年,实施“多彩黄龙”项目,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入境三条主川道和五条廊道,用彩叶树种和彩叶经济作物代替玉米种植,全面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以干果公司为载体,订单收购,深度加工,将农林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提升效益。同时,形成了“花的海洋”全域旅游格局。呼应中央“三去一降一补”,提出了“三抓一去一促”发展思路,即:核桃产业抓加工,中蜂产业抓品牌,苹果产业抓规模,玉米产业去产能,特色养殖促旅游。并将2017年确定为“玉米革命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年”,立足旅游市场需求,进一步引导群众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和内容,流转土地,转移劳动力,实现集约农业、设施农业、订单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
矿产资源匮乏,工业经济长期落后甚至空白,一直是黄龙发展的一个短板。但这种状况在近年得到扭转。围绕“新型能源”,黄龙县以旅强工,以工补旅,加快生态工业扩容,实现“工旅融合”。2014年9月,全市首座光伏电站在黄龙县瓦子街镇并网发电,装机容量10MW。2015年9月,全市首座风力发电站在界头庙镇并网发电,装机容量50MW。2016年,又开工建设50MW风能和70MW光伏发电项目,并于2017年6月底全部并网。按照“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黄龙县将建成装机总量1045MW的风能、光伏发电产业。下一步,将通过县属新能源公司,实行政府参股,实现新能源产业企地共赢。同时,还推进新能源技术和产品在旅游设施、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应用和推广,保持生态特质,提升生态质量,助推生态旅游。
黄龙县发挥生态优势,用“绿色发展”引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忠实践行五大发展理念。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融合发展,深度诠释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现全域旅游、全业旅游、全民旅游、全季旅游,有力促进了生态产业、生态经济的融合发展,实现一业兴多业,旅游促“四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朝着“人与自然深度融合,生态与经济高度统一”的终极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三权”促“三变”,村民成股民,激活了土地资源、延伸了土地效益、提升了土地价值。
梁家河村地处黄龙县城以西9公里处,辖3个村民小组,216戶717口人,总耕地面积3700亩。主导产业以苹果、核桃为主,生态养殖业为补充。目前,全村苹果面积2260亩、核桃1400亩、大闸蟹养殖50亩、中华蜂(简称中蜂)养殖300箱。过去梁家河村因农业基础薄弱、居住条件差、群众思想落后等原因,导致村级发展滞后,群众增收困难。村子不仅穷,而且治安混乱,民事纠纷较多,是远近闻名的“烂杆村”,村干部大部分精力都在做调解民事纠纷及维稳工作,新农村建设、产业调整等工作难以推动。
现如今,走进梁家河村,映入眼帘的是整洁干净的柏油马路、鳞次栉比的农家小院,苗木蜂箱星罗棋布。有村民介绍说,每逢节假日,到梁家河村旅游的人络绎不绝,完全是一幅“村在景中,人在绿中,一步十花、十步一景”的新农村景象。
梁家河村的经验主要有三点: (一)资源变资产。梁家河村位于石堡河畔,紧邻无量山、龙湖景区,资源区位优势明显。经多次调研后,村上提出了以乡村旅游为龙头,以土地“确权、赋权、易权”为抓手,充分整合农村生态、土地、产业资源,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确权,就是在明确土地等资源所有权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认定,解决原来土地四址不清、权属不明的问题,确权到亩;赋权,就是在稳定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把土地规模化经营,赋权到承包大户;易权,就是在放活经营权的基础上,把各种土地、房屋、产业等资源易权于市,通过产权市场依法交易。按照这一思路,村党支部迅速行动,将村里零散的耕地、林地和撂荒地进行统一摸底分类造册,确权到亩,通过易权于市,共流转土地134亩,由石堡镇兴农公司统一经营管理,村上耕地通过赋权到大户(公司)规模化经营,价值也伴随着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而大幅提升。同时,支部积极与企业协商,将净利润的50%作为集体资产划拨,有效破解了村集体经济“空壳化”的问题。县国资中心对集中所有土地及固定资源进行集中评估、议价,抵押贷款,盘活全村各项资源产权,实现“资源变资产”。
(二)资金变股金。为推进“三权”改革,解决集体资金不足的问题,支部动员村民在自愿的前提下入股集体经济。经过县镇村三级反复商议,宣传动员村民将土地、劳力、资金、房产等已经“确权”的生产经营要素通过“易权”纳入股金划算行列。首先,村支部班子成员3人带头入股5万元,带动村民入股20万元;其次,鼓励参与旅游乡村建设征地的农户参股,量入为出,每亩土地每年保底分红330元;最后,为精准扶贫户制定产业资金入股高于普通户15%的优惠政策,扶持其发展产业、壮大经济。经多方筹措,共筹集建设资金330万元。
(三)农民变股民。通过政策的有效覆盖、支部的积极引导和党员的大力宣传,支部一方面结合土地流转,依托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劳动力向服务行业转移,引导群众依托旅游自主创业、转移就业;另一方面与县林投、产投、兴农公司及施工企业合作建立“村企联建”模式,企业立足村情实际和自身业务,提供物力扶持、资源整合、管理运营、就业岗位等服务。共争取就业岗位120个,转移劳动力58人,实现上山变上班。梁家河村从最早的3户入股,目前发展到全村54户参股(其中精准扶贫户20户53人)。
据当地干部介绍,2017年以来,石堡镇梁家河村以乡村旅游为抓手,通过“三权分置、村企联建”模式,按照土地“确权、赋权、易权”的思路,合理整合农村资源、资金、资本,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三权”(确权、赋权、易权)促“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乡村旅游的模式,激活了土地资源、延伸了土地效益、提升了土地价值。有效消除了村集体经济“空壳化”,使一个昔日的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今年1-6月份,全村農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030元,增长22%。
通过农村“三权”促“三变”,极大地盘活和整合了乡村各项产业资源,产业资金进而又反哺旅游乡村建设。同时,梁家河将全域旅游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旅游乡村规划“三规合一”,立足清洁乡村、提标美丽乡村、接轨旅游乡村。据悉,梁家河村计划投资3000万元,全力建设梁家河产业观光区等四大功能区,用高标准的旅游项目,融入全县全域旅游,让资金流进来、把观念引进来、把产品推出去,实现思想的解放、资源的释放、市场的开放。
“三权”促“三变”带来的成效是明显的,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其一,农业多元化发展。“以旅定农”发展村级产业,推动“生产型”农业向“生态型”农业转变,分散的“传统农业”向集约的“订单农业”转变,用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导向旅游服务的人性化;用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导向农业生产的多元化;用游客追求的精细化,导向农业生产的品牌化。梁家河村现已建成特色烧烤园3家、农家乐6家、农家旅馆10家、庭院养殖23家,建成核桃示范园870亩、苹果高效园380亩,同时还大力发展中蜂养殖、大闸蟹、冷水鱼等特色产业。目前梁家河共有各类产业20余种,形成了“旅游产业支撑、主导产业提升、特色产业补充”的良好产业格局。2017年1-6月全村接待游客1.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5万元,极大地鼓舞了群众发展和参与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二,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以群众为主体,精准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促进产业环境、人居环境、发展环境同步改善。梁家河村已完成硬化村间巷道6条,维修排水渠3100米。铺设污水管道3700米,实现村内污水全收集。设立垃圾银行兑换点1处,改造提升群众室内厕所98处,墙体彩绘1200平方米,栽植各类乔灌木8700株,绿化面积3500平方米,安装路灯35盏,村庄的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受到村民和游人的称赞。
其三,农民收入大幅提高。现在的梁家河村人人是股民,人人能分红,集体经济充满活力,大部分村民都是“农民+股民”的双重身份,土地作为资本,增加财产性收入。部分掌握实用技术的村民还能在村上的农家乐、工地打工,增加劳务收入。例如:精准扶贫户陈继明一人就有种地、分红、务工、低保、防火巡查、卫生整治7项收入,年内脱贫指日可待。梁家河村到2017年预计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15元,2020年预计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
调研中,接受采访的不少村民都有这样的同感,梁家河村“三权”促“三变”的创新实践,让村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态旅游不仅是全县的支柱产业,也是一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工程、富民工程,“生活在城镇,产业在农村,致富在旅游”已不再是梦想。
“我们黄龙县也有个梁家河村,要看黄龙的变化,就到梁家河村来。”在调查和采访中,黄龙县当地人每每这么说。
梁家河村可以说是黄龙县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默默无闻的省级贫困县,到无人不知的“黄土高原的香格里拉”,再到有口皆碑的“早知有黄龙,何须下江南?”短短几年时间,黄龙县秉承红色党建,实现绿色发展,走出了一条很接地气的“文体旅”融合发展的产业之路,富民之路。
生态是黄龙的惟一优势,是黄龙经济的惟一希望,生态旅游是黄龙的必然选择和惟一出路。
2017年3月,在黄龙县2017年旅游工作会议上,县委书记任高飞强调:生态是黄龙的惟一优势,是黄龙经济的惟一希望,生态旅游是黄龙的必然选择和惟一出路。据任高飞介绍,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结合部的延安市黄龙县,区域面积2752平方公里,辖五镇二乡,总人口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万人,属于省级贫困县。过去,黄龙县的经济结构以核桃、苹果、玉米等传统的农村自然经济为主,工业一片空白,旅游产业处于“零起步”状态。
刚成立不久的黄龙县旅游发展委员会负责人介绍说,黄龙县搞旅游还是近几年的事,真正起步是从2013年开始的。这一年,任高飞来到黄龙县工作,担任县长,2016年升任县委书记。根据黄龙县的实际情况,任高飞认真调研后,确立了“生态立县、旅游带动、统筹城乡、全面小康”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生态旅游的田园县城、适宜人居的美丽乡村”和“黄土高原上的香格里拉”建设目标。
按照这个设想,黄龙县希望通过生态旅游的深度发展引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缩短贫富差距;通过旅游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基础条件,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缩短城乡差距;通过生态旅游创新发展理念、整合发展资源、破解发展瓶颈,将小区建成景区,将街道建成街区,将田园建成公园,将民房变成客房,将农民变成股民,将上山变成上班,将资产变成资金,将政务变成服务。一句话,就是转变经营生产方式,把生态旅游作为黄龙县的战略支柱产业。
很多黄龙人还记得2015年春天那场主题为“相约黄龙,行游绿洲”的演唱会。这既是一场隆重热烈的新闻发布会,也是黄龙第一次面向全国和全世界发出的邀约。这场演唱会拉开了当年黄龙县四季旅游的序幕,从此,黄龙县有了自己一年一度的“旅游节”,春季踏青赏花、夏季避暑黄龙、秋天红叶节、冬季冰雪节等,成了黄龙脍炙人口的旅游四季。有数据表明,2015年黄龙县接待游客人数为85万人次,2016年升至152万人次,2017年已经达到240万人次。旅游收入分别为3亿元(2015年)、9.15亿元(2016年)和预计接近16亿元。全域旅游在黄龙县境内已经形成了一个旅游环线,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沿线农村的发展。
黄龙县的旅游起步虽然晚,但发展态势很好,具有后发优势。一方面,黄龙县很重视旅游的品牌宣传,主动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形式宣传和介绍黄龙。另一方面,注重从旅游业本身的标准体系加强建设。
在调研中,有几个细节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黄龙在全省第一个完成了县域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视信息推送。除了通过传统媒体宣传和推广黄龙的新形象,黄龙人更喜欢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形式介绍黄龙。我们发现,在微信朋友圈内,黄龙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转发的有关黄龙的信息点击量一般都在一万人次左右。第二,黄龙县景区和公路干线的厕所基本消灭了传统的旱厕。据介绍,黄龙县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原计划三年完成的任务,而且全部按照国家有关标准,一次配置改造到位。这在延安市也是行动最早、标准最高、成效最好的县区。第三,黄龙县的旅游标识从过境的高速、省道,到县域公路,一直到景区道路,实现全覆盖,尤其是景区标识,按照国家4A级景区的标准设置,全部采用中英日韩四种语言标识。第四,全员培训,人人都是形象大使,人人都是解说员。据悉,只有5万人口的黄龙县,2015年就有3万人参加了旅游从业培训,2016年参加培训的人有2万人次,累计举办了各种专业培训班100多期,年龄段从学龄儿童到60岁以下,几乎覆盖了全县所有适龄人群,真正做到了“人人都是黄龙的形象大使,人人都是黄龙的讲解员”,这在陕西的旅游景区中并不多见。
没有文化的旅游是短暂的,没有旅游的文化是灰色的。没有体育的旅游是沒有活力的,没有文体的民生是暗淡的。
“没有文化的旅游是短暂的,没有旅游的文化是灰色的。没有体育的旅游是没有活力的,没有文体的民生是暗淡的。”任高飞在谈到黄龙县旅游的前景时这样说。
当黄龙县的旅游业刚刚有了起色,任高飞就开始谋划黄龙县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他在思考,如何将文体事业转变为文体产业?让文体旅产业融合、产城人文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四化同步?经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度思考,任高飞提出,黄龙县的旅游应该走“文体旅”融合发展的道路,把文体事业做成文体产业,让眼前的“青山绿水”成为黄龙人可长久享用的“金山银山”。
近年来,黄龙县用旅游承载文化,用文化丰富旅游,用体育激活旅游,在探索“文体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逐步走出了符合县情实际的创新发展模式。2016年9月,黄龙县被列为陕西省第三批旅游示范县试点县区;2017年6月,黄龙山国家4A级景区及澽水源省级旅游度假区迎来了陕西省验收组专家,“醉美乡村大舞台”、陕西省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等大型文旅游活动和体育赛事的举办,均展现了黄龙良好的城市形象,增强了群众的自豪感,把“文体旅”事业在融合中做成“文体旅”产业,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群众幸福感。
据悉,自2015年以来,黄龙县坚持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驱动发展,先后举办丰富多彩的大型文化旅游活动50余场次。其中“醉美乡村大舞台”走进黄龙、首届黄龙房车旅游大会、延安市第二届广场舞大赛、红叶节、登山节、茶艺文化节、盛夏啤酒节、避暑节、多彩黄龙格桑花节、龙蟹美食节、森林冰雪节、芍药文化艺术节、延安电视台黄龙乐翻天、百家旅行社黄龙避暑推介会、黄龙过大年、陕西省少儿春节联欢晚会黄龙海选录制、漂流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围绕黄龙生态人文风情举办的文旅活动,提升了黄龙文化旅游发展品位,得到省内外游客的一致好评。同时,篝火晚会、水舞表演等常态化文旅活动共计举办500余场次,深受游客和市民喜爱。 高标准、高规格的体育赛事也纷纷落户黄龙,成为黄龙旅游业的又一亮点。三年来,黄龙县已相继举办承办了特色体育赛事20余场次,包括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暨陕西省首届阳光体育大会、陕西省山地自行车越野定向挑战赛、黄龙山千人徒步大赛、延安市老年门球赛、延安首届残疾人运动会、碧水湾网球邀请赛、青少年野地拉练夏令营、首届冬泳比赛、千人龙湖徒步行、沙地摩托车表演赛、陕西省7人足球赛等。随着越来越多的体育爱好者开始喜欢上黄龙,黄龙迎来了一个“体育+旅游”的文旅发展新格局。
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助推黄龙“旅游热”连年“井喷”,“文体旅”的融合发展转化为经济增长的优势逐步凸显。据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7月,黄龙全县接待游客167.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53亿元,同比增长120.5%、140.3%。黄龙县生态旅游服务业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4200人次,50%以上的贫困人口直接或间接在旅游产业中受益。围绕全域旅游成长起来的城投、林投、旅投等国有公司和石门峡漂流、树顶漫步等社会企业,依托旅游项目,开发旅游服务岗位,累计为精准扶贫户解决就业岗位1333个,人均年增收14400元,通过旅游产业扶贫1635人,人均增加收入4362元。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融合发展,实现一业兴多业,旅游促“四化”。
黄龙县始终坚持把经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大力做好“四篇文章”,整合资源,服务生态经济发展。
做好“山”的文章,靠山吃山。利用黄龙山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气候、土壤、水等自然资源,发展多元特色养殖和种植业,支撑农村产业转型。近两年来,先后成功培育中蜂养殖、大闸蟹、野山鸡、森林猪、香菇、苗木种植等特色产业。
做好“绿”的文章,以绿兴绿。始终将绿化作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的刚性约束,对所有市政建设项目实行绿化“一票否决”,强力推动城区绿化和园艺美化。以绿地代替水泥,以花草塑造景观,将森林和绿地搬进城市,让绿色下山、让绿色进城,将城市打造成森林绿地和“绿色银行”。
做好“水”的文章,依水用水。以洪水、涝水、污水、供水、节水“五水共治”和龙城水域、第二水源等项目建设,留住天上水、拦住地表水、保护地下水,确保城乡居民供水充足的同时,用水留住人、留住产业,以水的文化提升土地价值,改善城市面貌,助推生态旅游。
做好“土地”的文章,以地换地。在持续加快土地流转,助推农业集约发展的同时,用活旧村复垦、土地整理项目,提升耕地总量和质量;用好增减挂钩和占补平衡政策,实现城乡之间的耕地和建设用地指标合理转化、空间合理置换,增加县城核心区域建设用地总量,填好“土地银行”存单,最大限度提升土地集约效益。
以旅定农、以农促旅,加快了生态农业转型,构建“全域旅游”。2016年,实施“多彩黄龙”项目,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入境三条主川道和五条廊道,用彩叶树种和彩叶经济作物代替玉米种植,全面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以干果公司为载体,订单收购,深度加工,将农林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提升效益。同时,形成了“花的海洋”全域旅游格局。呼应中央“三去一降一补”,提出了“三抓一去一促”发展思路,即:核桃产业抓加工,中蜂产业抓品牌,苹果产业抓规模,玉米产业去产能,特色养殖促旅游。并将2017年确定为“玉米革命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年”,立足旅游市场需求,进一步引导群众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和内容,流转土地,转移劳动力,实现集约农业、设施农业、订单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
矿产资源匮乏,工业经济长期落后甚至空白,一直是黄龙发展的一个短板。但这种状况在近年得到扭转。围绕“新型能源”,黄龙县以旅强工,以工补旅,加快生态工业扩容,实现“工旅融合”。2014年9月,全市首座光伏电站在黄龙县瓦子街镇并网发电,装机容量10MW。2015年9月,全市首座风力发电站在界头庙镇并网发电,装机容量50MW。2016年,又开工建设50MW风能和70MW光伏发电项目,并于2017年6月底全部并网。按照“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黄龙县将建成装机总量1045MW的风能、光伏发电产业。下一步,将通过县属新能源公司,实行政府参股,实现新能源产业企地共赢。同时,还推进新能源技术和产品在旅游设施、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应用和推广,保持生态特质,提升生态质量,助推生态旅游。
黄龙县发挥生态优势,用“绿色发展”引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忠实践行五大发展理念。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融合发展,深度诠释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现全域旅游、全业旅游、全民旅游、全季旅游,有力促进了生态产业、生态经济的融合发展,实现一业兴多业,旅游促“四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朝着“人与自然深度融合,生态与经济高度统一”的终极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三权”促“三变”,村民成股民,激活了土地资源、延伸了土地效益、提升了土地价值。
梁家河村地处黄龙县城以西9公里处,辖3个村民小组,216戶717口人,总耕地面积3700亩。主导产业以苹果、核桃为主,生态养殖业为补充。目前,全村苹果面积2260亩、核桃1400亩、大闸蟹养殖50亩、中华蜂(简称中蜂)养殖300箱。过去梁家河村因农业基础薄弱、居住条件差、群众思想落后等原因,导致村级发展滞后,群众增收困难。村子不仅穷,而且治安混乱,民事纠纷较多,是远近闻名的“烂杆村”,村干部大部分精力都在做调解民事纠纷及维稳工作,新农村建设、产业调整等工作难以推动。
现如今,走进梁家河村,映入眼帘的是整洁干净的柏油马路、鳞次栉比的农家小院,苗木蜂箱星罗棋布。有村民介绍说,每逢节假日,到梁家河村旅游的人络绎不绝,完全是一幅“村在景中,人在绿中,一步十花、十步一景”的新农村景象。
梁家河村的经验主要有三点: (一)资源变资产。梁家河村位于石堡河畔,紧邻无量山、龙湖景区,资源区位优势明显。经多次调研后,村上提出了以乡村旅游为龙头,以土地“确权、赋权、易权”为抓手,充分整合农村生态、土地、产业资源,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确权,就是在明确土地等资源所有权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认定,解决原来土地四址不清、权属不明的问题,确权到亩;赋权,就是在稳定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把土地规模化经营,赋权到承包大户;易权,就是在放活经营权的基础上,把各种土地、房屋、产业等资源易权于市,通过产权市场依法交易。按照这一思路,村党支部迅速行动,将村里零散的耕地、林地和撂荒地进行统一摸底分类造册,确权到亩,通过易权于市,共流转土地134亩,由石堡镇兴农公司统一经营管理,村上耕地通过赋权到大户(公司)规模化经营,价值也伴随着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而大幅提升。同时,支部积极与企业协商,将净利润的50%作为集体资产划拨,有效破解了村集体经济“空壳化”的问题。县国资中心对集中所有土地及固定资源进行集中评估、议价,抵押贷款,盘活全村各项资源产权,实现“资源变资产”。
(二)资金变股金。为推进“三权”改革,解决集体资金不足的问题,支部动员村民在自愿的前提下入股集体经济。经过县镇村三级反复商议,宣传动员村民将土地、劳力、资金、房产等已经“确权”的生产经营要素通过“易权”纳入股金划算行列。首先,村支部班子成员3人带头入股5万元,带动村民入股20万元;其次,鼓励参与旅游乡村建设征地的农户参股,量入为出,每亩土地每年保底分红330元;最后,为精准扶贫户制定产业资金入股高于普通户15%的优惠政策,扶持其发展产业、壮大经济。经多方筹措,共筹集建设资金330万元。
(三)农民变股民。通过政策的有效覆盖、支部的积极引导和党员的大力宣传,支部一方面结合土地流转,依托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劳动力向服务行业转移,引导群众依托旅游自主创业、转移就业;另一方面与县林投、产投、兴农公司及施工企业合作建立“村企联建”模式,企业立足村情实际和自身业务,提供物力扶持、资源整合、管理运营、就业岗位等服务。共争取就业岗位120个,转移劳动力58人,实现上山变上班。梁家河村从最早的3户入股,目前发展到全村54户参股(其中精准扶贫户20户53人)。
据当地干部介绍,2017年以来,石堡镇梁家河村以乡村旅游为抓手,通过“三权分置、村企联建”模式,按照土地“确权、赋权、易权”的思路,合理整合农村资源、资金、资本,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三权”(确权、赋权、易权)促“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乡村旅游的模式,激活了土地资源、延伸了土地效益、提升了土地价值。有效消除了村集体经济“空壳化”,使一个昔日的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今年1-6月份,全村農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030元,增长22%。
通过农村“三权”促“三变”,极大地盘活和整合了乡村各项产业资源,产业资金进而又反哺旅游乡村建设。同时,梁家河将全域旅游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旅游乡村规划“三规合一”,立足清洁乡村、提标美丽乡村、接轨旅游乡村。据悉,梁家河村计划投资3000万元,全力建设梁家河产业观光区等四大功能区,用高标准的旅游项目,融入全县全域旅游,让资金流进来、把观念引进来、把产品推出去,实现思想的解放、资源的释放、市场的开放。
“三权”促“三变”带来的成效是明显的,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其一,农业多元化发展。“以旅定农”发展村级产业,推动“生产型”农业向“生态型”农业转变,分散的“传统农业”向集约的“订单农业”转变,用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导向旅游服务的人性化;用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导向农业生产的多元化;用游客追求的精细化,导向农业生产的品牌化。梁家河村现已建成特色烧烤园3家、农家乐6家、农家旅馆10家、庭院养殖23家,建成核桃示范园870亩、苹果高效园380亩,同时还大力发展中蜂养殖、大闸蟹、冷水鱼等特色产业。目前梁家河共有各类产业20余种,形成了“旅游产业支撑、主导产业提升、特色产业补充”的良好产业格局。2017年1-6月全村接待游客1.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5万元,极大地鼓舞了群众发展和参与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二,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以群众为主体,精准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促进产业环境、人居环境、发展环境同步改善。梁家河村已完成硬化村间巷道6条,维修排水渠3100米。铺设污水管道3700米,实现村内污水全收集。设立垃圾银行兑换点1处,改造提升群众室内厕所98处,墙体彩绘1200平方米,栽植各类乔灌木8700株,绿化面积3500平方米,安装路灯35盏,村庄的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受到村民和游人的称赞。
其三,农民收入大幅提高。现在的梁家河村人人是股民,人人能分红,集体经济充满活力,大部分村民都是“农民+股民”的双重身份,土地作为资本,增加财产性收入。部分掌握实用技术的村民还能在村上的农家乐、工地打工,增加劳务收入。例如:精准扶贫户陈继明一人就有种地、分红、务工、低保、防火巡查、卫生整治7项收入,年内脱贫指日可待。梁家河村到2017年预计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15元,2020年预计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
调研中,接受采访的不少村民都有这样的同感,梁家河村“三权”促“三变”的创新实践,让村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态旅游不仅是全县的支柱产业,也是一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工程、富民工程,“生活在城镇,产业在农村,致富在旅游”已不再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