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来源 :当代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a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潮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本文就地理学科如何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地理教学素质教育 ;创造性思维 ; 探究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是素质教育核心。培养创新能力,首先得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通过它可以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是一切创造活动的主要精神支柱。其主要特点是:(1)主动性。指探究问题积极主动,思维活跃。(2)求异性。探求问题,寻找答案时,不苟同于一般的思想、方法,往往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3)发散性。是多方位,多因素,多角度考察问题,提出多种设想。(4)独特性。能发现新事物,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见解等。
  在地理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有创见地认识问题或解决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创设新课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中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望高,这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内部动因。受好奇心趋使的行为就是探索,探索就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所以,地理课堂从一开始就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设法唤起他们探索的欲望。一段有创意的视频,一个趣味性的话题……等等,都能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中。例如:“时区和区时”内容,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我设计这样的导入:用多媒体展示新疆某中学秋学期作息时间表:(上午:第一节9:15—10:00……第五节13:15—14:00)看到这个作息时间,同学们惊奇不已。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来听老师讲课,并把这种兴趣转化为内在求知动力。
  2设疑探究。发展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发散性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设计创造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或合作探究,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起着关键作用。思维始于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会从多方面、多角度思索,往往提出许多与众不同的设想和见解。如,“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学习教材中介绍的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的不利影响后,在此设疑:“气候变暖对工业有什么影响?”问题刚出,教室一片沉默,随即学生便议论纷纷,经过热烈地探讨和合作交流,他们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如:政府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工业扶持,节能、环保工业发展迅速;企业科技投入加大,创新能力增强;加快了产业机构优化等等。又如:在讲述“地球有生命存在的条件”时可设疑:“假如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变得很大或很小,是否还有生命存在的条件?为什么?”
  3运用地图。发展学生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想象
  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而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爱因斯坦说:“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直觉思维本身就有新颖性和独创性的性质,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
  不论是直觉思维,还是创造性想象,产生的重要条件就是要有丰富的表象储备。所谓表象,就是客观事物所具有的形象,被人们感觉后在头脑中保存下来的痕迹。地理事物时空分布广大,地理现象也十分复杂。对于大量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学生不可能都亲身去感知获得表象。而地图具有直观形象特点,“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理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识图、读图、析图、用图,就能使头脑中建立起完整而稳定的地理表象,为创造性想象提供充足的“原料”,在解决问题时,促使灵感迅速产生。
  4开展第二课堂。鼓励“小创造”活动
  地理第二课堂内容十分丰富,如:野外考察、春游、参观、社会调查、地理讲座、课外兴趣组等。第二课堂教学通常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灵活性、趣味性等特点。
  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创造力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环境,而且又开始了真正的创造活动。学生经常参加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扩太视野、启迪思维,而且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而课堂教学未触及和深入的问题去研究,培养自己的特长和创新能力。教师在第二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重视他们创造性成果。
  素质教育已汇成时代的潮流,重视智力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是当代教育改革的主要标志,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追求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才能为祖国造就更多的新世纪人才。
其他文献
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对于学生而言,它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完整地掌握课堂所学的知识,训练学生应用知识的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教师而言,课后作业完成的情况能让老师了解学情,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依据。  在学生的作业问题上,我常常会遇到学生抄袭作业,不交作业等情况,一些作业常常得“优”的同学在考试中却一塌糊涂,作
期刊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习掌握一项体育动作,不仅需要教师的讲解,而且需要教师的示范,二者缺一不可。教学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讲解艺术和示范技巧,所以要想进一步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关键是提高体育教师的讲解与示范水平。要使讲解、示范运用得有成效,需遵循下列要求。  1体育课的讲解,就是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目的是为了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动作练习。讲解时应注意以下几
期刊
在班级的苗圃里,花开得灿烂会让人赏心悦目。但不是每朵花都如园丁所愿而开得灿烂,他或许缺少阳光的照耀,或许缺少雨露的滋润。我们应用真情,热情和爱去填补他们情感的空缺、去修补因不良影响而形成的心理障碍,去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让他们能够快乐健康地学习与成长。  1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在通往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的途中都有一扇心门,这扇门把人与人隔成了“咫尺天涯”,打开这扇门,也就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
期刊
改革这个词汇,紧贴着我们生活,大家耳熟能详。教育从“素质教育”、“新课标”、“校本研修”到“绩效考核”“人事制度改革”,掀起了一次次改革热潮。回首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来路,我们积淀了的东西不多,终究主要还是沿袭了考试制度,这值得我们每个热心教育的人深思啊。  我国有一类特殊学校叫村校。规模小,一般百来号学生,七个教师;数量多,我镇就有十一所;比重大,学生数占我镇大部分。无论是作息时间和教育管理与大型学
期刊
【摘要】 根据《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考生应能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达到观点和材料的辩证统一,史实与理论的有机结合。用史料分析法通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更新教学理念、精心备课、研究教法、拓展思维等以达到以生为本,注重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目的,从而开发了学生的思维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期刊
我市在各校全面推广小组合作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把小组中不同的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从而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学习还可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并自尊,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提高与同辈群体交往的能力,使学生习得适应未来社会交往能力,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1数学学习本身就是探索的过程  推行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的探索创造
期刊
新课程给语文课堂注入了空前的活力,课堂上书声琅琅,气氛活跃,思维敏捷,热热闹闹。“动”已经在许多教育者的研究之下,很快得以实践推行。本文要强调的是当前被很多教育者遗忘的“静”。恰到好处的“静”,是一种技巧,一种艺术,一种境界;是一种沉思状态,一种陶醉状态,一种探究状态。它能创设一种宁静肃穆的氛围,让教育者的意图震撼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娴熟自如的运用它,便可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1静,小学
期刊
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作为小学向初中过渡的六年级,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六年级数学教学是摆在全体教师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  1出示学习目标,落实基础知识  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教师在教学时应先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学习和了解学习目标,做到对所学内容心中有数。学习目标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期刊
爱是班主任不竭的动力,爱是水,爱是阳光 ,爱是空气。世界上没有人不渴望得到爱。如果没有爱,再美妙的人生也会灰暗,再鲜活的生命也会枯萎。其实,班主任是学生的一面镜子,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个小精灵,父母亲人朋友的爱给予他们快乐和幸福,在知识的天地中成长,他们更需要来自老师的爱。因此,我们要做好学生的这面镜子。  1要强化交流,注重沟通,用爱心浇灌心灵  一个班主任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榜样。不只是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味”,不失“数学味”,这已成为一种共识。那么,数学味的本质是什么?教学中如何从实质上却凸现数学味?本文从数学的两重性出发探讨了“数学味”的内在价值,并从数学语言、数学化、数学方法和解决问题几个方面提出了课堂教学数学味的把握策略。  【关键词】数学味; 把握策略 ; 数学传统1认识数学教学价值的两重性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德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