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标志,巧断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断句就是给未加标点的文段标出停顿。明辨句读,前提是疏通大意,同时也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若断句失误,则必然误解古文原意。
  《考试说明》古代诗文阅读的第三项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翻译、断句等)。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第9题主要是考查“文言断句和翻译文言句子”。试题的材料虽出自先秦典籍,但用来设题的句子基本属于“浅易文言文”,其中的句式、词语学生在课内文言文都接触过,所以平时积累非常重要。但文言断句毕竟平时疏于训练,要获得高分,一要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二要瞻前顾后,寻找标志,仔细体会词语之间的关系;三要先易后难,逐步缩小范围,直至断开全文,加上正确的标点和斜杠线。
  一、2015年高考文言断句考情回顾
  分析:这是一道断句题,断句抓住常见的“者”“也”“焉”“乎”“矣”“哉”“欤”“耶”等句尾虚词,“故”“夫”“盖”“惟”句首词语,再要注意陈述主体的变化、事件的切分。“呜呼”“乎”句尾语气词,断开;“余”“君子”人称变化,前面断开;“既”句首关联词语,前面断开;“余少之时将求多能蚤夜以孜孜”“余今之时既饱而嬉蚤夜以无为”对称句式,“既”前断开那么“将”前也断开;“蚤”对称,前面断开。
  实践证明,教会学生寻找五大断句标志,可以快速帮助他们巧妙断句,增强阅读文言文的信心,消除文言断句恐惧心理。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从“运用电教媒体,导入、突出重难点、发散思维、开阔视野”等方面简要阐述了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电教媒体 小学语文 教学运用 有效导入  随着科技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学生对丰富知识需求的加大,各种电教媒体已广泛运用于教学的各个领域,实现了课堂教学资料的共享,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气象,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下面谈谈如何发挥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兴趣
摘 要: 小说阅读对于许多高考考生而言是要靠“发挥”靠“运气”的,而如将阅读得分的命运交到“运气”手中,结果莫测。文章通过三步骤帮助广大考生攻克小说阅读壁垒:一是“文本细读”是一种意识,亦是一种方法;二是明确考点,是解题的方向,拿分的重点;三是规范答题,是减少乃至杜绝无谓丢分的关键。  关键词: 文本细读 明确考点 规范答题否 《河上柳》  一、“文本细读”是一种意识,亦是一种方法。  对于考生而
摘 要: 童话故事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必不可少的题材之一,如何把握童话故事的教学格外重要。教学时要让学生反复阅读文本,理解课文内涵,提高学生由表及里的阅读能力。一是以师生朗读为主,让学生体会文意。二是以多媒体配读为辅,让学生积累背诵。三是品味词句准确性,让学生体会内涵。四是品读体悟自然美,品味体会情感美。五是利用文本资源,有效进行课堂整合。  关键词: 童话故事 小学语文 《小露珠》  一、以师生朗读
摘 要: 作为重要教学方式,知识迁移运用于高中美术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和创设情境,从而强化教学效果。本文以美术欣赏何知识迁移二者关系作为切入点,探讨这一领域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 知识迁移 高中美术 欣赏教学 教学途径  1.知识迁移与美术欣赏  1.1可以加深对美术作品内涵的理解  美术欣赏的最主要感官在于视觉,知识迁移能够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从而理解美术作品内涵的活动予以有效加深。高
摘 要: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与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快速崛起,O2O电商模式日益成熟。外卖平台作为O2O电商模式的一个较成熟的应用,其盈利模式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以大学校园为例,在现有的外卖订餐平台的基础上,利用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分析影响外卖平台运作及盈利的各种因素,探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具有代表性的外卖平台的盈利模式,并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外卖平台的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丰富外卖平台领域的研究,以
摘 要: 对话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中,对话教学成功与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测指标。对话教学往往要与预设及生成这组教学活动相结合。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预设与生成激活课堂;预设与生成促成转变。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对话教学 预设 生成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话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无论是传统的教师讲授的课堂还是新型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都离不
摘 要: 在《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中曹雪芹对各类人等的“哭”的描写,已将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抓住这一细节描写品读人物形象。  关键词: 《林黛玉进贾府》 哭 人物形象  《林黛玉进贾府》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的入选篇目。课文的篇幅之长、出现的人物之多,都给学生分析人物性格、把握人物形象带来了难度。其实,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抓住细节描写品读人物。如在《林
本文从制作微课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制作微课的现实意义,并从微课的教学设计和制作技巧两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为读者制作微课提供参考,理清思路,抓住制作微课的制作重难点。  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教育行业产生巨大的冲击。在这样的数字化微时代,微课将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本文以Flash动画制作中的《遮罩动画的制作》为例,讲解制作微课的一些技巧。  1.制作微课的现实意义  首先,微课以“微
摘 要: 在学校里,开展快乐教学是教师所期望的,也是幼儿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大原动力。对于幼儿教学来说,开展游戏教学,遵循幼儿教学的基本规律,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促进游戏教学的开展,让幼儿透过游戏学知识、透过游戏练技巧,对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等方面的技巧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游戏教学为话题,分析和研究了游戏教学在幼儿课堂中的作用。  关键词: 游戏化教学 幼儿课堂 作用  一
1.问题的提出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著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4.1等可能性,有这样一道例题:  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1个白球和2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会出现哪些可能的结果?摸出白球与红球的可能性一样吗?  在强调让实验走进数学课堂的大背景下,如何准确处理这道例题才是恰当的呢?  2.问题的分析解决  2015年9月笔者参加了昆山及苏州大市的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