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股东股利分配行为的监管博弈

来源 :财经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监管部门对控股股东的股利分配行为进行监管的博弈过程。研究发现,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C越小、控股股东进行侵占造成的外部损失 越大,控股股东进行规范分配的概率越大;控股股东持股比例L越高、对控股股东违规处罚的力度K越大,监管部门监管的概率越小。本文还指出了现有的监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监管部门; 控股股东; 监管; 股利分配;博弈
  中图分类号:F224.9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the Authority’s Regulation to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on Dividend Policy with Game Theory
  Li Chunling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066004)
  
  Abstract: Analyses the game between authority and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in dividend policies. The conclusions suggest that the probability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making canonical dividend policy decreases with the authority’s regulatory cost C and increases with the external lossmade by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misappropriation. The probability of authority offering regulation increases with the ownership of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L and decreases with the punishment level K.Deficiency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Keywords:Authority Controlling shareholderRegulate Dividend Policy
  Game
  
  引言
  诸多理论研究和实践均表明,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侵占问题非常严重,操纵股利分配便是重要手段之一。尽管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一些政策对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进行约束 ,但是控股股东的不规范分配现象仍然比较普遍,这使得监管成为必然。对控股股东的监管来自上市公司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监管的主体是中小股东,外部监管的主体是相关的权力机构、债权人和媒体等。然而,监管是有成本的,监管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力度进行监管?作为被监管者的控股股东,又会对此作出什么反应?本文从外部监管角度出发,分析了监管部门对控股股东分配行为进行监管的博弈过程。
  
  一.博弈模型的建立
  1.博弈参与人
  股利分配监管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利益主体包括:(1)监管部门:指对控股股东行为具有监督作用的公司外部机构,主要有证监会、债权人、中介机构以及舆论媒体等。(2)被监管者-控股股东,指掌握公司控制权达到一定比例,能够左右股东会和董事会的决议,从而可以控制公司主要财务决策的大股东。
  2.参与人策略
  在监管过程中,监管部门和控股股东之间存在策略依存性。从控股股东的角度看,其策略包括规范分配,即将全部可分配利润进行分配;和不规范分配,即先侵占再分配或者全部侵占而不分配,假设其最优概率分别为p和 1-p,控股股东的策略可以表示为{p(全部分配), 1-p(先侵占后分配)};监管部门的策略为监管或者不监管, 假设其最优概率分别为q和1-q,监管部门的策略可以表示为{q(监管),1-q(不监管)}。因此, 该博弈关系可以描述为:控股股东以多大的概率p进行全部分配、监管部门以多大的概率q进行监管,使得各自的收益最大。
  3.支付函数
  为了分析方便,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上市公司税后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总量为D,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为L,如果控股股东采取规范的分配行为,会将D全部分配;否则,则先通过关联交易或非法占用等手段侵占一部分利润 ,然后再将剩余的部分 以现金股利的形式进行分配。
  假设2.监管部门对控股股东具有监督管理职能和对违规行为的处罚权力。如果监管部门发现控股股东具有不规范的分配行为,就会对其处以侵占额度K倍的罚款 ,并责令其返还全部侵占资金并进行重新分配。在监管的过程中,监管部门要付出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代价,表示为监管成本C,该值与控股股东的侵占额度无关,也就是说,只要进行监管,监管成本就会发生而且为一常数,即 。
  假设3.控股股东如果发生不规范的分配行为,会给资本市场带来一定的外部损失,如损害资本市场对中小股东的吸引力从而损害资本市场的人气、提高债券风险从而损害债权人利益、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受损从而改变投资策略导致市场资源配置低效等。用 表示由于控股股东的不规范分配行为带来的外部损失。这种外部损失会随着侵占程度的增加而提高,即 。
  假设4.只要监管部门进行监管,控股股东的侵占行为就会被发现并且受到相应的处罚。
  假设5. 控股股东和监管部门都是风险中性的。控股股东的行为目标是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监管部门代表全体资本市场参与者的利益,其行为目标是实现资本市场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因此, 其最高收益为D。
  如果控股股东进行规范分配,无论监管部门是否监管其收益均为DL;而监管部门的收益分别为D-C(监管)和D(不监管)。如果控股股东选择侵占,在监管部门提供监管的情况下,其将被处以侵占额度K倍的罚款 ,并责令其返还全部侵占资金并进行重新分配,所以其收益为DL- ,监管部门的收益为D-C;在监管部门不进行监管的情况下,控股股东的收益为 ,而监管部门则要承受外部损失 ,其收益为D- 。
  按照以上分析,可以列出监管部门监管控股股东分配行为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二.均衡状态分析
  
  若分别用 和 表示控股股东和监管部门的期望收益,则有:
  将 对p求一阶导数得到控股股东最优化的一阶条件:
  将 对q求一阶导数得到监管部门最优化的一阶条件:
  根据(3)(4)两式,控股股东和监管部门的反应函数为:
  以及
  联立(5)(6)两式得到均衡状态下控股股东规范分配的最优概率 和监管部门监管的最优概率 。
  由均衡解可以看出,如果控股股东规范分配的概率p大于 ,监管部门最好选择不监管;反之,监管部门最好选择监管;如果控股股东规范分配的概率p等于 ,监管部门是否监管收益无差别。同理,如果监管部门的监管概率q大于等于 ,控股股东最好选择规范分配;反之,控股股东将选择侵占。最后博弈的结果是监管部门以概率 进行监管,而控股股东以概率 进行规范分配,此时两者的收益均最大。
  
  三.博弈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1. 控股股东规范分配最优概率的影响因素
  由(7)式可以看出,控股股东规范分配的概率受监管部门监管成本C以及侵占造成的外部损失 的影响。
  (1) 监管成本C越大,控股股东规范分配的概率越小。
  将 对C求一阶导数,得到 (9)
  即 是C的单调减函数。也就是说,当监管成本较高时,监管部门会提供更少的监管,所以控股股东侵占的概率加大而规范分配的概率减小。从(7)式中还可以看出,只要监管成本C不为零,控股股东规范分配的概率就严格小于1,也就是说,预料到监管部门对监管成本的考虑而不会采取全天候的监管,控股股东就有侵占的动机和可能。
  (2) 侵占造成的外部损失 越大,控股股东采取规范分配行为的概率越大。
  将 对 求一阶导数,得到
  即 是 的单调增函数。由于监管部门的目标是全体资本市场参与者的利益最大化,当控股股东侵占造成的外部损失较大时,监管部门对其监管的力度也会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控股股东规范分配的概率提高而侵占的概率降低。
  2.监管部门监管概率的影响因素
  由(8)式可以看出,监管部门的监管概率受控股股东持股比例L和违规处罚力度K的影响。
  (1) 控股股东持股比例L越高,监管部门监管概率越小。
  将 对L求一阶导数,得到
  即 是L的减函数。当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提高时,其进行规范分配按照持股比例获得的收益份额即所有权收益也会提高,其侵占的动机就会减小,所以监管部门可以进行较少的监管。另一方面,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会导致股权的集中和外部投资者数量的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控股股东侵占带来的外部损失,所以监管部门监管的概率也会降低。极端的讲,当控股股东100%持股时,其如何分配所得利益都是一样的,不会产生外部损失,所以此时监管部门没有必要对其进行监管(q=0)。
  (2) 对控股股东违规处罚的力度K越大,监管部门监管的概率越小。
  将 对K求一阶导数,得到
  即 是K的减函数。当违规处罚力度加大时,控股股东会采取更多的规范分配和更少的侵占,所以监管部门可以放松监管。从(8)式还可以看出,只要处罚力度k大于0,就有q<1,即只要发现违规就进行处罚,那么监管部门就不必要提供全天候的监管。
  
  四. 我国监管部门实施监管的现状及改进
  
  1. 监管概率较小,公司违规频率高
  监管概率q可以直观地理解为:如果中国有1000家上市公司,监管部门随机选择1000*q家公司进行监管。然而,目前我国的现状是:政府的监管概率过小,使得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在非规范分配问题上普遍存在侥幸心里,侵占的概率加大。例如,据统计,从1992年建立上市公司制度至2008年底,我国的近2000家上市公司中,就有近400家发生过丑闻,出事的比例高达20%,而美国同期的比例仅为1% 。这个数字从反面说明我国有关部门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监管概率较小。
  2.处罚力度过轻,不能达到有效惩戒的目的
  目前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违规行为的处罚方式,仍然以罚款、通报、谴责为主,而真正具有威慑力的刑事处罚较少。据上证所资料统计,自2001年10月至2008年底,沪市上市公司共有877人次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受到了公开谴责。公开谴责这一道德处罚方式随着受到处罚对象数量的增长,效果会逐渐减弱,当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被处罚的对象不再有“羞耻”感觉时,公开谴责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效果。
   3.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执行力度差
  对于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管,尽管历年来一直通过出台各种规章制度在逐步完善与健全,但是目前外部监管的制度缺陷是人所皆知的事实。无论是事前监管,还是事中监管及事后监管,各个环节上都存在问题。比如,从事前监管来看,缺乏上市公司的危机预警机制;从事后监管来看,缺乏严厉的处罚机制等。 另外,即使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司法部门在执行过程中也表现出法律软化现象,使得一些本应该提起诉讼的案件没有受到司法处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并不是法律条件不具备,而是法院担心受理此类案件后,将面临众多民事索赔进入法院所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和加重的法院审判负担。因此,法院宁可容忍实施欺诈行为的机构大户,也不愿意出面挽回受害公众投资者的损失。另外,法院顾及地方政府的态度及银行的利益,对控股股东的侵占行为视而不见。
  4.监管成本较高,监管经验不足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特殊历史背景,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关系复杂,对于多层控制的上市公司而言更是如此。这种股权结构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隐蔽化,不易观察,增加了监管部门的甄别成本。此外,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复杂的股权和代理关系也使得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严重不合理,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多数是控股股东派出的代表,上市公司内部无法形成对控股股东行为的监督与约束,再加上某些地方政府为局部利益而保护控股股东的某些行为,使得监管部门对控股股东行为进行调查取证十分困难。此外,我国主要证券监管部门成立时间较短,自身的监管水平和监管技术有限,监管经验不足,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监管成本的增加。
  综上,监管部门应该从提高自身监管水平出发,积累监管经验,降低监管成本。此外,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强度,并提高违规处罚力度,对控股股东操纵上市公司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除了追究民事责任外, 还要追究刑事责任,如处以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等,这些措施都会有利于对控股股东分配行为进行有效监管。
  
  参考文献
  [1] La Porta R., Lopez-de-Silanes F., Shleifer, A., Vishny, R. .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Valuation[J]. USA: Journal of Finance, 2002,7
  [2] Shleifer A., Vishny R., Large Shareholders and Corporate Control[J],USA: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95
  [3] 孙茂竹,从博弈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决定[J]. 北京:会计研究, 2006.8
  [4] 雷光勇、刘慧龙,2007,市场化进程、最终控制人性质与现金股利行为——来自中国A股公司的经验证据,[J]. 北京:《管理世界》,2007.7
  [5] 王化成、李春玲、卢闯,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7.1
  [6] 俞红海、徐龙炳、陈百助,2010,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经济研究》, 2010.8
  [7]朱国泓,赵佳俪、杜兴强,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监管博弈:模型建构与应用[J].管理评论 2010.9
  
  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
  李春玲, 1973年4月出生, 女,河北承德人,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专业,现为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和资本运营。
  电话:13933553722,传真:0335-8057025,E-mail: lclbbsyh@163.com
  通讯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06600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要:现有文献较少关注企业运用衍生品的风险管理效果,以至于不能准确地解释运用衍生品的行为与功能。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在2005~2011年间运用过衍生品的企业为样本,分析其运用衍生品的风险管理效果,研究发现中国企业运用衍生品的风险管理效果很弱。因此,可以认为中国企业运用衍生品的行为主要是套期获利,而不是名义上宣称的套期保值。  关键词: 衍生品;风险管理效果;套期保值;套期获利  中图分类号:F23
期刊
摘 要:从博弈论角度出发,以“囚徒困境”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中国锰都”集群矿业企业协同竞争模型,分析了集群内企业协同的影响因素。发现协同意愿的提高有赖于协同额外收益、协同因子、行业集中度、协同平等关系的提高以及协同成本的降低。    关键词: 中国锰都;集群矿业企业;囚徒困境;协同竞争  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1)06-010
期刊
摘 要:分税制背景下财政分权体制使得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激烈的财政竞争,其典型特征表现为税负、公共投入支出和公共服务支出三种政策工具之间的策略互动,从而影响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基于1997~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估计交互项系数的符号,结果发现:地方政府的三种政策工具是相辅相成的;交互项的作用也存在着地区的差异;税负、公共服务支出和公共投入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有着不同的边际影响。  关键词:财政
期刊
摘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农户生计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户群体内部的分层。基于农户生计方式,利用可持续农村生计分析方法,区分了三类不同的农户。以湘南莲花村为个案,考量中国农户的异质性融资需求,构建差异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把握农户内部不同层次的个性金融需求,不利于金融机构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促进不同农户生计方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多样化生计; 金融支持; 农村发展;农户分层  中图分类号:F
期刊
摘要:近年来,变革型领导风格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和分析,发现变革型领导风格显著影响了员工工作满意度,但它们之间有时并不表现为必然的直接关系,还可能受到中介变量的影响。本文分析了相关中介变量在变革型领导与工作满意度相关关系中的具体作用,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变革型领导风格;员工工作满意度;效能感;心理授权;信任  刘朝(1977
期刊
摘 要:运用非参数计量方法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产学研合作和区域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各市(州)产学研合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弹性约为0.12,因此,应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完善配套政策,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关键词: 产学研;非参数固定效应模型;非参数随机效应模型;弹性  中图分类号:F22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2)02-0113
期刊
摘 要:利用中国2003-2012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在测度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基础上,通过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税收安排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基本呈现出“东部沿海地区最低,中部较低,西部最高”的空间分布格局;宏观税负、个人所得税以及消费税的增加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房产税的增加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出以、通货膨胀、城市化率、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程度都从不同
期刊
摘 要: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进行实证。协整检验表明,广义货币供应、信贷规模、城镇收入、农村收入之间具有长期稳定关系。脉冲响应表明,相较农村收入而言,城镇收入对货币政策的响应更敏感,作用时间更长;方差分解表明货币供应对城镇收入变动的贡献率较大,信贷规模对农村收入变动的贡献率较大。因此,基于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显著,完全统一的货币政策不利
期刊
摘 要: 湖南省“两型社会”的深化建设、首批环境税的开征试点、湘江污染的重点治理等事件将湖南省水污染税改革推向了历史的舞台。借鉴国外水污染税开征经验,本文首先系统地设计了湖南省水污染税征收的基本框架,然后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模拟征收水污染税对宏观经济、产业结构、污染物减排等产生的一系列影响。结论表明,开征水污染税宏观经济受损的长期影响要大于短期;水污染税的征收对绝大部分行业都带来了不
期刊
摘要:基于恶性增资视角,以2001~2010年采用SEO方式融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定向增发对缓解大小股东代理冲突的作用。结果发现,定向增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代理冲突,抑制了恶性增资发生的概率。进一步,将样本扩大到包括非SEO融资的公司,发现公开增发或配股的公司恶性增资发生概率较高,定向增发和债权融资无显著差异。对于发生恶性增资的公司,SEO融资的公司的恶性增资程度均显著高于债权融资公司,这进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