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国际贸易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影响。出口差异化程度高的产品与进口差异化程度低的产品对提升本国货币国际地位有促进作用,而初级产品贸易无益于本国货币国际化。文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资本品与零部件以及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最终消费品都显著促进了人民币的交易使用,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初级产品贸易及向其出口消费品则无益于人民币国际化。为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有必要积极推进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本品、零部件出口与最终消费品进口。
【机 构】
: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重大项目(17VDL01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贸易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影响。出口差异化程度高的产品与进口差异化程度低的产品对提升本国货币国际地位有促进作用,而初级产品贸易无益于本国货币国际化。文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资本品与零部件以及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最终消费品都显著促进了人民币的交易使用,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初级产品贸易及向其出口消费品则无益于人民币国际化。为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有必要积极推进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本品、零部件出口与最终消费品进口。
其他文献
文章首先区分了教学活动所涉及的自学和真实的自主学习,进一步论证了自主学习和他主学习,是一对分立且主要表现为互补而较少地表现为互替的范畴。自主学习是学习的自治状态,存在自觉、自律和自为三个不可或缺的维度,自主学习在此框架中形成和展开,当在每一维度上均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特征后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从项目式学习法到在线教育,考察了自主学习的现实发展状况,提出了学校教育除继续推进以提高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改革外,还应根据自主学习的精神实质和内部结构,开展顶层设计,多方配置资源,建立最小干预和最大保障的学习体系。
庄子以"真人"为"真知"所以可能的前提,其关注之点在于认识的主体,而不是认识的形式条件。作为"真知"所以可能的前提,"真人"的特点在于超乎目的和意向,不以生死为念,与自然为一。以合于自然为指向,真人同时与仁义、是非、礼制等社会的规范和体制保持了某种距离。就更为本源的层面而言,合于自然引向"藏天下于天下",后者意味着让事物回到的本源处;对人而言,也就是让人自身内在于自然之中或与自然同在。上述视域中的"真人"可以视为"能知",与之相关的是"所知",后者既是"真人"所指向的对
道统"十六字心法"的核心内容是"道心""人心"之别,朱熹在《中庸章句序》与《尚书·大禹谟解》中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判别思路。这两种思路的区别是对"知觉"的形成有不同的说法,而它们的共同点是强调"道心"与"人心"的区别仅仅在于认知的发生根源与不同的认知层级。如果说"道心""人心"之别类似于德性判断,那么这种判断建立于"知觉"这一认识论概念基础上。将认识论与德性论结合的关键点,又集中体现于朱熹对"心之虚灵知觉"与"人之知觉"命题的阐释上。产生"道心""人心"问题
历史学派只是19世纪盛行于德意志地区的历史主义在经济学界的一种反映。它对历史方法的浓厚兴趣,是与正在上升的民族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以此呼应德意志民族统一和成为世界列强的渴望。这种民族主义以国家主义为载体,迥然有别于英法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并成为历史学派重新界定自己在经济学界中位置的武器。其中,李斯特和历史学派的开创者们只带有温和的国家主义色彩,他们把自由主义视为为了实现民族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统一而进行改革的思想武器。但是,后继者们在思考"德国如何走向富强"和德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地位的问题时,游荡于自由主义
数字货币在获得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大众媒体与主流学界的观点分歧。文章通过对数字货币特征、运行逻辑和文化象征意义的概念性探讨来弥合不同视角的鸿沟。文章认为,数字货币的出现并没有对现有主流货币理论构成"新"的实质性挑战,但它确实揭示了反思传统概念框架并拓展其分析视角的必要性。我们应该将数字货币折射的各种冲突作为一条线索,来探索现代经济与社会运行的观念基础。
在经济思想史上,人们对技术进步影响收入分配效应的关注推动着技术进步分类的深化研究。文章追溯技术进步分类的源起,阐释各种技术进步类型的传承联结,勾勒技术进步影响要素收入份额的框架性图景。在技术进步外生阶段,对要素节约型技术进步的分类已从生产层面(要素投入多寡)转向收入分配层面(要素收入份额变动)。在技术进步内生阶段,与收入分配相关的技术进步研究兴趣从"后果"转向"前因",在生产和分配一体化格局下探讨技术进步偏向的形成机制。随着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来临,针对内外生冲击下形成的技术进步,相
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对西方规范伦理学的研究仍然侧重于德性论伦理学、功利主义伦理学和义务论伦理学。这三种学说的共性都是以伦理理性主义为基点,通过理性确证为人类行为寻找道德评判的基础。面对理性主义伦理学难以解释我们为什么负有道德义务、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冷漠等现象,情感主义伦理学再次引发人们关注。当代情感德性论者斯洛特通过对英国情感主义伦理学的修正和发展,对移情作为道德基础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做出了系统论证,为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的复兴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思路,使情感德性论成为与义务论、功利论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美德德性论
西方哲学家普遍认为,理性包含着认知理性与实践理性两个相互分离的部分。然而,通过对自然自主性及相关品质的考察,可以发现认知理性和实践理性并非相互独立,而是同一种心智品质或属性。它们是同一事物即理性中互补的两面,重释的阴阳也是如此,认知理性涉及我们对世界的接受-"阴",实践理性涉及目的或冲动("阳")的指向。凡是有理性的地方,就有被理解为阳和阴的实践理性和认知理性。凡是有认识理性-阴的地方,就必然有实践理性-阳,反之亦然。理性自身比我们迄今所认识到的更为统一。这种统一性可以理解为阴阳实体,它可以帮助我
文章分析了四大经济体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金融环境时变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在共振阶段1和分化阶段2,即美联储基准利率处于正常区间时,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FCI造成的冲击更大;发达经济体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FCI的影响中,美国最强,欧元区次之,英国在四个时点处均对中国FCI带来正向冲击,日本多为负向冲击;中国FCI受到的多为中短期冲击,冲击的程度在长期有所缓和。文章建议央行密切关注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变化,建立科学合理的FCI,将金融稳定纳入货币政策框架。
耕读一体的形态自古即存在,孔孟主张分开,强调读书做官是君子的职业,耕田种地是小人的职业。但民间耕读情况一直存在,多是隐逸之士和学生。到了经济文化大发展的宋代,半耕半读成为常态,"耕读"专词应运而生。其最有价值的内涵是广大农民纷纷读书,即自下而上的读书热潮。对许多农家来说,读书识字只是生活的必需,未必参加科举,是为宋代与前代大不相同的亮点,也是耕读文化成熟的标志之一。而士人把耕读当作人生快乐之事,则是耕读文化普及流传的内在因素。耕作的实践有利于士人思维的创新和学问、创作题材与水平的提高,更主要的成就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