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青贮剂对甘蔗梢青贮常规营养成分和有机酸及玉米赤霉烯酮的影响

来源 :饲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23you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采用不同青贮剂对新鲜甘蔗梢进行青贮,旨在分析不同青贮剂对甘蔗梢青贮常规营养成分、有机酸和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影响.试验共设12组,对照组为CK组,其他组为A1、A2、B、C、D、E、F、G、H1、H2以及H3组,各自添加不同浓度和营养组分.除青贮剂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青贮时间为120 d.结果 显示:与CK组和A2组相比,A1组乙酸和丙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CK组和A1组相比,A2组粗蛋白质(CP)、磷(P)、酸性洗涤不溶粗蛋白质(ADICP)和中性洗涤不溶粗蛋白质(NDICP)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CK组和C组相比,B组乳酸含量显著提高,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CK组和B组相比,C组丁酸、CP和NDF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CK组和E组相比,D组乙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CK组和D组相比,E组丁酸、钙(Ca)、ADF和NDF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G组相比,F组乳酸含量显著提高,ADF和NDF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CK组和F组相比,G组丙酸含量显著提高,ADF和NDF含量显著降低(P<0.05).H1组丙酸含量显著高于CK组、H2组和H3组,粗灰分(Ash)显著低于H2组和H3组(P<0.05).与CK组和H1组相比,H2组与H3组CP、Ash和Ca含量显著提高,丙酸、ADF和NDF含量显著降低(P<0.05).A1组和A2组ZEN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但均符合国家饲喂标准.研究表明,综合常规营养成分、有机酸、ZEN和市场价格,新鲜甘蔗梢青贮时添加H1是高效、低成本的选择.
其他文献
试验旨在从牛瘤胃微生物中筛选出能够合成并分泌蛋氨酸的菌株.试验以草原红牛瘤胃液为样品,使用蛋氨酸缺陷培养基分离纯化,通过革兰氏染色、游离蛋氨酸含量测定、16S rDNA测序等鉴定菌株.采用单因素设计和正交试验对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体外模拟瘤胃发酵试验测试菌株.结果 显示,分离的菌株为热带假丝酵母菌(Candida tropical TYM001).该菌株最适碳源为20.0 g/L葡萄糖,最适氮源为10.0 g/L无氨基酸酵母,最适无机盐为5.0 g/L NaCl、7.0 g/L MgSO4和5.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微生态制剂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排泄物中有害气体含量的影响.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白羽肉鸡30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T0组)为基础日粮,试验组(T1组和T2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2%和0.05%水平的微生态制剂.试验期42 d.结果 显示,与T0组相比,T1组显著提高了肉鸡21日龄体重、1~21日龄平均日增重(ADG)、22~42日龄平均日采食量(ADFI) (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F/G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D3(VD3)对芦花鸡蛋中VD3、钙、磷含量及蛋品质的影响.选择252只40周龄健康状况良好的芦花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36只.对照组芦花鸡饲喂基础日粮(VD3水平为3600 IU/kg),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增加不同水平的VD3(VD3水平分别为6600、9600、15600、27600、51600、99600 IU/kg).试验第10、20、30 d,从每组中随机抽取鸡蛋,检测鸡蛋中VD3、钙、磷含量.结果 显示:蛋黄中VD3含量随日粮中VD3水平增加而增加;试验第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配方代乳料对早期断奶羔羊生长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接近的30日龄杂交羔羊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羔羊12只(公、母各半).对照组为自然哺乳,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饲喂代乳料A、B.试验期60 d,其中预试期5d,正式试验期55 d.结果 显示,试验组羔羊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羔羊料重比低于试验Ⅱ组和对照组(P>0.05);早期断奶并饲喂代乳料显著提高羔羊体重(P<0.05),试验组羔羊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羔羊体高和胸宽指标
试验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中筛选低温降解纤维素的菌株,探究酶学性质.采用刚果红染色法(水解圈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对菌株所产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进行酶学性质分析,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进行菌种鉴定.结果 显示,从高寒草甸土壤样品中筛选出一株能同步产生低温纤维素酶和低温木聚糖酶的菌株FY8,经鉴定该菌株为枝孢霉菌(Cladosporium sp.).该菌所产纤维素酶最适反应温度40 ℃,最适pH值7.0;在反应温度20~60℃、pH值4.0~9.0条件下,相对酶活力保持在75%以上;金属离子M
试验以芒果叶为材料,测定其乙醇提取物对10种水产细菌病原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 显示,芒果叶提取物对河流弧菌(Vibrio fluvialis)、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无乳链球菌(S.agalactiae)均具有抑菌作用,其中对爱德华氏菌的抑制率最高,为91.67%,显
试验旨在研究一种利用混合益生菌发酵提高甘草原料中甘草酸含量的发酵工艺.以甘肃红皮甘草为原料,利用混合益生菌进行固液混合发酵.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原理设计响应面试验分析甘草与培养液料液比、混合益生菌接种量、发酵时间对甘草酸含量变化的影响,优化工艺参数.研究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料液比0.195 g/mL、接种量0.029 g/mL、发酵时间19.6 h.此条件下,甘草发酵后的甘草酸含量为发酵前的111%,理论值为110.379%,实际值与理论值偏差较小.该模型可靠性较高,可为甘草
试验旨在研究原料含水量和添加剂及其交互作用对紫花苜蓿裹包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在原料含水量70%、63%和58%的紫花苜蓿中分别添加乳酸菌、玉米粉、乳酸菌+玉米粉混料进行裹包青贮,对照组(CK组)不添加添加剂,每组3个重复.结果 显示,不同水分条件下各组感官评价总分6~17分,均为合格青贮饲料.原料水分和添加剂的交互作用对苜蓿青贮的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氨态氮/总氮值和有机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水分条件下使用添加剂均能够显著提高苜蓿青贮饲料的粗蛋白和乳酸含量(P<0.05),降
试验以9个不同饲用高粱属作物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营养成分,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确定供试品种在齐齐哈尔地区的适应能力.结果 显示,供试品种的物候期均有差异,均未能完成完整的生育期.茎粗最大的供试品种为大力士(20.86 mm);干草产量最大的供试品种为12FS0018(33765.71 kg/hm2);粗蛋白含量最高的供试品种为大力士;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的供试品种为龙甜1号,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的供试品种为12FS0018;相对饲喂价值最高的供试品种为龙甜1号,最低的供试品种
试验选取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扣囊复膜孢酵母为发酵菌种,设计单因素正交试验,研究优化菌种的最优生长条件.以杂交构树叶多糖对自由基(DPPH·)清除率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探索其发酵后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显示,菌种的最优生长条件为:葡萄糖含量6 g/100 mL、蛋白胨的含量1 g/100 mL、生长时间20 h.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最优液态发酵条件:发酵时间60 h、初始pH值4、接种量3%、发酵温度25C.在此工艺条件下,杂交构树叶多糖DPPH·清除率为78.84%,杂交构树叶多糖发酵后具有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