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公民教育”中公共意识的养成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54265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公民教育”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而学校“公民教育”是“公民教育”研究的重要方面。毕竟,学校是进行“公民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教育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目前,学校“公民教育”不仅在于相关知识的传授和积累,更在于通过德育渗透、主题活动和课程学习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旨在培养他们的公民素质。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是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报告主要是对21世纪的教育进行思考,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其中,关于“公民教育”的论述值得深入理解与思考。
  一、指向公共生活的学校“公民教育”
  经济全球化对学校教育的发展具有双重意义。一是教育教学内容获得极大丰富,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和能力的提供者;二是多元价值观相互碰撞,甚至可能引发价值选择的混乱。因此,教育应以不变应万变,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导。在这种背景下,学校“公民教育”就成为最佳途径。
  学校“公民教育”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实现对价值观的认同。例如,对同情、尊重、友爱和包容等基本价值观的认同。二是获得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由于基本价值观需要在公共生活的环境下产生,因此,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的获得是价值观形成的基本前提。
  学校“公民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公民品质和公共精神的主要途径,它承担着使学生成为公民的重要使命[1]。学校生活属于公共生活,公共生活更多以公共性、普遍性的伦理道德为基础,因此,学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在公共生活中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更应提高他们的公共生活技能,并鼓励他们参加集体工作[2]。公共生活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以班级为单位,还是以小组为单位,都体现着公共生活的特点。学生的公共精神和公民精神的养成离不开公共生活的有益影响。当下,面对新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问题,指向公共生活的学校“公民教育”须作出相应调整。
  二、公共意识在学校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说到的“教育的四大支柱”是人一生所需要的知识支柱,其中“学会共同生活”这一支柱,无论是从时代发展的背景解读,还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分析,都是不可缺少的支持力量。“学会共同生活”是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在“学会共同生活”这一支柱中至少有两个关键。其一,尊重与平等。毕竟,群体成员之间不一定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因此,当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组成群体时,人与人之间特别需要相互尊重,并在尊重的基础上建立平等的关系。其二,“他者”意识与共同目标。具体有两点。一是“他者”意识,即发现他人,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二是寻找共同目标,并为共同目标而努力,即使有冲突也能以理性的方式解决。
  总之,公共生活的实现需要公共意识。只有具有公共意识,才能自觉承担公共生活中的责任与义务。正如赵晖所说:“现代民主社会的健康与稳定,不仅取决于其制度的正义性,更取决于公众的素质和态度。[3]”学校为学生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公共生活,学生在学校注定要参与公共生活,因此,学生应具备参与公共生活的意识,并能以热情的态度、认真的精神参与其中。
  如今,学校与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学校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因此,学校的公共生活既包括校园内的生活,又包括校园外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拓宽公共意识的视野。
  三、公共意识的养成策略
  在学校的共同生活中,要促进学生的公共意识的形成,就要实施三个有效策略。
  1.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在学校内的公共生活中,学生最容易效仿的对象是教师。学校公共生活的开启以及开启到何种程度,有赖于教师的公共生活自觉[4]。要让学生形成这种公共意识,教师首先要有这种公共意识——对公共生活充满热情。如果教师对公共生活漠不关心,又如何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公共意识呢?
  2.以平等为基础的师生关系
  学校生活中最主要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因此,当今,教师的工作不能只限于知识教学,不能再以守旧的态度将传统的价值观强加给学生,不能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被动地参与公共生活。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改变教育观念,并承担应有的责任。值得注意的是,新型的师生关系以人格平等为基础,因此,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满足学生的自主性发展需求,最终使学生的人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3.学校民主氛围的营造
  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出公民。那么,民主的氛围在学校中如何体现?除了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外,还须加强学校各个方面的民主氛围的营造。例如,中层干部与教师的关系、领导团队的组织方式以及教师团队的建设模式等。
  总而言之,学生的公共意识对于公共生活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这份报告在充分分析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提供了公共意识养成的建设性策略,对当代学校进行“公民教育”具有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叶飞.公共交往与学校公民教育的实践建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赵晖.社会转型与公民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刘铁芳,曹婧.学校公共生活中的教师:教师作为公民实践的范型[J].教师教育研究,2013(2).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梁金)
其他文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校教育工作应当“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同时,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倡导“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照这一要求可以发
祁建欣,北京市中关村中学党委书记,德育副校长。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心理专委会监事长、海淀区学科带头人、海淀区青联委员、海淀区第六届科协委员。  《中国教师》:每个学校的生涯规划工作都有不同的开展方式,具体而言中关村中学是如何开展的呢?  祁建欣:我们主要是通过主题班会与年级活动开展的。2009年我们加入了海淀区高中生涯规划课题,我们自己确定了一个子课题,学校定位在以班会课与年级活动作为载体,以行动研
为谁学习?为什么学习?这应该是关系到教育成败大是大非的问题。古人颜之推曾在《颜氏家训勉学》中对“古”“今”教育目的进行了比较:“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现在教育举步维艰,其原因归根结底有二:一是面对这两个问题,学生的目光很茫然,不知从何说起,即使说出一些理由,也是言不由衷;二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没有赋予孩子们独立思
王小红 女,汉族,195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天柱山学校教师,教龄48年。自16岁自愿成为“赤脚”教师以来,她培育了当地四代人,放弃了读大学、顶职进城的机会,坚持留守从教,播种知识。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江西省百名优秀山村女教师、“感动上饶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我于20世纪50年代出生于江西上饶。1967年, 15岁的我跟随父母下放到天柱山紫源村劳动。当时村里的学校需要一名教
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因素有哪些,它们会发挥哪些作用,其监测和评价又会怎样为教育教学改进与政策调整提供研究支持和实证依据,这些都是教育领域比较关注的话题。2014年10月22日至23日,由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与法国学校教育系统评估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教育监测与评估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融”的本义是“炊气上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融”又引申出新的含义,即“合为一起”之义。“融文化”则是在“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华夏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精髓所在。  金华实验中学(以下简称“实验中学”)在多年的德育实践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发展方向,赋予“融文化”三个崭新的内涵:融入,即在教育过程中融入成长与发展的目标,使“融”成为观念与指向;融通,即在教育过程中融会贯通,使“融”成为行为
当前教师所面临的复杂环境和个体,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以实现自身专业发展。“教师教育离不开教师个人的努力,终身教育体系需要教师主动地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1]仅靠教师的职前培训、在职进修或在职学习等方式,已经跟不上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速度。教师专业发展最好的方式应该是教师的自主成长。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自主学习,而个人学习环境的出现和发展正好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另外一种新的方式。个人学习环境作为
一、案例描述与分析  也许是我读了太多有关学困生转化的案例与专著,不经意地将学困生的形象定位于弱势群体、被遗忘的角落,自卑而又胆怯。直到遇见了伯浒,他彻底地打破了我对学困生的定位。  伯浒每天都笑容满面,自信而又乐观,最初我怎么也无法将他和学困生联系在一起。伯浒在初一(4)班是出了名的学困生,语文、数学和英语三个主要科目全部挂彩。三科教师对这个孩子怨声载道,作为教学主任,我也别无他法。正苦于无计可
2015年7月24—2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与美国中小学校长协会合作主办,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协办的“2015中美校长高峰论坛:美国荣誉校长北京行”活动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活动期间,我们有幸采访到了美国中小学校长协会(NASSP)主席迈克尔埃里森(Michael Allison),他向我们讲述了校长对一所学校的独特影响与作用。  :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自主开发与实施的必修课程。它以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活动为主要课程资源,以实践性主题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国家只颁布了课程纲要,但并没有统一的教材,需要地方和学校进行自主开发。因此,各个学校对综合课应该怎样上有着不同的意见:综合实践活动课要上什么?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活动?怎样有效地进行活动?笔者从事了几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