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校后勤运营双重效益的双赢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x1984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后勤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随着社会化改革的进行,如何使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是每个高校后勤共同追求的目标。勤工助学作为一种管理教育学生的方式,能够对高校后勤的双重效益的实现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關键词:高校后勤;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勤工助学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6-0158-02
  
  一、高校后勤的双重属性及双重效益
  高校后勤具有经济属性和教育属性两种基本属性。经济属性就是要让新成立的后勤服务实体把依靠财政拨款的发展模式逐步转变为“收费服务”的自我发展模式上来,最终实现市场化、企业化和产业化。高校后勤的教育属性首先是由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无论是社会化改革前隶属于高校行政机关的、事业单位性质的后勤机构,还是社会化改革以后成立的企业性质的后勤服务集团,在向学生提供后勤服务的时候,都在客观上具有一种教育的功能。高校后勤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它必须追求双重的效益目标,经济属性决定了它必须追求经济效益,而教育属性则决定了它必须追求社会效益。由于高校后勤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须融社会效益于经济效益中。
  二、勤工助学的含义
  从1999年高校大扩招以后,高校实行了收费制。高昂的学费和飞速增长的物价无疑会让很多经济困难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承担不起。而学生作为全日制的受教育群体,在校以学习专业课知识为主要任务,很难有大块儿的时间去从事各类工作,因此勤工助学在学校就显得很有必要。
  勤工助学活动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每个高校现有勤工助学岗位因学校的不同情况有不同的设置。一般包括校园保洁、教室保洁、图书馆保洁、校部机关行政助理等等。勤工助学活动由学校专门设置部门来统一组织和管理。
  三、用勤工助学来实现高校后勤运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的原因
  1.高校后勤服务实体资源的有限性
  高校后勤资源比起一般的企业,其实更有限,因为企业只要最大化的追求经济效益即可,而高校后勤由于服务对象的不同,必须把社会效益寓于其中,甚至更重视社会效益些。而且学校各种收费价格要比社会上的低,所以相对而言,可能更不容易实现大盈利。所以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服务,是其社会化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现在高校后勤不再像以前那样,依靠政府财政支撑,后勤服务实体要通过收费服务而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要按市场规律办事,要讲成本效益观念,依靠科学的管理方式,用最小的投入,换最大的收益。
  2.高校后勤经营属于半经营化模式
  新的后勤服务实体不能等同于一般的企业,它要对其经营的社会效益给予更多的关注,例如要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不能让学生由于家庭困难而吃不起饭、住不起房;不能在校内从事经营性的娱乐业;必须对学生公寓的卫生、留宿他人、夜不归宿等情况加以管理等等。高校后勤的业务里必然包括一些公益性和半经营性的活动,这些活动很难为后勤服务实体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其社会效益又难以量化,具有某些公共品的性质,若没有政府的补贴,后勤实体是不愿意做的;而如果有政府的补贴,后勤实体又难以完全按照企业来运作,这就造成了双重的效益目标之间的冲突。如何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是每个高校后勤集团为之奋斗的目标。后勤可以设置一些岗位,让学生来为其工作,并给学生发一定的薪酬,来实现既能减少运营成本,又能在经济方面和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提高学生。这就是其双赢的体现。
  四、勤工助学方式的可行性
  1.符合国家政策的精神,具有相关政策支持
  国家教委提出了高校后勤要“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和“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三服务两育人后勤工作宗旨,在高校不断深化改革过程中又提出了“环境育人”,明确了后勤工作具有服务和育人的两重性。按照这个宗旨,勤工助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2007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也说明在这方面已得到政府的认可和相关政策支持,是一种可以继续发扬的学生管理方式。
  2.勤工助学符合教育发展规律
  在近现代教育史上,出现过蔡元培、吴玉章倡导的工读主义教育思潮、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留学法国的蔡元培等青年学生举行的勤工俭学运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潮等等,都认同劳动实践与教育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伟大意义,对现在的勤工助学有很重要的启迪作用。我们要借鉴前人的伟大经验,如何利用勤工助学这种教育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值得探讨。
  五、勤工助学如何帮助高校后勤实现两重效益的双赢
  1.勤工助学的育人效用
  第一,勤工助学是大学生社会化的自我需要。大学生社会化是指在校学生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技能,不断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勤工助学活动可以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实践总是有一定的差距。传统的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学习方式,也使许多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他们希望走进社会,增加社会阅历,汲取书本上未能包含的内容,获取更多、更新的营养。勤工助学就是在校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
  第二,勤工助学有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部分贫困学生,往往由于经济上的困难,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高校提供助教、助研、助管等岗位,能使学生体会到党团组织的关心和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辛勤愉悦的劳动,能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有利于增强学生自我认同感。这对学生树立自信心和激发自豪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跟勤工助学的同学在一起,由于家庭背景比较相近,可以相互交流与沟通,增进交往的自信,进而学会与各种类型的人进行沟通和合作,也使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得到锻炼和加强。
  第三,勤工助学有助于培养综合能力。参加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能在和谐的环境里培养他们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作风,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还有就是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可以培养贫困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很多实际的问题是课堂上的知识所不能解决的,需要学生自主作出判断并采取行动。另外,参加勤工助学可以锻炼贫困生的自我规划能力。由于勤工助学是在大学生上学期间进行的,这样的活动会占用一定的课余时间,甚至有可能与学习时间发生冲突。如何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参加勤工助学,是大学生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在参加勤工助学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比如计划好什么时间学习,什么时间从事课外活动。另一方面,很多勤工助学活动本身也需要很好地进行组织和规划,这也需要学生提前作好安排,以使某项工作能够顺利得以完成。
  第四,勤工助学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方式,也可以让学生学在习生活中体验劳动,在劳动实践中体验生活。学校分配的助学岗位都是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工作,不属于脏累重的劳动,都是学生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可以承担的。而且从事这样身体力行的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德智体美劳特别是德育和劳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劳动的意义,也能体会到珍惜别人劳动的必要性。现在的大学生并不缺乏远大的理想,但在付诸实际时却困难重重,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自我约束力不强,纪律意识淡薄。勤工助学活动可以很好地培养大学生的纪律意识,在勤工助学活动中,不论哪一个岗位,都要求对工作和所分配的任务高度负责,要求严格遵守岗位条例条规,守时,守信,守纪,不怕苦,不怕累。学生的纪律性、责任心和敬业意识在勤工助学实践中会因此而大大增强。对于学生以后从事工作,培养从基层工作做起的工作态度,也是有积极作用的。
  2.勤工助学减少后勤运营成本的效用
  高校设置了一些勤工助学的岗位,每个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都可以去申请。像校园保洁、教室保洁、图书馆保洁等这些工作,平时肯定是需要专门的人员去工作的,有的学校会请校外的闲置人员来做这些工作,每月发给他们的酬劳是作为正常的劳动职工的标准,也必须是不能低于本地区八小时工作制的最低工资标准。但是如果把这些工作设置成勤工助学的岗位,学生每天可能只需要用半个小时的时间在这份工作上,学校给他们的酬劳肯定是按小时计算的,按照国家教育部或当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每小时不低于八块钱,据相关调查,一般学校给予的勤工助学酬劳标准为每月150~240元不等。这样就大大地降低了后勤运营的成本。高校后勤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也能在学生饮食方面多些投入。
  3.勤工助学对大学生经济方面的补贴效用
  勤工助学也是实现减轻学生家庭负担的一条重要途径。高校扩招和收费制度改革,使得在校贫困学生人数逐年增多。每月一两百元的收入,对于社会中的工薪阶层可能感觉如九牛一毛。但是对于消费水平还不算高的在校生来说,是能作为很大一部分生活费的。所以对于学生和家庭也能起到一定的补贴作用。这同时也是学校对贫困生进行资助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陈月文.当前高校勤工助学活动的现状与对策[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2).
  [2]郭运强,张丽.对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几点思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3).
  [3]夏金元.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7,(6).
  [4]王莉.浅议新时期高校的勤工助学实践活动[J].理论界,2005,(9).
  [5]薛浩.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育人功能[J].江苏高教,2004,(2).
其他文献
摘要:在美学思想影响下的文艺创作,无不充满了对人的关注、对人之生命价值意义的关切与肯定。电影《唐山大地震》以悲剧的内容和情节,来解构悲剧人物的性格内涵,从而在精神层面上阐释大灾大难面前,人类的伟大精神,以及灾后重建更需要国家、社会对个人和家庭进行心灵和精神上的修复。  关键词:美学;唐山大地震;精神;性格;电影  中图分类号:I053.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6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淮北市积极推进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人服务、有钱服务、有时间服务、有载体服务和有权服务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如何构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长效运行机制,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服务机制;社区服务  中图分类号:D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3-
期刊
摘 要:从就业单位的性质、就业地区和就业与专业相关度三个方面,考察了某师范大学2010-2013年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特点和趋势,比较男女硕士毕业生就业上存在的差异,并对原因进行分析,进而从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两个维度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传播学;研究生就业;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3-0114-03  一、问题的提出  
期刊
摘要:林风眠作为二十世纪“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想的倡导者与开拓者,他兼收并蓄,融合中西,既吸取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髓,同时又将西方现代艺术的色彩、构图等形式美的一些元素引入水墨,创作了独具特色的“林风眠格体”。他的画既具东方神韵,又处处洋溢着鲜明的现代审美气息,为我们培养出一种现代性的关照世界的新的观念与美感,为中国现代绘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风格典范,对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期刊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带有明显网络背景和自身特点的网络语言随之产生,从简单的符号、词语逐步发展为有自我风格、语法形式的网络文体;从起初流行于网络,进而进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广泛应用于生活,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和传统文化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对网络流行文体“陈欧体”的诞生与传播过程的分析,探讨了网络语言与传统文化内在深层联系,就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两者之间的联系提出建议,以
期刊
笔者淘回一块32GB大容量U盘,同事朋友们都爱借用,可是里面保存了大量个人和单位数据,其中一些东东不能让他们看到,不借又不行,真让人为难(谁让你显摆呀,活该^_^)。于是想为该U盘创建个加密分区,但找到的一些工具,都需要先将数据移出后,再进行物理加密分区的创建操作,很麻烦,而且这样创建的加密分区删除也很麻烦。最后使用“极品私人密盘 V3.10”绿色版这款支持为任意品牌的U盘和硬盘创建多个加密隐藏分
期刊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多媒体教学艺术间的有机协调。要做到多媒体教学艺术间的有机协调,不仅要完善其形式艺术,更应完善其理念艺术。这方面的完善主要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将教学理论转化为育人理念的艺术。二是将课程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的艺术;三是将理论语言转化成教学语言的艺术。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期刊
Win7的资源管理器比XP显得更美观、更清爽,可是复制、剪切、显示/隐藏文件及扩展名等绝大部分操作,也就只能在右键菜单或菜单栏中完成了。这真的是非常麻烦。我们为何不在Win7资源管理器的工具栏中添加具有上述功能的按钮呢?这绝对能够提高我们完成此类常规操作的工作效率!    一、常用按钮的添加  第一步:获取管理员权限。先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Regedit”,然后按下回车键,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并定
期刊
摘要: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法治。但是,学生管理中的法律纠纷依然不断产生,学生管理制度的缺失是重要原因。通过对广东十所高校《学生手册》中相关学生管理制度文本的考察,发现学生管理制度主要是条文违背法律、处罚规定不当、某些方面无章可循的缺失。  关键词:学生管理;法律纠纷;学生管理制度;缺失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蚂蚁”这一意象不仅是徐则臣对“京漂”生活和情感状态的隐喻,也是作家本身曾有过的漂泊感受后的自身认定,这种身体介入式叙事姿态,为时下的底层写作提供了有益的创作经验。“水煮鱼”系列意象是对北京这座城市的隐喻。它的魅力在于对“京漂”精神世界的颠覆和期许,但城市物质因素的抵触与干扰不断阻碍着“京漂”们精神上对都市的皈依,在“城与人”的叙事张力中,徐则臣笔下的“京漂们”无一不在城市的边缘无望的游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