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景物描写中的情感意蕴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xiao880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将款款的深情与精致的景物描写完美结合的佳作。文中所绘之景与作者胸中之情巧妙结合,体现了王国维先生所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的艺术表现规律。
  从作者精心描摹的景物之中体会其丰富的情感蕴藉,是解读这篇佳作的关键。然而景物中所蕴含的情感往往含蓄而隐晦,在阅读过程中如果不能抓住关键的切入点,则很容易被景物描写本身的意象组合和文学性语言的含蓄性、跳跃性所迷惑,如雾里看花,难以准确把握作品的情感指向。如在文章开头郁达夫这样概括北国之秋的特点:“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并不难感受到“清”、“静”的景物特征,但对作者所选用的“悲凉”一词的理解则容易大而化之,概念先行。
   解读“悲凉”一词的意蕴,不妨试着以下面的方式入手。
  例如:秋日清晨一景“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郁达夫特别强调了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最佳,在画面中点染冷色调,显得素雅卓绝。“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用作陪衬的秋草,不能一丛,要几根;不能繁密,要疏落;不能宽厚,要尖细且长。这样的构图类似中国绘画中的“留白”:遗白不施墨,虚实相生。于错落中予人以无限遐想,意蕴悠长。
  再如:秋槐落蕊:“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并非落英缤纷,而是无声无息,只剩一点若有若无的触感。生命所曾有过的浮华热闹全都褪去,最终只余下一点痕迹。即便是这点痕迹也很快就会“零落成泥碾作尘”,随风飘逝了,面对此景除了感受到“清”、“静”之外还有怅然若失余味袅袅的“悲凉”。
  作者又进一步描绘“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竹枝绑作的大扫帚拂扫泥土地面,留下水样的波痕,观察之入微是工笔白描的笔法,线描精细,又有无穷变化。这一点“落寞”也如那一条条丝纹,若有若无又能在读者心中萦绕不去。
  郁达夫在文中说道“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可见,作者笔下的秋超越了清雅的意境,而是有更深沉的“悲凉”的意蕴的。这里的悲凉源自三个方面:
  其一,作者的个人性格和所处时代背景。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年少时随长兄远赴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也造就了他抑郁善感的性格。另外,作者所在的中国已连年战乱,郁达夫个人居无定所,颠沛流离,同时又眼见民不聊生的现状,此时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受。同时期的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也有类似的情感流露。
  其二,“悲秋”的传统。该传统从何而来呢?中国最早的悲秋诗篇要追溯到宋玉的《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衰落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后人曹丕的《燕歌行》也有类似表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秋日是万物萧索凋零的季节,同为生命个体的人触景生情,感怀生命短暂,世事无常,极易产生悲慨情绪。秋季因此也有了肃杀之气,因此后世死刑常在秋后执行,欧阳修《秋声赋》中提到“夫秋,刑官也”,更增其严酷之意。同时,文人志士因有生命短暂之感,更生怀才不遇之怨。
  其三,独特的审美趣味。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若止水的遁世文学”,因此他以“悲”为美,体现的是他个性化的审美观。凡事物给予人的美感大致可分两类“刚性美”与“柔性美”。高建群在《西地平线上》所描绘的落日之景是“雄伟的风景”,是世间的“大美”。而郁达夫笔下的秋景是柔弱细腻之美,二者虽悬殊却都能激发起阅读者的美感。刚性美如苍鹰如飞瀑如怒马,柔性美如夜莺如静池如驯羊。一个是“金刚怒目”,一个是“菩萨低眉”;一个是“骏马秋风冀北”,一个是“杏花春雨江南”。英国诗人萨松的警句“我的心中有猛虎在细嗅蔷薇”,恰切地表现出人性中的这两种审美趋向。郁达夫旅居日本十年,日本文化或多或少也给予他熏染。川端康成《花未眠》中提到,(凌晨四点的海棠花)它盛放,有一种哀伤的美,传达了一种典型的日本传统审美观。而敏锐地捕捉细节,精准地表达细节,这样的能力和风格在郁达夫的很多作品中均有体现。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是中国文学传统中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对关键语词的推敲赏鉴能力,从而对作品丰富深刻的意蕴有深入的感受体会,是读懂这类文学作品的最有效的途径。
  (作者单位:徐州一中)
其他文献
伊斯雷尔·谢弗勒在他的著作《人类的潜能——一项教育哲学的研究》一书中大胆地重构了潜能这一概念。他提出潜能实际上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什么条件”以及“我们把什么看作潜能”这两个问题,而对潜能的理解始终都和我们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仅是学生潜能的发掘者和促进者,还应是激励者、引导者、判断者、选择者和对话者。语文课堂亦如此。  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评价维度就是学生参与的
许多年以来,这是第一次,财富的分配超过财富本身,成为中国人最关心的话题。    2010年中国“两会”召开之前,总理温家宝照例和网友进行了在线的交流,其间用他独有的语言风格表达了对现实的看法,当说到“要让老百姓生活得更有尊严”的时候,在线的网友颇多赞许之声,当他说到“一个社会当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那么注定它是不公平的,这个社会也是不稳定的”,赞许的热情达到了高潮。  几天后,3月5日上午,温家宝
大多数语文教师都认为语文教育并不复杂,无非是写一笔好字,读一本好书,作一篇好文章。大多数学生则感觉语文学习太难,写不好字,读不好书,作不好文章。老师的理解自然高屋建瓴,学生的感觉也并非空穴来风。那么,是什么遮蔽了语文教育的本来面目,使得原本应该最最“亲民”的一门学科,变得面目可憎呢?这看似一个小问题,仔细想想,却实在是一个大的无法说清的现象。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方法,语文评测的目的、要求、过程,
1苹果AirPods Pro蓝牙降噪耳机  *编辑部推荐  苹果的魔力又回来了。3年前,AirPods定义了最好的真無线蓝牙(TWS)耳机,而AirPods Pro重新定义了降噪耳机,苹果也由此证明自己依然是全球最好的消费电子产品公司:投入最多资本,聚集最好人才’做出最好产品,提供最好体验,并且赚回更多的钱。AirPods产品线如今已经是一门每季度赚40亿美元的生意,当iPhone被安卓手机逐渐追
众所周知,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很少有固定的学习程式,学生很难养成语文学习习惯。因而当你给学生一篇文章要他自己去学时,他会觉得无从下手。语文学科是一门“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的学科。如果学生在课堂中不“得法”,在课外就无法“得益”。可见运用程式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  学习程式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了让学生形成较为科学的学习习惯,循序渐进地获得
大凡有点权力的人,都喜欢摆架子。因为在他心目中,自己手中有权,就有理由在比他地位低的人面前倨傲或轻慢。还有一种人,口袋里装满了钱,也自觉有了摆架子的资本,就此轻视别人。  架子这东西,中国自古就有。汉高祖刘邦打下江山后,因是平民出身,文化水平低,当了皇帝仍习惯与手下的人乱说乱道、你争我吵。后来,有个叫叔孙通的人告诉他:“圣上,如今您当了皇上,不讲尊卑贵贱怎么成?我来帮您定个规矩,保准您取得绝对权威
美军的作战概念是关于未来战争和作战的前沿理论,主要是针对中长期安全挑战与威胁,围绕军事力量运用与建设而提出的系统性认识,目的是为准备与打赢战争提供咨询建议和理论支撑。  长期以来,美军作战概念不断推陈出新,在促进军队建设乃至指导打赢局部战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防部2018年版《国防战略》报告指出,“必须预见未来冲突中的军事问题,开发出能够提高军事优势、增强杀伤力的作战概念。”历史脉络  20世
提升文化论著的研读能力已经作为一项重要语文素养要求被写进了新课程标准,所谓文化论著研读能力主要包括对原始文本的阅读能力,对作者思想观点的分析提炼和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关键问题是,我们就某一种文化论著比如《论语》,如何有效提高这种能力。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周正逵先生借古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把这种研读概括为“学”(通读与博采)、“问”(质疑与设问)、“思”(比照与思考)、
唐代诗歌的繁荣成就了“中国是诗的国度”的美名,名家名作层出不穷、诗歌流派纷呈、形式各异、技法多样。送别诗即是其中一  颗璀璨的明珠。  多情自古伤离别,无论是初唐陈子昂还是盛唐李颀、李白或晚唐杜牧等诗人都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离别诗。纵观唐代诗人的足迹,我们可以将他们的送别诗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哀怨忧伤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别常常让诗人流露出哀怨忧伤的情感。王勃《别薛华》“送送多
充满诗意的课堂,是审美的艺术的课堂,是充满生命的灵动和张力的课堂,是回归语文本色的课堂,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至高境界。因为曲高,所以和寡,语文课堂诗意的缺失成了不争的事实,就连诗歌教学也难觅诗性的踪迹,这种至纯文学因为她的古怪精灵成了我们语文人难言的痛,于是乎就有了“诗尤其不可教”之说。但是对诗意课堂心怀虔诚的语文人始终孜孜以求,令人敬仰。例如李新平老师写的《让诗歌教学富有诗味》一文,文中对诗歌如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