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庭文明礼仪教育是孩子重要的启蒙教育之一。家长必须要有正确的目标意识,明确的原则态度,言传身教的责任感,以及“三省吾身”的思想意识,才能让孩子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中培养起文明礼仪。
【关键词】文明礼仪;家庭
一次带儿子去同学家,他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同学让她儿子虎子向我问好,可是虎子只管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连头都不抬。“你是哥哥,带弟弟去玩,好吗?”虎子不乐意了:“我才不跟他玩呢。”他一动不动地看着电视,并拿出薯片自顾自地吃起来。同学发起了脾气,虎子才千不乐意万不愿意地站起来。笔者自然不能扫了孩子的兴,就叫住了她。“这孩子!”同学无奈地摇摇头。这让笔者想起前几天去小谢家的情景:那天小谢重感冒,躺在床上,喉咙干得很难受,想叫女儿乐乐倒一杯水。乐乐在电脑上打着游戏,嚷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水你不会倒啊?”最后还是她妈妈发脾气,她才不情愿地倒了一杯水。眼前反复出现这样的场景,笔者就在掂量一件事情:我们每个家长都对孩子寄予厚望,对孩子功课督促得极为严厉,为什么就没有注意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呢?家庭,应该是孩子文明礼仪形成的基石,为什么我们就忽视了呢?
“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我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仪修养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是在家庭中接受启蒙教育,在耳濡目染中形成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的。“要成才,先成人”,应该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呢?
一、家长必须要有正确的目标意识
魏书生说过:“作为家长,不能仅仅把孩子当作是自己的私人财产,而是要把他们当成我们民族的未来。这样对孩子的期待就不仅仅是光宗耀祖,为我争光,而是用时代的要求,社会的发展,为孩子设计明天的发展,他对我们的民族有没有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有一个明晰的认识:文明礼仪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的第一张名片,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孩子未来的成就。因此,作为家长,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哪些是我们必须教给孩子的,哪些是绝对禁止的,哪些是可以让孩子自由表现的……通过日常生活的训练,让孩子在行动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举止,塑造出一个为人所认可的形象,这可以说是未来孩子在社会上立足的第一块垫脚石。
二、家长必须要有明确的原则态度
习惯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家长要有耐心和毅力,而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原则问题。文明礼仪的教育必须要有一以贯之的持续教育思想和不骄不躁的态度。在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时,我们要尽量做到心平气和,客观冷静,竭力避免随心所欲,率性而为。我们不能高兴起来了,孩子爬到头上还纵容迁就;也不能生气起来了,孩子无论对错都是非打即骂。这样没有原则性,往往会使以前所有的努力成果在顷刻之间坍塌。以前笔者就碰到过这样的一件事:一个家长因为孩子偷拿了家里几百块钱,他冲进教室将孩子拖出来。笔者制止他这种做法,家长还很气愤,说:“我要把孩子带回家教训不可以吗?”同时,嘴里还喋喋不休地训斥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在怒不可遏之时,家长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不考虑教育的场合,这会有怎样的效果呢?
三、家长必须要有言传身教的责任感
家长的言行、人格对于孩子都是无声的教育,是最直接有效的教育方式。你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往往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孩子。前文提到的小谢事后就说,他的孩子说的那句话就是自己的一句口头禅。如此,孩子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还能怪谁呢?其实,我们的每一个细节都表现出一种品质,什么是尊重,什么是理解,什么是孝顺等等,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和培养起来的,这些就会在我们的行动中传达给孩子。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谨言慎行,注重自己一言一行的榜样作用。
四、家长必须要有“三省吾身”的思想意识
培养孩子是一个不断积累和进步的过程,家长也难免会在其中犯错误。很多家长的手电筒总是照在孩子身上,而忽略了自己可能存在的教育失误和不足,这是不对的。作为家长,要能够定期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科学,采取的教育手段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孩子的性格特点,是否注意到了孩子的年龄特征。
高尔基说:“爱孩子,那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而真正要教育他们则是一件大事了。”作为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道德习惯,就要立足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从最基本的社会交往出发,在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不能够让家庭文明仪教育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缺位。
【关键词】文明礼仪;家庭
一次带儿子去同学家,他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同学让她儿子虎子向我问好,可是虎子只管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连头都不抬。“你是哥哥,带弟弟去玩,好吗?”虎子不乐意了:“我才不跟他玩呢。”他一动不动地看着电视,并拿出薯片自顾自地吃起来。同学发起了脾气,虎子才千不乐意万不愿意地站起来。笔者自然不能扫了孩子的兴,就叫住了她。“这孩子!”同学无奈地摇摇头。这让笔者想起前几天去小谢家的情景:那天小谢重感冒,躺在床上,喉咙干得很难受,想叫女儿乐乐倒一杯水。乐乐在电脑上打着游戏,嚷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水你不会倒啊?”最后还是她妈妈发脾气,她才不情愿地倒了一杯水。眼前反复出现这样的场景,笔者就在掂量一件事情:我们每个家长都对孩子寄予厚望,对孩子功课督促得极为严厉,为什么就没有注意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呢?家庭,应该是孩子文明礼仪形成的基石,为什么我们就忽视了呢?
“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我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仪修养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是在家庭中接受启蒙教育,在耳濡目染中形成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的。“要成才,先成人”,应该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呢?
一、家长必须要有正确的目标意识
魏书生说过:“作为家长,不能仅仅把孩子当作是自己的私人财产,而是要把他们当成我们民族的未来。这样对孩子的期待就不仅仅是光宗耀祖,为我争光,而是用时代的要求,社会的发展,为孩子设计明天的发展,他对我们的民族有没有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有一个明晰的认识:文明礼仪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的第一张名片,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孩子未来的成就。因此,作为家长,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哪些是我们必须教给孩子的,哪些是绝对禁止的,哪些是可以让孩子自由表现的……通过日常生活的训练,让孩子在行动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举止,塑造出一个为人所认可的形象,这可以说是未来孩子在社会上立足的第一块垫脚石。
二、家长必须要有明确的原则态度
习惯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家长要有耐心和毅力,而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原则问题。文明礼仪的教育必须要有一以贯之的持续教育思想和不骄不躁的态度。在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时,我们要尽量做到心平气和,客观冷静,竭力避免随心所欲,率性而为。我们不能高兴起来了,孩子爬到头上还纵容迁就;也不能生气起来了,孩子无论对错都是非打即骂。这样没有原则性,往往会使以前所有的努力成果在顷刻之间坍塌。以前笔者就碰到过这样的一件事:一个家长因为孩子偷拿了家里几百块钱,他冲进教室将孩子拖出来。笔者制止他这种做法,家长还很气愤,说:“我要把孩子带回家教训不可以吗?”同时,嘴里还喋喋不休地训斥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在怒不可遏之时,家长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不考虑教育的场合,这会有怎样的效果呢?
三、家长必须要有言传身教的责任感
家长的言行、人格对于孩子都是无声的教育,是最直接有效的教育方式。你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往往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孩子。前文提到的小谢事后就说,他的孩子说的那句话就是自己的一句口头禅。如此,孩子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还能怪谁呢?其实,我们的每一个细节都表现出一种品质,什么是尊重,什么是理解,什么是孝顺等等,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和培养起来的,这些就会在我们的行动中传达给孩子。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谨言慎行,注重自己一言一行的榜样作用。
四、家长必须要有“三省吾身”的思想意识
培养孩子是一个不断积累和进步的过程,家长也难免会在其中犯错误。很多家长的手电筒总是照在孩子身上,而忽略了自己可能存在的教育失误和不足,这是不对的。作为家长,要能够定期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科学,采取的教育手段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孩子的性格特点,是否注意到了孩子的年龄特征。
高尔基说:“爱孩子,那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而真正要教育他们则是一件大事了。”作为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道德习惯,就要立足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从最基本的社会交往出发,在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不能够让家庭文明仪教育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