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戏谑 xuè 谮言zèn 差不多chā 牵强附会qiáng
B.召唤zhāo 场院 cháng 迫击炮 pǎi 呶呶不休náo
C.校场jiào 祛除 qū 脊梁骨jǐ 味同嚼蜡jiáo
D.伶俜pīng 桑葚shèn 潭柘寺shì 无色无臭xiù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针砭时弊 义气用事 惫懒 寒喧
B.畏葸不前 粗制乱造 秉赋 颤栗
C.共商国是 声色俱厉 宣泄 颓圮
D.急不暇择 精兵减政 喋血 谛造
3.下列各项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语,不赞一词,他独自发完议论,也就算了。
B.巴西女排教练说过,如果可以从中国女排“挖角”,他首先就想挖走冯坤。“作为二传,冯坤太优秀了,她能让对手侧目而视。 ”
C.不法分子不断散布言论,干着分裂祖国的勾当,这些危言危行总有一天会成为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绞索。
D.至上映以来,《失恋33天》由于观影人气十分火爆,成为了年度票房市场的最大“黑马”,其它同类型的国产电影只能望其项背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曹明华的《美》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从思想内容上说,它感性形象极为丰满,形象、情节兼备,由自然美过渡到人生美;从写法上,它给人以人生的感悟和启迪。
B.目前,市场上有转基因食品如大豆油、油菜籽油及调和油等均已做了标志,今后,农业部门将借鉴国外标志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转基因产品标志管理制度。
C.临近年关,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劳资纠纷纷纷进入高发期,为了避免让“流血讨薪”的惨剧不再发生,九部委联合发力,紧急部署,要求确保农民工工资节前按时足额支付。
D.在中国高铁受到国内外广泛质疑的敏感期,对重大的事故调查和召回事件采取更公开、更坦诚的态度,才是立足高铁发展大局,营造正常发展环境的明智之举。
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祝福》中的“我”是全文的线索人物,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我”又是主人公命运的见证人和思考者,引领着读者对人物命运作更深入的思考。
B.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托尔斯泰文学艺术史上的三个里程碑。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公认的最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
C.《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D.《谈美》的末篇《慢慢走,欣赏啊!》,朱自清在此篇里表达出了他最根本的人生观: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他用这种人生观劝告年轻人,好好珍惜生命,体味生活,让人生有意义,有价值,有味道。
二、(9分,每小题3分)
“国学”断想
所谓“国学”,就是中国固有的传统学术及其研究的学问。具体地说,“国学”包含有三个层面:第一,它是一种知识体系。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自然应该有一种最起码的亲近感与敬畏心,对唐诗宋词、四书五经这些内容应该有基本的了解。第二,它是一种思维智慧,是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不管中国人有没有正式地把国学当作学问来学习,都是在国学的氛围里成长的,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面对同样的事情,中国人和西方人可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最后,“国学”就是它的核心价值观,比如“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应该说,这些价值观层面的东西,才是国学最根本的。
“国学”是个好东西,这一点恐怕没有人能否定。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国学”如同世间其他事物一样,也有它的软肋,也有它的局限性。“国学”的不少内涵有的本身就是落后腐朽的,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三纲思想。有的本来是正面积极的内容,但随着时空变化,渐渐落后于变化了的形势,已无法应对时代的挑战,而成为了历史的惰性与包袱。譬如《孙子兵法》所提倡的原始民本观“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在其诞生的春秋战国时代,无疑是进步的,但进入近代后,却严重滞后于新型的民主要求了,而它本身是无法顺利完成转型,变“令民与上同意”为“令上与民同意”的。
另外,以“国学”为主要表现的传统文化理念,在许多情况下,是知行割裂的,即说的不是做的,做的不是说的。如《孙子兵法》乍读之下,会觉得它很爱兵,“视卒如婴儿”。但如果你把它看作是孙子的真实想法,那就太天真了。其实在孙子的眼里,士卒不过是牛羊而已,“若驱群羊,驱而来,驱而往”,所以,可以“上屋而抽其梯”,不存丝毫怜悯之心,还美其名曰“慈不掌兵”。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学”绝对不是只有其美、没有其恶的纯粹事物,在它的身上,善与恶、真与伪、美与丑同样交织在一起。
我们今天弘扬国学,要超越经史子集的范畴。为什么后来国学变成大家觉得无用的了,因为后来国学仅限于经史子集中。但是去看一下《汉书·艺文志》,实用之学与理论之学是结合在一起的,“七略”实际上有“六略”。第一略通论,下面六艺略,就是理论指导;诸子略,就是中国的学术学派;诗赋略,就是文学创作;兵书略,就是用于指导战争实践的理论及其相应的操作方法;术数略、方技略,这些都是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东西。但经史子集里淡化了这些操作、实践性的东西。要超越经史子集,而回归到《汉书·艺文志》的学科传统中。
西周时期的“六艺”,是培养“全人”人格的,有精神思想的指导——“礼”“乐”,有自然科学知识、文化技能的掌握——“书”“数”,也有军事技能、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射”“御”。但孔子之后的以经典传承为中心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的“六艺”却变成了纯粹的课本、书本知识。“学习”一词本有两层意思:“学”,首先是从知识层面上学,是被动的、灌输性的学;“习”,是练习,是在实践中练习它、升华它,然后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现在我们只有“学”,没了“习”的成分了。所以今天弘扬国学,要真正超越经史子集的传统,回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国传统学术的原生态。实际上,经史子集是次生态,原生形态应该是六艺之学,就是从西周的六艺之学,一直延续到班固《汉书·艺文志》的六略之学。
(选自《新华文摘》2010年第9期,有删改)
6.下列关于“国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国学”不仅包括唐诗宋词等知识性内容,还包括受国学氛围的熏陶而形成的思维智慧以及价值观层面的东西。
B.“国学”的内涵虽然包括三个层面,但真正具有价值的还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理论层面的内容。
C.一个中国人就算没有把唐诗宋词、四书五经等内容当作学问来学习,也并不说明就没有受到国学的影响。
D.“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传统的价值观念是国学中最根本的东西,至今仍然具有活力。
7.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国学”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封建“三纲”思想以及那些在产生时是正面积极的,但随着时空变化,渐渐落后于变化了的形势的内容。
B.我们对国学的继承,不仅要“学”,了解知识层面的“国学”;还要“习”,在实践中练习、升华。
C.国学之所以会让大家觉得无用,因为孔子之后的国学仅限于经史子集等理论之学中,成为纯粹的课本、书本知识。
D.今天弘扬国学,不能停留在以经典传承为中心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的“六艺”的层面上,而要回归以“全人”培养为宗旨的礼、乐、书、数、射、御的“六艺”。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学”之中善与恶、真与伪、美与丑交织在一起,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国学”发展到今天,其主要内容有渐渐成为历史的惰性的趋势。
B.《孙子兵法》在其诞生的时代无疑是进步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进入近现代后已经是知行割裂,“说的”与“做的”不同了。
C.当今盛行的祭孔大典、少儿读经等活动都体现了对“国学”的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与回归。
D.对于“国学”,我们既不能因它存有糟粕而一概抹煞它,也不能因它今天仍拥有合理的内核而一味拔高它。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送徐无党南归序
【宋】欧阳修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选自《居士集》)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逾远而弥存也 弥:久长
B.不见于言可也 言:著作
C.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 荣华:茂盛
D.稍稍见称于人 称:称道,赞扬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而散亡磨灭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C.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亦因以自警焉 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感慨于当时学者“立言传世以求不朽”的世风,强调了“修身为本,精神不朽”
观点,具有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
B.颜回无甚功可言,竟然受当世和后世如此推崇。文章以此为例,有力地说明了君子务本,修身立德,精神不朽的道理。
C.文中用“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来比工丽文辞,意在说明立言是不能传世永存的,尽心于文字是无用的。
D.文末“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一句,意味深长,增添了劝诫的力量,更激励人自省自醒。
四、(24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3分)
译: 。
(2)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4分)
译: 。
(3)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3分)
译: 。
13.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用“/”在需标点处标明)(3分)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14.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8分)
同友人游青溪
【清】王永彬
溪声引我入村烟,纡曲山盘古洞天。
苍石堆云撑峭壁,碧涛溅雪拥飞泉。
煎茶小憩清凉界,问柏能知魏晋年。
嘱咐同人归去早,此间住久恐成仙。
(1)请赏析第二联“撑”、“拥”二字的妙处。(4分)
(2)有人评价这首诗“于平凡之处翻出新语,于平凡之景中翻出新意”,请结合颈联和尾联作简要赏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四题任选三题)(6分)
(1)五更鼓角声悲壮, 。(杜甫《阁夜》)
(2)垆边人似月,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
(3)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苏洵《六国论》)
(4)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6)佳节又重阳, ,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
(7)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8)西当太白有鸟道, 。 (李白《蜀道难》)
五、(18分)
夜里老鼠是睡觉的
〔德国〕沃尔夫冈·波尔契特
在孤零零的墙上开着一个窗洞,那张开的大口像是在打呵欠,被夕阳的余晖照射,呈现出一片又蓝又红的色彩。一团团尘云在东斜西歪的烟囱残臂之间闪闪发光。瓦砾片堆成的荒野发着楞。
他闭着眼睛。突然眼前更暗了,他觉得有人走了过来,正站在他面前,黑,蹑手蹑脚。
这下他们发现我了!他想。
但是他眯起双眼只看到两条套着破旧裤子的腿,弯曲得相当厉害,以致于他的目光能从它们中间穿过去。他壮着胆子顺着裤腿往上瞄了一眼,认出这是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手里拿着一把小刀和一只篮子,指尖上沾着些土。
“你在这儿睡觉啊?”那人边问边俯视着他乱蓬蓬的头发。于尔根眯起眼睛,他的眼光从这人的两腿当中穿过,瞧着太阳,说:“不,我没睡,我要守在这儿。”那人点点头:“是这样,为了这个,你带着大棍子对吗?”“对。”于尔根勇敢地回答,同时握紧了棍子。
“你在守着什么呐?”“这我不能说。”他双手紧紧攥着那根棍子。“是守着钱,对吗?”那人放下篮子,在裤子臀部上来回擦着小刀。“不,根本就不是为了钱,”于尔根轻蔑地说,“完全是另外一样东西。”“哦,那是什么呢?”“我不能讲,反正是别的东西。”“好,不说,那我也就不告诉你篮子里装的什么?”那人用脚踢了一下篮子,啪地合上小刀。“哼,篮子里装的什么我会猜,”于尔根一脸鄙夷,“兔子草。”“好家伙,真准!”那人十分惊讶地说,“你真是个机灵鬼。多大了?”“九岁。”“啊哈,瞧瞧,九岁了。那么你也知道三乘九等于几,是吧?”“那还用说,”于尔根答着。为了争取时间,他还补了一句:“这很容易。”他的目光从那人的两条腿中间穿过。“三乘九是吗?”他又问了一遍,“二十七,我一下就算出来了。”“一点不错,我就有这么多兔子。”那人说。于尔根不由得张大嘴巴:“二十七只?”“你可以去瞧嘛,不少还是仔兔呢,你不想去看看吗?”“我可不能,我得守在这儿。”于尔根犹豫着。“老这样?夜里也这样?”那人问。“夜里也一样,天天这样,一直是这样。”
于尔根抬头看着罗圈腿。“打星期六起就这样了。”他悄声说。“你难道就没回过家?饿了总该吃吧。”于尔根拿起一块石头。下面放着半个面包,还有一个白铁盒。“你抽烟吧?”那人问道,“用烟斗吗?”于尔根抓紧棍子,畏缩地说:“我抽自己卷的烟,我不喜欢烟斗。”
“多可惜,”那人朝着他的篮子弯下腰,“你满可以安安静静地瞧瞧那些兔子,特别是那几只小的,或许你还能挑一只,可你却不能离开这里。”“不,”于尔根伤心地说,“不不。”那人拿起篮子,直起身子。“那好吧,如果你非得呆在这儿的话——多可惜。”他转过身去。“要是你能替我保密,”这时于尔根急忙说,“是因为那些老鼠。”罗圈腿缩回了一步:“因为老鼠?”“是呀,它们吃死人,吃人,它们靠这活命。”“谁说的?”“我们老师。”“那你就留神起老鼠来了?”那人问。“才不是呢!”接着他用很低的声音讲道,“我的弟弟,他就躺在下面,就在这儿。”于尔根用棍子指着倒塌的墙垣:“我们的房子遭到了轰炸,地下室里的亮光一下子没有了,他也不见了,我们还大声叫过他。他比我小好多,才四岁。肯定他还在这儿。他比我小好多。”
那人俯看着他乱蓬蓬的头发,突然说道:“那,你们老师就没有告诉你们,夜里老鼠要睡觉吗?”“没有,”于尔根轻声说,一下子显得很不耐烦,“这个他没有说过。”“哟,如果他连这个也不知道,还算什么老师,”那人说,“夜里老鼠是睡觉的,夜里你可以放心回家,夜里它们总睡觉,天一黑就睡下了。”于尔根用棍子在瓦砾堆里戳出一个个小窟窿。这儿全是它们的小床,他想,全是小床。“现在你明白了吧?”那人又说(他的罗圈腿显得很不安静),“我现在赶紧去喂我的兔子,等天一黑我就来接你。或许我还能带一只来,一只小的,还是,你说呢?”于尔根在瓦砾堆里戳出一个个小窟窿。“全是小兔子,白的,灰的,灰白的。”“我不知道,它们夜里是不是真的睡觉。”他轻声说着,看着罗圈腿。那人翻过一堵堵断墙到了街上。“当然,”他在那里说,“你们老师应该卷铺盖滚蛋,要是他连这个都不知道。”
于尔根站了起来,问:“我真能有一只兔子吗?一只白的成吗?”“我找找看,”那人边走边喊,“可你一定要等着我,我带你回家,懂吗?我得告诉你父亲怎样做兔子笼,这事你们可得懂。”“好。”于尔根喊道。“我等着。天黑前我还得留意老鼠。我一定等着。”他又喊。“我们家里还剩有些木板。箱子板。”他叫道。
可是那人已经听不到这些了,他圈着雨条弯腿朝太阳跑去。
黄昏把太阳染得血红,于尔根还能看见阳光从那两条腿当中照射过来,两条弯弯的腿。还有那只篮子兴奋地摇晃着,里面是兔子草。青青的兔子草,因为瓦砾片而变得有些发灰。
1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这篇小说很多地方通过描述告诉读者一些场景一些情况,而不是简单干巴的概括,这样读起来更生动,使一切如画卷一般展示在读者面前,栩栩如生,但语言显得有些啰嗦。
B. 于尔根两次在瓦砾堆礼戳一个个窟窿的动作描写说明他内心对老鼠夜里是不是睡觉有些疑虑,最终因为喜欢兔子就相信了罗圈腿。
C. 文章反复说“他的目光从那人的两条腿中间穿过”就是为了表明于尔根的机灵,他是想看看有没有敌人到来。
D. 结尾写“那只篮子兴奋地摇晃着”,表现了“罗圈腿”因为帮助了于尔根而激动,更表明于尔根因为即将得到兔子而兴奋。
E. 文章行文看似不动声色,但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情感波涛汹涌。行文至“我的弟弟,他就躺在下面”时,情节就达到了高潮,催人泪下。
17.本文首尾两段的景物描写意蕴丰富,请做赏析。(4分)
18.以“夜里老鼠是睡觉的”为题有哪些妙处?(4分)
19.有人说本文的主人公是于尔根,有人说是罗圈腿,你的看法是怎样的,为什么?(5分)
六、(12分)
20.请在画线的地方填写相对应的小说人物名字。(4分)
1.“妈妈,帽子还要偏一点,” 说。“我来替你重新别一下,”于是我冲上前去,但是在缩短衣边的女仆们来不及松手,衣边的一块纱被撕了下来。
2.“我们走吧!” 嚷着,高高地举起他那颗燃烧的心,给人们照亮道路,自己领头向前奔去。
3. 不会说话,却有一双长长睫毛掩藏着的大黑眼睛;她的两片嘴唇,只要获得心灵情绪的少许暗示,就会像两片娇嫩的新叶,颤抖不已。
4.原来路边背海一带都是摊户,这时候忽然从一个摊户伸出一个老头子的秃脑袋,
把它错看做葫芦了。
21.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通过潜台词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揣摩下面两段台词,体会下面加点人物语言内涵的丰富性。(4分)
(1)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雷雨》
(2)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林黛玉进贾府》
22.下面这个新闻材料,请任选一个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至少两点),语言流畅。(4分)
北大“举孝廉”
最近,北京大学宣布2012年将继续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全国211所中学可推荐260名学生。这些学生若通过面试,可在高考录取时享受北大降至当地本科一批控制线录取的优惠。不过,推荐生标准首次明确规定基础学业成绩位居全年级前5%以内,不孝敬父母的学生不得推荐。这不禁令人想起汉代的“举孝廉”。汉时选拔人才,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举孝廉。
(1)我赞成,
(2)我反对,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一个强劲的对手的存在,会让你时刻有种危机感,会激发起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斗志。 ——朱镕基
②可持续竞争的唯一优势来自于超过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 ——詹姆斯·莫尔斯
③无论在哪儿,无论做什么,我们都会遇到对手。我们太习惯于把对手列为敌人,太习惯于嫉妒甚至诽谤,可是,一个人的真正长大却是从真诚地欣赏对手开始的。 ——张爱玲
④一个人如果能发现对手的长处,那就会给他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益处。 ——歌德
请你在准确理解材料的基础上,任意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 刘静
原创套题
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湖北卷) 参考答案
李伟杰 湖北省宜昌市教研中心 特级教师
1. C(A.牵强附会qiǎng B.场院 cháng D、潭柘寺sì)
2. B(A.意气用事 C.禀赋 D.精兵简政)
3. A(“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在也指一言不发。B“侧目而视” 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含贬义。用于此处感情色彩不当。C“危言危行”意为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此处望文生义,将“危”理解为“危险”了。D“望其项背”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差距不大,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不合语境。)
4. D(A.关联词位置不当,“不但” 应调到“产量”之前。 B. 句式杂糅:“市场上有转基因食品如大豆油、油菜籽油及调和油等均已做了标志”。 C. 多重否定不当:为了避免让“流血讨薪”的惨剧不再发生。)
5.(D《群英会蒋干中计》出自《三国演义》。)
6.B(“真正具有价值的还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理论层面的内容”错,三个层面的内容具有综合性与整体性的特征,“核心的思想理论层面”与“核心的价值观”所指内涵不同。)
7. A(“‘国学’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封建‘三纲’思想”错,封建三纲思想只是文章证明国学局限性的一个论据。)
8. D(A项“其主要内容有渐渐成为历史的惰性的趋势”有误,国学中不少腐朽落后的东西有渐渐成为历史的惰性的趋势,但没有根据表明主要内容有渐渐成为历史的惰性的趋势;B项“已经是知行割裂,‘说的’与‘做的’不同了”错,“知行割裂”是原本就如此的,并非是“进入近现代后”才如此的;C项“都体现了对‘国学’的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与回归”过于绝对化,有些祭孔大典、少儿读经等活动只不过是形式上的复古,并不是对国学核心价值的借鉴和继承。)
9. C(荣华:草本之花。)(3分)A项主要考查根据对称结构的进行推断,B、D项考查根据上下文确定词语的大意。
10. A(A.均为介词,到。B.转折连词,但是;连词,表承接。C.……的原因;介词,用来。D.介词,用;介词,经由、通过。)(3分)
11. C(“立言是不能传世永存的,尽心于文字是无用的”与原文不符。)(3分)
12.(1)然而在当时孔门中的众多弟子都尊崇颜渊,认为自己比不上他(或“难以望其项背”)。(“推尊”“以为”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我想挫减你的锐气,勉励你思考修身学习的道理,因此在你南归之时,把这些话告诉你。(“摧”“勉”各1分,“告以是言”句式1分,句意通顺1分)
(3)我本来也相当喜爱写文章,因此也用本文来警示自己一番。(“固”1分,“自警”句式1分,句意通顺1分)
13. 十月一日/过瓜洲坝/仓头/百里洲/泊沱灉/皆聚落/竹树郁然/民居相望/亦有村夫子聚徒教授/群童见船过/皆挟书出观/亦有诵书不辍者。(1-2处错扣1分,3处错扣2分,超过3处0分)
14.(1)云不是固体之物,能把峭壁“撑”起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云雾之浓和峭壁之陡。诗人再用一“拥”字写出了瀑布水珠四溅,众多浪花环绕四周的美景。形象生动地表明了诗人对青溪壮丽景色的喜爱。(解析各1分,思想感情2分)
(2)这两联将平凡的景象写出了新意。颈联充满神奇的想象,不说柏树栽种于魏晋时期,而说它能讲述魏晋间的事(此处是化用《桃花源记》的“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而来),本是枯燥的时间交代就写出了新意。(2分)尾联借嘱咐同伴之趣话,侧面烘托这人间仙境之优美迷人,写法也很新颖。(2分)
15.(1) 思而不学则殆
(2)鸡鸣桑树颠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4)沧海月明珠有泪
(5) 一蓑烟雨任平生
(6)落霞与孤鹜齐飞
(7)三顾频烦天下计
(8)夙兴夜寐
(1句1分,多选按照先后顺序认定给分)
16. 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C不给分。
A项“人物对话显得冗长”错;B“只因为喜欢兔子就相信了罗圈腿”错,这样理解就曲解了人物形象;C项“说明老师不能像罗圈腿那样关心和爱护孩子”错,罗圈腿对老师的批评只是为了说服于尔根;D项基本正确,但表述不够完整,还表现了于尔根因为天黑后他可以回家而弟弟不会被老鼠吃而高兴。
17.(1)于尔根看到的从两条腿当中射过来的阳光表明了他内心的愉悦,他能得到一只白色的小兔子,能回去睡觉,弟弟也不会被老鼠吃都让他感到开心。
(2)“青青的兔子草,因为瓦砾片而变得有些发灰”表明作者在赞扬了人性的温暖之后仍然对战争带来的阴影感到担心。
(答对一点得2分)
18.(1)运用拟人的手法,用做标题很新颖,能吸引读者。
(2)突出主题。文章用这个荒唐的谎言展示了罗圈腿的善良,用做标题更能表现作者对战争的阴影下显现的人性的光辉的礼赞,也控诉了战争的罪恶。
(3)高度概括了主要情节。“夜里老鼠是睡觉的”跟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既表现了罗圈腿的善良体贴,相信这种说法也符合九岁男孩的特点。
(答对两点即得4分)
19. 罗圈腿善良、富有爱心。(2分)我们的社会应该弘扬善良和爱心之美。2011年10月13日,佛山两岁女童悦悦连遭两车碾过,十多名路人经过未施援手,还是一名捡破烂的阿婆将孩子扶起。罗圈腿的善良、富有爱心与这一事件中的很多当事人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照,在遭受战争极大破坏的环境中,罗圈腿彰显出的人性的光辉,是如今和平环境下的人们应该学习和反思的。能联系实际举例1分,有自己的看法且合情理2分。
20. (1)参考:鲁侍萍母子相见却不能相认,只能欲说还休,作者巧妙地利用同音词语(1分)的转折来表达了鲁侍萍的愤恨,痛苦,失望,悲哀……什么都有,真是百感交集。(1分)
(2)参考:王熙凤表面上赞美林黛玉的美,实际上是讨好逢迎贾府的尊长——贾母,同时也照顾了三姐妹的心情,(1分)充分表现了王熙凤八面玲珑、精于言辞、善于奉承的性格特征。(1分)
21. ④⑥①③②⑤(见错无分)
22. 参考观点:(观点合情合理即可)
赞成理由:孝敬父母及长辈的风气淡化乃至丧失,已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北大此项新规,对提倡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反对理由:无法量化标准,助长歪风邪气;变相鼓励家长孩子搞形式主义,被动造假。
23. 作文立意参考:
从三句话中,我们很容易提炼出话题“对手”。题干中“任意选择一个角度”提示了立意的多角度:着眼第一句话,立意可为“对手的存在”的意义和作用;着眼第二句话,立意可为“如何面对对手”;着眼第三句话,立意可为“发现对手长处与成就自我成长”;也可任选其中两句话,如综合①③两句从“对手的作用”角度立意,综合②③两句从“正确面对对手”的角度立意;也可着眼整体立意,从上面所述多个方面谈对“对手”这一话题的解读。文体选择可灵活多样,记叙文(小小说)、议论文、散文均可。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各种草木鸟兽被归类为“物”,而世间众人被归类为“人”,他们生存在世时虽有分别,然而到了死亡时却很相同,全部腐朽、消失罢了。而圣贤身处世人之中,他们也需要面对这种生死变化,然而却和草木鸟兽及世人有分别。他们能在精神、功业上永垂千古,时间再久也能够留存。成为圣贤并且能够长存不朽的缘故,就在于他们建立德行、功业、著作了。一个人能努力修炼个人操守的话,一定能有所成就;若要建立个人功业,却是受社会情况限制;若要行文传世的话,则被个人天赋所约束。有些人能建立功业,却未必有著作留下。看《诗》《书》《史记》等著作所记,当中有多少人是善于著作的呢?至于有高尚德行的人,更未必能建立功业,又没有著作传世的了。孔子的弟子中,有能建立功业的,有能著书立说的。就以颜渊为例,他独居穷宅时挨饥受冷;在与人相处时又整天沉默寡言,旁人也许以为他愚笨无能。然而在当时孔门中的众多弟子都尊崇颜渊,认为自己比不上他。就是后世千百年来,也有人能在德行上胜过颜渊。颜渊能够永存不朽的原因,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
我曾读《汉书·艺文志》、唐《四库书目》等著作,见当中列举上古至今有著作流传的文人,其作品有的多达百余篇,少的也有三四十篇。然而文人虽多不胜数,大部分的作品却已随时间而散失消亡,至今只存留百分之一二而已。我悲叹这些作者,他们的文章虽然华丽,言辞工整,但好像花木被风飘散,鸟兽鸣叫掠过耳边一样,只得短暂停留人间。他们创作时竭尽心力,这又和世人为生活忙忙碌碌有何分别呢?而且最后也或早或迟地面对死亡,他们的情况和草木、鸟兽、世人一样,全部归于泯灭消亡,可知道“立言”实在是不能够依靠的。大概都是这样的。现今追求学问的人,他们全部羡慕古代圣贤能够名声不朽,可是只懂用一辈子工夫在著述文字方面,那真是可悲的了!
你(徐无党)从小便跟随我学习,写的文章,已经颇得别人称赞。学成后,又在礼部应考科举,名列前茅,从此名声显著人前。你的文章日渐进步,有一种如泉水涌出山间的气势。不过,我想挫减你的锐气,勉励你思考修身学习的道理,因此在你南归之时,把这些话告诉你。然而,我本来也相当喜爱写文章,因此也用本文来警示自己一番。
责任编辑 刘静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戏谑 xuè 谮言zèn 差不多chā 牵强附会qiáng
B.召唤zhāo 场院 cháng 迫击炮 pǎi 呶呶不休náo
C.校场jiào 祛除 qū 脊梁骨jǐ 味同嚼蜡jiáo
D.伶俜pīng 桑葚shèn 潭柘寺shì 无色无臭xiù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针砭时弊 义气用事 惫懒 寒喧
B.畏葸不前 粗制乱造 秉赋 颤栗
C.共商国是 声色俱厉 宣泄 颓圮
D.急不暇择 精兵减政 喋血 谛造
3.下列各项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语,不赞一词,他独自发完议论,也就算了。
B.巴西女排教练说过,如果可以从中国女排“挖角”,他首先就想挖走冯坤。“作为二传,冯坤太优秀了,她能让对手侧目而视。 ”
C.不法分子不断散布言论,干着分裂祖国的勾当,这些危言危行总有一天会成为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绞索。
D.至上映以来,《失恋33天》由于观影人气十分火爆,成为了年度票房市场的最大“黑马”,其它同类型的国产电影只能望其项背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曹明华的《美》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从思想内容上说,它感性形象极为丰满,形象、情节兼备,由自然美过渡到人生美;从写法上,它给人以人生的感悟和启迪。
B.目前,市场上有转基因食品如大豆油、油菜籽油及调和油等均已做了标志,今后,农业部门将借鉴国外标志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转基因产品标志管理制度。
C.临近年关,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劳资纠纷纷纷进入高发期,为了避免让“流血讨薪”的惨剧不再发生,九部委联合发力,紧急部署,要求确保农民工工资节前按时足额支付。
D.在中国高铁受到国内外广泛质疑的敏感期,对重大的事故调查和召回事件采取更公开、更坦诚的态度,才是立足高铁发展大局,营造正常发展环境的明智之举。
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祝福》中的“我”是全文的线索人物,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我”又是主人公命运的见证人和思考者,引领着读者对人物命运作更深入的思考。
B.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托尔斯泰文学艺术史上的三个里程碑。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公认的最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
C.《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D.《谈美》的末篇《慢慢走,欣赏啊!》,朱自清在此篇里表达出了他最根本的人生观: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他用这种人生观劝告年轻人,好好珍惜生命,体味生活,让人生有意义,有价值,有味道。
二、(9分,每小题3分)
“国学”断想
所谓“国学”,就是中国固有的传统学术及其研究的学问。具体地说,“国学”包含有三个层面:第一,它是一种知识体系。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自然应该有一种最起码的亲近感与敬畏心,对唐诗宋词、四书五经这些内容应该有基本的了解。第二,它是一种思维智慧,是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不管中国人有没有正式地把国学当作学问来学习,都是在国学的氛围里成长的,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面对同样的事情,中国人和西方人可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最后,“国学”就是它的核心价值观,比如“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应该说,这些价值观层面的东西,才是国学最根本的。
“国学”是个好东西,这一点恐怕没有人能否定。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国学”如同世间其他事物一样,也有它的软肋,也有它的局限性。“国学”的不少内涵有的本身就是落后腐朽的,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三纲思想。有的本来是正面积极的内容,但随着时空变化,渐渐落后于变化了的形势,已无法应对时代的挑战,而成为了历史的惰性与包袱。譬如《孙子兵法》所提倡的原始民本观“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在其诞生的春秋战国时代,无疑是进步的,但进入近代后,却严重滞后于新型的民主要求了,而它本身是无法顺利完成转型,变“令民与上同意”为“令上与民同意”的。
另外,以“国学”为主要表现的传统文化理念,在许多情况下,是知行割裂的,即说的不是做的,做的不是说的。如《孙子兵法》乍读之下,会觉得它很爱兵,“视卒如婴儿”。但如果你把它看作是孙子的真实想法,那就太天真了。其实在孙子的眼里,士卒不过是牛羊而已,“若驱群羊,驱而来,驱而往”,所以,可以“上屋而抽其梯”,不存丝毫怜悯之心,还美其名曰“慈不掌兵”。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学”绝对不是只有其美、没有其恶的纯粹事物,在它的身上,善与恶、真与伪、美与丑同样交织在一起。
我们今天弘扬国学,要超越经史子集的范畴。为什么后来国学变成大家觉得无用的了,因为后来国学仅限于经史子集中。但是去看一下《汉书·艺文志》,实用之学与理论之学是结合在一起的,“七略”实际上有“六略”。第一略通论,下面六艺略,就是理论指导;诸子略,就是中国的学术学派;诗赋略,就是文学创作;兵书略,就是用于指导战争实践的理论及其相应的操作方法;术数略、方技略,这些都是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东西。但经史子集里淡化了这些操作、实践性的东西。要超越经史子集,而回归到《汉书·艺文志》的学科传统中。
西周时期的“六艺”,是培养“全人”人格的,有精神思想的指导——“礼”“乐”,有自然科学知识、文化技能的掌握——“书”“数”,也有军事技能、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射”“御”。但孔子之后的以经典传承为中心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的“六艺”却变成了纯粹的课本、书本知识。“学习”一词本有两层意思:“学”,首先是从知识层面上学,是被动的、灌输性的学;“习”,是练习,是在实践中练习它、升华它,然后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现在我们只有“学”,没了“习”的成分了。所以今天弘扬国学,要真正超越经史子集的传统,回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国传统学术的原生态。实际上,经史子集是次生态,原生形态应该是六艺之学,就是从西周的六艺之学,一直延续到班固《汉书·艺文志》的六略之学。
(选自《新华文摘》2010年第9期,有删改)
6.下列关于“国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国学”不仅包括唐诗宋词等知识性内容,还包括受国学氛围的熏陶而形成的思维智慧以及价值观层面的东西。
B.“国学”的内涵虽然包括三个层面,但真正具有价值的还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理论层面的内容。
C.一个中国人就算没有把唐诗宋词、四书五经等内容当作学问来学习,也并不说明就没有受到国学的影响。
D.“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传统的价值观念是国学中最根本的东西,至今仍然具有活力。
7.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国学”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封建“三纲”思想以及那些在产生时是正面积极的,但随着时空变化,渐渐落后于变化了的形势的内容。
B.我们对国学的继承,不仅要“学”,了解知识层面的“国学”;还要“习”,在实践中练习、升华。
C.国学之所以会让大家觉得无用,因为孔子之后的国学仅限于经史子集等理论之学中,成为纯粹的课本、书本知识。
D.今天弘扬国学,不能停留在以经典传承为中心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的“六艺”的层面上,而要回归以“全人”培养为宗旨的礼、乐、书、数、射、御的“六艺”。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学”之中善与恶、真与伪、美与丑交织在一起,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国学”发展到今天,其主要内容有渐渐成为历史的惰性的趋势。
B.《孙子兵法》在其诞生的时代无疑是进步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进入近现代后已经是知行割裂,“说的”与“做的”不同了。
C.当今盛行的祭孔大典、少儿读经等活动都体现了对“国学”的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与回归。
D.对于“国学”,我们既不能因它存有糟粕而一概抹煞它,也不能因它今天仍拥有合理的内核而一味拔高它。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送徐无党南归序
【宋】欧阳修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选自《居士集》)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逾远而弥存也 弥:久长
B.不见于言可也 言:著作
C.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 荣华:茂盛
D.稍稍见称于人 称:称道,赞扬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而散亡磨灭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C.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亦因以自警焉 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感慨于当时学者“立言传世以求不朽”的世风,强调了“修身为本,精神不朽”
观点,具有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
B.颜回无甚功可言,竟然受当世和后世如此推崇。文章以此为例,有力地说明了君子务本,修身立德,精神不朽的道理。
C.文中用“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来比工丽文辞,意在说明立言是不能传世永存的,尽心于文字是无用的。
D.文末“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一句,意味深长,增添了劝诫的力量,更激励人自省自醒。
四、(24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3分)
译: 。
(2)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4分)
译: 。
(3)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3分)
译: 。
13.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用“/”在需标点处标明)(3分)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14.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8分)
同友人游青溪
【清】王永彬
溪声引我入村烟,纡曲山盘古洞天。
苍石堆云撑峭壁,碧涛溅雪拥飞泉。
煎茶小憩清凉界,问柏能知魏晋年。
嘱咐同人归去早,此间住久恐成仙。
(1)请赏析第二联“撑”、“拥”二字的妙处。(4分)
(2)有人评价这首诗“于平凡之处翻出新语,于平凡之景中翻出新意”,请结合颈联和尾联作简要赏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四题任选三题)(6分)
(1)五更鼓角声悲壮, 。(杜甫《阁夜》)
(2)垆边人似月,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
(3)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苏洵《六国论》)
(4)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6)佳节又重阳, ,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
(7)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8)西当太白有鸟道, 。 (李白《蜀道难》)
五、(18分)
夜里老鼠是睡觉的
〔德国〕沃尔夫冈·波尔契特
在孤零零的墙上开着一个窗洞,那张开的大口像是在打呵欠,被夕阳的余晖照射,呈现出一片又蓝又红的色彩。一团团尘云在东斜西歪的烟囱残臂之间闪闪发光。瓦砾片堆成的荒野发着楞。
他闭着眼睛。突然眼前更暗了,他觉得有人走了过来,正站在他面前,黑,蹑手蹑脚。
这下他们发现我了!他想。
但是他眯起双眼只看到两条套着破旧裤子的腿,弯曲得相当厉害,以致于他的目光能从它们中间穿过去。他壮着胆子顺着裤腿往上瞄了一眼,认出这是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手里拿着一把小刀和一只篮子,指尖上沾着些土。
“你在这儿睡觉啊?”那人边问边俯视着他乱蓬蓬的头发。于尔根眯起眼睛,他的眼光从这人的两腿当中穿过,瞧着太阳,说:“不,我没睡,我要守在这儿。”那人点点头:“是这样,为了这个,你带着大棍子对吗?”“对。”于尔根勇敢地回答,同时握紧了棍子。
“你在守着什么呐?”“这我不能说。”他双手紧紧攥着那根棍子。“是守着钱,对吗?”那人放下篮子,在裤子臀部上来回擦着小刀。“不,根本就不是为了钱,”于尔根轻蔑地说,“完全是另外一样东西。”“哦,那是什么呢?”“我不能讲,反正是别的东西。”“好,不说,那我也就不告诉你篮子里装的什么?”那人用脚踢了一下篮子,啪地合上小刀。“哼,篮子里装的什么我会猜,”于尔根一脸鄙夷,“兔子草。”“好家伙,真准!”那人十分惊讶地说,“你真是个机灵鬼。多大了?”“九岁。”“啊哈,瞧瞧,九岁了。那么你也知道三乘九等于几,是吧?”“那还用说,”于尔根答着。为了争取时间,他还补了一句:“这很容易。”他的目光从那人的两条腿中间穿过。“三乘九是吗?”他又问了一遍,“二十七,我一下就算出来了。”“一点不错,我就有这么多兔子。”那人说。于尔根不由得张大嘴巴:“二十七只?”“你可以去瞧嘛,不少还是仔兔呢,你不想去看看吗?”“我可不能,我得守在这儿。”于尔根犹豫着。“老这样?夜里也这样?”那人问。“夜里也一样,天天这样,一直是这样。”
于尔根抬头看着罗圈腿。“打星期六起就这样了。”他悄声说。“你难道就没回过家?饿了总该吃吧。”于尔根拿起一块石头。下面放着半个面包,还有一个白铁盒。“你抽烟吧?”那人问道,“用烟斗吗?”于尔根抓紧棍子,畏缩地说:“我抽自己卷的烟,我不喜欢烟斗。”
“多可惜,”那人朝着他的篮子弯下腰,“你满可以安安静静地瞧瞧那些兔子,特别是那几只小的,或许你还能挑一只,可你却不能离开这里。”“不,”于尔根伤心地说,“不不。”那人拿起篮子,直起身子。“那好吧,如果你非得呆在这儿的话——多可惜。”他转过身去。“要是你能替我保密,”这时于尔根急忙说,“是因为那些老鼠。”罗圈腿缩回了一步:“因为老鼠?”“是呀,它们吃死人,吃人,它们靠这活命。”“谁说的?”“我们老师。”“那你就留神起老鼠来了?”那人问。“才不是呢!”接着他用很低的声音讲道,“我的弟弟,他就躺在下面,就在这儿。”于尔根用棍子指着倒塌的墙垣:“我们的房子遭到了轰炸,地下室里的亮光一下子没有了,他也不见了,我们还大声叫过他。他比我小好多,才四岁。肯定他还在这儿。他比我小好多。”
那人俯看着他乱蓬蓬的头发,突然说道:“那,你们老师就没有告诉你们,夜里老鼠要睡觉吗?”“没有,”于尔根轻声说,一下子显得很不耐烦,“这个他没有说过。”“哟,如果他连这个也不知道,还算什么老师,”那人说,“夜里老鼠是睡觉的,夜里你可以放心回家,夜里它们总睡觉,天一黑就睡下了。”于尔根用棍子在瓦砾堆里戳出一个个小窟窿。这儿全是它们的小床,他想,全是小床。“现在你明白了吧?”那人又说(他的罗圈腿显得很不安静),“我现在赶紧去喂我的兔子,等天一黑我就来接你。或许我还能带一只来,一只小的,还是,你说呢?”于尔根在瓦砾堆里戳出一个个小窟窿。“全是小兔子,白的,灰的,灰白的。”“我不知道,它们夜里是不是真的睡觉。”他轻声说着,看着罗圈腿。那人翻过一堵堵断墙到了街上。“当然,”他在那里说,“你们老师应该卷铺盖滚蛋,要是他连这个都不知道。”
于尔根站了起来,问:“我真能有一只兔子吗?一只白的成吗?”“我找找看,”那人边走边喊,“可你一定要等着我,我带你回家,懂吗?我得告诉你父亲怎样做兔子笼,这事你们可得懂。”“好。”于尔根喊道。“我等着。天黑前我还得留意老鼠。我一定等着。”他又喊。“我们家里还剩有些木板。箱子板。”他叫道。
可是那人已经听不到这些了,他圈着雨条弯腿朝太阳跑去。
黄昏把太阳染得血红,于尔根还能看见阳光从那两条腿当中照射过来,两条弯弯的腿。还有那只篮子兴奋地摇晃着,里面是兔子草。青青的兔子草,因为瓦砾片而变得有些发灰。
1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这篇小说很多地方通过描述告诉读者一些场景一些情况,而不是简单干巴的概括,这样读起来更生动,使一切如画卷一般展示在读者面前,栩栩如生,但语言显得有些啰嗦。
B. 于尔根两次在瓦砾堆礼戳一个个窟窿的动作描写说明他内心对老鼠夜里是不是睡觉有些疑虑,最终因为喜欢兔子就相信了罗圈腿。
C. 文章反复说“他的目光从那人的两条腿中间穿过”就是为了表明于尔根的机灵,他是想看看有没有敌人到来。
D. 结尾写“那只篮子兴奋地摇晃着”,表现了“罗圈腿”因为帮助了于尔根而激动,更表明于尔根因为即将得到兔子而兴奋。
E. 文章行文看似不动声色,但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情感波涛汹涌。行文至“我的弟弟,他就躺在下面”时,情节就达到了高潮,催人泪下。
17.本文首尾两段的景物描写意蕴丰富,请做赏析。(4分)
18.以“夜里老鼠是睡觉的”为题有哪些妙处?(4分)
19.有人说本文的主人公是于尔根,有人说是罗圈腿,你的看法是怎样的,为什么?(5分)
六、(12分)
20.请在画线的地方填写相对应的小说人物名字。(4分)
1.“妈妈,帽子还要偏一点,” 说。“我来替你重新别一下,”于是我冲上前去,但是在缩短衣边的女仆们来不及松手,衣边的一块纱被撕了下来。
2.“我们走吧!” 嚷着,高高地举起他那颗燃烧的心,给人们照亮道路,自己领头向前奔去。
3. 不会说话,却有一双长长睫毛掩藏着的大黑眼睛;她的两片嘴唇,只要获得心灵情绪的少许暗示,就会像两片娇嫩的新叶,颤抖不已。
4.原来路边背海一带都是摊户,这时候忽然从一个摊户伸出一个老头子的秃脑袋,
把它错看做葫芦了。
21.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通过潜台词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揣摩下面两段台词,体会下面加点人物语言内涵的丰富性。(4分)
(1)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雷雨》
(2)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林黛玉进贾府》
22.下面这个新闻材料,请任选一个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至少两点),语言流畅。(4分)
北大“举孝廉”
最近,北京大学宣布2012年将继续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全国211所中学可推荐260名学生。这些学生若通过面试,可在高考录取时享受北大降至当地本科一批控制线录取的优惠。不过,推荐生标准首次明确规定基础学业成绩位居全年级前5%以内,不孝敬父母的学生不得推荐。这不禁令人想起汉代的“举孝廉”。汉时选拔人才,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举孝廉。
(1)我赞成,
(2)我反对,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一个强劲的对手的存在,会让你时刻有种危机感,会激发起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斗志。 ——朱镕基
②可持续竞争的唯一优势来自于超过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 ——詹姆斯·莫尔斯
③无论在哪儿,无论做什么,我们都会遇到对手。我们太习惯于把对手列为敌人,太习惯于嫉妒甚至诽谤,可是,一个人的真正长大却是从真诚地欣赏对手开始的。 ——张爱玲
④一个人如果能发现对手的长处,那就会给他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益处。 ——歌德
请你在准确理解材料的基础上,任意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 刘静
原创套题
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湖北卷) 参考答案
李伟杰 湖北省宜昌市教研中心 特级教师
1. C(A.牵强附会qiǎng B.场院 cháng D、潭柘寺sì)
2. B(A.意气用事 C.禀赋 D.精兵简政)
3. A(“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在也指一言不发。B“侧目而视” 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含贬义。用于此处感情色彩不当。C“危言危行”意为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此处望文生义,将“危”理解为“危险”了。D“望其项背”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差距不大,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不合语境。)
4. D(A.关联词位置不当,“不但” 应调到“产量”之前。 B. 句式杂糅:“市场上有转基因食品如大豆油、油菜籽油及调和油等均已做了标志”。 C. 多重否定不当:为了避免让“流血讨薪”的惨剧不再发生。)
5.(D《群英会蒋干中计》出自《三国演义》。)
6.B(“真正具有价值的还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理论层面的内容”错,三个层面的内容具有综合性与整体性的特征,“核心的思想理论层面”与“核心的价值观”所指内涵不同。)
7. A(“‘国学’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封建‘三纲’思想”错,封建三纲思想只是文章证明国学局限性的一个论据。)
8. D(A项“其主要内容有渐渐成为历史的惰性的趋势”有误,国学中不少腐朽落后的东西有渐渐成为历史的惰性的趋势,但没有根据表明主要内容有渐渐成为历史的惰性的趋势;B项“已经是知行割裂,‘说的’与‘做的’不同了”错,“知行割裂”是原本就如此的,并非是“进入近现代后”才如此的;C项“都体现了对‘国学’的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与回归”过于绝对化,有些祭孔大典、少儿读经等活动只不过是形式上的复古,并不是对国学核心价值的借鉴和继承。)
9. C(荣华:草本之花。)(3分)A项主要考查根据对称结构的进行推断,B、D项考查根据上下文确定词语的大意。
10. A(A.均为介词,到。B.转折连词,但是;连词,表承接。C.……的原因;介词,用来。D.介词,用;介词,经由、通过。)(3分)
11. C(“立言是不能传世永存的,尽心于文字是无用的”与原文不符。)(3分)
12.(1)然而在当时孔门中的众多弟子都尊崇颜渊,认为自己比不上他(或“难以望其项背”)。(“推尊”“以为”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我想挫减你的锐气,勉励你思考修身学习的道理,因此在你南归之时,把这些话告诉你。(“摧”“勉”各1分,“告以是言”句式1分,句意通顺1分)
(3)我本来也相当喜爱写文章,因此也用本文来警示自己一番。(“固”1分,“自警”句式1分,句意通顺1分)
13. 十月一日/过瓜洲坝/仓头/百里洲/泊沱灉/皆聚落/竹树郁然/民居相望/亦有村夫子聚徒教授/群童见船过/皆挟书出观/亦有诵书不辍者。(1-2处错扣1分,3处错扣2分,超过3处0分)
14.(1)云不是固体之物,能把峭壁“撑”起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云雾之浓和峭壁之陡。诗人再用一“拥”字写出了瀑布水珠四溅,众多浪花环绕四周的美景。形象生动地表明了诗人对青溪壮丽景色的喜爱。(解析各1分,思想感情2分)
(2)这两联将平凡的景象写出了新意。颈联充满神奇的想象,不说柏树栽种于魏晋时期,而说它能讲述魏晋间的事(此处是化用《桃花源记》的“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而来),本是枯燥的时间交代就写出了新意。(2分)尾联借嘱咐同伴之趣话,侧面烘托这人间仙境之优美迷人,写法也很新颖。(2分)
15.(1) 思而不学则殆
(2)鸡鸣桑树颠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4)沧海月明珠有泪
(5) 一蓑烟雨任平生
(6)落霞与孤鹜齐飞
(7)三顾频烦天下计
(8)夙兴夜寐
(1句1分,多选按照先后顺序认定给分)
16. 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C不给分。
A项“人物对话显得冗长”错;B“只因为喜欢兔子就相信了罗圈腿”错,这样理解就曲解了人物形象;C项“说明老师不能像罗圈腿那样关心和爱护孩子”错,罗圈腿对老师的批评只是为了说服于尔根;D项基本正确,但表述不够完整,还表现了于尔根因为天黑后他可以回家而弟弟不会被老鼠吃而高兴。
17.(1)于尔根看到的从两条腿当中射过来的阳光表明了他内心的愉悦,他能得到一只白色的小兔子,能回去睡觉,弟弟也不会被老鼠吃都让他感到开心。
(2)“青青的兔子草,因为瓦砾片而变得有些发灰”表明作者在赞扬了人性的温暖之后仍然对战争带来的阴影感到担心。
(答对一点得2分)
18.(1)运用拟人的手法,用做标题很新颖,能吸引读者。
(2)突出主题。文章用这个荒唐的谎言展示了罗圈腿的善良,用做标题更能表现作者对战争的阴影下显现的人性的光辉的礼赞,也控诉了战争的罪恶。
(3)高度概括了主要情节。“夜里老鼠是睡觉的”跟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既表现了罗圈腿的善良体贴,相信这种说法也符合九岁男孩的特点。
(答对两点即得4分)
19. 罗圈腿善良、富有爱心。(2分)我们的社会应该弘扬善良和爱心之美。2011年10月13日,佛山两岁女童悦悦连遭两车碾过,十多名路人经过未施援手,还是一名捡破烂的阿婆将孩子扶起。罗圈腿的善良、富有爱心与这一事件中的很多当事人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照,在遭受战争极大破坏的环境中,罗圈腿彰显出的人性的光辉,是如今和平环境下的人们应该学习和反思的。能联系实际举例1分,有自己的看法且合情理2分。
20. (1)参考:鲁侍萍母子相见却不能相认,只能欲说还休,作者巧妙地利用同音词语(1分)的转折来表达了鲁侍萍的愤恨,痛苦,失望,悲哀……什么都有,真是百感交集。(1分)
(2)参考:王熙凤表面上赞美林黛玉的美,实际上是讨好逢迎贾府的尊长——贾母,同时也照顾了三姐妹的心情,(1分)充分表现了王熙凤八面玲珑、精于言辞、善于奉承的性格特征。(1分)
21. ④⑥①③②⑤(见错无分)
22. 参考观点:(观点合情合理即可)
赞成理由:孝敬父母及长辈的风气淡化乃至丧失,已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北大此项新规,对提倡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反对理由:无法量化标准,助长歪风邪气;变相鼓励家长孩子搞形式主义,被动造假。
23. 作文立意参考:
从三句话中,我们很容易提炼出话题“对手”。题干中“任意选择一个角度”提示了立意的多角度:着眼第一句话,立意可为“对手的存在”的意义和作用;着眼第二句话,立意可为“如何面对对手”;着眼第三句话,立意可为“发现对手长处与成就自我成长”;也可任选其中两句话,如综合①③两句从“对手的作用”角度立意,综合②③两句从“正确面对对手”的角度立意;也可着眼整体立意,从上面所述多个方面谈对“对手”这一话题的解读。文体选择可灵活多样,记叙文(小小说)、议论文、散文均可。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各种草木鸟兽被归类为“物”,而世间众人被归类为“人”,他们生存在世时虽有分别,然而到了死亡时却很相同,全部腐朽、消失罢了。而圣贤身处世人之中,他们也需要面对这种生死变化,然而却和草木鸟兽及世人有分别。他们能在精神、功业上永垂千古,时间再久也能够留存。成为圣贤并且能够长存不朽的缘故,就在于他们建立德行、功业、著作了。一个人能努力修炼个人操守的话,一定能有所成就;若要建立个人功业,却是受社会情况限制;若要行文传世的话,则被个人天赋所约束。有些人能建立功业,却未必有著作留下。看《诗》《书》《史记》等著作所记,当中有多少人是善于著作的呢?至于有高尚德行的人,更未必能建立功业,又没有著作传世的了。孔子的弟子中,有能建立功业的,有能著书立说的。就以颜渊为例,他独居穷宅时挨饥受冷;在与人相处时又整天沉默寡言,旁人也许以为他愚笨无能。然而在当时孔门中的众多弟子都尊崇颜渊,认为自己比不上他。就是后世千百年来,也有人能在德行上胜过颜渊。颜渊能够永存不朽的原因,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
我曾读《汉书·艺文志》、唐《四库书目》等著作,见当中列举上古至今有著作流传的文人,其作品有的多达百余篇,少的也有三四十篇。然而文人虽多不胜数,大部分的作品却已随时间而散失消亡,至今只存留百分之一二而已。我悲叹这些作者,他们的文章虽然华丽,言辞工整,但好像花木被风飘散,鸟兽鸣叫掠过耳边一样,只得短暂停留人间。他们创作时竭尽心力,这又和世人为生活忙忙碌碌有何分别呢?而且最后也或早或迟地面对死亡,他们的情况和草木、鸟兽、世人一样,全部归于泯灭消亡,可知道“立言”实在是不能够依靠的。大概都是这样的。现今追求学问的人,他们全部羡慕古代圣贤能够名声不朽,可是只懂用一辈子工夫在著述文字方面,那真是可悲的了!
你(徐无党)从小便跟随我学习,写的文章,已经颇得别人称赞。学成后,又在礼部应考科举,名列前茅,从此名声显著人前。你的文章日渐进步,有一种如泉水涌出山间的气势。不过,我想挫减你的锐气,勉励你思考修身学习的道理,因此在你南归之时,把这些话告诉你。然而,我本来也相当喜爱写文章,因此也用本文来警示自己一番。
责任编辑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