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教学之我见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Kin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色彩是绘画表现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张色彩作业、习作或创作,色彩效果如何,与作者的色彩知识和用色经验有着直接关系。自然界万物的色彩是十分丰富的,对一个有一定色彩知识和经验的画家来说,仅用几种颜料,就能充分表现的尽善尽美。而对一个对色彩知识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的人来说,就是用尽数十种乃至上百颜料也无济与事。由此可见,色彩教学的关键是指导学生学会用有限的颜料表现无限的色彩世界。怎样才能使学生学会用有限的颜料表现无限的描绘对象呢?这就要求学生科学地学习色彩知识,掌握和运用色彩知识。
  学习色彩,首先要认识色彩,了解色彩有哪些种类。比如彩虹有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使学生知道,彩虹是经水汽折射出来而合成的太阳光的七色,这七种色光的排列,就显示出色彩的原色、间色和冷暖关系。这样慢慢引深、讲解什么是原色、什么是间色、复色,学生就比较容易明白了,然后再进一步示范,讲解色彩的调配方法,如深色、浅色、冷色、暖色、土黄、灰蓝等。同时要求学生多做几遍调色练习,这样,学生们就会很快了解色彩产生的原因和变化原理,初步掌握色彩知识。
  色彩教学的第二步,就是要学生掌握正确的色彩观察方法。这一阶段,要反复强调,必须看准描绘对象的色彩明暗变化、冷暖变化,要看到色彩的复杂性,又要看到色彩的统一性。明暗变化是由于光线的强弱和光线的遮折形成的物像形成色彩的明暗变化。这一变化与反映到素描中的明暗变化完全相同。因此,色彩教学中常提到的“要画好色彩,必须有坚实的素描基础”,就是这个道理。冷暖变化主要是由于光源色、环境色以及空气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化,在色彩教学中要求学生多观察、分析、记忆和思考。空间变化,就是比较不同距离物体色彩的变化。所描绘的物体离视线越远就会显得越冷、越灰、越淡。原因是大气中微粒接受蓝天的冷色,远处物体也受空气中微粒和灰尘的遮挡,暖色被隔阻,因而其色光的反射能力和明暗对比都相对减弱,色彩就变淡、变灰、变冷。这就是色彩在空间中变化的道理。自然界万物色彩具有比调色盒中现成颜料的色彩丰富得多的复杂性。相同物体的色彩由于光线、形体和环境的变化而引起色彩的复杂化,物体的各部分由于外界的影响和自身的变化,都能引起色彩的复杂化。在同一光线下,同一物体由于形状、面向的不同,也产生不同的色彩变化而引起复杂化。在给学生讲解色彩复杂化的同时,要及时告诉学生,尽管色彩的变化是极其复杂的,但光源色的笼罩和环境色的补充,却使色彩得以统一,这种统一表现在色彩画面上,就是这幅画的调子,如这幅画偏冷,就称这幅画是冷调子,如这幅画偏暖,就称这幅画是暖调子。总之,一幅色彩作品,以什么色为主,就是什么色调的画。
  在色彩教学中,进一步掌握色彩知识,是关键的一环。因为,色彩知识掌握得如何,对下一步风景写生、静物写生、人物写生等色彩教学起决定性作用。
  色彩静物写生教学,一般要求学生用水彩可水粉颜料作画,在讲解绘画工具材料性能及技法的同时,色彩教学要达到以下三个目的:①使学生学会观察每一块色块的倾向性、鲜明和光亮程度;②使学生学会分辨物体的色块关系,也就是分辨每一块色的色相区别;③使学生学会用不同明度的色彩感,用不同的色度处理好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的关系。进行色彩练习,首先要求准确。处理色彩的明暗和冷暖,要求接近对象本身反映出来的色彩关系。
  色彩风景写生与色彩静物写生有不同的要求,而且有更高的要求。风景色彩写生要注意角度不同所见色彩的变化。风景色彩写生,学生兴趣较浓,一旦选好取景位置,要及时提醒学生加深第一印象,定调子。如春天,一片生机,风和日丽,湿润的空气,一个新绿的调子。秋天,收获的季节,稻米飘香,一片金黄,调子自然以黄为主。空间是大自然的特征,空间中不同程度的暖色、冷色、灰色、淡色鲜明地呈现在眼前,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对比;画空间远处物体的色彩时,一定要比较近处物体的色彩。在不同的时间,从不同的角度,把握色彩的可变性,不同的时间晨、午、暮、夜,不同的天气阴、晴、雨、雾,同一景物由于季节、时间、天气、角度的不同,形成不同的调子,产生色彩的冷暖、明暗和虚实等特定的和谐关系。告诉学生一个道理:一靠观察,二靠理解,三靠实践。在色彩教学时,除了示范作画外,还要对学生的画多指导,不到万不得己改动几笔外,要让学生独立完成,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和处理画面能力。要求学生多看画,多画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色彩表现能力。
  色彩写生教学,最初以画静物为宜,可以穿插画些风景色彩写生,等到色彩知识比较熟练,掌握一定的色彩绘画技法后,再设专门课程,指导学生进行人物色彩写生。
其他文献
一颗沙里看世界,一朵花里看人生,谁说短暂的课前2分钟,不能折射课上35分钟的光华?谁说短暂的课前2分钟,不是引人入胜的序曲、不是余音绕梁的尾声、不是师生心灵碰撞的火花……  1 忽视2分钟  作为教师,很多时候我们只重视了正式上课铃声响后的时间,而不太在意此前2分钟的预备铃声。即使有,也只是背背古诗或者唱唱歌而已,这2分钟成了教育的盲区。  2肯定2分钟  古今中外有多少名人书写了关于珍惜时间的诗
期刊
百年哈佛有句大家熟悉的谚语:“一天的思考,胜过一周的蛮干。”积极思考是一种思维模式,它使我们在面临弱势的情形时仍能寻求最好的、最有利的结果。换句话说,在追求某种目标时,即使举步维艰,仍有所指望。积极思考是一种深思熟虑的过程,也是一种主观的选择,更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标志!  1 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每次认真聆听专家的报告,每次仔细观摩一堂成功的公开课,我都会有所收获。或是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有更新,或是对
期刊
高中生物课按教学大纲要求,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有关知识,这是生物学最基本的教学活动。而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既有与其他自然科学相同的,又有与其他自然科学不同的地方,这门学科的典型特点是知识点多,有很多生物学理论需要学生记忆,这正是许多学生最“头疼”的事情,甚至有些学生因此而干脆放弃“生物”这门学科。所以,在生物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记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掌握记
期刊
【摘 要】 目前,从通识教育的角度看,独立学院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学生学习能力自主发展的三重约束,即学习观念约束、学习资源约束和学习评价约束。因此,本文从通识教育的角度出发,确保独立学院学生自主发展学习能力,拓宽通识教育的非课程渠道,对学生实施隐性的通识教育,进行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安排。  【关键词】 通识教育 独立学院 自主学习能力 约束     目前,独立学院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学生学习能力自主发展
期刊
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是我们科学老师值得探究的课题。就现行的小学科学教材而言,变化大,可以说每年都在变化,如果我们的教学方法方式还停留在原有的教学层面上,我们将违背教材的改编原则和意图,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更达不到教学目标。那么,怎样才能上好新编教材呢?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1 科学课的教学从孩子们的身边事开始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未知、充满色彩的世界,科学课教他们从身边的事物
期刊
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低年级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师非常头疼的问题,教学过程繁琐,分析乏味单调,且耗时低效。怎样才能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质量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说说我的一些做法:  1 以读代写,读中识字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发展,课堂中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了,数学生活化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连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使数学学习起来觉得特别亲切,特别容易。它不仅感知得到,甚至触摸得到,也就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了浓厚的“生活味”,那么,在数学课堂中怎样才能体现生活味与数学味呢?    1 依存生活经验,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曾经说过:“自然界
期刊
俄国著名的科学家门捷列夫曾经说过“科学的原理起源于实验的世界和观察的领域,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不会有接踵而来的前进”。“观察、观察、再观察”曾作为巴甫洛夫的座右铭被写在实验室的墙壁上。众所周知:观察是研究自然科学的最基本的方法。人们认识自然,总是从观察开始。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观察现象和各种实验活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科学素质都
期刊
文无定规,教无定法。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我校的“开放型高效学堂”的课堂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广泛开展,课堂上教师如何驾驭课堂,恰当处理好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达到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深思熟虑和真诚面对的问题。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如何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我们每个教师直接面对的问题。教学中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和相关的探索,具体说来有以下三个
期刊
教育家斯特金认为:“教学效果基本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人的兴趣调节着情感,学生如果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热情。爱因斯坦也曾这样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强烈欲望。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只有从自身出发,调动一切可行因素,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心中的激情,才能提高教学实效。那么,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