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前刚毕业的时候,我曾担任过思想品德的教学。那时思想品德课教学形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固有模式,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方法存在说教化、简单化、灌输化和成人化的倾向,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社会实际。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制约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学生缺乏主动精神。最近两年我又担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感受颇深。《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多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教学活动要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性教学活动。”所谓的活动化教学,就是指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操作为特征,以活动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
儿童天性好玩,生性好动,可以说喜欢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活动不仅是儿童认识的源泉,也是儿童发展的基础。只有在生动活泼的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中儿童的主体参与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有效地改变儿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
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在课堂上多做游戏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在这么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掌握知识就不会变得如往常般枯燥乏味,而是轻松、愉快地接受了。这种做游戏的快乐对于小学生来说会很快迁移为学习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程是快乐的,这样对以后的教学大有益处的。如,我在教学“宁夏义务教育版”四年级《游戏中的规则》一课时,有一个环节是“规则可以修改吗”,让学生体会如何改变游戏中的规则,我在课前了解了学生经常玩的一些游戏,上课时我就采用游戏的方式,这一下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高涨起来。学生寻找自己的好朋友组成一组,玩自己喜欢的游戏,学生从熟悉的游戏中提炼游戏的规则,对规则有感性的认识。了解了规则以后,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修改,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从现在的游戏规则中发现问题,尝试用自己的力量去修改不合理的部分。在玩的过程中重新制定规则。修改后再玩,直到将规则修改到合适为止。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这节课,容易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从游戏中悟出道理,品尝到了学习的无穷乐趣。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内容标准的特点之一就是倡导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学习活动的充分重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是对新课程教学的一种极好的补充。德育学习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活动这种教学方式运用其中时充满了生命力。当然在品德课中的“活动化教学”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一、活动目标要有针对性
在日常的小学德育课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安排了大量的活动。整个课堂看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氛活跃,但仔细想想,有不少活动流于形式,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为活动而活动。没有将目标落到实处。因此,教师在采用活动化教学方式时,要力求把握教育要求与学生精神需要的最佳结合点,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深入了解儿童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于本班儿童的活动方案,使活动为实现目标服务,从而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活动内容要体现生活性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结合起来,适当补充本乡本土的“活”材料和学生身边的“真”事,尽力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活动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儿童接受。让学生从生活走进课堂,从课堂走向生活,改变过去那种品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方式。
三、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角色游戏、小品表演、讲故事、听音乐、看录像、看投影、辩论等。但从总体上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课前准备活动、课堂学习活动和课后延伸活动。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地选用活动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
“活动化教学”有很多种,通过一些活动有效地把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材、教材和活动、学生和活动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具有生动性和人情味。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就容易把书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对自己的克制和要求。学习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也是极其重要的,只要教师引导正确,活动开展适时,那么我相信品德与社会将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程。
(作者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第五小学)
编辑 薛直艳
儿童天性好玩,生性好动,可以说喜欢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活动不仅是儿童认识的源泉,也是儿童发展的基础。只有在生动活泼的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中儿童的主体参与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有效地改变儿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
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在课堂上多做游戏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在这么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掌握知识就不会变得如往常般枯燥乏味,而是轻松、愉快地接受了。这种做游戏的快乐对于小学生来说会很快迁移为学习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程是快乐的,这样对以后的教学大有益处的。如,我在教学“宁夏义务教育版”四年级《游戏中的规则》一课时,有一个环节是“规则可以修改吗”,让学生体会如何改变游戏中的规则,我在课前了解了学生经常玩的一些游戏,上课时我就采用游戏的方式,这一下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高涨起来。学生寻找自己的好朋友组成一组,玩自己喜欢的游戏,学生从熟悉的游戏中提炼游戏的规则,对规则有感性的认识。了解了规则以后,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修改,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从现在的游戏规则中发现问题,尝试用自己的力量去修改不合理的部分。在玩的过程中重新制定规则。修改后再玩,直到将规则修改到合适为止。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这节课,容易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从游戏中悟出道理,品尝到了学习的无穷乐趣。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内容标准的特点之一就是倡导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学习活动的充分重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是对新课程教学的一种极好的补充。德育学习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活动这种教学方式运用其中时充满了生命力。当然在品德课中的“活动化教学”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一、活动目标要有针对性
在日常的小学德育课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安排了大量的活动。整个课堂看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氛活跃,但仔细想想,有不少活动流于形式,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为活动而活动。没有将目标落到实处。因此,教师在采用活动化教学方式时,要力求把握教育要求与学生精神需要的最佳结合点,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深入了解儿童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于本班儿童的活动方案,使活动为实现目标服务,从而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活动内容要体现生活性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结合起来,适当补充本乡本土的“活”材料和学生身边的“真”事,尽力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活动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儿童接受。让学生从生活走进课堂,从课堂走向生活,改变过去那种品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方式。
三、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角色游戏、小品表演、讲故事、听音乐、看录像、看投影、辩论等。但从总体上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课前准备活动、课堂学习活动和课后延伸活动。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地选用活动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
“活动化教学”有很多种,通过一些活动有效地把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材、教材和活动、学生和活动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具有生动性和人情味。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就容易把书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对自己的克制和要求。学习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也是极其重要的,只要教师引导正确,活动开展适时,那么我相信品德与社会将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程。
(作者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第五小学)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