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的宋濂

来源 :青少年日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l9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10日 晴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六岁能为诗歌”,文名远播,明代“开国文臣之首”,与高启、刘基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同时,他也是一位诚信君子,朱元璋曾当面表扬他:“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宠辱不惊,始终无异。”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跟皇帝相处十九年而能够不说一句假话,宋濂的诚实耿直可见一斑。
  在宋濂的名篇《送东阳马生序》中记述了他幼时家贫借书而读的情形:“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借人家的书就要按期归还,只有不失信于人才能借来更多的书籍学习。民间还流传着宋濂拜师的传说:一次,宋濂欲向远方一位学者请教,并约好了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忽然下起大雪来。母亲劝道:“天气恶劣,出门危险。你就是晚去两天,想必老师也能谅解。”宋濂却说:“约好的事情尽量不要改变,失约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更何况我还是去拜师呢。”见到宋濂大雪天却如期赶到,老师非常感动,遂倾囊相授。
  宋濂担任朱元璋的侍从学士后,常寻找机会向皇帝进谏,并且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直谅不务文饰”。朱元璋曾对宋濂的诚实进行过试探。《明史·宋濂传》载: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当然,把自己跟谁喝酒、都有哪些下酒菜告诉皇帝并不是件很为难的事儿,但一旦涉及到朝廷大事甚至是朝臣任命,能够实话实说就颇为不易了。有一次朱元璋问起大臣们的好坏,宋濂只评价好的大臣,对不好的大臣却只字不提。皇帝很奇怪地问他原因,宋濂回答:“我只跟好的大臣来往,跟不好的大臣不相往来。所以我只知道好的大臣的情况,对不好的大臣我不了解。”又有一次,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朱元璋很不高兴,于是有的大臣为了讨好皇帝就跳出来指谪茹太素的奏章,或称“这里不敬”,或称“这里诽谤非法”。唯独宋濂不以为然:“茹太素这样做是对陛下尽忠啊,陛下您正在广开言路,怎么能够埋怨他说实话呢?”朱元璋由此细读茹太素的奏章,发现确有可取之处。于是朱元璋把此前迎合自己的朝臣都招来训斥一番,说:“如果不是宋濂,我差一点错怪了忠心进谏的好人啊。”
  宋濂因自己的诚信和耿直树立了很高的威望,也得到了皇帝的恩宠,但最终却因为长孙犯罪而受到牵连,未能善终。宋濂的大弟子方孝孺在为其写的祭文中写道:“公之量可以包天下,而天下不能容公之一身;公之识可以鉴一世,而举世不能知公之为人。”这实在是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其他文献
9月8日 晴  兰草已经有了清新美丽,又何必苛求牡丹的雍容华贵;江南已经有了江枫渔火、姑苏夜钟,又何必苛求北国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呢?  世界上有如此多的美丽,但惟独完美似乎是人们迫切要求的。但就在我们追求完美之时,却往往忽视了对自己的发现,也忘记了对自己的肯定。无须苛求,握住自己独有的特色,也会是一道伟岸的风景。  无须苛求,但也不要等到花谢之后才去发现花的美丽,不要等到失去才学会珍惜。  无须
期刊
4月15日 晴  我喜欢看乡村的炊烟,尤其是在秋冬时节,当所有事物萧条之后,透过庄稼成熟收割了的田垄,那些零零落落的果园,弯弯曲曲的田埂,矮矮的草房,还有房顶上飘动的如丝炊烟,都显露无遗地呈现出来,这时候炊烟总能成为乡村的标志。  在乡村,炊烟比任何一件事物都显得特别,但它又不是乡村最醒目的事物,炊烟有时候不太让人关注,它是在人们不经意的时候悄无声音地出现。每当走出家门拐向村口小路的时候,我都忍不
期刊
亲爱的妈妈:您好!  这是我给您写的第一封信。我想和您说许多的话,倾诉许多的想法,可真正提笔了却又不知写什么好。  妈妈,我从来都不曾想回避您的目光。您的目光在我眼里其实就是春风中的第一声布谷鸟的歌唱、是夏日里红肥绿瘦的荷塘、是秋空中渐渐淡去的雁行、是冬雪中悄悄绽放的芳香。可是从前的我却读不出您目光中对我的关爱,感受不出您目光中包含的特有的无私和博大。  妈妈,我一直以来都很少和您沟通。记得每次您
期刊
6月19日 晴  初夏的雨不由分说地来了,恰在那黎明将至的时刻。我依旧是醒了,为了即将面临的一场考验。  撑着素色伞,步履匆匆地行走在悠长寂寥的雨巷,我无意逢着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那里总晃动着熟悉的身影——许多许多,相似的,或佝偻,或沧桑,或寂寞……它们的主人,叫做三轮车夫。  也许因为雨天,今晨的小巷很是寂寥。到校时间将近,终于看到了一辆三轮车:土黄色的雨布包裹着笨拙的车身,车夫寂寞地站着,在蒙
期刊
9月20日 晴  命运让我们相聚,路过彼此的生命,我注定只是一个过客,普通得容易让你忘记;而你之于我却是最好的老师,不管多年以后能否再见,你一直生动在我的记忆里不曾走远。  救赎沉沦的灵魂  初一刚进校,我被分进了普通班,原来的满腔热情遭遇了当头一瓢凉水。我受不了加强班与普通班不同的待遇,于是自甘堕落,每天行尸走肉一般,上课听一半玩一半,觉得“分不在高,及格就行”。于是,60分成了我的拜把子兄弟,
期刊
模拟金题    今日的姚明,是一名很成熟的职业篮球运动员。然而,这一切并非天生。正如火箭队前主教练范甘迪说:“姚明拥有上帝赋予的巨大身材,但是他的成功还是在于后天的学习和顽强的努力。”  其实姚明的左耳丧失了部分听力,影响了他跟教练和队友们的交流、表达;两肩窄而胯骨宽,这影响篮下的对抗能力和灵活性;身高长于臂长,争夺篮板球常常被人争先;他的跟腱短,这导致他的弹跳力不够强,快速奔跑一段时间也易疲劳。
期刊
9月17日 晴  夜深了,上海的灯也亮了,我站在浦西隔着黄浦江遥遥地望着浦东。  浦东一片灯光闪烁,一片霓彩隔着那宽阔的大江,幽幽地照到了浦西。这时候,东方明珠已经披了一身五彩的霓衣,闪耀着五彩的光芒。它那尖尖的顶直指向云霄,在一群大厦中鹤立鸡群,充斥着独特的,令人倾心的美感。围绕在其周围的是一群形状各不相同且颜色各异的高楼,密密紧紧地挤在了一起,显得它尤为突出。  黄浦江上行驶着大小不同,形状不
期刊
9月3日 晴  每天下午,我都会独自一人守在窗边望着操场。操场上总会出现一个胖胖的身影,看着他,为他投进的每一颗球而高兴,为他的每一次失误而遗憾。我不知道这些你是否都知道,有一个男孩从来没有忘记那一切。  命运是那样美好,童年的我们就是那对最好的伙伴。小时候的事就像那梦中的童话。那时的你还是一个胖胖的小男孩,无忧无虑、天真无邪。我总觉得当时的你是一个可爱的小天使,自由地舞动那双纯洁的翅膀。时光慢慢
期刊
在文言中,想要读懂文章的意思,首先要在朗读时能够正确做到语句中停顿。下面就结合课文谈谈文言文朗读停顿中应注意的一些情况。    一、在哪些地方停顿    1 在主语和谓语间停顿。如:  例1 城/非不高也。  例2 此/庸夫之怒也。   解析:例1中的“城”是主语,“非不高也”作谓语。应停顿加以体现;例2中的“此”是主语,“庸夫之怒”作谓语,不能误读为:此庸夫/之怒也。  2 在谓语与宾语之间停顿
期刊
这是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几十年前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使英美等国的经济陷入了萧条期,也使一户单亲家庭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直至陷入生存危机。于是,单亲妈妈便召集家中所有正处于发育期的孩子们,来商量如何渡过难关。只见她拿出了一个铁罐,对孩子们说:“这里面有我们家最后一笔存款,只要拿出来,就可以帮我们渡过难关。我们应该讨论一下,该不该使用这一笔最后的存款。”最后,全家人达成了共识,不到最后关头,绝不动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