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失原貌:压缩语段应注意的技巧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37889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根据课文的內容展开缩写,尝试压缩语段。在压缩语段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展现原文的层次要点,写出脉络清楚、言简意赅的文章,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轻易改变文章的体裁,学会摘录要点。这样就能让学生在不失原貌的情况下展开缩写,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压缩语段;读写结合
  缩写就是将篇幅较长的文章压缩成篇幅较为短小的文章,压缩后的语段要能集中体现出原文的内容,并展现出重点。压缩语段能力的高低体现了学生语言应用和建构的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压缩文章时,要鼓励学生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主题,写出文气贯通的好文章。
  一、反映层次要点,全面准确
  教师要指导学生关注原文的层次,在压缩语段后也要能体现出原文的层次,能准确地展现原文的结构。教师要指导学生首先抓住文章的中心,其次把握住原文的层次,然后合理控制好各个不同部分的字数,这样才能让缩写显得更全面准确。
  在阅读《秋天的怀念》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其展开缩写。首先要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学生认为这篇文章展现的是母亲对于“我”的爱,希望“我”能好好地活下去。由此可见,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好好儿活”是一个重要内容,在缩写时要重点展现。其次教师鼓励学生分清楚文章的结构特点,搞清楚文章通过哪些方面展现“好好儿活”。学生发现,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表现了“我”没有“好好儿活”,文章通过展现“我”拒绝母亲看花等内容体现出这一点。其次,文章写了母亲无法“好好儿活”,重点表现了母亲在离开人世前对于“我”的思念。最后,文章写了“我”变得“好好儿活”。在缩写时,学生就要围绕这些内容合理安排字数,这样才能准确地展现文章的内容。
  教师要指导学生先抓住原文的中心思想,而后搞清楚原文分哪几个不同的层次展开写作,而后进行合理分配,在缩写时给较为重要的层次安排更多的篇幅,对于不太重要的地方则可以适当缩减。
  二、讲究文气贯通,脉络清晰
  教师在指导学生缩写时,要注意写出脉络清晰、文气贯通的文章。教师要让学生在缩写的过程中统一阅读全文,找到内容连贯的地方,适当地使用过渡性句子进行连接,这样就能更好地写出前后一致的文章。
  在阅读《散步》后,教师指导学生展开缩写,尝试清晰地表现出文章的脉络。首先教师指导学生搞清楚文章的结构,学生发现,作者通过交代散步的起因,写散步的过程,展现散步中发生的波澜等描写了祖孙三代人一起散步的过程,文章的脉络十分清楚。学生搞清楚这一点后,教师则可以指导学生具体展开缩写,由于文章具有意境美、结构美的特点,所以在缩写时也要注意这一点,要将原文中无处不在的生命的赞歌体现在缩写后的文章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抓住了生命的责任进行写作,重点写了一家人在散步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最后以“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结束。这样就在缩写时体现出了文章的连贯性,同时也在缩写中浓缩了文章的内涵和主旨。
  如果学生能写出脉络清楚的文章,则说明学生的思维十分清晰。由于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故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绘制线索图,借助图表搞清楚文章的脉络,这样就能让缩写后的文章更为通顺。
  三、语言言简意赅,文通字顺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缩写时尽量选择言简意赅的文字,避免使用累赘的词句,如果能写出文通字顺的作品,则能体现出缩写的成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尽量选择原文的词句,去除掉原文中那些不太重要的词句,让文章变得更加紧凑。
  在尝试缩写《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教师指导学生先思考一下这篇文章的语言具有什么特点。有学生提出:“文章中有不少对话,这些对话很好地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然而,文章中对话的内容太多,在缩写时很难全部使用进去,那么应该怎么办呢?”有学生提出:“可以保留其中比较重要的句子,如骗子欺骗皇帝时的借口,就是重要的内容。其他的句子和文章的主旨关系不大,所以可以删除。”还有学生提出:“可以尝试合并这些词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文章中有不少地方其实是重复的,可以将其浓缩在一起。如,‘骗子谎称只有聪明的人才能看见布料的美’”在缩写后,学生能运用更加简略的文字表达文章的内容,提高了语言运用的能力。
  除了尽可能选择原文中的词句以外,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尝试选择自己的话串联全文。但是在使用自己的话时,则要注意选择的词句尽量准确,要能体现原文的意思。
  四、不宜更改体裁,提取摘录
  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在缩写时不能随意改变文体,尝试关注原文的人称和叙述手法,尽量不要随意修改。这样缩写的作品能更好地展现原文的精髓,体现出文章的全貌。
  《最后一课》是一篇小说,而且作者选择了第一人称进行写作,那么在缩写的过程中就不能忽视这一点,要体现出小说的体裁特点,同时尽量也使用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缩写之前先了解一下小说的特点,在缩写时围绕其特点展开,如学生发现,小说通过情节来表现人物性格,所以在缩写时要注意提炼出文章中有代表性的情节。还有学生发现,小说一般以一个或几个人物作为主线,全面展现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价值关系的相互作用。在缩写时学生就注意关注《最后一课》中的主要人物,并探究他们处于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了怎样的事件,这些事件给人物带来的怎样的变化。在缩写时围绕这些内容进行摘录,学生就能更准确地提炼出小说的主要内容,提高缩写的效率。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尝试选择使用摘录法进行缩写,在了解文章全貌的基础上把握住文章的人称和叙述方式,然后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将其组织起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指导学生尝试展开文章缩写,则能让学生更好地提高语言建构和应用的能力。在缩写的过程中,学生能形成更好的语感,并尝试运用自己已经获得的语言材料,在梳理整合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林汉弦.循序渐进巧“缩写”[J].新作文:教研,2018(1):152-153.
  [2]孔连根.缩写的技巧[J].小学生学习指导:高年级,2017(5):6-7.
  [3] 张坤, 程新立. 压缩语段题题型分析与答题技巧[J]. 语文天地, 2010(3):13-16.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学生创造力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力发掘创造力的源泉,通过培养兴趣,激发创造的热情;实施民主平等的,营造创造的氛围;培育审美的情趣,搭建创造的平台;改变评价方式,构建创造的空间。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美术教学;兴趣;创造力  不少老师认为:美术课上只要让学生依葫芦画瓢,画出几张画,课堂不出问题就行了。其
【摘要】习作修改是门技术活,需要水磨工夫,而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工匠精神”,则能为提升学生的修改能力筑基,促进学生能力的生成与发展。“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养护“工匠之心”,正反激趣,培养语感,学会等待;需要教练“工匠之能”,明确目标,更新标准,呵护热情;需要巧评“工匠之学”,回归儿童,积极反思,创设氛围;需要厚筑“工匠之基”,借助朗读,习惯多说,形式多变。  【关键词】工匠精神;习作修改;儿童属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动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关系到教学质量,也是教育者的责任所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初始阶段,需要打牢各个方面的基础,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做好铺垫。教师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根据小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的特点,合理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培养、发展学生
砥砺奋进逐梦新时代,不忘初心再铸新辉煌。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少先队大队部创新各种教育载体,充分适应少先队员的特点和天性,运用少先队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活跃少先队员校园文化生活,展现少先队员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和谐友爱的良好精神风貌,有力地推动“十九大精神”在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国旗下讲话  学习落实十九大精神,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在周一早晨的升旗仪
【摘要】近年来,校外教育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蓬勃发展。我国少年儿童校外教育越来越得到业界和社会的认可、赢得家长和孩子们的青睐。校外教育虽然不是义务教育,但家长往往都把校外教育当作少年儿童成长过程的必修课程。少年儿童在这块快乐天地里,可以获得艺术的熏染、性情的陶冶、兴趣的培养和身心的放松。近年来社会上各类校外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但是,他们在努力满足学生和家长需求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
在知识经济时代,个人的知识已经不足以应付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每个人也不能学到所有的知识,这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出现提供了依据。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和共同操作成为最为有效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在幼儿期真正体验交往、合作、成长的快乐,成为我园课程的实施导向,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是获得知识最有效的途径  小组合作学习的起点和核心是小组。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始时,每个小组成员都具有丰富
【摘要】数学选择题大部分题干短,语言简洁,难度小,解题方式灵活。由于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不问过程只问结果,除了直接运算外,可以使用特殊值法,数形结合法,验证法、极限检验法等灵活解答。  【关键词】审题;直接;特殊;数形结合;做记号  作为高考数学基本题型,选择题在读题,难度,灵活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从近五年的全国高考数学试题上看,12道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60分,占总分150分的40%。由此
【摘要】积极教育和挫折教育是现代教育中两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两种教育的理论基础出发,浅析两种教育结合的可行性和前景。  【关键词】积极教育;挫折教育  一、导语  积极教育是指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发现、发展学生的长处和优点为核心任务,以提高学生的生活幸福感为目标的教育。挫折教育又称作磨难教育,是有意识地利用困难条件或设置挫折情景,让青少年在与困难和挫折作斗争的过程中经受磨练,受到教育
高中生在现代社会形势下,受到多元文化形态的冲击,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困惑和干扰,为了帮助高中生摆脱情感冷漠、责任意识匮乏的心理状态,用积极的心理状态与他人交往,从而全面提升高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下,培养高中生尊重、珍惜、宽容、友爱、奉献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情绪,从而提升高中生的积极心理状态,增加正能量。  一、积极心理学的界定及积极情绪品质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
开笔礼,是中国古代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形式的称谓,俗称“破蒙”。古代读书人只有开笔破蒙后方可入学读书,因此称为“人生第一大礼”。举行“开笔礼”仪式,用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熏陶孩子,目的是激发他们求学求知的欲望,培养他们对知识及传统文化的神圣感情。孩子们通过身着汉服、自正衣冠、朱砂启智、诵读经典、击鼓明智等活動,展示了古代学生入学的第一课。  大班幼儿即将步入小学校门,在他们开启新的求学旅程之前,汉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