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教学中“慕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k2203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6.27.096
  摘 要:为促进中医诊断学教学模式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该文提出了“慕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设想,主要从传统中医诊断教学模式的分析、慕课与翻转课堂结合的意义、方法及初步实施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论述。慕课与翻转课堂的结合能够弥补传统中医诊断教学存在的缺陷,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教学信息的更替,有助于推动中医药知识的传授与学生培养。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 慕课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c)-0096-02
  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课程重要性及意义不言而喻,旨在培养具有中医诊断思维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专业视野的开拓和发展,传统中医诊断学开放程度相对较低,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局限。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成为了一个快速传播信息的平台,随之而至的是大数据时代的降临,中医搭上时代前进的信息列车必将绽放出绚丽的火花。慕课就是一个很好的辅助教学形式,慕课翻译自英文“MOOC”,即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是一种新兴的不受时空限制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课堂内的教学模式也应相应做出转变,在慕课这一在线教育下配备“翻转课堂”,两者相结合达到优势最大化的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程度。
  1 传统中医诊断教学模式的分析
  1.1 传统中医诊断教学模式的特点
  传统的中医诊断教学以教师讲述和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要教学模式,教学时间主要集中在课堂上的45分钟。它主要依赖于书本和教师本人的学识经验,以“教师引入主题—讲述要点—学生接受—温故知新—提问检查”为教学循环,以教师为主导作用,有利于对教学时间和内容的掌控和安排。在教学内容上,其偏重于纯理论化,实践性和操作性相对薄弱,对理论知识的研究较为深入和透彻。在考核方式上,传统中医诊断学的考核成绩主要依据于学期末的理论测试情况,以及对课程内容的表述和理解能力。
  1.2 传统中医诊断教学模式的弊端
  中医诊断学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操作性和挑战性。传统的中医诊断教学从属于理论,实践操作的机会较少,缺乏综合性与设计性的教学内容。因此,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创新思维得不到培养和发挥,课程体系改革刻不容缓,教学模式转变势在必行。
  1.3 时代背景与教学模式的磨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时代已悄然而至,现有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慕课作为一个大规模的在线课程教育平台,能够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将网络资源发挥到最大化,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下资源匮乏、学生教育视野相对狭隘的现状。与此同时,结合时下新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与参与度,转变以往大多数在课堂中扮演缄默不语听众的角色。
  2 慕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意义
  2.1 时间范畴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信息时刻都在变化更替发展,网络的力量愈发不容小视。慕课的出现能够满足人们对新兴知识的渴求,能够在第一時间掌握到最新资讯。学生课前可通过慕课进行自主学习,对知识进行全面涉略,对自我薄弱环节可进行加深巩固。在课堂中,教师可减少对知识点进行反复讲解的时间,适当增多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与此同时,结合翻转课堂的形式,将课堂的主体回归到学生的角色上,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的演讲、阐述、辩论等一系列形式,教师可掌握学生在慕课上进行自主学习的大致情况,将有限的教学时间最大价值化。
  2.2 空间范畴
  慕课以网络平台为依托,以视频、PPT等多种形式相互结合展开教学,开拓了以往教学空间局限在封闭的一亩三分地的局面。建立《中医诊断学》慕课,将部分线下的教育内容搬上网络平台,与此同时,在线提问、在线答疑,打破了以往面对面、一对一的效率低的现象。随着网络直播平台的兴起,教师偶尔也可通过直播的形式与学生展开交流,增加网络答疑、线上指导等环节,与时俱进,增加教学方式的新鲜感。
  2.3 教学资源的利用
  传统的教学信息主要来源于教科书、授课教师,课堂外与时更替的信息所涉略的范围相对局限。慕课的出现能够调节地域差异、教学资源分布不均、教学信息落后等局限性,通过网络平台将信息资源传播到各个角落。如果说慕课是信息的列车,那翻转课堂则是起到了驿站的作用,将众多的信息进行分拣、提炼、浓缩。
  2.4 学生主观意识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课堂学习气氛沉闷,学生积極性差、课堂参与度低的情况,尤其是千篇一律的照本宣科环节,课堂知识吸收效率极其低下。慕课和翻转课堂的结合能够调节学习氛围,前者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正在逐步形成。
  3 慕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方法
  3.1 课前安排
  (1)授课教师与学生建立在线联系,如通过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形式,教师将《中医诊断学》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时间安排提前通知给学生。
  (2)向学生推荐使用率较高、较常用的慕课平台。
  (3)学生通过慕课平台观看与教学内容相关视频,结合教学目标进行自我检测。
  (4)授课教师与学生合作制作课件,如PPT、教学视频等,并将代表性课件署名上传网络平台,学生可适时提出个人意见和建议。如望、闻、问、切四诊可通过学生情景演绎的方式记录下来。
  (5)要求每一位学生书写课前学习成果总结,作为平时作业之一,教师选择性抽测打分,在期末总成绩中占据一定比例。
  3.2 个人或团队汇报
  (1)教师在教学安排中分配好翻转课堂的具体时间及内容主题,可采用个人与团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演讲,前者不少于15分钟,后者不少于30分钟。
  (2)个人或团队汇报者进行自我点评,任课教师选择学生代表进行点评。
  (3)任课教师针对演讲内容、拓展范围及准确度等进行总结、点评和指导,并记录成绩,作为平时成绩之一。
  (4)针对团队汇报,任课教师需对团队成员进行内容考核,检测团队汇报内容参与度,考核结果不理想者,在团队平均成绩基础上扣除一定分数;同理,考核结果突出者,可相应加分。
  3.3 课后安排及总结
  (1)个人或团队汇报者将各自的演讲课件上传网平台(如QQ群、微信群等),共同分享、交流,可通过在线平台进行提问、答疑,为方便传阅教师可设置提问和回答的具体格式(如问题1+空格+提问;回答1+空格+答案)。
  (2)每一次翻转课堂结束后,学生需上交个人感想,内容包含对自我的总结和对他人的点评等,不少于1 000字,亦作为平时成绩之一。
  4 慕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教学的初步实施效果评价
  将慕课和翻转课堂相结合运用于《中医诊断学》教学后(使用期一学年),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促进了教学资源的灵活运用和广泛共享,推进了中医药知识的传播和发扬。与此同时,学生的综合技能也得到了培养和发展,为将来的临床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坚林.大数据时代的慕课与外语教学研究——挑战与机遇[J].外语电化教学,2015(1):3-8.
  [2] 李斐,黄明东.“慕课”带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4(7):22-26.
  [3] 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6.
其他文献
校外实践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实践基地在
文章以实际案例为基础,探讨了供应链管理中对产品质量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并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分析。通过讨论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供应链管理对产品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结合铁路工程施工工艺与水土流失特点,提出铁路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一套适合铁路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体系,包括5个指标类、29个指标亚类和174个指标,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银行增加了很多信贷业务,推进资金的流动,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加大了投资风险.本文就商业银行的信贷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商业银行欺诈信贷存在的问
文章剖析法律的善恶标准难统一、守法过程自利倾向明显、权力主体守法现象缺失、公民守法意识较为薄弱等方面就守法养成的驱动障碍,分析驱动障碍的原因,即传统伦理与守法精神
介绍了美国戴维森公司生产的RFG-FS1R降烯烃催化剂在抚顺石化分公司石油一厂催化裂化装置上进行工业试验的情况,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RFG-FS1R催化剂具有较好的
以克拉玛依优质的低凝环烷基稠油馏分为基础原料,加入填充剂、改性剂等助剂,采用加热搅拌的工艺技术,使各组分很好地熔融为一体,生产出聚合物复合改性的道路用改性石油基彩色沥青
报道钯型C5/C6异构化催化剂的工业应用试验结果.在反应器入口温度258℃、压力1.8 MPa、质量空速0.91 h-1、氢油摩尔比为4.6、进料辛烷值(RON)70.1的条件下,该过程C5异构化率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今天,各行各业都不可避免的要使用到多媒体技术,特别是在医学类高等院校的课堂教学中,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和推广更是势在必行。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电力体制的不断改革,电力企业在遇到各种各样挑战的同时还必须把握机遇,其关键举措还是要努力完善薪酬政策,提高企业职员的工作效率和绩效。各级各类的管理层需